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242节

  今天是周日,店里太忙,拿了证的小梅喜滋滋表示:“我们得赶紧回去,明天再安排请大家吃个饭吧。”

  魏明:“明天不一定有空,枫哥要搬家了。”

  “他的房子弄好了?”

  “嗯。”

  梅文化也想到了自己的新房,暂时还没弄好,当初送给他的计生用品还没机会派上用场呢,而刚刚他又领了三个。

  第二天中午,不仅魏明来帮枫哥搬家,就连梅文化都来了,两人用学校的三轮一趟就能搞定,毕竟乔枫家原本也没什么东西。

  乔枫是这栋新的教职工楼第一个搬过来的,就是想着孩子一出生就能住上新房,有一个好的寓意。

  虽然房子只有套内40来平米,但也能隔出两个卧室,比之前宽敞太多了,枫哥也能回家住了,自从魏明他们三个都从宿舍搬出去后,他就觉得住着没意思了。

  乔枫的丈母娘看着新房笑嘻嘻道:“你们等着,我这就给你们安排吃的。”

  梅文化玩笑道:“大娘,乔迁之喜这么大的喜事,咱们不下馆子啊。”

  “花那冤枉钱。”老太太急了,其实她现在也算是东方新天地的编外成员,非常有钱。

  为了缓解乔枫这个老大哥的经济压力,东方新天地那些残次品衣服在退货之前先让老太太挑拣了还不错的,成本价给她,让她在海店周边的集市上卖掉,每个月的收入比乔枫都多呢,但节俭的本性难改。

  结果老太太刚走,穆蓉突然叫了一声:“不好!”

  乔枫:“咋了?”

  穆蓉:“破了,羊水破了。”

  结果这顿乔迁宴自然是没吃上,本来是想送到北大附属医院,不过穆蓉大姐来的太迅猛,叫的嗷嗷响。

  于是在校园里同学们的注视下直接就用三轮车推到了校医院,穆蓉说他们的苏院长会接生。

  本来小梅吃完饭就要回去的,不过现在也想知道生出个啥,就留下了。

  魏明道:“那你去食堂给我们打点饭吧,生孩子有时候半天都生不出来。”

  “好嘞。”小梅抖了抖自己的帅气夹克。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今天回来也是想让以前的同事们看看他小梅现在的光景。

  后来小梅吃完饭和大娘一起带着饭盒过来了,魏明笑道:“大娘,恭喜了,你当姥姥了!”

  梅文化:“这么快啊,我就吃个饭的功夫。”

  当然,还发了一圈烟,装了一圈逼,听取哥声一片。

  穆大娘忙问:“生的啥啊?男娃女娃啊?”

  “是个小姑娘。”魏明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不过无论是大娘,还是刚生完孩子的穆蓉,母女俩都难掩失望之色。

  这两位都是想要儿子的,乔枫也想要,但执念没那么重。

  可偏偏是个闺女。

  魏明拉了拉梅文化,两人悄悄离开了。

  梅文化还在嘀咕:“闺女多好啊,闺女是爸妈的小棉袄,我爸妈当年都想要个闺女。”

  魏明摇摇头:“那是他们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但现在一个孙子都没有,你再问问他们是想要孙子还是孙女。”

  大舅哥一句话把梅文化问愣住了,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哎呀,不说那个了,生孩子对我还早着呢,”他是想尽情享受二人世界的,“晚上小聚一下呗,带上小红,想吃老莫了。”

  魏明:“行吧,正好有个礼物送你们。”

  等梅文化一走,魏明又给《燕京晚报》的沙平打了个电话,叫他来取歌,顺便多拿几张音乐会的票。

  这次的新星音乐会在首都体育馆举办,每场一万多张票,比北展剧场座位多多了,自己出了歌也不要钱,多要几张票理直气壮。

  不过他这次学聪明了,不是两场吗,第一场多要点,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第二场就要两张,他和霖姐单独去看。

  晚上的老莫就一对新人和大舅哥小姨子四个人,魏明和小红都没给梅文化省钱,罐焖牛肉、奶油烤鱼、黑鱼子酱,可着贵的点。

  哪怕下个月分红锐减也吃不穷他,就算每个月只分一千块,他也壁了他们家所有人工资之和。

  当然,魏明的礼物也很贵重,比这顿饭贵,是一幅齐白石画的鸳鸯,虽然品质一般,尺幅不大,但鸳鸯寓意好,现在就比这顿饭贵,将来值个几十万不难。

  这顿饭大家吃的都很开心,但饭后出了矛盾。

  魏明:“我还有点事,小梅你把她们俩送回去吧。”

  “大哥,店里还没下班呢,我和云云要去收个尾,还是你送吧。”

  魏明:“我送不了,我的事很急,你先送了她们再回店里呗。”

  “大哥,要不还是辛苦你先跑一趟。”梅文化寸步不让,还疯狂给魏明使眼色。

  魏红没看懂,感觉很受伤,自己好像被嫌弃了。

  但魏明看懂了,他们想干的是同一件事。

  考虑到人家都已经领证了,魏明只能退步,先把魏红送回家,然后再去北影厂招待所找霖姐。

  而梅文化和云云到了店里宣布提前下班,让店员先走,然后他把门一关,灯一灭。

  ~

  “什么,穆蓉生了!”朱霖喜道,“那我得去看看她。”

  “你们不是开机了吗?”魏明手不停地问道。

  “开机了,但一开始达世常同志戏份比较多,我没那么忙,晚上去看她。”

  魏明:“那到时候我接你,陪你去,送你回。”

  “嗯。”

  魏明亲了亲霖姐的唇:“我这么好,让我留下来好不好。”

  朱霖瞅了眼墙壁,压低声音:“想都不要想,十点前你就要走。”

  魏明:“那十点前你要让我出来才行~”

第244章 龚樰朱霖是朋友

  这次毕竟是在室内,还插着门,没有上次在户外那么紧张。

  不过手绢还是那条手绢,魏明怀疑霖姐留下来是专门给自己干这个用的。

  如果她平时也用这条,那就简直太爱了。

  临走之前魏明又预告了中秋过后的新星音乐会:“到时候我会有一首新歌面世。”

  对于新歌朱霖表示很期待,但没力气送他下去了,让他自己走。

  魏明心疼姐姐,她肯定也很想要,但隔音条件不允许,只能自己憋着。

  回头得再催催雷师傅,要不让所有徒弟集中装修自己的吧,他加钱。

  梅文化:我双倍!

  两人在华侨公寓碰上了,云云叫了一声“大哥”就赶紧上楼了。

  而梅文化则一脸郁闷,垂头丧气,没脸见人。

  可恶啊,竟然失败了!

  他觉得是那个临街的环境让人太紧张了,所以也想赶紧把房子装修出来,到时候起码有张床。

  ~

  第二天,当雷师傅分别听到两位雇主要求加快进度的要求后,他决定把赵家的那队人分到这两家,反正老赵家不急。

  雷师傅还给出了一个最后期限:“国庆我们加个班,应该就能完活儿了。”

  魏明心想还有半个月,忍忍就过去了。

  今天他又收到了一份香港来的汇款单,他给谭勇麟写的《水中仙》粤语歌词通过了,另外还有国语版专辑的部分销售分红,一共3000港币,阿敏都给他寄过来了。

  魏明现在手上外汇又暴涨了不少,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中午跑了一趟荣宝斋,准备再买一件镇店的好画。

  这次他直奔主题,到了贵宾会课间后表示自己想买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也可以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这是李可染最重要的山水画代表作,取自伟人《沁园春·长沙》里的诗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其大胆的红色运用在山水画中独树一帜,该画也是荣宝斋最宝贝的几幅画之一。

  于经理沉默片刻后,吩咐员工上茶,上好茶,然后就去了库房。

  魏明站起来看了看墙上取代齐白石《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的几幅画,包括潘天寿的《荷花图》,齐白石的扇面《雁来红》,也都是两位大师作品里精品。

  见伙计想给魏明介绍推销,魏明笑道:“画我已经选好了,你们店有没有什么著名的书法作品。”

  他最近也在练习毛笔字,想找位大家临摹学习。

  “哦,我们这里有启功先生的《临怀素自叙帖》。”

  怀素是唐朝大书法家,有“草圣”之称,《自叙帖》是他的代表作。

  魏明摇摇头:“草书我还驾驭不了,有没有行书啊。”

  他比较喜欢自然洒脱的行书,比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伙计想了想:“原本现存最厉害的行书就在我们荣宝斋,不过已经上交了。”

  魏明笑道:“你说的是米芾的《苕溪诗帖》吧。”

  “魏老师您也知道啊?”伙计很惊讶。

  魏明毕竟有那么一个邻居,学校里还有那么多大教授,肯定是知道一些东西的。

  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现存只有两幅书法,一幅《蜀素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幅就是《苕溪诗帖》。

  60年代的时候一个东北青年跑到燕京卖画,被荣宝斋以1400元收购。

  那时候傻柱的月工资是38块5,也不算太贵,这种一级国宝才相当于傻柱三年工资。

  后来荣宝斋鉴定之后确为真迹,然后修复好就乖乖上交国家了,现存于故宫博物馆,魏明前世逛了那么多次就见过一回。

  他和伙计正闲扯淡,于经理回来了,手上拿着一幅约半米长的卷轴。

  伙计配合于经理把卷轴打开之后,红色依然鲜艳如初,层层山峦扑面而来,直刺魏明眼中。

  魏明近距离欣赏着这幅画的细节和题字,感受着大师独特的笔法和墨法技巧。

  他太喜欢这红色了,然后摇摇头:“好画,可我要的不是这幅,于经理,荣宝斋不是有两幅《万山红遍》吗,您怎么只给我看一幅。”

  于经理笑道:“魏老师果然行家,不过那一幅是非卖品。”

  李可染其实画了7幅《万山红遍》,这7幅画大体一致,但又各不相同,除了尺幅,还有题字和布局的区别。

  其中头两幅是在广东休养时所画,一幅藏于自己家中,一幅捐给了中国美术馆,魏明此前观展时曾看过,都是三平方尺左右的画幅。

  之后李大师在燕京西山八大处居住的时候又画了四幅,两大两小,这次他使用了半斤故宫珍藏的朱砂绘制,颜色更加鲜艳夺目。

  小的三平方尺,大的十平方尺。

  其中两幅小的,一幅还是李可染自己收藏,另一幅以80块钱的价格卖给了荣宝斋,就是魏明眼前看到的这一幅。

  而两幅大的,其中一幅捐给了燕京画院,另一幅李大师应该是自己卖了,后来曾拍出将近三亿的天价。

首节 上一节 242/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