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243节

  还有最后一幅,也是尺寸最大的一幅,是64年为了庆祝建国15周年,荣宝斋诚邀李可染绘制的,绝对算是镇店之宝了。

  所以除非荣宝斋经营不下去了,否则这种特殊意义的大作肯定是不能卖的。

  “真的不卖吗,我可以加钱。”

  于经理微微一笑,坚决不卖。

  “那好吧,这幅小的多少钱。”魏明只能退而求其次,这一幅长75cm,宽46厘米,除了不够大,艺术造诣绝对不虚,魏明觉得挂在家里非常赏心悦目。

  于经理比划了三根手指:“三百美元。”

  相当于每平尺一百刀,很贵了,不愧是用来创汇的,是真够狠的,他们对使用外汇的人是一视同仁的。

  “行吧,不过于经理您帮我问着点,如果有私人想卖《万山红遍》,我可以收,而且可以出外汇。”

  除了魏明手上这幅,现在流通在官方之外的还有一大两小三幅《万山红遍》,如果可以,魏明还挺想都收入囊中的,就为这光彩夺目的红。

  于经理心说,您还有外汇呢?就那一本书您吃多久啊?

  于经理也知道魏明就是魏什么,毕竟魏明能掏出这么多外汇,总得有个来源,魏明怕对方多想,就透露了一下。

  最后魏明花了500美元,把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刚刚看到的潘天寿《荷花图》,齐白石的草虫画《雁来红》也打包带走了,另外还有一幅启功的行书对联。

  书法作品的价格远不如绘画作品,启功那幅对联就相当于半卖半送了,毕竟魏明在荣宝斋可花了大钱了,而且还都是外汇。

  现在能有这么大手笔花外汇的作家,他算是独一份了。

  虽然做成了生意,不过于经理心里也空落落的,魏明买的都是荣宝斋的精品啊,而且有些还是已故画家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以后荣宝斋的宝贝不会都被他买空了吧?

  其实魏明也只是挑自己喜欢的,而且荣宝斋卖的东西比较可靠,省掉了他辨别真伪的麻烦,自己也没空满大街瞎溜达去捡漏,所以他喜欢来这里。

  魏明把东西先放回华侨公寓,然后才去上班。

  包括齐白石的草虫册在让雪姐过目之后就又收了回去,要说安全性,还是一直有人住,还有安保的华侨公寓更让人放心。

  哦,刚刚收了几幅画,得给雪姐说一说,有机会再邀请她来赏画。

  她赏画,我赏她。

  ~

  下午,东直门中学,放学后,刚刚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的夏琳背着书包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朋友,也不想有朋友。

  她自认为比较早熟,跟那些思想还停留在小学的同班同学没什么可聊的。

  自己跟他们说佐田雅志的日本音乐,他们懂吗?

  他们只会跟着电视机瞎哼哼,而她夏琳,她的母亲可是一名女高音歌唱家。

  回到家,家里有一个男人,她还以为是妈妈找的对象呢,脸顿时垮了下来。

  因为父亲那边成分不好,她爸妈早早就离了婚,她也把原名“王霏”改成了跟母亲姓夏名霖。

  但她知道爸妈其实还有感情,只是当年迫于无奈,可现在都时过境迁了,他希望家庭修复,而不希望重组。

  倒是母亲夏桂英热情介绍道:“琳琳,这是《燕京晚报》的编辑沙青老师,快过来叫人啊。”

  “有什么事吗?”她问。

  沙青哈哈一笑,小姑娘还挺有个性,他看了一眼夏桂英。

  夏桂英直接道:“你知道中秋举办的新星音乐会吧。”

  王霏点了点头,报纸上已经打出广告了,并宣布19号售票。

  前些天佐田雅志的演唱会勾起了燕京人对音乐的热情,大把人都盯着这次的新星音乐会,王霏已经做好翘课去抢票的准备了。

  妈妈夏桂英继续道:“沙编辑是特地来邀请你参加这场演唱会的。”

  “啊?我?让我唱《小草》吗?”王霏心中暗喜,不用抢票了,可以在台上听歌了。

  沙青笑道:“我们的演唱会有两天,看时间安排的,如果时间宽裕可以唱一唱,不过主打的并不是这首歌,而是魏明老师特意为你创作的一首新歌。”

  “魏明老师?特意为我吗?”王霏古井无波的脸上浮现了激动和不可思议的神色。

  她从没见过魏明老师,只是听过他的传说,他的一首《小草》也让自己成了同学里的小名人。

  “他还记得我?”王霏此刻的表现终于像个11岁的小孩了。

  “当然记得,说实话哈,本来我们的名单上是没有你的,毕竟你年纪太小了,这个场合又太大,不过当我们向魏明老师邀歌的时候,他点名说要给你和蔡帼庆小朋友写一首歌。

  王霏稍有失落,原来不只是特意为我一个人写的啊,还有小蔡,她和蔡帼庆那小子现在都是银河合唱团的成员,老熟人了。

  随即她又问:“那歌呢?”

  沙青道:“明天,明天下午在你们合唱团排练室集合,大家进行第一次排演,经过音乐顾问的建议,我们决定这首歌由银河合唱团一起完成,你和蔡帼庆两个领唱。”

  沙青对这首歌期待很高,魏作家仅用了三天就完成了这么一首高质量的歌曲,但因为过于大气,不是两个小孩能压得住的,只能用合唱形式,并突出两个主角。

  王霏噘噘嘴哦了一声,沙青起身告辞,他还要去蔡帼庆家通知一下。

  蔡帼庆的父亲是国家歌舞剧院的男中音,这俩孩子都算是家学渊源了。

  ~

  傍晚,魏明和朱霖从乔枫的新家出来,他们一家人已经接受现实了,闺女就闺女吧,大不了到时候回山东老家再偷偷生一个。

  如果魏明知道他们的想法,可能会把眼睛瞪出来。

  回北影厂招待所的路上朱霖还在感慨:“当了妈果然不一样,感觉穆蓉一下子就像是个大人了,以前挺毛躁的。”

  “说得好像你多稳重似的。”魏明调侃。

  “以前我在单位领导眼中的评价就是老成持重啊,要不是现在拍戏,说不定都能升职了。”

  不过朱霖并不后悔,《伤逝》开机,她比上班的时候快乐多了。

  魏明本来还想今天继续让霖姐帮自己快乐快乐,结果送她回房间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

  一个招待所的新客人。

  朱霖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是如今影坛最当红,几乎超过了去年陈充的张瑜,几个月过去了,《庐山恋》仍在全国二三线城市持续热映中。

  而张瑜也一眼就认出了魏明这个《牧马人》的作者,听说就是他否决了自己出演这部电影,扶龚樰上位的,不过帅是真的帅,比郭楷敏强多了。

  倒是魏明旁边的漂亮女人她并不认识,但张瑜嗅到了八卦的味道,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

  因为被张瑜碰见了,魏明把朱霖送进屋就走了,朱霖也不好意思留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张瑜会出现在这里。

  张瑜是应北影厂之邀来试镜的。

  北影厂正在筹备一部大片,为明年的辛亥革命70周年献礼,讲述蔡锷将军和小凤仙故事的《知音》,由谢铁骊和陈怀皑、巴鸿导演联合执导。

  男主角依然是想找名气和演技俱佳的王心刚,这次他没有推辞,虽然也有男女感情戏,但这个故事里年龄差距大一些也没关系。

  而女主角他们希望选全国最红的演员。

  现在最红的陈充已经决定要出国了,刘小庆档期冲突,于是他们把目光落在了可能不够妩媚,但凭借《庐山恋》知名度暴涨的张瑜身上。

  张瑜第二天试镜还算顺利,谢导对她很满意。

  然后又在北影厂食堂让同事达世常请她吃了顿饭,顺便还认识了昨天遇到的神秘女郎。

  原来她叫朱霖,是《伤逝》的女主角,白天看更漂亮了,不输龚樰。

  不过以前都没听说过,竟然就当上水华导演新作的女主角了?

  张瑜觉得回魔都后得跟龚樰同志好好聊聊。

  《知音》明年才开机呢,现在初步确定了由张瑜出演小凤仙,张瑜明天就要回魔都了,她还要跟郭楷敏合作一部上影厂的《小街》,也算是把他们俩的CP利益最大化了。

  “现在燕京有什么好玩的吗?”张瑜问达世常,下午她打算出去转转。

  达世常想了想:“你知道过东方新天地吧。”

  张瑜:“好像在报纸上看过,听说没有柜台挡着,可以随便看,随便试,还有很多港货。”

  “对啊,魔都都没有呢,”达世常笑道,“可惜我最近忙着拍戏,还没去看过。”

  一旁的朱霖默不作声,心里还是为魏明骄傲的,那可是我们小魏开的。

  于是下午张瑜就一个人找到了西单,并远远看到了海报上龚樰和朱霖穿着自己的衣服。

  这又是让张瑜大感诧异,难道龚樰和朱霖是认识的?

  因为这两幅海报是面对面的,张瑜甚至有种两人在含情脉脉看着对方的感觉。

  咦,张瑜摇摇头,赶紧进去了。

  她还在报纸上听说,这东方新天地卖的女装都是自己在《庐山恋》里穿过的,可以说是蹭着《庐山恋》热度一路起飞的。

  然而她自己都只是在拍戏的时候穿过,戏拍完了,依然还是穿平时的衣服。

  然而进来之后,她发现庐山恋里的女装大概只占一半,另外还有一些较为平常的衣服,以及一些她都没见过的时尚漂亮的女装。

  这些就是在竞争对手开始模仿款式之后,新天地推出的新款女装,都是从阿敏寄过来的时装杂志上模仿抄袭的。

  也不是照抄,照抄的话很多衣服都没人敢买,甚至有被举报的风险。

  所以也会进行一些自我改良,比如把领口拉高一些,让沟不会露出来,把裙子做长一些,不要把屁股露出来。

  靠着这些新款服装,还有新鲜的商业模式,以及有别于国营店的热情服务,东方新天地的销售额依然居高不下。

  不过已经进入秋季了,梅文化开始琢磨秋冬款服装的上新问题了,而老板娘许云云看到新客人依然热情。

  “同志你好,想看看什么……”云云说着说着,突然觉得这位客人有些眼熟,“你是周筠?”

  云云一句话,店里的导购员和顾客全都看了过来,然后是围了过来,再然后张瑜就走不动了。

  张瑜没想到燕京的影迷朋友们比魔都的还要热情,不过他们也没手机,也没带海报,想要签名合影都不行,就围着跟她唠。

  最后还是梅经理疏散了人群,亲自接待这位大明星客人,以前张金玲也来过,不过她是晚上快下班的时候来的,人不多。

  张瑜主要想看看那些自己没穿过的时装,选了一件裤子和衬衣,从试衣间出来之后梅文化立即马屁奉上。

  张瑜脑袋一热也没试别的就要买单,毕竟太多人盯着自己,有点不自在。

  梅文化挡住了她递过来的钱,做主免费送她了。

  张瑜:“这不好吧。”这两件衣服还挺贵的,将近一百块了。

  梅文化又拿出一双女士矮跟皮鞋,也是港货:“这个也送您。”

  张瑜连忙推诿,她更不敢收了,这人不会是想跟自己搞对象吧?

  长得倒是不难看,个子不太高,但听说这个店是个体生意,这么大一家店应该很赚钱吧。

  她正想胡思乱想着,梅文化道:“我就是想着能不能给张瑜同志你拍两张照片,然后挂在我们店外面当海报。”

  看到张瑜的脸色从害羞恢复正常,偷偷看这边的云云才松了口气,刚刚她真有点紧张了。

  张瑜首先问梅文化:“外面两张海报上是谁啊?”

  梅文化:“一个龚樰,一个叫朱霖,都是演员。”

  “你们认识?”

  “哦,朋友。”

  “那她们俩认识吗?”

  “都是朋友。”梅文化被问的有些发虚,这女人怎么这么好打听啊。

首节 上一节 243/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