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199节

  哟,大剧院,这是县里放电影的建筑,不过作为一个十八线小县城,基本都是大城市轮了好几遍的拷贝才能轮到这里,所以排片表上不仅有年初的作品,还有去年的。

  至于新片,再等半年吧。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魏明回到一中门口,高考第一门考的是语文,下午考化学,考完语文的小红看样子心情不错。

  魏明松了口气,语文和政治算是小红最薄弱的项目了。

  “作文写得还好吧?”

  “挺好的,哥,你知道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吧?”

  魏明:“当然了,我对达芬奇太了解了,就跟了解自己一样。”

  毕竟他们都是莱昂纳多。

  “我们的作文就是根据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写一篇作文。”

  她一提醒魏明有印象了,虽然自己没有参加过这年的高考,但后来在报纸上看到过作文题目,自己还写过文章投稿呢。

  “那你怎么写的啊?”魏明问。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做好基本功,再加上持之以恒就能成功的道理嘛,所以我就举了几个历史上的例子作为论据,哥,我还写到了你呢,你不也是一直坚持写作才成功的吗。”

  魏明忙问:“你没写我的名字吧?”

  他听臧老师说过,自从他写小说写出名堂后,这孩子写什么题目都能拐到她哥身上,魏明简直成了她的万金油论据。

  “我又不傻,肯定不会啊,就写你最终实现了写作梦想,并深刻影响了我。”

  魏明稍微松了口气,接着带她去了县城的国营餐馆吃饭,这里卫生还是有保障的。

  小红也是在京城吃过大馆子的人,进去之后荣辱不惊。

  吃完饭魏明又带她去杨松桥老爷子家休息,这也是昨天说好的,这三天高考小红中午就不来回跑了。

  杨老家条件相当不错,还有电扇呢,小红还能补个觉,魏明就跟老爷子喝茶聊画,至于杨老师去某个公社高中监考了,中午不回来。

  等到时间了魏明再把人送到学校,摩托车几分钟就到了,天塌了也不会耽误时间。

  下午考完化学再把人带回村里,虽然学校也能住,但几个人一个宿舍,难免会有所打扰。

  现在小红在家里都是单独睡,云云跟奶奶和姑妈一起睡。

  第二天继续这个循环,上午是数学,小红表示太简单了,满分应该问题不大。

  下午理科生要多考一门生物,还有小红最发憷的政治,两兄妹都没什么政治觉悟,好在小红记忆力惊人,照本宣科地抄课本原话应该也能应付过去。

  第三天,最后一天了。

  上午物理,下午外语按照30%的分数计算,都是小红擅长的科目。

  当走出学校大门的时候,她身边围绕了一群刚认识半年的高二考生,他们都要找魏红对答案。

  听到魏红的话后,有人欢喜有人愁,大家基本都把她的答案视作标准答案,杨老师可没少给她在家里开小灶。

  倒不全是因为魏明的关系,学校也希望魏红能考中清北,这样一中也能借此获得县里更多资源和资金的支持。

  就像沟子屯出了一个魏明,多少年坑坑洼洼的破路马上就解决了,名人效应还是好用的。

  上了魏明的车,小红激动地问:“哥,咱们什么时候去燕京啊!”

  魏明:“就这两天吧,你好好准备准备,你也是逛过燕京主要景点的,到时候你给弟弟妹妹们当导游。”

  “No problem!”

  魏红高考结束了,村小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也出来。

  两人刚进院子就看到了老支书、大队会计和老校长三人,校长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袋,而且还封着。

  魏明笑道:“那咱们明天就召集学生开大会吧!”

  贾会计:“我今天已经大喇叭通知过了,小明啊,咱们能不能提前看一下啊?”

  魏明知道他是想知道自己儿子的成绩。

  “还是不要打开了,要不然我怕这一晚上我家里都不安生,明天,明天一早就知道了,所以现在还是让校长保管吧。”

  贾三儿看着那个文件袋恋恋不舍,仿佛里面装的是属于自己的50块钱。

  果然晚上有不少人过来打听成绩,魏明一问三不知,省了很多麻烦事。

  第二天在沟子屯小学,五个年级一百多名学生基本都到了,哪怕自己没希望位列前三的也来了。

  而且和往年不同,今年很多家长都暂时放下田里的活来村小听成绩。

  大队的领导班子也都到场了,包括逐渐被边缘化的大队长赵春来。

  假如有下一次民意选举,他估计自己干不过魏解放,如果魏解放出来选的话。

  魏明来了,小红和云云也来了,小红手里还拿着老爹的演讲稿,魏明把这个表现的机会让给了她。

  魏红却觉得,这是把丢脸的机会让给了自己吧,老爹写得这个稿子太没水平了,都是些跟牲口有关的比喻,大哥是不好意思讲吧。

  什么学生们嗷嗷学,村里的骡子歇了他们都不敢歇。

  什么你们就是一群村猪,考好了就能进城拱城里的白菜了,粗鄙之言!

  但没办法,魏红来不及修改,只能硬着头皮上。

  但没想到这稿子听得那群小崽子们激动地嗷嗷叫,看来还真想进城拱白菜,不过女孩子你们激动啥啊,哦,看上城里的男白菜啦。

  老魏的演讲稿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魏明接过文件袋,开始公布名次。

  从一年级的第一名开始。

  因为小学就语文数学两科,一共200分,所以分数难免会有相同的。

  比如一年级,第二名分数一样,那就让他们并列,不影响第三名,这样一年级就有四名同学获得了燕京游的机会,另外还有奖状和文具奖励。

  然后二年级,三年级,每当听到自家孩子的名字,家长们就兴奋地自发鼓掌。

  当然,最激动人心的还是毕业班的名次,毕竟是涉及到巨额奖学金的~

  ……

  (昨天保底)

第217章 真情满四合院(保底二合一)

  事关一百块巨款的归属,所有学生和家长都目光炯炯地盯着魏明手上的成绩单。

  魏明:“先从第三名开始吧,数学98,语文92,总分190,恭喜贾正道。”

  会计贾三儿遗憾地拍了一下大腿,臭小子平时数学都考一百分的,这次竟然丢了两分,要不然第一名肯定没问题,气死老子了,等从燕京回来就让他做题,错一道打一竹竿子!

  贾三儿特意把奖金换成一块一块的,所以贾正道同学从魏明手上拿到了一小把钞票,他毕竟有家学在身,手那么一摸就知道,是20张没错,就是不知道自己能留几张。

  “第二名是两位同学,每个人能都得到三十块奖励。”

  两位同学的分数都是193分,贾正道就算数学满分也没用。

  而且还是两个小女生,其中一个姓范,算是奶奶那边的宗亲,还要管魏明叫一声叔呢,两个小女孩分别领到了30块钱,她们的家长也无比振奋。

  校长和老支书嘀嘀咕咕起来,说着过去几年小升初的成绩,之前可是一个190分以上的都没有。

  校长:“而且今年的数学题明显难度还提高了一些。”

  老支书点点头,这说明学生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好事啊。

  最后第一名得主。

  “数学100分,语文95,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下,这个成绩是全公社第一名!”魏明声音提高了几分,“恭喜沈小宝同学!”

  五年级学生里面个子最矮的一个男生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平静的脸上顿起波澜。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走到前面,首先给魏明鞠躬,然后颤巍巍从他手上接过了奖状和一捆一元大钞,强忍着激动没有立即点钱。

  而魏明也注意到他手粗粗的,黑黑的,手掌还有茧子,显然在学习之余也没少承担家里的农活。

  他的母亲赵寡妇和奶奶钱寡妇也来到了现场,两个艰难撑起这个家的女人相扶着默默啜泣。

  原本沈小宝也就是班级中不溜的水平,他也不觉得自己在读书上会有什么太大出息,与其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还不如多帮母亲和奶奶干点农活。

  直到校长和老师告诉他,只要小升初考到班级第一,就有50块钱可以拿!

  50块钱啊,他家别说拥有五十块钱了,就连欠账都欠不了这么多!

  于是这个学期他玩了命的学,好在他不算笨,没事就去找魏红请教,哪怕魏红都有点烦了,他还是刨根问底,直到问明白。

  其他村民也对沈小宝的表现表达了惊叹和惊喜,全公社第一,那是不是将来也有机会上大学了?

  不过魏明清楚沈家有多困难,就怕沈小宝不再继续初中学业,前世沈小宝就是小学学历,虽然孩子很聪明,但终其一生也就是个比较成功的农民。

  于是他问小宝妈妈赵寡妇:“婶子,小宝学习成绩这么好,接下来还让他上初中吗?”

  “上!”赵寡妇说的斩钉截铁。

  “那高中呢?”

  “上!”依然很坚定。

  大学就不用问了,肯让孩子上高中的,只要能考上大学,基本没有不让上的,且不说国家有补助,就算到时候国家没补助了,上大学收学费了,只要老支书在,老魏还在,也不能让他有学没钱上。

  借着赵寡妇这坚定且肯定的回答,魏明又重申了一下学习的重要性。

  “现在你们考了好成绩,只是得到了几十块钱奖励,等将来如果能考上大学,人生收益将是现在的几百几千倍!”

  “九年义务教育”要到86年才会推行实施,在那之前很多农村孩子上完小学,能识字,会算数就觉得够了,不需要再上了。

  所以接下来毕业班的孩子能有多少会继续接受初中教育魏明也说不准。

  但起码成绩前几的几个孩子肯定会继续上,甚至有希望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

  最后魏明宣布进入年级前三名的19名学生明天做好出发准备,还有陪同学生一起进京的两位老师。

  再有就是魏明和他的三个弟弟妹妹,一共25个人。

  在掌声中,颁奖结束,四年级的小学生们也都在期待着明年能得到奖学金的是自己,可以预见接下来这一年学生们会越来越卷。

  ~

  “哥,那云云姐留在燕京上班了,我是不是也留在燕京等学校开学?”

  魏明戳了戳她的脑门:“就这么自信能上北大啊,不要小觑天下英雄,杨老师说月底高考出成绩,你到时候就回来等信儿吧。”

  魏明可受不了一个没工作不上学的妹妹跟自己住两个月,那岂不是要禁欲两个月,要了命了。

  他甚至想着在小红回老家前让她在店里干活。

  魏红略略略,又去跟云云姐收拾衣服行李了。

  魏明对母亲道:“娘,我们都走了,你和外婆能应付得来吗?”

  “这有啥应付不来的,大不了少赚几个工分就是了。”

  魏明道:“不是少赚,是咱就不赚那几个工分了,钱我来给,票我留下了一部分,不够就去县里换,有什么急事就马上去县里给我打电话。”

  嘱咐了一大通,魏明早早睡下,第二天天刚亮骑着摩托车去了县城,先把车还给杨老爷子,然后去了县汽车站,那里已经有一辆客车等着他了。

  从去年开始进京车辆就需要介绍信了,魏明之前也打听过政策,所以在魏红高考那几天他就去县教育局开了介绍信,名人效应,一路绿灯。

  之后客车驶向沟子屯,在村口接上了整装待发的师生,在家长们期待的目光下出发了。

首节 上一节 199/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