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不等陈延森做出反应,便立即返回座位。
动作之快,脸皮之厚,让人叹为观止。
陈延森冷笑,没再搭理对方。
接下来,特斯拉、宝马、山星、LG、比亚迪、爱玛和雅迪等十几家公司,均与深蓝科技签订了采购合同。
对于彼得卡尔森提出的独家采购报价,陈延森直接拒绝,即便对方将价格抬高到2亿美币,他也不为所动。
爱玛和雅迪的采购金额未达要求,只能选择联手采买。
超高续航能力的深蓝电池,可以帮助爱玛和雅迪进入高端电动车领域,掌握更高的溢价空间。
反正他们可以把成本转嫁到买家身上!
宁德时代的曾玉群本想从陈延森手中拿到深蓝电池的专利授权,但被回绝了。
整个电池生产的过程,从设备到工艺、原材料等各个方面的布局可以复制粘贴,加上深蓝电池有深城的大力支持,2到4个月就能进入投产期。
短时间内,陈延森都不会对外授权专利。
直到下午五点,采购洽谈会才结束,七成的采购商都被淘汰了,最终签了11份合同,累计合同金额为57亿美币。
晚上,陈延森在空中花园设了晚宴,曾玉群全程心不在焉。
好在深蓝电池售价高,宁德时代仍有生存空间,但未来呢?
第二天上午,深蓝电池新任CEO马志奥宣布:深蓝电池一期工程已全面投产,二期工程将于10月投产。
马志奥是橙子手机工厂自己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今年三十九岁,毕业于沪城交大,原先是深城物化所的工学博士。
懂技术,也懂管理。
半个月前,陈延森曾亲自与他面谈,发现他履历、能力、智力和情商都不错。再三考虑后,陈延森放弃了社招空降的想法,给了“自己人”一次机会。
毕竟马志奥已在橙子手机工厂任职两年,归属感更强。
“总价值超350亿华元!深蓝电池初战告捷!”
“百亿大单!锂硫电池爆单!”
“出手就是王炸!深蓝电池拿下特斯拉、山星、LG等公司订单!”
“惊!中东储能大单来袭,或将超过500亿!”
一时间,全网的热搜都爆了。
动不动就几百亿的采购单,把网友都吓坏了。
刚准备启程回深城的汪传福,双眼瞬间就红了,羡慕到不行。
他想了想,掏出手机开始找关系。
他心里清楚,以深蓝电池的产能,绝对吃不下这么多订单。
和他有着相同想法的人还有曾玉群。
两人不约而同地发动人脉,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与此同时。
远在大洋彼岸的马斯克,在得知合同签订后,第一时间拿着PPT,公布了Model S Long Range版,即长续航版本。
搭载160千瓦时的深蓝电池组,续航可达1200公里。
“160千瓦时?那电池不得有一吨重?这玩意能跑得动?”
“深蓝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松下电池的三倍,160千瓦时的深蓝电池组,重量还不到300公斤,比原来60千瓦时的版本还轻了120公斤。”
“售价15.9万美币?狗日的马斯克,去抢好了!”
北美地区的网友在Facebook和Mimo的评论区,议论纷纷道。
但在2013年敢买Model S的用户,还会在乎价格吗?
15.9万美币,续航1200公里。
7.7万美币,续航500公里。
北美的土豪压根不带犹豫的,转头就下了订单。
当然,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马斯克也推出了相应的60千瓦时、80千瓦时版本,与之前的松下电池组相比,只贵了9000美币到12000美币,续航却提升了15%,绝对物超所值。
在特斯拉还没进入华国市场前,陈延森便借马斯克之手,狠狠割了灯塔国的韭菜。
第457章 橙子Q1,一天10万辆!场景多元化,人道薪火新渠道!
8月伊始,爱玛和雅迪相继发布了自家的长续航电动车,定位高端市场,售价不约而同地定在4000元以上,续航达100公里。
没办法,深蓝电池的供货成本摆在那里,价格太低就没利润了。
华为、中兴、山星、LG等手机厂商,纷纷宣布即将推出超薄款智能旗舰机或高续航智能手机。
佳能、索尼的相机产品,也在随后公布了续航性能更强的电池配件。
在曜橙 X1 SE的推动下,锂硫电池普及速度极快。
尽管其他锂电池仍占据主流,但高端市场已逐渐被深蓝电池取代。
与此同时,锡城的一家电瓶车工厂门口,赫然挂着‘橙子车业有限公司’。
在过去的半年里,这家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为OFO单车生产助力车,为云速、筷跑生产骑手专用电动车。
但在深蓝电池问世后,陈延森把原先的电池配套工厂,改造成了深蓝电池的生产线,专供橙子车业的生产所需。
毕竟电动车的续航能力,直接决定了外卖员、快递员的配送时长和工作效率。
此外,又在OFO助力车的基础上,对外观进行升级改造,设计了一款小橙 Q1的电瓶车,准备推向外部市场。
电池重量0.6公斤,整车重量29公斤,续航48公里,售价999元,迷你小巧。
陈延森倒不是想跟雅迪、爱玛竞争,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扩大产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获取更多的人道薪火。
如果雅迪和爱玛因此倒闭,那他也只能说声抱歉了。
此刻,偌大的生产车间内,一线操作工正在忙碌着。
橙子车业的原身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电瓶车代工厂,被森联全资收购后,调整了生产线,员工数量也从100多增加至1000多,单月产能已超6万台。
厂区面积不断扩大,向着周围扩张,附近挨着橙子车业的倒闭工厂,基本都被森联资本圈入势力范围,预计在Q3结束前,产能将提升到每月10万台。
届时,将再招800名员工。
盛夏时节,室外虽然炎热,车间里却凉意十足。
空调而已,厂长在陈延森的授意下,一向是敞开了供应。
不管外面温度多高,屋内的冷气总保持着宜人的强度,机器运转产生的热量刚冒头,就被源源不断的冷风压下去。
工人们穿着薄外套操作,额头不见半滴汗,手里的活计也做得更利落。
在陈总看来,这点电费,比起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实在算不得什么。
更何况,每一个员工都是他的心头肉,他的人道薪火制造器,热坏了怎么办?
“哎哟,十二点到了。”
一名流水线普工扭头看了一眼墙壁上的时钟,咧嘴笑着道。
话音刚落,一个组的同事便前来换班。
不一会儿,黑压压的一群人,向着工厂园区的食堂走去。
“贵哥,走快点!今天有酸汤肥牛、红烧鸡翅,去晚了可就没了。”
一个面色白净的年轻人,戴着一副廉价的黑框眼镜,冲着同组的老师傅催促道。
“急个屁啊!你以为陈老板是以前的王扒皮?哪天不是管够?”
朱安贵撇嘴不屑道。
他是北湖人,五年前来锡城打工,一路见证了志翔电动车从辉煌走向没落,员工从巅峰的800多人,一度只剩下100来人。
森联资本收购志翔电动车厂后,他原本也想拿钱走人,可一听基本工资涨到3300元,节假日加班费最高达75元一小时,当场就决定不走了。
走?
傻子才走!
留下来以后,他才知道,除了底薪、社保、加班费外,还有一年四次的季度奖金、饭补、租房补贴、交通补贴、过节费等福利。
他记得很清楚,自己还曾傻傻地去问新厂长:“大老板把工资开这么高,就不怕赔钱吗?”
结果新厂长说:“哪有老板会做赔本买卖?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工厂是盈利的,每个月的工资是1号发放。”
朱安贵当时以为,6月的工资是8月1号发,心想只压一个月工资,估计没什么套路。
后来才知道,6月的工资是7月1号发,若是碰上周末或节假日,便在当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发放工资。
听完新厂长的解释,朱安贵一脸懵逼,他打工十几年,第一次遇到不压薪水的工厂。
干!
狠狠的干!
玩命的干!
跟朱安贵一个想法的工人大有人在,这种神仙工厂,前后半年时间,竟无一人离职。
前两个月,有个结构件车间的年轻人,切割管材时受了伤,哭着喊着说自己还能为公司工作,让主任别给他开病假。
一是舍不得加班费,二是怕工厂辞退他。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主任给他提报了工伤,工厂则发了3000元休养补贴,先回去休息一个月养伤,医药费由补充医疗保险承担。
休息期间工资打6折,虽说只有底薪,但这项福利,却是千千万万的打工人一辈子都没享受过的福利。
以往在南方的工厂里,就算出了断手断脚的工伤,也未必能拿到赔偿。
碰上好心的老板,或许能给你两三万;碰上黑心的,不挨打就算万幸了。
“贵哥,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哪里知道我们大学生的苦啊,学校食堂的饭菜味道,给咱们厂提鞋都不配。”
一脸白净长相的年轻人叫黄锐,今年刚大专毕业,动漫设计专业,大学浑浑噩噩地玩了三年。
连PS都不熟练,更别说Maya、Blender、ZBrush了,老家路边的打印店都嫌他水平菜。
他哥是云速快递员,在看到公司的内网福利后,当即就给黄锐报名,将他塞进了橙子车业。
包吃包住,月入六千多。
在锡城不算高工资,但由于整天窝在工厂里,三个月下来,竟攒了近两万块,总比躺在家里当米虫好。
“你小子好歹上过大学,我连高中校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朱安贵叹了口气道。
黄锐羡慕他是老师傅,一个月能挣八九千;他也羡慕黄锐读过书,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
不像自己,买了一台青橙 D2,下部小电影还得请教黄锐。
两人都是波多老师、冲田老师的忠实球迷,偶尔会一起看球,虽有年龄差距,但也经常‘哥前哥后’地喊着,关系非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