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174节

  将开水倒入碗中,找了本书盖住泡面碗,陈辉惊喜的问道,“哪里有问题呢?”

  舒尔茨陶哲轩两人哭笑不得。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态度,但有时候,也挺烦人的。

  “仅仅是一种数学家的直觉!”

  舒尔茨倒是没有太多不好意思,摊了摊手,毫不否认自己并没有找到问题所在。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陈辉也没有太过失望,反而更加坚定了继续验证的想法,既然连陶哲轩和舒尔茨都这样认为,说明这篇论文的确存在问题。

  虽然两人没有给他提供答案,但至少让他更加确定,这团迷雾中,的确存在答案!

  “我们今天来找你可不是为了杨米尔斯方程。”

  陶哲轩放下陈辉的草稿纸,他们也并没有从里面发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于是言归正传。

  “我们是想跟你聊聊你后天要汇报的那篇论文。”

  舒尔茨接过话茬,如同逗哏和捧哏,与陶哲轩配合的相当默契。

  “我那篇论文?”

  陈辉有些诧异,他那篇论文的确很有创新性,但要说具有多大的价值,倒也还真不至于让两位菲奖得主亲自找上门来。

  因为它还缺太多的细节需要补充,通俗易懂的说,他这篇论文像是创立了一门武学的总纲,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潜力也是巨大的,但想要修炼这门武学,还需要根据这门总纲去开发出具体的修炼法门。

  可他自己暂时对创立具体修炼法门又不感兴趣,所以这篇论文现在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疑惑归疑惑,陈辉手上的动作丝毫不慢,拿起盖在碗上的书本,用叉子搅了一坨面条,吹了吹就塞入口中,呼噜噜吸溜起来。

  他真的太饿了!

  “没错!”

  舒尔茨肯定的回答道。

  与此同时,他的鼻翼动了动。

  房间里已经充满了一种奇怪的味道。

  但他并没有感觉厌恶,还,挺香的!

  他有些好奇的看向陈辉。

  “来一碗?”

  刚吸溜了一碗泡面,感觉不过瘾的陈辉正准备再泡一碗,就看到了舒尔茨探究的眼神。

  舒尔茨并没有拒绝,这个点距离晚饭已经有些时间,也是到了吃夜宵的时候了。

  于是,五分钟后,一壶水烧开,三个人来到房间隔开的茶水间里,吸溜起面条来。

  “你这是什么牌子的泡面?还怪好吃的!”

  陶哲轩用英文说道。

  他虽然是华夏血脉,但从小在西方长大,对他来说,英语就是母语。

  “茄皇。”

  自己吃的时候嫌弃泡面没营养,但看到国际友人喜欢,陈辉还挺开心的,“这边可能没有,等我回江城了给你们寄一些过来。”

  “那真是太感谢了!”

  陶哲轩和舒尔茨都没有拒绝,显然,他们都被这神奇的华夏美食折服了。

  西方也有泡面,但味道比起华夏的泡面,还是差得太多了。

  吃完泡面,陈辉从冰箱中取出三罐可乐,美滋滋的喝了一大口,感觉无比的满足。

  吃饱喝足,舒尔茨才再次开口,“使用数学模型来指导凝聚态物理实验是个很有前景的方向,有没有兴趣来波恩大学,我们可以合作一起研究这个课题。”

  他终究还是生出了爱才之心,即便不收做学生,一起合作也是好的。

  陶哲轩笑而不语,却是没有这么多的执念,“我们觉得,或许你可以完善这个模型,使用超算来进行材料结构推演,或许能够有些有意思的发现。”

  “超算?”

  一道灵光击中大脑,陈辉一个激灵,开口问道。

  “没错!”

  舒尔茨也放弃了杂念,加入讨论,“我与微软合作研发的lean,在进行定理辅助证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液态张量实验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

  “我可以推荐你与他们接触,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开发能够指导材料合成的软件,比如我们设置材料的特性,通过模型的运算,得到材料的结构,再通过实验去合成!”

  舒尔茨神采飞扬的说道,他已经想到了无数令人兴奋的场景。

  无论是天上的卫星还是海里的渗水探测器,又或者宏大如三峡大坝,一颗拇指盖大小的芯片,这些都与材料学密切相关。

  若是能够合成性能更加优秀的材料,蓝星的未来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如果让他评价当前应用科学最重要的几个方向,材料学无论如何都是能够排在前三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切应用科学的基础。

  可惜,他后面的话陈辉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在优青答辩结束后的饭局中,经过张继平院士的启发,他利用辩群解决了将杨米尔斯存在性问题由高维到低维的转化。

  后面这些天的研究他再进一步,引入弦论中的AdS/CFT对偶,再将高维时空替换为“量子编码膜”,将四维规范场映射到二维边界的共形场论中,利用二维的可解性反向构造四维解。

  已经走到了求解的最后一步,可惜,即便已经完成降维,这个偏微分方程依旧没那么好求解,或者说,至少以现在的方法,人类不可能得到解。

  但机器可以!

  轰隆!

  雷光炸响,划破黑暗。

  豁然开朗,陈辉一下子看清了前面的路。

  他根本不需要自己去算,只需要引入量子蒙格-安珀算法,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转化为最优传输问题,利用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在无限维空间中搜索“最平滑”的解。

  但需要优化安珀算法,来为求解杨米尔斯方程做专门的改造。

  陈辉一个箭步冲到书桌旁,拿起笔,抽出一叠崭新的草稿纸,开始在上面疯狂的写写画画起来。

  舒尔茨陶哲轩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明明才开始说自己的想法,都还没有深入探讨学术问题,难道这也能激发对方的灵感?

  这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些?

  两人虽然惊讶,却没有打断陈辉的思考,而是认真的盯着陈辉的草稿纸,跟陈辉一起思考起来。

  通过蒙格-安珀方程定义规范场的“几何成本函数”,最小化时空曲率的突变,用量子退火机遍历可能的解空间,锁定满足能量有限性与无奇点的候选解……

  一行行算式在陈辉笔下成型,如同驾驶一台“量子拓扑拖拉机”,在无限维平原上犁出深沟,迫使混沌兽沿沟壑行走,最终落入存在性的牢笼。

  “他不是在研究凝聚态物理的材料模型,他在试图证明杨米尔斯方程的存在性!”

  很快,舒尔茨两人就得出了这个结论,并且,他似乎已经快要成功了!

  两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他们原本以为这个小家伙只是与他们一样的天才,可他现在才多大?

  十七岁!

  就已经快要做出菲奖级的成果了?

  舒尔茨三十岁获得菲奖,已经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菲奖获得者了,如果真让陈辉证明了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后年的菲奖必定有陈辉的一席之地。

  即便到那个时候,陈辉也才十八岁而已!

  陈辉只是在进行求解的最后优化和演算,两人并没有看到陈辉前面的思考过程,即便是以两人的实力,也没办法完全看懂陈辉的证明方式。

  这不由让两人抓耳挠腮,想要询问陈辉,却又担心打断陈辉的思路。

  这无疑是万分痛苦的,他们现在只想陈辉赶紧完成最后的证明,好为他们答疑解惑。

  但这时,陈辉忽然停了下来。

  引入计算机辅助验证后,一切都很顺利,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在四维规范场映射到二维边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奇点,可能导致解崩溃。

  舒尔茨陶哲轩两人一左一右站在陈辉两侧,如同左右护法,此时急得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为陈辉解决这个问题。

  可惜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

  也对,在这个年纪完成这样的成果,实在太过惊世骇俗了些,遇到些困难,再过几年完成完整的证明,再拿菲尔兹奖,一切就显得正常了许多。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舒了一口气的神情。

  不过转眼两人又都兴奋起来。

  等到陈辉从这种状态醒过来,他们就可以跟陈辉讨论他刚才所得,或许,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他们能给陈辉提供解决当下困境的办法。

  虽然几年之后再解决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问题,会显得正常些,可若是他们能成为这件历史性时间的参与者,那现在解决,也未尝不可。

  陈辉眉头紧皱,显然遇到了困难。

  到了他如今的高度,遇到的数学问题想要立马解决的难度是很高的,或许,他只能靠时间来慢慢的磨了。

  陈辉叹息一声,准备放弃这次推演。

  虽然没能得到最终的结果,但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小步了!

  但就在这时,

  一条弹幕弹出,

  【你的数学等级由3级99%提升到100%】

  【你的数学等级提升到4级,获得自由属性点+1】

第182章 广义库仑规范是一张破网

  “创造力,给我加点!”

  没有任何犹豫,陈辉将刚刚到手的自由属性点加到了创造力上。

  轰!

  与以往不同,这次加点之后的刹那,灵感在脑海中炸开,如同绚丽的烟花绽放。

  引入“拓扑禁闭算子”,将可能导致解崩溃的奇点封印在投影边界外,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原本困住陈辉的难题,顷刻间化为乌有,秋风扫落叶般被扫进了垃圾桶。

  原本已经放下笔的陈辉再次在草稿纸上快速推演起来。

  夜色已深,多瑙河的绸缎上缀满碎钻,链桥金链般的灯火在夜色中淌成熔化的黄金,城堡山剪影浸在葡萄酒色的天穹,布达佩斯正把百年故事折进粼粼波光。

  纽约宫酒店中,不知何时,陈辉结束了推演。

  “恭喜!”

  舒尔茨开口说道,虽然他没能完全看懂陈辉的推演,但他知道,陈辉成功了。

  他还以为自己能成为历史的参与者,没想到最后只是个见证者,真是个厉害的小家伙!

  “能给我们讲讲吗?”

  陶哲轩没有掩饰自己的好奇心。

首节 上一节 174/2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