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连菲奖热门候选人前往欧洲数学学会会议,都没有派人前去现场报道,可想而知如今华夏媒体业如今的状况。
他们黑圆乡村报不过是一家小媒体,自然没有实力派记者去现场报道,只能通过关注外网消息的方式来做转载,或者进行二手报道。
不过张凯萌看到的这条消息并非菲奖得主,而是袁新毅的学生,陈辉。
前阵子抄袭风波在东西方都很是火了一阵子,作为新闻从业者,他也亲眼见证了那场风波。
原本他也以为这件事会跟以前的抄袭风波一样,最后不了了之,没想到陈辉在欧洲数学学会会议上竟然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身为华夏人,张凯萌只感觉扬眉吐气!
没有犹豫,张凯萌开始从西方权威媒体搜集资料,询问熟识的亲历媒体人,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过了三个小时后,他才开始动笔,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写了一篇报道。
……
【大快人心,华夏学者在欧洲数学学会重挫米国佬的阴谋】
【华夏数学家证明朗兰兹纲领,获得国际同行一致好评,或预定菲奖】
【名师出高徒,抄袭风波真相大白】
随着张凯萌报道发布,华夏硕果仅存的一些媒体也纷纷跟进,虽然依旧猴急,但报道已然偏向正面,足以见得前段时间的大清洗是有很好效果的。
网友们却没有感受到那场大风暴,不少人对这些报道依旧持怀疑态度,甚至还认为至今都没有大媒体出来报道,说明这些都是假新闻。
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认为的那些大媒体,一个不落的,全都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是没机会出来报道了。
但这些争论都在江城大学官方发布通告后,变成了一面倒的狂欢,
【抄袭风波画上句号,我校陈辉同学在欧洲数学学会会议上完成自证,请看VCR】
媒体业遭受重创,江城大学也是有自己宣传部门的,这次袁新毅可是去汇报朗兰兹纲领证明,是世界级、菲奖级的成果,江城大学怎么可能不派宣传人员去现场跟进。
陈辉答富兰克林的全过程他们自然也拍到了,不止他们拍到了,大多数西方媒体也都拍到了。
有图有真相,连全过程视频都有,还有多方佐证,这下子就算是嘴再硬,脑子再被清洗得迷糊的人,也没法再反驳了。
“666,陈大神牛皮(破音)”
“我想给大神生猴子”
“在论文里放一条看起来显然,但实际并不显然的引理,这很正常,很多数学家都是这么玩的,比如高斯,比如欧拉……但在论文里放一条错误的引理,最后还不影响论文结论,属实是闻所未闻,难道他真是个天才?”
“醒醒,人家十六岁就发数学年刊了,是不是天才还有疑问?”
“陈辉是我们班的,入学的时候我就看出来这家伙不是凡人了!”
“隔着网线我都能看得出来你是个逗比……”
江城大学官号评论区下一片欢乐的景象,竟然难得的没有以前那般戾气争论。
一番清扫,竟然让妖氛荡然无存。
媒体拥有引导的职责,因为相对来说,他们是拥有更多内幕,更高视野,能够看到更多真相的存在。
可惜之前他们为了流量,肆意挑动对立,偏帮,将网络搅得一片乌烟瘴气。
他们的确是引导了,却没有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就在大家激烈讨论时,一条围脖冲上了热搜。
发帖人叫陈光军,还是经过认证的红V用户,简介是江城大学学生,发的围脖内容更是一张圣诞节夜酒会的照片,照片是在一处豪华宫殿之中,有见识过的用户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宫殿是布达佩斯的纽约宫酒店,也是此次欧洲数学学会官方提供的住所。
如此暧昧的用户名,加上简介中的江城大学学生,配上暗示这么强的照片,再加上配文【布达佩斯的圣诞节,美妙的夜晚是吹响反击号角的开始】
让大家不由得浮想翩翩。
不少人都认为这人就是陈辉本人,于是纷纷在下面评论。
“活捉一只大神,前排合影”
“前面的往后稍稍,我长得帅,让我先来”
“在?抽篇论文吧,别逼我求你”
“大神可以传授一下一区SCI的技巧吗,我好想毕业”
“来来来,大神看这里,看镜头,西瓜甜不甜……咔擦”
“大神看私信,我想到了一个证明杨米尔斯方程的绝妙方法,私信发你了,看到请回复”
不少人也隐约觉得这并不是陈辉本人,但既然这么多人在评论区玩梗,他们也欣然加入其中,于是,奇妙的一幕就出现了,就这样一个素人的围脖,竟然直接被顶到了热搜上。
这位陈光军的用户,也从几十个粉丝瞬间涨到了十多万。
围脖后台,运营部景新看着那位陈光军用户的后台数据,扼腕叹息。
只是一个高仿号都算不上的号,都凭这次东风斩获了十多万粉丝,要是陈辉能听他的建议,在围脖注册账号,现在只需要发一条围脖,就能起号了。
多好的机会,多少网红求之不得的机会,那个家伙竟然不珍惜。
真是太可惜了!
……
陈辉不知道东西方网络上的狂欢,此时的他已经回到酒店,桌上放着一篇新打印出来的论文——《四维非阿贝尔杨-米尔斯方程的全局存在性与正则性:基于规范固定与非线性压缩分析的严格证明》。
这些天他一直忙着研究杨米尔斯方程,那种只差一步就能大功告成的感觉太过美妙,让他根本无暇他顾,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就在他参加的这场会议中,竟然就有一场关于杨米尔斯存在性证明的报告会。
竟然已经有人提前证明了杨米尔斯方程的存在性!
刚看到这个标题时,陈辉是很惊讶的。
这倒并不会让他这些天的努力全部白费,但至少会让他的成果价值大跌。
当看到这场报告会的汇报人时,陈辉没有任何犹豫的放下了手中所有事情,将这篇论文打印出来。
【本文针对四维欧氏空间中非阿贝尔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与正则性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规范固定与非线性泛函分析的全新证明框架。通过引入加权Sobolev空间H2,δ(R4,g)并构造广义库仑规范条件,我们将非线性杨-米尔斯方程转化为一类强制性椭圆方程。借助改进的Nash-Moser隐函数定理与Banach不动点定理,证明了方程在低能量条件下的局部唯一解存在性,并通过Uhlenbeck型紧性定理与解析延拓技术,将结果全局推广至物理闵可夫斯基时空。进一步,利用Osterwalder-Schrader公理化场论方法,验证了所得解的幺正性与物理可观测性……】
刚看到标题时陈辉还抱着找茬的心态来看这篇论文的,但看完摘要,他的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他已经研究杨米尔斯方程有一段时间了,简单思考一下,这篇论文摘要中提供的方法,似乎真的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收敛心神,陈辉抛去所有杂念,开始认真研读起这篇论文来。
三个小时后,陈辉翻到了论文最后一页,研读了这么多论文之后,他看论文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这篇论文的证明步骤并不复杂,先是在四维空间中,采用广义库伦规范μAμa=fa(x),构造希尔伯特空间,随后分解杨米尔斯方程,将杨-米尔斯方程DμFμνa=0重写为ΔAνa=Qa(A,A)+低阶项。
然后引用改进的Uhlenbeck定理:“任何满足∥F∥L2<的联络,均可通过规范变换局部化为H2小解”,通过覆盖R4的可数开集,利用单位分解将局部解粘合为全局解。
再将解代入原方程,非线性项 Q(A)∈Hk,δA∈Hk+2,δ,通过归纳得 A∈C∞。
然后利用欧氏场论的Schwinger函数,构造满足反射正定性的Wightman场,通过解析延拓获得闵氏时空解。
最后通过Gupta-Bleuler方法约束希尔伯特空间,排除非物理极化态,获得满足幺正性的物理解!
论文中的思路非常自然顺畅,一气呵成下来,看得陈辉都有些茫然。
或许,他真的是对的?
一时间陈辉不由得有些迷茫,既然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问题已经解决,那他的研究还要继续下去吗?
“不对,总感觉哪里不对!”
陈辉盯着眼前的论文,身为数学家的直觉告诉他,这篇论文有些不对劲,可他一时之间也说不上来。
既然如此,陈辉再次埋头扑到这篇论文上,这一次,他拿起了笔。
第181章 舒尔茨陶哲轩带来的灵感
草稿纸堆中,一行行方程仿佛在蠕动,陈辉盯着旁边论文上的完美证明,耳边却传来一阵阵仿佛幽灵的低语。
陈辉先是根据论文中的证明,构造出一个BPST解的标准形式,然后开始计算拓扑电荷……
验证过程枯燥而精密,任何一点小的失误或者疏漏都会导致整个过程失败,陈辉不断在草稿纸上写下一行行算式,桌边的草稿纸越堆越多,陈辉的眉头也越皱越深。
耳边的低语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仿佛有魔鬼在阻止他前行,这也更加坚定了陈辉要继续验证的决心。
在写下第一个式子时,陈辉心中的怀疑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他越发肯定,这个证明是有问题的!
【你的数学等级由3级92%提升到93%】
【你的……】
弹幕不断在眼前跳动,陈辉毫无所觉,陷入到了这个看似完美证明的验证之中。
虽然强大的直觉告诉他这个证明有问题,但有很多数学家都察觉到了这一点,他们却没有真的去揭开其中的问题。
并非他们不愿,而是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不想在自己之外的事情上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并且最终还可能会一无所获。
陈辉这种行为就像是一头冲入迷雾,与隐藏在黑暗中的怪物搏斗,去抓住那一闪而逝的黑影。
如同一场英勇的冒险。
咚咚咚!
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敲门声将陈辉从这种状态中惊醒。
抬头一看,天色早已漆黑,肚子更是咕咕直叫,早已饥肠辘辘,恐怖的饥饿感潮水般涌来,扼住他的咽喉,几乎让他眼前一黑。
从早上到现在,他滴水未进,又陷入这种脑力大量消耗的状态,如果不是这阵敲门声,陈辉真怀疑自己会在完成验算之前先被饿死。
抓起书桌前的水杯,吨吨吨的灌了几大口水,又拿起酒店里不知道哪来的小吃,囫囵吞枣的咽进胃里,这才起身去开门。
“没打扰到你吧?”
房门打开,陶哲轩抱歉的问了一句,他知道这样敲一位学者的门是极不礼貌的事情。
原本他和舒尔茨是准备等陈辉出来吃饭再找陈辉交流的,但谁知道左等右等,陈辉竟然一直没有出来,午饭没吃,晚饭也没有,现在都已经九点多了,他们这才决定敲门试试。
“当然没有。”
陈辉摇头,他还应该感谢两人才对。
夸张点说,如果不是陶哲轩和舒尔茨来找他,他恐怕真的会因为太过沉迷而低血糖昏迷,要是没人及时发现,数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以这样的方式陨落,那就太好笑了。
“进来说吧。”
他不知道两人找他做什么,但门口显然不是说话的地方,抬手邀请两人进房间后,陈辉关上房门,然后打开行李箱,拿出一桶茄皇泡面,开始烧开水。
王启明给他准备的泡面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可以看看吗?”
任由陈辉在旁边忙碌,陶哲轩舒尔茨两人也不客气,进了房间后径直往陈辉书桌走去,看到上面的草稿纸,礼貌的询问到。
得到陈辉同意后,两人都站在书桌前认真的研读起来。
“你也在研究布莱恩特的杨米尔斯方程?”
陶哲轩两人自然一眼就看出陈辉在做什么,毕竟布莱恩特那篇发布在arxiv的论文就摆在旁边。
“这篇论文有问题。”
舒尔茨直言不讳。
他们也都看过这篇论文,只是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研究需要花时间,并没有像陈辉这样投入大量精力进行验算,毕竟他们不是这篇论文的学术编辑。
“哦?”
“你们也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