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495节

  宝马出手最阔绰,张口便是1亿美币的基础授权费,外加每千瓦时35美币的提成。

  以宝马的全球业务量,一年就要给森联资本上交2亿美币的专利费。

  陈延森不为所动,果断拒绝了。

  他的态度很明显,深蓝电池只卖产品,不卖技术。

  “陈总,我知道深蓝电池在深城建造了两座生产基地,可100万平米的生产车间,哪怕产能拉满,也没法满足我们这些人的采购需求。”宝马的代表赫伯特迪斯问道。

  “产能确实是个问题,所以今天,我只会从诸位中挑选一批优质的企业进行合作。”

  陈延森笑吟吟地说道。

  何为优质?

  出价高、订单量大。

  赫伯特迪斯闻言一愣,这不是让他们竞价吗?

  孙荣振眉头紧皱,心里咯噔一声。

  “当然,我更希望大家能合理竞争。”陈延森补充道,随后往后一靠,目光睥睨地望着这帮人。

  他话讲完,丝毫不给人商量的余地。

  手握先进技术,说话若是还畏畏缩缩,那深蓝电池岂不是白研发了?

  要是雷逸军此刻在场,心情定然畅快,两年前为了拿下三星的屏幕供货订单,他可没少受气、受委屈。

第456章亿华元大单,初战告捷!割灯塔国韭菜!

  朱仙庄科技园,明亮宽敞的会议大厅里。

  陈延森话音刚落,顷刻间寂静无声,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在他们眼中,主位上的年轻人,眉宇间虽透着厚重的威势,稚气却尚未完全褪去,可他说出来的话,却无比霸道。

  言外之意,价高者得,谁出的价格高,谁就拥有优先采购权。

  至于资金不足的,那就慢慢等着吧!

  这一幕让他们觉得极为熟悉。

  以往,山星、LG、松下、宝马等公司在面对华国合作商时,也曾展露过强势的姿态。

  可如今,当同样的强硬手段落在自己头上时,他们才真切体会到憋屈的滋味。

  山田裕贵眯着眼睛,几次想要起身反驳,但当他瞥见山星、LG、特斯拉的代表神情后,又无奈地按住了双腿,没敢动弹。

  山星的孙荣振、宝马的赫伯特、特斯拉的彼得卡尔森心中虽有怒气,却也清楚深蓝电池对自家公司的重要性。

  脸上的表情如常,不敢表露半分不满。

  这一幕,看得比亚迪的汪传福和宁德时代的曾玉群暗爽不已,他们可没少给小日子、灯塔国的电池企业交专利费。

  尽管两人也在努力通过交叉授权的方式,逐步降低专利费占比,但隔膜和高纯度电解液添加剂,还是没法自给自足,不得不看老外脸色。

  “老高,开始吧!”陈延森冲着高伟林吩咐道。

  虽然他知道这帮人早就做过了能量密度和使用率测试,甚至是针刺、挤压、高温测试,但该走的流程不能少。

  看破不说破,对彼此都好。

  会场灯光暗了下来,高伟林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领带,大步走上讲台。

  “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参加深蓝科技的采购洽谈会,今天我要展示一项将彻底改变能源领域格局的技术突破——高密度锂硫电池!”

  高伟林慢条斯理地介绍着。

  身后的LED屏上,随即浮现出每公斤600瓦时的醒目数字。

  彼得卡尔森见状,侧身看了一眼山田裕贵,特斯拉从松下采购的18650电池成本为每千瓦时250美币,低于欧美地区的竞品供货价,可每公斤的能量密度仅有160瓦时。

  考虑到衰减和损耗,深蓝电池的能量密度几乎是松下电池的三倍。

  一旦特斯拉Model S安装上深蓝电池,便将扭转公司在北美地区的销售趋势,进而扭亏为盈,推动股价走向更高点。

  唯一的问题是,深蓝电池的售价标准是多少?

  若五倍十倍的上涨,特斯拉也承受不起。

  高伟林按动遥控器切换到测试视频,自顾说道:“这意味着相同重量下,电动汽车续航能增加160%到180%,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可提升两到三倍。”

  他特意顿了顿,目光扫过采购商代表,继续道:“深蓝电池经特殊处理,1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80%容量。”

  “高总,请问在动力电池上,深蓝每千瓦时的定价是多少?”

  彼得卡尔森忍不住地抬手示意,出言打断了高伟林。

  一般来说,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定价依据也不同。

  电瓶车电池主要看容量、类型和品牌,追求成本和容量的平衡性;

  手机、数码相机电池看能量密度、体积限制、工艺精度,追求微型化、安全性、适配性。

  而彼得卡尔森问到的汽车动力电池,更看重能量密度、总能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

  高伟林看着彼得,又看了看陈延森,见老板微微颔首,他才一字一顿道:“每千瓦时400美币。”

  以Model S的60千瓦时标准版为例,采用松下18650电池组的成本为1.5万美币,换成深蓝电池的成本为2.4万美币。

  看上去贵了9000美币,用户体验却提升了十几个档次。

  60千瓦时的深蓝电池重量约100公斤,而Model S标准版目前的电池重量是420公斤。

  首先,降低了车身重量,整体能耗下降,实际续航里程可能比420公斤的电池组多出 10%-20%,可形成“高能量密度→轻量化→低能耗→更长续航”的正向循环;

  其次,悬挂承载的重量低,转向更灵活,过弯侧倾更小,加速和制动响应更快。

  最后,重量更轻的电池组对底盘、悬挂、轮胎的负荷更小,可降低底盘部件的磨损,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减少售后维修成本。

  此外,还能提高空间利用率,电池组越小,头部空间和后备箱越大,装载能力越强。

  反过来思考,要是把电池组重量提升到300公斤,续航就能超1200公里;400公斤则达1600公里,客户的续航焦虑也能迎刃而解了。

  当然,以深蓝电池的定价,400公斤的电池组光成本就得9.6万美币。

  想到这里,彼得卡尔森和汪传福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深蓝电池虽好,价格也确实贵!

  坐在台下的陈延森轻轻一笑,每千瓦时的成本仅需140美币,但并不妨碍他卖400美币的价格。

  2013年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可不便宜,Model S标准版在北美地区的售价是67400美币,85千瓦时的顶配版为77400美币。

  陈总认为,两三万美币的电池组,只占到整车成本的30%刚刚好。

  这电池哪里贵吗?

  如果特斯拉嫌弃,那马斯克就应该反思,灯塔国的用户有没有努力工作?

  山田裕贵暗自松了一口气,深蓝电池的定价比松下18650贵了60%,多半会打消特斯拉的采购想法。

  否则,在续航能力相等的情况下,Model S的价格又得上涨6000到10000美币。

  一味涨价,用户只会扭头就跑。

  让他没想到的是,彼得卡尔森刚把报价发给马斯克,就收到了同意采购的回复,对方还提出要追加2亿美币,买下北美地区的独家采购权。

  换而言之,通用、福特和宝马的电车都没法使用深蓝电池。

  台下众人各怀心思,台上的高伟林却懒得理会,依旧条理清晰地讲解着深蓝电池的合作模式与收费标准。

  采购量对赌,每年的订单金额低于5亿美币(即125万千瓦时),需按差额,按每千瓦时50美币的价格补偿。

  禁止逆向工程,违约罚金5亿美币起步。

  分级供应,合同金额越大、支付比例越高,就先给谁供货。

  捆绑服务,必须使用配套的电池管理系统,锁定软件生态。

  高伟林面带微笑,谈吐比谁都温和有礼,话里的倨傲却比谁都浓重。

  紧接着,他又分别介绍了手机、数码相机、电瓶车领域的定价原则。

  心动的品牌方有不少,嫌贵的也大有人在。

  但陈延森根本不在乎,他的本意就是想淘汰订单少的小角色。

  第一批货得卖给最有钱的冤大头才行!

  等再收购几座原材料矿,生产工艺优化成熟后,再逐步降低供货价格。

  毕竟每千瓦时400美币的价格,确实不适合未来的电动车市场。

  只有降到300美币甚至200美币,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出货。

  半个小时后,高伟林施施然的下台,回到自家老板的身旁落座。

  陈延森重新起身,缓缓说道:“认可深蓝电池合作模式的朋友,请留下。”

  没法接受的采购商,也可以滚了。

  陈总是个厚道人,知书达礼,难听的话通常放心里。

  可他此刻的神态,分明透着不容置喙的强硬。

  山田裕贵理了理衣服,冷哼一声,带着随行人员,径直离开了会议室。

  “把松下拉入黑名单,三年之内,杜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合作。”

  陈延森压低声音,对着高伟林说道。

  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所有人都听见。

  LG的采购代表刚想站起来,一听这话,连忙又坐了回去。

  狗日的陈延森,哪有你这样的生意人?

  雅迪和爱玛电动车的老板,原本想开口杀价,见此情形,立马打消了念头。

  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

  另一边,走出会议室的山田裕贵一脸茫然。

  他本以为在自己的带动下,其他公司代表也会相继离开,以此向深蓝电池施压,达成降价目的。

  但他等了十几分钟,始终看不到一个人。

  玩砸了?

  山田裕贵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沉吟片刻,他又折返了回去。

  “山田先生是找不到园区出口吗?老总,找人送他出去。”陈延森戏谑地调侃道。

  在场的海内外同行都笑吟吟地看着山田裕贵,那神情,俨然是在看一个小丑。

  山田裕贵要是干脆走了也就罢了,现在硬着头皮跑回来,实在太丢人了。

  “园区出口?陈总,我想您误会了,我刚才尿急,还望见谅。”

  山田裕贵身体前倾,脸上堆着讨好的笑,连忙鞠躬解释。

首节 上一节 495/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