“呵,老魏这是要急着跟我们陆军抢功劳吗?”
——
第541章 海军的打算
1527年,西班牙人阿尔瓦罗·德·萨维德拉率领的船队在太平洋沿岸探索时,发现了一处天然良湾。
这里背靠青翠的山峦,面朝浩瀚的太平洋,湾内水深港阔,可避风浪,是一处难得的天然良港。
萨维德拉当即以他的故乡曼萨尼约为此地命名,并在海湾南侧的高地上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竖起了西班牙王国的旗帜。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建设,曼萨尼约港已成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两大港口之一(另一座是闻名遐迩的阿卡普尔科港)。
港区沿着海湾的自然轮廓延伸,建有石砌的码头和仓库,港口附近建有一座炮台,架设着数门火炮,以护卫这里的安全。
每天都有来自科利马、哈利斯科等农业富庶地区的马车队将玉米、烟草、可可、皮革等货物运抵此处,再由工人们装卸上船,发往墨西哥各地甚至跨太平洋贸易航线。
得益于地处太平洋贸易航线的重要位置,曼萨尼约港不仅承担着区域贸易枢纽的功能,还作为阿卡普尔科港的备用港和补给港,为往来于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著名“马尼拉大帆船“提供支援。
当大帆船因风暴或意外延误时,曼萨尼约港便成为它们重要的避风港和补给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曼萨尼约港周边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盛产优质木材,这使得港口很早就建立了一座颇具规模的造船厂。
在鼎盛时期,这座造船厂曾是西班牙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另一个是位于菲律宾甲米地的造船厂),不仅建造和维修往来于美洲太平洋沿岸各港口的中小型船只,甚至还能为马尼拉大帆船提供必要的维修服务。
船厂里终日响着斧凿之声,松木和橡木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之中。
然而,近十年来,随着跨太平洋贸易的萎缩,曼萨尼约造船厂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订单日益减少,熟练工匠纷纷离开,船厂的船坞逐渐荒废,只有少数老师傅还守着这份祖传的技艺,勉强维持着船厂的运转。
当新华向西班牙宣战的消息传到太平洋沿岸,当地西班牙殖民当局立时陷入仓皇失措当中。
鉴于海军力量的不足,大多数西班牙商船被迫躲入各个港口,曼萨尼约港也因此收容了七八艘大小不一的商船。
这些船只紧靠码头停泊,船员们日夜不安地望着海平面,担心新华海军的突然出现。
港口的守军也加强了防御,但那座简陋的炮台上仅部署了八门火炮,其中四门还是年代久远、威力有限的8磅炮,整体防御着实令人担忧。
果然,在一个晨雾弥漫的清晨,十艘悬挂着新华旗帜的战舰突然出现在海湾入口处。
经过两天的战斗,新华军在付出六十余人伤亡的代价下,终是控制了这座港口。
躲在港内的西班牙商船也悉数被俘获,船上的货物成为了新华军的战利品。
那座几近陷入停摆的造船厂也被占领,厂内仅存的三十余名西班牙和混血造船工匠被集中起来,在新华海军工程军官的监督下,船厂开始恢复部分功能,为新华海军舰船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
夺取曼萨尼约港后,新华海军立即将这里建设成为重要的前进基地。
港内设立了临时指挥所、物资仓库和维修基地,海上执行任务的舰船也轮流于此进行维修和休整。
新华海军部部长、远征军总指挥魏应滨将军也将指挥部前移至此,就近指挥和协调海陆军的进攻,传递最新作战指令。
港湾内,五艘修长敏捷的“海燕级”巡航舰、两艘体型较大的武装商船和两艘补给船正在做出航前的最后准备,帆缆交错,人影忙碌。
而临时设于原港口市政厅的海军指挥部里,魏应滨正站在一张铺开的海图前,凝神思索,考虑着接下来的战事计划。
在海图上,从墨西哥海岸到巴拿马地峡、再至卡亚俄的航线被他用炭笔重重标记。
“他们还是坚持原计划?”魏应滨微微叹了一口气,轻声问道。
侍立一旁的副官陈泽立即回答:“回司令官,陆军周将军说,部队历经瓜达拉哈拉苦战,人员伤亡也不小,火器弹药亦需补充,在撤兵返回班德拉斯谷后,亟需休整旬月。“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周将军还言及,这个时候,巴拿马正值雨季,疫病横行,地形泥泞,不利于大军行动。坚持应先按原定计划攻取阿卡普尔科,再图塔斯科银矿。待完成阶段目标后,可分兵攻略巴拿马和秘鲁。“
“他们还真是拧呀!”魏应滨皱起了眉头,很是无奈地说道:“阿卡普尔科、塔斯科银矿,那不过是西班牙人的几块肉,被割下后,也就会感到疼痛难忍。”
“可是,巴拿马却是西班牙人的白银运输通道,是他们的血管,要是被我们堵住了,就会休克。而九月正是他们运送秘鲁白银的关键时刻,错过此时,等到明年,不知又有多少美洲的财富流入马德里,补充他们拮据的财政。”
陈泽谨慎地说道:“司令官,周将军所言,也非全无道理。陆军弟兄们深入墨西哥内陆腹地,攻陷瓜达拉哈拉城,前后苦战三个多月,也确实辛苦。而巴拿马的气候和环境也极为恶劣,此时强行远征,风险极大。况且,没有陆军主力,单凭我们海军……”
“单凭海军又如何?”魏应滨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泽,“难道离了陆军,我们海军就只能在海上看热闹?我们这几艘‘海燕’,加上武装商船,火力难道不足以拦截甚至俘获西班牙宝船队?就算不能占领巴拿马城,只要掐断他们的海上运输线,效果同样致命!”
说着,他走到窗边,指着海湾里正在集结的舰队:“你看,我们的战舰刚刚经过维修补充,士气正旺。陆军要休整,可以,但我们海军不能坐等!”
指挥部里一时沉默下来,只有远处传来的海浪声和码头上的喧嚣。
魏应滨深吸一口气,压了压情绪,手指点向海图上巴拿马地峡的位置:“马德里宫廷每年就指望这一船船的白银来支撑他们的欧陆霸业。如果我们能截住哪怕一两艘‘宝船’,不仅是对西班牙财政的沉重打击,更能极大震慑敌人,鼓舞我方士气。这个战略意义,远比多攻占一两座墨西哥城镇要大得多!”
陈泽看着海图上那条关键的运输线,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部长所言极是。只是,若无陆军配合,登陆占领港口或建立稳固据点恐难实现,纯以海上拦截,变数较多,且舰队长期在外,补给和维护……”
“所以我们要带上一些陆战士兵。”魏应滨打断他,语气决断,“从港口抽调三百名士兵,组成一支登陆突击力量。我们不求占领沿海大城重埠,只需在必要时夺取一些偏僻的锚地或小型补给点,或者进行小规模登陆突袭,扰乱敌人视线。”
他回到桌案前,提起炭笔,快速写下一道命令:“传令!致陆军指挥部,通报我海军舰队将按最新作战方案,三日后南下,执行破交与拦截西班牙宝船之任务。留‘海燕’两艘、武装商船三艘继续归其调遣,协助防御曼萨尼约及后续阿卡普尔科作战。”
“命令舰队:所有南下舰只,于三日内完成一切出航准备,补给物资、弹药务必足额。所有休整船员召回舰上待命!”
“命令驻防港口预备役第六混成营:即刻抽调三个连队,携带轻便武器及登陆装备,分派至各主力战舰!”
一道道命令被迅速记录、复述、传达出去。
指挥部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急促起来,军官们进出频繁,传令兵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
“如果胜利,他们会说这是英明的决断。如果失败的话……“魏应滨轻声说道。
“如果失败,他们会说这是我们海军的一次鲁莽冒险。“陈泽接过话来。
魏应滨闻言,笑了笑:“呵,英明还是鲁莽,那就让一场辉煌的胜利来为我们证明吧。“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条通往巴拿马、卡亚俄的航线上,眼神更为坚定。
——
第542章 赤晶湖
1642年9月2日,加利福尼亚半岛中部,烈日灼人。
蔚蓝的太平洋上,一艘悬挂着赤澜五**星*旗的探索船正缓缓驶近一片广阔无垠的潟湖。
船身随着太平洋的波浪轻轻起伏,船首劈开湛蓝的海水,留下长长的白色尾流。
“降帆!“
“慢速!”
“注意水下浅滩!“
船长唐树江在舵位高声呼喊。
水手们熟练地操作缆绳,帆布应声而落,船速渐缓。
“嗯,差不多应该是这里了。”甲板上,考察队负责人孙泽平一边抬头打量着潟湖周边地形,一边对照着一幅地图确认登陆点。
“孙大人……”唐树江转头看了过来,“这座潟湖水情不明,水位也不知深浅,为了安全计,咱们还是换乘小艇吧?”
“好,换小艇!”孙泽平将地图卷起,收进挎包里,然后回头看了看已经陆续来到甲板上的考察队员,“都收拾好各自家把什,咱们乘小艇往潟湖深处探一探。”
探索船停靠的地方位于后世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的格雷罗内格罗潟湖附近,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矿所在。
考察队伍中有地质专家陈文明、矿产专家赵启瑞、地理测绘官朱立诚、植物专家李全胜,以及负责护卫的陆军少尉庄少成和十六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所有人站在船舷边被眼前的潟湖景象所吸引,湛蓝的太平洋波涛汹涌,却被几道自然形成的沙洲轻轻挽住,形成了这片面积近千平方公里的湖泊。
湖水呈现出奇幻的色彩变幻,近岸处是翠绿色的浅滩,稍深处渐变为蓝绿色,中央则是深邃的蓝色。
最令人称奇的是,在一些边缘区域,湖水竟然呈现出粉红和红色的奇异色调,宛如孙猴子打翻了天宫的酱染料。
考察队员们乘坐两艘小艇向潟湖划去,咸涩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浓重的盐味。
潟湖边缘是大片裸露的滩涂,在烈日下泛着白色的盐霜,耀眼夺目。
“这般红色的湖水,还是平生第一次所见!“年轻的地理测绘官朱立诚看得啧啧称奇,“这莫非就是生物专家们所提到的嗜盐藻类所致?“
赵启瑞点头:“正是。这种藻类只有在极高盐度的水中才会大量繁殖,这说明此片水域的蒸发量极大,盐度极高。嗯,也就是我们所要探查的盐矿。“
两艘小艇谨慎地向前划行,速度不快,几名船员在不断用测深锤测量水深,标注航道。
约莫一个多小时,小艇靠上了潟湖南岸,队员们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
脚下是白色的盐结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抬头眺望,潟湖面积广阔,外侧与太平洋相连,内侧则是被沙洲和滩涂包围的浅水区域。
庄少成最后一个下船,他习惯性地先观察四周地形:“这里地势平坦,缺乏天然屏障。若是要在此处立足,怕是需要修建一座堡垒和若干防御工事才能长期固守。“
朱立诚已经打开工具,开始绘制地形图:“这片潟湖面积足有上千平方公里,外侧有天然沙洲作为屏障,内侧滩涂广阔,确实是理想的晒盐场所。“
赵启瑞蹲下身,取出工具检测地上的盐结晶:“看品相,纯度相当高!啧啧,如果整个潟湖区域都是这种品质……“
他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这将是我们发现的最大盐矿!“
孙泽平俯身在地上抠起一撮盐晶,放进嘴里尝了尝,随即又很快吐了出去:“呸呸……,这盐还不错,纯度堪比我们煮的海盐了。”
赵启瑞从身后取出一把小铲子,老练地挖了个小坑,不一会儿渗出的水就已经饱和了盐分。
他探出手指尝了尝,咧嘴笑道:“嗯,确实是好盐!比得上我们在新华湾煮的盐了。这里阳光足,风力强,蒸发量太大,简直就是天然的晒盐场。“
孙泽平长舒一口气:“地矿部的大人果然没有说错。你们看,这片潟湖面积广阔,大部分区域水深不过数米。如果我们将这里划分成一片片蒸发池,引海水入池,依靠自然蒸发就能获得海盐。“
说着,他在心里默算了一阵,眼睛立时放光:“如果我们能建造足够多的蒸发池,年产量恐怕能达到数万吨。这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整个新华国内的用盐需求,还能有余量销售供应其他国家和地区。“
“嘿嘿,那咱们可算发现宝了!”赵启瑞站起身来,拍了拍手,“新华湾及周边海域每年捕捞的鲑鱼近万吨之多,除了一小部分直接食用外,大部分鲑鱼都需要海量的盐来腌制和加工。”
“若是我们对这片潟湖盐场进行大规模开发,那我们就无需再费时费力地建设煮盐场了,这里天然的阳光和海风,就能为我们生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盐!”
“这里真的可以开发成大规模的盐场?”庄少成在地上捻了一小撮盐晶。
“那是自然!”赵启瑞笃定地说道:“而且,还是生产成本近乎于零的盐场。”
“倘若真的如此,那咱们可算是发了财了!“庄少成笑了:“前些年,荷兰人为了获得库拉索岛上的盐矿,不惜跟西班牙人缠斗到现在,即便人员损失巨大,开发也很困难,但始终咬牙坚持死占着那座小岛不放。”
“荷兰人抢的那座小岛能产多少盐?撑死了也就每年几百上千吨。”孙泽平闻言,嗤笑一声,“以这座潟湖的条件而论,只要人力充足,每年至少可以生产海盐数以十万吨(后世该盐场可产海盐八百万吨,几乎占了全球产量的20-30%)!”
“十万吨?“庄少成怔了一下,“那得腌制多少鱼啊!“
孙泽平笑道:“何止腌鱼?盐,可是战略物资,可以保存食物,还能用于化工生产。”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盐晶,“虽然我们还没有对盐矿进行详细的检测,但只是这么粗略地看一看,这些盐矿里就有可能含有硫酸钠、钾盐等副产品。到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呵呵,这些分离出的矿物质,可都是宝贵的化工原料。“
接下来的几天,考察队对潟湖周边进行了详细勘测。
朱立诚带领测绘小组绘制了精确的地图,标注了设立拓殖点的最佳位置,以及未来盐矿的开采区域和引水路线。
赵启瑞采集了水样和大量盐矿样本,测试盐度和成分:“盐质纯净,杂质少。甚至部分适合直接食用和工业用途。“
陈文明则重点关注地质结构:“这里的地质条件稳定,粘土层厚度适中,适合大规模开挖蒸发池。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开始,逐步扩大。“
李全胜对周边植被进行了考察:“周边耐盐植物丰富,可先期用作燃料。但淡水水源是关键问题,需打深井取水。“
他还采集了数种耐盐植物的标本,“这些盐生植物或许可用于稳固盐田堤坝。“
庄少成却是从军事角度来解说:“此地与西北方的黑鲨岛相距不到四百公里,若是于此设立武装据点,倒是能成掎角之势,彼此可遥相呼应,确保我新华南部海域的安全。”
他详细勘察了各处制高点,进一步提出建议:“须在潟湖入口处设瞭望塔和炮位,控制航道。“
士兵们则在巡逻中发现了野生动物踪迹:“附近有小规模鹿群和野羊出没,可解决初期肉食补给。但需注意防范野狼(即郊狼,从北部森林到南部沙漠均有分布)袭击。“
第五天傍晚,考察队再次围坐在一起,汇总考察成果,讨论未来开发计划。
“我认为……“孙泽平开口道,“我们考察队应该立即向本土报告这里的发现,建议尽快占领并开发这片区域。此盐矿之价值,不亚于一座储量丰富的金矿,而且还是永无枯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