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多亏了李彦洪和梁章建,筷跑在与千度、携程竞争时,自然要投入巨额营销经费。
平台砸钱,用户下单,规模放大!
业务迅速发展,就需要更多的骑手、商务、运营和技术人员来提供支撑。
此外,云速的扩张速度也毫不逊色,廖威紧随周受志的步伐,将业务触角延伸到了东南亚,与当地的电商平台进行深度捆绑合作。
“加点!”
陈延森意念一动,紫黑色的雾气便钻入眉心。
短短数息后,精神数值就从103.73提升至104.41。
神识探查范围、控物重量上限,也有了小幅提升。
另一边。
深城橙子手机工厂,曹达华宣布,从12月起,售后维修部的学习班,将增加自动化设备、产线运维、质检技术、手机测试四门新课程。
加上原先的手机维修,工厂内部的学习班越来越像技校。
“曹总不愧是大学老师出身,做人不忘本!”
“大嘴,你小子少贫!”
“第一期名额400人,怕是要打破头!”
工人们纷纷议论道。
去学习班,虽说有保底工资,但只够温饱,哪有加班赚钱来的爽快?
“文杰啊,你去试试呗!好歹是个大学生,总不能一辈子耗在流水线上吧?眼下少赚几个月的小钱,等以后成功转了岗,这些钱都能加倍赚回来!”
组装车间的老李,对着一旁的年轻人劝道。
“谢谢李哥提醒。”顾文杰笑着说道。
打螺丝可发不了财!
要是能被选上,将来转做自动化设备操作员、产线运维技术员,收入起码多50%,甚至是一倍。
放在以前,工人可能没兴趣。
但现在不一样,他们亲眼看到手机维修班的毕业生,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直营店,工作时间少了,工资涨了,更是摆脱了一辈子打螺丝的命运。
同一时间。
在森联资本即将迁入庐州总部的前夕,一家名为橙子网络科技的公司,在沪城悄然成立。
第521章 三天1000万!CEO候选人!老马:非得挑这个节骨眼?
第二天,星期一。
陈延森在公司只待了一天,在开完各个项目的业务和财务周会后,便带着宋允澄,继续前往永辉、沃尔玛、大润发等连锁超市总部拜访。
直到12月6日,他才返回虚城。
当天上午十点,在得知《崩坏学园2》已经上线后,陈延森掏出手机,在今日头条、斗音和微博上,都上传了一段他在办公室玩《崩坏学园2》的视频片段。
“原来千亿总裁跟我一样,上班也喜欢摸鱼!”
“这是什么游戏?画风看起来又萌又Q!”
“之前在B站刷到过,好像叫《崩坏学园》,下载还要6块钱。”
“收钱啊?那我不玩了,走了走了。”
“这是《崩坏学园2》,游戏是免费的,在橙子应用商店、极光未来应用商城、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城和360应用商城都能下载,还挺好玩的。”
“不要钱啊!早不说,那我去试试。”
评论区的网友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陈延森的全网粉丝,早就突破了一亿大关,在他的推动助澜下,《崩坏学园2》的下载量迅速暴增。
很多人都想知道,身家数千亿的全球首富,在生活中喜欢玩什么游戏。
另一边。
守在电脑前的蔡宇浩三人,双眼死死地盯着数据后台。
从0点到10点,《崩坏学园2》的下载量涨了30万,这是他们从未有过的体验。
被人拉着飞的感觉太爽了!
刘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他也没想到,《崩坏学园2》十个小时的下载量,就超过了《崩坏学园1》半年的数据。
尤其在陈延森发完动态以后,《崩坏学园2》的下载曲线,便呈直线向上狂飙。
短短半个小时,下载量又多了十万。
“大维哥,你说咱们今天的最终下载量能到多少?”技术总监罗成皓一脸惊讶地问道。
“我猜不到。”刘维摇了摇头,苦笑着说。
“我终于明白了融资的真正含义。”
蔡宇浩沉默良久,幽幽说道。
融资,既要融到资金,也要融到资源。
咪哈游在得到陈延森全力支持的前后变化,简直有着云泥之别。
“大佬扶一把,青云直上!”
刘维摇头晃脑地说道,脸上挂着一抹极为得意的笑。
“渠道来源看了吗?”蔡宇浩转头看向罗成皓问道。
“31%来自B站,47%来源于应用商城,21%的新用户是从斗音跳转过来的,剩下1%是自然用户,可能是上周漫展活动的转化效果。”
罗成皓挠了挠头顶稀疏的短发,缓缓开口道。
“如果是买断制,这一上午就有240万营收了。”刘维不由地感慨道。
“付费游戏的下载量,可没这么夸张的增长速度,能不能赚到钱,就看游戏品质了。”
蔡宇浩看上去信心十足。
可事实上,他心里也没底。
但他不敢表现出来,这几乎是咪哈游的破釜沉舟之战,一旦营收达不到预期,他们就真的要考虑散伙了。
森联资本在应用分发端口和资金方面,都给了咪哈游不少支持,要是这次再一败涂地,他们哪还有脸面继续干下去。
“算了,明天再看数据,先把《崩坏学园 2》的海外版做出来。陈先生说了,到时候给我们打四折,在Mimo上投放广告,去赚老外的钱。”
刘维摆摆手,拉着蔡宇浩、罗成皓出了办公室。
这数据不看也罢!
因为越看越焦虑!
与此同时。
陈延森刚赶回朱仙庄科技园,还没来得及休息,便抬脚进了一间待客室。
侯毅听到门外的动静,连忙站起身,在看清来人后,又恭敬地问候道:“陈先生您好,我是侯毅。”
“侯先生请坐!”
陈延森拉开一把椅子,坐在了侯毅对面。
“陈先生,这是我针对橙子超市所做的三套发展方案。”
侯毅顺势拿起桌子上的一沓文件,双手呈给陈延森。
他今年四十九岁,比余东来还大了两年,沪城人,计算机科班出身,八十年代的软件工程师。
后来从国企离职,陆续做过服装、家电生意,并开过房地产中介和自助火锅店。
这一点,跟周弘毅很像,只不过老周一开始就找对了路子,凭借3721这款流氓软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侯毅从二十岁折腾到三十五岁,最后进了光明旗下的“可的便利店”项目,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一干就是十年,积攒了丰厚的业内人脉和资源。
四年前跳槽去了亰东,担任首席物流规划师,一手主导了亚洲一号的物流中心建设。
从他略显富态的体型上就不难看出,侯毅在职场里摸爬滚打三十年,绝对没白混。
他穿着白衬衫、红领带、宝蓝色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头顶上一半都是白头发,留着短寸发型。
陈延森接过方案,随手翻看起来。
尽管在十几年后,外界对侯毅的评价并不高。
原因也很简单,盒马在他的带领下,9年内尝试过12种业态模式,基本把市场上的超市模式都抄了一遍,结果却迟迟无法盈利。
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
侯毅没能成功,自然就被划入了‘垃圾堆’里。
但陈延森不这么看,盒马背后的实控人是阿里,是马立云,战略定位若出了错,可不能让侯毅一个人背锅。
而成本失控、供应链存在短板等问题,也有可能是阿里管理层屡次更改发展路线造成的。
当然,陈延森压根不关心这些真实情况,他只在意2013年的侯毅,在采购和成本控制方面能否达到他的用人要求。
至于对方的实力如何,他会自己判断。
“轻资产模式:社区生鲜便利店
门店模型:面积80-120㎡,覆盖500米半径社区,主打生鲜、预制菜、日用品;
供应链:与本地农场直签,采用“夜间配送、晨间上架”模式,把损耗率降至5%以下;复用云速快递的仓配体系、快跑买菜的供应链,降低冷链和采销成本……”
陈延森瞥了一眼,这应该是侯毅套用可的便利店的运作模式,聚焦社区高频消费场景,规避大卖场重资产风险。
很明显,侯毅是个极为谨慎的人,他对坪效数据十分敏感,也清楚该怎么赚钱。
趁着陈延森看资料的空隙,侯毅也在打量陈延森。
在电商三巨头中,陈延森年龄最小,身家与国内影响力却最为雄厚。
若论财富、业务生态,或是对移动终端的掌控力,他都是三人中最强的。
跟着这种老板混,才有机会站在行业的金字塔尖上。
陈延森继续往下看。
“会员制精选超市,对标Costco,定位中高端群体。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超市,全品类覆盖,走精简路线,以形象店为主……”
侯毅的思路是,优先推出轻资产、低风险且能快速验证的社区生鲜便利店;其次是会员制精选超市;最后才是重资产、高投资、回本周期漫长的大型综合超市。
这三种超市类型,既可以两者结合,也可以三者融合,一并推向市场。
但得注意比例、坪效等关键因素。
“关于超市生鲜高损耗的问题,我想听听侯先生的看法。”
陈延森放下文件,看着侯毅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