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为有魏什么在此站台,《狮子王》出货的速度更快了,原本还有些迟疑的家长现在都不带一丝犹豫的。
除了第一个签名的魏明差点写成“魏明”外,很快他就适应了,“魏什么”写的极快。
~
“那里好多人啊!”魏红道。
今天她和几个同学也来逛书市了,名义是北大魔方社团的首次团建。
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玩魔方的人,魏红特意成立了这样一个社团,她担任社长,毕竟是把魔方带进北大的第一人。
现在北大社团还不算太多,也就文学社、美术社等寥寥几个,大部分都是从过去的社团恢复的,比如英哒正准备重启话剧社。
不过魔方社是一个全新的社团,原本也没这么快通过,可谁让魏红有一个平安叔呢,而且魔方社也不需要批什么场地,也不用经费,于是他跟同事打了声招呼就成立了。
“红社长啊,我想买红楼梦,咱们去那边看看吧。”她舍友乔翠道。
“哟,看不出翠翠你还有这等雅兴,走,去看看。”
然而走着走着,另一个舍友宁馨就走丢了,因为她看到了摆放着一堆《故事会》的摊位。
这是魔都文艺出版社的地盘,主打的其实是各种严肃文学作品,《故事会》出现在这里稍微有些违和,但响应者不少。
宁馨问:“《古今大战秦俑情》完结后会出书吗?”
何成伟亲自跑来了燕京,除了卖杂志卖书,也想拜访一下魏狂人,此时《故事会》已经走向正轨,对魏狂人的依赖已经没那么大了,但还是要感谢人家。
而且说不定魏作家还有什么通俗文学作品计划呢,自己跑得勤点,省的被其他同类产品挖了墙角。
“会的会的。”何成伟笑呵呵回答,尤其是看到对方胸前的北大校徽,更是振奋不已,没想到北大竟然也有他们的读者!
“同学你其实还可以看看我们的《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可是建国后内地第一部武侠小说,而且很快就要有电影版了。”
宁馨有些心动,她早就看过连载版了,但买了还能找魏红她哥要签名。
不过就在她决定掏钱的时候,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喊“《自古英雄出少年》漫画版快来看啊!”
这是魔都人民美术出版社,这次带来了很多连环画和小人书,也包括这部。
《自古》算是魏明版权开发最全面的一部了,连载、实体、漫改、电影改编,齐活了。
另一边,魏明凭借超快的手速,在写光了钢笔里的墨水后,大家的热情总算稍微缓和了不少。
在不远处北大的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写了《李自成》的姚雪垠等作家也都来到了现场感受读者的热情,不过都没有魏什么身边这么热。
谁让最近《中青报》重点介绍了他和英国留学生前女友的爱情,读者家长们对他好奇心太重了,这得多大的魅力啊。
魏明趁机跟晓燕婶去了她那边,并表示帮忙吆喝几声。
晓燕婶毕竟是自己人:“算了,你刚才签了那么多已经够累了,虽然不是我们社的书,不过能看到你这么欢迎我也高兴,就不吆喝了,不过我肯定要跟领导提一提《黑猫警长》出书的事,要不然哪里还用吆喝啊。”
魏明笑:“那我随便转转。”
吕晓燕道:“我听说叶老也会来,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如果等会儿他来了你一定过来认识一下。”
她说的叶老自然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今年都86岁高龄了,比茅盾先生、巴老都年长,而且政治地位也很高。
不过最重要的,他算是《儿童文学》杂志的创始人,更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在1916年就曾推出童话故事《稻草人》,非常重视现在的儿童文学发展。
魏明点点头:“那是肯定的,如果能跟叶老合一张影就更好了。”
不过老先生都年近九旬了,来这么拥挤的地方合适吗。
魏明继续瞎溜达,然后就看到了带着刘恒的章德凝大姐。
“小魏!”章德凝通过背影认出了魏明。
“章姐,刘编。”
刘恒受宠若惊,没想到大作家还记得自己。
魏明跟章德凝可是好久不见,因为短期内都不能给《燕京文艺》投小说了,魏明还有点不好意思,只能用两篇美食散文弥补,好在反响也不错。
所以章德凝想跟魏明商量,到时候由他们出版社给魏明出一本美食散文集。
魏明爽快同意了。
随即章德凝又告诉魏明一个消息,《燕京文艺》即将改名为《燕京文学》。
“我是真想让你在改名后的《燕京文学》上发一篇小说,不过也知道你最近在忙着写长篇小说,怎么样,进度如何了?”因为《燕京文学》不搞长篇小说,所以对这部小说根本不存在竞争关系。
想竞争也没用,魏明已经答应《收获》了,除非他们不想要了。
“已经写了多一半了,”魏明道,“现在三十多万字,马上就能突破40万字。”
章德凝:“果然是大长篇啊,这是奔着50万字以上去了!”
魏明笑笑,这跟刚刚路过看到的姚雪垠没法比,人家一部《李自成》两百多万字,至今还没出版完,哪怕后世的网络小说也不过如此吧。
“刚刚我看到李晓林了,估计她现在很想见到你吧。”章德凝提醒了一下。
魏明跟李编最近一直保持通信,向她汇报写作进展。
当魏明来到魔都文艺出版社摊位的时候,看到了何成伟,但没看到李晓林,来燕京出差一趟,又是这种盛大的书市,肯定也有自己想买的书。
何成伟见到魏明默契地笑笑:“本来我们《自古英雄出少年》应该很好卖的,不过漫画版就在我们隔壁,那个好像吸引力更强。”
魏明笑道:“阿龙的画功确实增色不少。”
何成伟促狭笑道:“如果我喊一声魏狂人在此,估计能拉动一些销量。”
魏明耸耸肩:“我觉得应该没啥效果。”
十个魏狂人的知名度可能都不如魏明和魏什么。
随后何成伟又提出想去魏明家拜访,给他带了一些魔都土特产。
魏明:“这里离我家不远,等会儿过去坐坐吧。”
“好啊!”
“算我一个。”李晓林可算回来了,直接拍了拍魏明的肩膀。
“李编,你也给我带土特产了?”魏明笑道。
“没带,不过我想看看稿子了。”李晓林道,上次通信的时候就已经突破30万字了,哪怕还没写完,哪怕第一版太粗糙,基本的品质也能看出来了。
所以这次她来燕京,第一要务就是看一看《人间正道是沧桑》正文,如果思路跑偏了,说不定还能纠正过来。
魏明笑道:“好啊,同去同去。”
~
另一边,魏红他们总算找到了宁馨,她手上抱着一套《自古英雄出少年》漫画,并被不明真相的男同学鄙视,竟然看这种东西,你对得起胸前的校徽吗。
听到这话魏红气的发火:“这种东西怎么了,我就不信你小时候没看过,而且人民大众喜欢你算老几。”
男生被红社长怼的哑口无言,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谁让自己只是副社长呢。
宁馨帮腔道:“就是就是,这可是魏狂人大侠的作品!”
然后宁馨笑道:“红红啊,你不是说你哥的四合院就在这附近吗,要不咱们过去看看。”
魏红:“可我没钥匙啊。”
一旁的乔翠道:“没钥匙,有你哥行不行?”
~
(今天是短小佛~)
第251章 雅,太雅了!
“哪儿呢哪儿呢?”
魏明在乔翠面前只是一闪而过。
“刚刚还在呢,应该是他吧,那么高。”乔翠:还那么帅。
红社长:“我哥倒是说过会来书市,但没说是哪天,大家找找。”
魏明又遇到熟人了,被两个广东男人拉到了角落里。
其中一个魏明认识,是《花城》的编辑陈文斌,另一个被他郑重介绍:“魏老师,这是我们总编辑,也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苏晨。”
“哦,苏社长,久仰久仰。”
苏副社长没什么架子,亲热的跟魏明攀谈,然后又说到了约稿的事情。
当初魏明为了创作《人间正道是沧桑》曾去广州采风,期间也得到了《花城》的一些帮助。
而且《花城》的实力,在几大文学刊物里也就仅次于《人民文学》和《收获》,实力很强。
魏明没有在《花城》发表重量级作品,他自己也总觉得不圆满,不过手上这部长篇只能在《收获》否了之后才能轮到他们,毕竟有个先来后到。
然而看着两位殷切的目光,魏明想了想道:“我年底可能会有一部原创电影剧本,到时候可以首先考虑《花城》。”
听到这话,两位对视一眼,露出心满意足之感,本来在这里能碰见魏明只是意外,现在能得到魏明这样一个承诺,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以读者的心态,他们更期待的还是魏明憋了一年的长篇小说。
跟两人分开后,魏明又去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摊子,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出的好书。
然后就听到有人喊“叶老和臧老来了!”
叶老自然是叶圣陶先生,他旁边还有一个比他年轻一些的瘦老头,臧老,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正是诗人臧克家的代表作,因为魏明高中语文老师也姓臧,所以印象深刻。
这两位被燕京新华书店的经理护送着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摊位,这里的书籍种类也是现场最丰富的,其中就包括这两位过去作品的再版。
魏明刚凑过去,就被《当代》的编辑白舒荣看到了,而她身前正是魏明的《动物凶猛》,这已经是自出版后的第二次加印了。
过去这一年魏明在小说界的威望主要就靠这部篇篇经典的集子了。
魏明笑着跟白编辑打了声招呼,然后就被她拉了过去,并介绍给了二老。
“叶老,臧老,这位是写《牧马人》的魏明。”白编道。
魏明忙跟两位打招呼,要不说朋友多就是好呢,他刚刚还想着该怎么凑过去认识一下呢。
“哦,小魏,我知道你。”叶老的笑意有两层意思,他不仅知道魏明是魏明,还知道魏明是魏什么,毕竟他们都是搞儿童文学的。
身为《诗刊》杂志的首任主编,臧老就不清楚那么多了,只知道魏明这个业余诗人每出一首诗都能在诗坛引起不小的讨论,并广为传唱。
“我也知道你,就是写得诗太少了,都不够出一本诗集的。”
魏明笑着表示:“我的目标是等老了后能有一本自己独立的诗集就知足了。”
不过留给他的经典现代诗已经不多了。
魏明和二老谈笑风生,周围一群读者也想听听三位知名作家聊什么,不过有个带着孩子的家长很奇怪。
这个年轻人刚刚在那边还是魏什么呢,怎么到了这就成魏明了?
他不会是骗子吧?
当魏明和二老聊了聊小说和诗歌后,活动举办方新华书店的经理还请三位作家讲了讲他们对今天书市的感受。
叶老和臧老都高度肯定了书市的举办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