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徐老师跟你说什么了?有没有说拿到第一名的奖励是什么?”
李泽翰和陈灵儿两人并没有离去,而是等在教室外,陈辉一出来,李泽翰就迎了上来,又是一顿彩虹屁。
陈辉却是听明白了,他根本没听懂刚才的解法。
走出教室已经是十一点半,三人一起去教工食堂吃了顿自选。
顶着炎炎烈日走出食堂,小胖子李泽翰已经汗如雨下,看到前方路边正好有一辆电瓶车,李泽翰发出嘿嘿怪笑,拿出手机开始扫码。
“我没电了,请换一台试试……”
听着电瓶车传来的电子音,李泽翰笑容戛然而止,站在烈日下,环顾四周,方圆数百米内再没有一辆电瓶车。
“WTF?”
李泽翰第一次体会到天塌了的感觉。
“辣鸡芒果!”
吐槽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但陈辉已然走向路边一辆私人电瓶车,从车筐中取出钥匙,启动电瓶车来到李泽翰身边,目光向他示意他刚才启动电瓶车旁边的另一辆。
“偷电瓶车?”
李泽翰狐疑的看向陈辉。
“。。。”
陈辉没有理他,拧动把手,扬长而去。
偷电瓶是不可能偷电瓶的。
这是他在小红薯上租的江城大学同学的电瓶车,原价60一天,对方听说他是来参加IMO集训的高中生,在陈辉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将这个价格降到了30.
江城大学占地极广,爬坡上坎的,自行车几乎是无用武之地,夏天又跟个火炉似的,如果没辆电瓶车,当真是寸步难行。
等到入学,陈辉也计划着买一辆电瓶车。
御车如风,几分钟后,三人回到珞珈山庄。
陈辉拆开纸箱,将大米全家桶拿了出来。
电脑是大米proX17,外壳采用最新航天材料,CPU是酷睿i9-13900K,显卡4090ti,32G内存,2T固态,4K显示器……
“我艹!”
“这是超级豪华版啊!”
开机查看配置之后,李泽翰直接就不淡定了。
都说小米是性价比之选,但这款proX17用料也太扎实了!
可惜他并没有在网上找到这款笔记本的销售渠道,说不定这是特供的,李泽翰有些遗憾,他本身就是大米的粉丝,家里早就有一整套大米产品。
至于手机,陈辉看了看自己的mate20pro,感觉用着也挺流畅的,或许可以把大米手机拿回去给婶婶用,婶婶那个红米已经用了五六年了,也该换了。
平板他也用不上,拿回去给蕊蕊和青山上网课把,这款proX17轻薄便携,他完全可以随身携带。
手表自然更用不上了,他可不希望自己看论文的时候手表一直震动。
倒是耳机可以留下。
很快,陈辉就为大米全家桶分配好了归宿。
然后打开电脑,脸上酒店WiFi,下载一些常用软件,从邮箱中下载论文附件,进入老师推荐的几个期刊的官网。
没有花太长时间,陈辉就已经在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和杜克数学杂志之间做出了选择。
两个期刊在数学界的影响力不相上下,并且都偏向于数学物理,显然,袁新毅在给他推荐期刊的时候也是精挑细选过的。
但杜克数学杂志审稿周期只需要6-12周,而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审稿周期在12周以上,并且其版面费高达4740美元,相当于三万多华夏币。
陈辉觉得,这个钱可以花,但没必要。
进入杜克数学杂志官网,查看了投稿要求,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将论文修改成符合要求的格式后,发送到官方投稿邮箱。
做完这些已经快两点,陈辉叫醒了午睡的李泽翰,又在微信中叫上陈灵儿,三人骑着电瓶车,在其他同学目瞪口呆中吹着风,扬长而去。
下午的集训也终于是恢复了正常,徐志远没有再搞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而是开始做一些IMO题型训练,以及相关知识的拓展。
偶尔也会讲一些数学家的趣闻,比如双目失明的欧拉靠口述400多篇论文,甚至能在脑中构建三维几何图形,一次朋友来访,他边下棋边心算7位数乘法,结果棋局输了却精准报出答案,函数符号f(x)、圆周率π也都是欧拉发明的。
比如陈省身在伯克利分校与同事争论“是否存在局部对称但整体不对称的曲面”,他直接拿出香槟打赌,“三天后见分晓!”结果他通过几何内在结构分析,仅用三天便证明该曲面不存在,获胜后他调侃:“数学的快乐在于四两拨千斤!”
比如费马的此处空白太小写不下……
比如拒绝百万美元奖金的佩雷尔曼……
他一直觉得,培养一个天才对数学的兴趣,要远比做对题目重要,也一直践行这种理念。
除了徐志远,这次集训还有其他几位教授讲课,但毫无疑问,同学们最喜欢的老师还是徐志远。
陈辉这些天依旧没有听课,他一边继续深入研究朗兰兹纲领和凝聚态数学,一边整理丢番图方程解法的论文。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
一周后,他们进行了一轮考试,教室里就只剩下了16人,直到这一刻,大家才意识到这次集训同样是一场残酷的淘汰。
人生之旅,亦复如是。
又是一周后,最终只剩六人留下,他们将代表华夏前往法国参加今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毫无疑问,陈辉、李泽翰、邓乐岩、王潇四人断崖式领先,剩下的两人,让陈辉意外的是,陈灵儿竟然也留了下来,还有一个陈辉不是很熟悉的,来自山城巴蜀中学的吕俊辰。
第139章 西方的月亮也没有比较圆
米国,杜克大学,
“bullshit!”
刚刚得知自己最新方法验证失败的布莱恩特打开邮箱,看到这篇杜克数学杂志发来的审稿邮件,最近研究不是很顺利的他发出一声暴躁的怒吼。
多贝西那婊子又想让他当免费苦力!
审稿这种事情本就没有任何好处,完全是义务劳动。
对于一些审稿人来说,从恒河沙中淘出一粒金子是令人兴奋的事情,但他完全感受不到这种乐趣,他只在乎自己的研究,只会为自己的成果感到兴奋。
但是没办法,身为杜克大学的教授,他没办法拒绝杜克数学杂志主编的邀请,再加上对方兼任数学院院长,一身荣誉也不是他能比的。
这个稿看样子是非审不可了。
布莱恩特灵机一动,点击鼠标,直接将邮件转发给了自己的学生。
实验室中,奥利弗戴着耳机,鼠标操作着一杆大狙在炼狱小镇掌控雷霆,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嘿,奥利弗,你的研究已经有突破性的成果了吗?”
一个金发碧眼的青年走进实验室,来到奥利弗背后,开口问道。
砰!
一枪了结了最后一个敌人的性命后,奥利弗摘下耳机,耸耸肩,“数学哪有这么容易的,看缘分吧!”
杰瑞摇头,在奥利弗旁边坐下,打开电脑开始看论文。
他不比奥利弗,别看对方整天玩游戏,但今年才23岁,还是研一的奥利弗已经发了两篇一流数学期刊,最近第三篇论文也已经有不小突破,眼看着就要发第三篇核心期刊了。
可他已经研二,却还一篇核心期刊都没发,只发了一篇SCI二区。
比起其他同学,他或许还算不错,但跟这种天才当同桌,当真是亚历山大。
天才就是这样不讲道理,他能找谁说理去?
虽然打开了电脑上的论文,但杰瑞是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等他从梦魇中回过神来,却发现奥利弗正在看论文。
这是改邪归正了?
“老师的任务!”
“哎,好烦!”
察觉到杰瑞的目光,奥利弗不满的吐槽到。
杰瑞扫了一眼,《朗兰兹纲领在分数陈类微分几何实现上的应用》,从题目也能看出来,这是凝聚态物理相关的论文,倒是跟他们研究方向一致。
论文没有作者名,显然,这应该是投给期刊的稿子。
通常来说,投稿给期刊,由期刊编辑们初步审查后,就会发送给至少两位同行评审员,评审员会根据论文的原创性、方法论、结果和整体质量进行评估。
而同行评审通常都是双盲评审。
也就是说,投稿者不知道审稿人是谁,审稿人也不知道投稿人是谁,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公平。
“奥利弗都能帮老师审稿了!”
杰瑞不由更加消沉起来,论文就更加看不进去了。
很快,他就发现旁边的奥利弗坐正了身子,认真的看向电脑屏幕,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没过多久,奥利弗拿出纸笔,开始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
杰瑞有些好奇的看向奥利弗电脑屏幕,但因为没有前因后果,他发现自己竟然看不懂这篇论文。
太阳东升西落,奥利弗彻底沉浸在了这篇论文之中。
杰瑞在晚上六点时就意兴阑珊的离开了实验室,他离开时,奥利弗依旧在演算,但已经停笔了好一会儿,似乎正在认真的思考。
斗转星移,当太阳再一次升起,睡了一觉的杰瑞精神奋发的走进实验室,却看到奥利弗还坐在电脑旁,一头金色短发已经凌乱得如同路边杂草,桌上草稿纸也是胡乱散落,还有几张飘到了地上。
啪!
奥利弗写完最后一个符号,扔下笔,瘫坐在椅子上,双眼呆滞的看向电脑屏幕。
“完美!”
“完美的证明!”
奥利弗喃喃自语,“这不可能!”
杰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看到了奥利弗那恐怖的黑眼圈,他好心的提醒到,“嘿,奥利弗,你该去休息,去好好睡一觉吧。”
“睡觉?”
“我怎么睡得着觉?”
奥利弗颓丧的低语一句。
杰瑞惊疑不定的看向奥利弗的电脑,到底发生什么了?那篇论文到底有什么?
他还从来没见奥利弗这般神态。
不过没用太长时间,奥利弗深吸一口气,神色明显好转起来,他起身拿起电脑,往老师办公室走去。
“嘿,布莱恩特,我想你应该看看这个!”
奥利弗没有敲门,端起布莱恩特的咖啡,腾出位置,把自己的笔记本放在了布莱恩特面前。
“哦,我的天呐,奥利弗,你干什么了?”
布莱恩特没有看奥利弗递过来的笔记本,而是看向奥利弗,“我一直警告你,不要去碰那些东西,数学家需要一颗清醒的头脑,那些东西会毁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