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247节

  陈延森尝试了左滑、右滑操作,并没有什么使用不流畅的感觉,显然张易鸣在移动应用适配上,把橙子手机列入了第一位。

  灵犀浏览器上的信息内容,100%爬取,张易鸣只在内容页的最下方,标注了新闻来源。

  要是不注意,根本发现不了。

  陈延森点开一个封面是大车灯的视频,看了十几秒后,习惯性地往下滑动,但却并未切换到新视频。

  很明显,灵犀浏览器1.0版本,还不具备这一功能。

  他只好左滑返回,再次刷新主页。

  这下视频区的内容风格全变了,不是大灯就是大腚,偶尔掺杂着一两个明星八卦视频,似乎在试探陈延森的下一个兴趣方向。

  十分钟后,陈延森放下手机。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灵犀浏览器根据浏览行为,只用了十秒,就在海量的内容里挑选出,他喜欢的视频内容。

  说明这些信息,在入库时就做了特征提取,并进行了标注工作。

  简单来说,用户喜欢看A类资讯,系统就推荐带有A类标识的内容。

  “张易鸣确实有些能耐,他在酷讯、饭否和九九房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推荐引擎技术底蕴,才能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灵犀浏览器的开发工作。”

  陈延森眼神微眯,不由地感慨道。

  可惜,张易鸣在股权架构方面过于精明,不肯舍弃控股权。

  将来就算字节的员工超过10万,他也分不到一缕人道薪火。

  产品不错,但你要为今日头条让路!

  第二天上午八点。

  灵犀浏览器的宣传海报,出现在橙子应用商城首页。

  这资源当然是收了钱的。

  与此同时,张易鸣还在优化91助手、豌豆荚和应用宝的推广方案,打算进一步提升产品曝光率。

  此时,UC浏览器、QQ浏览器和千度浏览器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前者有大量用户积累,后两者有过亿量级的主产品导流。

  张易鸣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产品自身。

  他从陈延森在给灵犀浏览器的资源配比上,就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字节的种子轮,森联资本拿到的股权比例太少,陈延森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资源也给,但得掏钱!

  张易鸣叹了口气,他心里也清楚,陈延森的做法无可挑剔。

  可他不想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其实也没错。

  只谈利益,不讲情义!

  程伟星的快的打车,算是得到了陈延森的全力支持,两人同时起步。

  灵犀浏览器刚上线,快的打车的估值就突破了6亿美币,在杭城、金陵坐拥超500万用户,日均订单高达30万。

  可张易鸣一点都不羡慕,他知道程伟星早就沦为了第二大股东。

  再让他选一次,张易鸣还是会选择引入源码、今日和以太资本,从而削弱森联资本对字节的影响力。

  一天结束后,灵犀浏览器的24小时下载量,只有8万出头。

  看上去不少,但这全是掏钱砸出来的。

  钞票一停,新客归零。

  张易鸣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一批种子用户上。

  实际上,与程维对比,张易鸣的创业条件并不算差,开局就有四家风投公司给他塞钱。

  程维连个愿意见他的投资人都没有,80万启动资金,还是跟老同事一起凑的,甚至连研发团队都养不起,嘀嘀打车第一版居然还是外包的外包做的。

  另一边。

  筷跑在整合了饿了么的骑手资源后,迅速将配送团队的人员扩大到了2200人,每日配送单量高达24万单。

  此外,还有400多名兼职外卖骑手。

  沪城外卖市场成为了筷跑的后花园,只要配送资源跟得上,全城的订单量就能一直往上飙升!

  金沙创投的朱啸虎见此情形,再也按捺不住了,再次给陈延森打来电话,要求投资。

  阿狸和企鹅的意向同样强烈!

  柳志平为了打动陈延森,更是抛出了10亿美币的估值报价!

  这对一家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日订单突破40万的外卖平台来说,并不算多!

  义父们,已经日万49天,求点月票支持下。

第240章 筷跑骑手:我也能在沪城买房吗?

  沪城,龙漕路200弄易园写字楼。

  下午四点是筷跑的茶歇时间,行政部的本地阿姨,会把分装好的果盘和奶茶,逐一发放到每个人的工位上。

  此时,运营部的员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小声八卦:“听说公司要启动B轮融资了,这次参与投资的有企鹅、阿狸,还有高瓴资本和金沙创投。”

  “跟我们又没什么关系!”

  “你懂个屁!招商部的寇老大说了,这次全员都有期权奖励,以大老板的豪爽性格,估计连客服都能分个几千股。”

  “权哥,你给我们讲讲,这期权奖励是怎么算钱的?”

  人群中的一个小年轻,冲着对面的李权问道。

  “简单来说,就是给咱们发一张取款单,等公司上市或者启动期权回购计划时,这钱就能到手了!”

  李权端着果盘,插起一块菠萝送入口中,笑着解释道。

  期权能否顺利变现,涉及到行权条件、行权价格和上市规划,绝对不像李权说得这样简单。

  但据他了解,大老板创办的第一家公司,虽然没上市,但在卖给阿狸后,大老板还是自掏腰包,把解冻的部分期权,用现金回购。

  加上森联资本旗下子公司,所有的行权价格都是统一的0.01美币一股,因此,按李权的说法也没错。

  公司上市后,股价减去行权价格的差价,再扣除相应的税费,就是员工的期权收益。

  行权价格越低,差价越大!

  所以,0.01元的行权价格,跟白送没区别!

  另一边。

  汪渊、康嘉和邓烨,坐在顶楼花园的遮阳棚下,脸上全是加入筷跑后的喜悦。

  “我和裴总确认过,融资的事情是真的,给全员发放期权激励也是真的。”汪渊神色兴奋道。

  目前筷跑的运营范围,只有庐州和沪城,但估值就已经达到了10亿美币。

  哪怕每人只有几万股,将来的价值也不会低于几百万美币。

  要知道,沪城很多外环的小区房价,每平米还不到两万,这笔股权一旦成功变现,少说能买套大平层或者独栋别墅。

  “配送部也有吗?”康嘉忍不住地追问道。

  “当然有,骑手跟我们一样,签得都是筷跑科技公司的劳动合同。”邓烨轻笑,耸了耸肩膀道。

  “哎,饿了么输给筷跑,真是一点都不稀奇,光薪资和福利待遇,咱们就比不了。”

  康嘉叹了一口气,不由地感慨道。

  “老康,饿了么是过去式了,别总是咱们咱们的,万一被裴总、寇总听见,还以为咱们仨是商业间谍呢。”邓烨竖起拇指,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康嘉脸色一滞,随即反应过来,咧嘴赔笑着说:“册那!说顺嘴了!”

  “豪哥去了糯米网,不知道怎么样?”汪渊小声说了一句。

  “糯米网给他的职位和待遇还不错,华北区运营主管,就是不知道,这团购大战谁能成为最后赢家?”邓烨语气平淡地说。

  他现在是筷跑沪城分公司的财务主管,对章旭豪的外卖创始人身份早已祛魅。

  “管他呢!我只关心,这次的期权激励计划,自己能拿到多少股。”汪渊摆摆手,不以为意道。

  说白了,包括康嘉、邓烨在内,他们对章旭豪都是心怀怨气的。

  如果当初章旭豪接受了高伟林的融资,甚至是收购提议,筷跑与饿了么的命运很可能反转,如今各部门总经理的位子上坐的就会是他们。

  项目从盛转衰直至失败,团队成员都有责任,但责任最大的人无疑是章旭豪。

  他拿着森联资本的报价,找其他风投机构借机抬高自身估值,不仅得罪了陈延森,错失最佳融资时机,还招惹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康嘉和邓烨相视一笑,满怀期待。

  与此同时。

  铂尔曼酒店顶楼的宴会厅内,企鹅、阿狸、金沙创投、高瓴资本和筷跑,五方代表,齐聚一室。

  陈延森和柳志平、张磊、朱啸虎等人,坐在一张酒桌上闲谈。

  谈判工作则交给了高伟林和裴毅。

  “你和同龄的企业家真不一样,年轻人都偏爱轻资产的运作模式,你却截然相反,什么钱难挣,就投什么行业。”

  柳志平打趣道。

  陈延森笑着说:“那企鹅不也投了?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朱啸虎和张磊笑笑没吭声。

  外卖这赛道,看上去挣得不多,但架不住量大,根据数据预测,等筷跑将庐州和沪城的外卖市场潜力彻底释放出来,每天的订单量将高达200万。

  若是再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每天的订单量将突破一亿单!

  届时,日活用户同样不会低于一亿!

  要知道,这可是日活一亿的消费软件,每天所能产生的收益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并且还能借助庞大的流量,向酒店、电影、休闲娱乐、票务等品类拓展,从而加宽自己的护城河。

  朱啸虎和张磊不是没想过,重新扶持一家新平台。

  可一来,操盘能力是否能与陈延森比肩?

  二来,筷跑既有高德地图的电子导航优势,又在智能配送调度系统方面遥遥领先。

  连沉淀三年多的饿了么,在订单匹配和路径规划上,都不是筷跑的对手。

  他们当然不相信,一家全新成立的外卖平台,能在这两方面超过筷跑,并打破筷跑的技术壁垒。

  除非BAT下场,还有一定可能性。

  可企鹅没电商基因,阿狸忙着筹备上市,千度在搞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

  放眼国内,筷跑几乎难觅对手。

  “对了,我听说,快的打车在金陵和杭城地区,在招聘全职专车司机,还要给司机缴纳五险一金,并提供底薪?”

  柳志平一时没忍住,还是问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247/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