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美1625 第368节

  与此同时,一面猩红色的战斗旗,被迅速升上了“海隼号”的主桅顶端,烈烈飘扬,瞬间将紧张的战斗氛围渲染至极致。

  随着各级军官的指令下达,甲板上和舱室内立刻喧嚣沸腾起来。

  炮手们虽然还未接到装弹命令,但已经纷纷就位,检查火炮和弹药。

  帆缆手们则根据航海长的命令,不断地调整着风帆的角度,试图捕捉每一丝能加快速度的海风。

  另一侧,“海沧号”几乎同步做出了反应,同样升起了战斗旗,修长的舰身开始明显加速,与“海隼号”默契地形成钳形攻势,一左一右划开蔚蓝的海面,向着西北方向猛扑过去。

  两艘新华巡航舰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黑鲨,舰首劈开白色的浪花,航速陡增,与后方速度较慢的武装商船和补给船逐渐拉开了距离。

  孙定远始终举着望远镜,死死盯着那支正在试图逃离的船队。

  距离在一点点拉近,对方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舰长,确认是大型盖伦帆船!斜十字旗,是西班牙人!”了望手再次传来信息,声音充满了肯定。

  此时,对方船队的细节也逐渐落入孙定远的望远镜视野中。

  那些船只体型臃肿,吃水线似乎颇深,帆装样式是典型的西班牙大帆船风格。

  没错了,是西班牙人!

  “加速!追上他们……”孙定远大声地命令道。

  这些船只即使不是秘鲁宝船队的主力,也必然是一支价值巨大的西班牙运输船队。

  若能截下这支船队,无论是获取情报还是打击西班牙人的补给线,或者截取他们的白银运输,对我新华的整体战局都是至关重要的。

  “海沧号”和“海隼号”将风帆张到了极致,在海面上拖出两道清晰的白色航迹,全力追逐。

  海风呼啸着掠过耳畔,帆缆在风中绷紧发出嗡嗡的声响。

  海面上,顿时呈现出一幅诡异而略带滑稽的画面:两艘体型修长的新华战舰,如同两位孤勇的战士,对着数量远超己方的西班牙船队发起了义无反顾的冲锋。

  而后者,尽管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却丝毫没有转身接战的勇气,只是拼命地鼓足风帆,笨拙地向西北方向逃窜。

  不过,它们臃肿的船身吃水极深,显然满载着货物,这严重拖累了它们的速度,使得整个船队显得慌乱而迟缓。

  西班牙人的意图似乎很明显,那就是不愿跟新华人过多“纠缠”。

  他们或许是自知火力不如对方,或许是船上装载的货物过于珍贵,不容有失。

  他们唯一的希望,似乎就是拖延,寄望于缓慢西沉的日头,期盼夜幕的降临。

  那时,无边的黑暗将成为他们最好的隐匿手段。

  然而,时间似乎并未站在西班牙人一边。

  “海燕级”巡航舰优秀的航海性能在此刻展露无遗,它们修长的舰体破开海浪的阻力更小,精心设计的机械帆装也能更有效地捕捉风势。

  两艘战舰与西班牙船队之间的距离,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

  相反,西班牙船队就显得有些步履蹒跚,尤其是那几艘体型尤为臃肿的大帆船,吃水线深陷,显然处于重载状态,其速度被严重拖慢。

  渐渐地,瞭望手已经能清晰分辨出西班牙船只甲板上慌乱跑动的人影,甚至能看见对方船舷旁那些为了减重而被迫推入海中的木桶和杂物溅起的水花。

  他们跑不掉了!

  西班牙人或许也意识到按照这个速度根本无法甩掉身后的两条“鲨鱼”,更撑不到天黑。

  两艘武装战船脱离了船队序列,然后艰难地在海上划出一个巨大的弧线,船身因急转而微微倾斜,最终顽强地调转了船头。

  它们不再背对追兵,而是将厚重的侧舷缓缓对准了疾驰而来的新华战舰,如同两名断后的将军,毅然横亘在“海隼号”和“海沧号”的前进航线上,试图拦截新华人的追击,为身后那七艘满载货物的同伴争取逃生机会。

  这一幕,让追逐的态势瞬间改变。

  “呵,总算有点样子了。”孙定远低声说了一句。

  “给‘海沧号’发信号!”他放下望远镜,“让他们左舷迂回,绕过阻截敌舰,继续追击那些大家伙!我舰从右翼牵制,吸引敌舰火力,掩护其行动。”

  这是一个大胆的分兵指令,意图利用己方的高速和机动性,无视这两艘拦路虎,直扑真正有价值的目标。

  “海沧号”迅速回应,开始向左转向,拉出一个更大的弧线,准备绕过西班牙战船的拦截正面。

  而那两艘西班牙战舰显然也察觉了新华人的意图。

  它们开始笨拙地调整位置,试图用侧舷的火炮封锁“海沧号”的迂回线路,同时,也将主要的炮口对准了正面逼近的“海隼号”。

  四艘战舰在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战术博弈,阵型在不断移动和调整中变幻。

  风帆鼓动,海浪拍击着船身,双方的距离仍在缓慢而坚定地缩短。

  已经接近到可以看清对方桅杆上缠绕的绳索、帆布上的补丁。

  西班牙战舰甲板上水手们忙碌的身影,军官手中挥舞的军刀,甚至炮窗内隐约晃动的炮管和炮手的身影。

  “海隼号”和“海沧号”的炮窗也已全部打开,炮手们屏息凝神,火绳悬停,等待开火的命令。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风帆的鼓噪声和海浪的哗哗声。

  最终的对决,似乎就在下一瞬间。

  ——

第556章 狩猎(六)

  秘鲁分舰队指挥官胡安·德·拉·克鲁斯上校站在“圣菲利佩号”伤痕累累的艉楼甲板上,感觉胸口堵着一块冰冷的巨石。

  他几乎可以肯定,全能的上帝这几日一定是出远门办理某些重要的天国事务了,以至于完全忽略了他--一个忠诚但显然运气糟透了的仆人--发自肺腑的祈祷和呼唤,甚至可能顺手将他和他的舰队从眷顾名单上暂时划掉了。

  否则,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主的信徒在太平洋上被异教徒一再追得像丧家之犬?

  半个月前,他们趁着夜色,以火船为先锋,从卡亚俄港毅然决然地冲了出来。

  那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新华人会被突如其来的火攻搅乱阵脚,从而为主力船队撕开一条逃生的道路。

  起初,火船冲向黑暗中那片零星灯火的舰队,确实带来了一丝希望。

  但新华人的警觉和反应速度快得超乎想象,不仅灵巧地避开了大部分火船的袭击,而且还在那种混乱的局势中,以惊人的效率组织起凶狠地反击和拦截。

  那场混战,如同在地狱边缘的行走。

  震耳欲聋的炮声、撕裂夜空的链弹、燃烧船只映红的海面,以及不断传来友舰中弹的惊呼声……

  最终,他们确实借着漆黑的夜色和同伴的牺牲逃了出来,但代价是惨重的。

  七艘舰船失踪——或被无情的炮火撕碎沉入冰冷的海底,或伤痕累累地挂起了白旗,或惶然逃亡中迷失了航向。

  其中就包括三艘他指挥下的战舰,使得原本拥有五艘战舰的秘鲁分舰队几乎被打断了脊梁。

  而逃出生天并汇聚在一起的九艘船,也是半数带伤,看着甚是狼狈。

  他的旗舰“圣菲利佩号”上的一根副桅上留下了几道狰狞的豁口,那是被链弹扫过的痕迹,虽然经过紧急加固,但满帆时依旧令人提心吊胆。

  左舷水线附近有一个被实心弹砸出的破洞,木匠们用木板和麻絮勉强堵住了漏水,但航速已受影响。

  艉楼一侧精美的雕花装饰已是残破不堪,被炮弹撕裂了一个丑陋的大洞,海风直接灌入军官住舱。

  甲板上更是狼藉处处,渗入木板的深色血迹和炮弹划过的焦痕无声地诉说着那夜的惨烈。

  另外几艘受创的船只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船舷两侧、艏艉航楼、甲板上弹痕遍布,船帆上皆有破口,在途中间隙被缝上了一个个难看的补丁。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拼死掩护的七艘宝船成功突了出来。

  尤其是那两艘“圣灵号”和“阿塔拉亚号”,几乎是完好无损。

  要知道,它们的底舱里塞满了从秘鲁几处矿井中榨取出的、闪烁着诱人光芒的金块和银锭。

  这或许是上帝在打盹前,留给他们西班牙人最后的一丝怜悯和惊喜。

  嗯,只要能将这些财富安全运抵巴拿马,所有的牺牲似乎都有了价值。

  正因为怀揣如此珍贵的“惊喜”,他们一路上根本不敢有丝毫停留。

  即便是路过瓜亚基尔这种设施相对完善的大港口,克鲁斯上校也强压入港进行维修的诱惑,严令舰队继续北上。

  天知道,那些速度极快的新华战舰会不会从后面追上来?

  他们必须尽快赶到巴拿马港,将这笔财富卸下,才算真正完成任务。

  眼看距离安全目的地只剩几天的航程,船队上下都不由自主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松了下来,甚至开始暗自庆幸。

  然而,命运再次展现了它的残酷。

  就在所有人似乎已经看到希望的时刻,瞭望手发出了那声令人心悸的警报--前方发现不明船队!

  “东北方向,发现船队!六艘船!”

  “……是新华人!肯定是新华人!”

  是的,根本无需仔细辨认,在这个时候,在这片海域,除了新华人的舰队,还会有我们西班牙的船队出现吗?

  尽管,对方数量不多,但克鲁斯上校的心脏依旧猛地一抽。

  “转向!全体转向西北!”

  “满帆!……快!”

  他几乎是吼叫着下达命令,声音因为紧张而异常尖利。

  整个西班牙船队如同受惊的鱼群,慌乱地调整风帆,艰难地转向西北,试图在新华人接近前,避开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

  然而,对方却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毫不犹豫地猛扑了过来。

  更让他感到羞辱和无力的是,对方有两艘战舰奔出阵列,径直朝着他们这支拥有九艘船只——好吧,尽管大部分都是笨重且缺乏武备的宝船——的船队发起追击!

  而且,这两艘战舰速度极快,一里格多(约5.5公里)的距离,在不到两个小时里就被迅速拉近,根本不给他们拖到天黑的机会。

  怀着既无奈又愤懑心情,克鲁斯上校看了一眼身旁仅存的友舰“圣雅各号”。

  他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有人做出牺牲。

  “发信号给‘圣雅各号’。”克鲁斯上校带着一丝决然,“随我转向,拦住新华人。愿上帝保佑西班牙,保佑我们每一个人!”

  两艘西班牙战舰开始艰难地转向,在海面上划出沉重而悲壮的弧线,最终横亘在“海隼号”和“海沧号”的追击路线上,炮窗被一个个推开,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

  他们试图以牺牲自我,来为身后那满载着王国希望的七艘宝船争取更多的逃跑时间。

  经过两次正面交锋,克鲁斯对于击退新华人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新华战舰凶猛的火力,超强的机动性,还有令人敬佩的专业性,都给他留下了深深阴影。

  留下来断后,他们的结局怕是不太好。

  战斗很快便爆发了,但是,从一开始就迅速转变为克鲁斯上校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那两艘新华战舰配合极为默契,一艘(海隼号)利用其机动性优势在他们外围游弋,不断用精准而迅猛的侧舷炮火进行骚扰和牵制。

  新华的水手显然经过了长期而专业的训练,将整艘船操纵得形如游鱼,总能迅疾避开他们侧舷方位,抢在前头占据有利的“T”字位,然后猛烈轰击他们的艏艉两头,造成持续的人员伤亡和船体破坏,死死地困住他们。

  而另一艘新华战舰(海沧号)则丝毫没有恋战,利用己方同伴创造的时机,猛地将航向偏转,如离弦之箭般擦着“圣雅各号”左舷,迅速掠过了这道简易的拦截线。

  “哦,上帝,拦住它!……快拦住它!”克鲁斯上校目眦欲裂,徒劳地呐喊。

  因为,他们在那艘新华战舰(海隼号)的缠斗下难以抽身,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飞速地朝着远方窜的七艘宝船杀去。

  新华人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利用两艘机动性超强的战舰缠住他们整支船队,拖延时间,等待后方那四艘速度稍慢的新华战船赶过来。

  一旦它们加入战团,以宝船笨拙而又孱弱的战力,那肯定讨不了好。

  果然,那艘新华战舰(海沧号)追上了宝船队后,目标非常明确,它无视了其他几艘,径直咬住了两艘吃水最深、体型最为庞大“圣灵号”和“康塞普西翁号”。

首节 上一节 368/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