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53节

  从9月中旬到1月初,颜辉偶尔还加过几次需求,一共要了15次货,总订货量达到了12000张胶合板,总订单金额81.6万,利润达到了14.4万元。

  颜辉的资产,从5万元达到了大概15万元。

  他还在领姐夫的工资,还在做一些其他的生意,但是他的花销也很大,尤其是说好了给韩总分利润,颜辉不可能不给。

  这个过程暂且不表,总之,颜辉确实想办法分出去了一部分利润,自己的资金大概剩下15万。

  今年过年早,1月23就是除夕。

  1月17这天,是北方小年,颜辉给家里打电话,说今年过年不回去了,要帮姐夫看仓库。

  姐夫走之前,给了颜辉3000块钱过年加班费,颜辉则是给姐夫拿了两万,让姐夫帮忙带回闽南。

  姐夫拿到颜辉的钱,思索良久,还是收下了:“我会帮你给奶奶带好。”

  “嗯,姐夫,一定告诉她们,我是因为必须帮忙看仓库,明年我肯定回去。今年你时间多一点,冬天空调业务也少,你让我姐在家多陪陪我奶奶。”颜辉反过来嘱咐起了姐夫。

  “放心吧,你现在不同往日了。我知道你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你之前的样子,但是跟着韩总.你可能都不信,现在认识你的人不少,有些人会因为你,开始卖我面子了。”姐夫感慨道。

  他之所以会拿着颜辉的两万块钱,是因为他判断颜辉起码有十几二十万了。他真是看着颜辉一点点获得韩总信任、一点点在泉城站稳脚跟的。

  “姐夫你别这么说,没有你介绍,我现在还差得远。总之,姐夫,我是真的感谢你,还有我姐!真的,要不是有你们,这一年.”颜辉说到这,眼睛里差点流出泪水。

  “别说这些,都是亲戚说这个干嘛?你姐说等过完年再来见你,她今天都不敢过来跟你告别。反正,你好好的,我有预感,最多五年,我都能靠你的名头出去赚钱了。”姐夫说道,“你一定记住,过去的那些事,那都是你的财富,让你成长的东西。你经历了那一次,你才有可能把握得住更大的财富。”

  “我知道。”颜辉抱了抱姐夫的肩膀。

  …

  姐夫走了,这个冬天似乎更寒冷了。

  颜辉把灵灵的窝搬到了仓库里面。

  仓库里面也一样很冷,但是没风,温度也在零上,颜辉给灵灵铺了厚厚的垫子,给它好好弄了弄狗窝。

  几个月下来,灵灵已经彻底长大了,体重有25-30斤,算是接近成年的中华田园犬了。

  这几个月颜辉喂的好,灵灵长的也很快,和颜辉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颜辉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出来找灵灵聊聊天,还有的时候会把灵灵喊到他卧室睡觉。

  灵灵很懂事,到了卧室,也只是趴在垫子上,从来不往床上蹦。

  灵灵是颜辉最好的听众,无论颜辉说什么,它都陪着、听着。

  有时候,颜辉一个人唱歌,它也是听着,偶尔还跟着呜呜两句,很有灵性。

  过去的一年里,颜辉没有去过一次KTV之类的地方,有时候路过一些唱歌的摊位,他也只是看一眼就走,说起来,还没有在东北的时候开心。那个时候比现在更穷、更辛苦,但是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苦。

  所以,人,到底什么叫苦呢?是知足不知足吗?

  …

  姐夫留下了不少吃的东西,但颜辉还是去商店买了一堆东西。

  2000年这会儿,过年这几天,商店基本上都不营业,颜辉买了一箱方便面和一大包馒头。

  他和灵灵都吃馒头,外面的气温已经零下十度,他买了上百个馒头,搁在仓库背阴的地方,放一冬天也没事。

  市场上还有卖灌肠的,颜辉也买了十斤。

  每天煮煮茶、泡点方便面、热点馒头和灌肠、喂喂狗、看看书,眼瞅着就过年了。

  除夕这天,颜辉接到了不少电话,光是家里就陆陆续续通了五六次电话,基本上,一有亲戚探望奶奶,奶奶就找个由头,给颜辉打个电话。

  亲戚和颜辉聊天的时候,奶奶就在一旁听着,到最后说一句“我们这边都挺好的”,才舍得挂掉电话。

  …

  然而,颜辉没想到的是,正月初一这天,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一聊,居然是宋致远的电话。

  2001年1月24日,宋致远今年已经20岁了。

  “小宋?我新换的号码,你怎么要到的?”颜辉很惊讶。

  “我宋哥今天还在市场,我过来给他拜年,聊起了你,他给你打电话,发现你号码换了。这是找郭哥要的你的新电话。”宋致远的声音还挺大。

  “这样啊!怎么样,这几年,你过得怎么样?”颜辉接到宋致远的电话,心情还算不错。

  “颜哥,我过的不错,我考上了京城理工大学,现在读大一,专业是有机化学。学期末我拿到了一笔奖学金,我听郭哥说你现在在泉城做生意,过完年什么时候回泉城啊?我有机会去看看你!”宋致远聊到这里,显得非常兴奋。

  “你不用急着来看我,你学业为重,等你大学毕业了再来见我也行啊。”颜辉倒是觉得不急。

  “啊?没事啊颜哥,我现在不像高中那么局促了。我在京城找了两份家教的工作,还拿到了奖学金,现在我都攒了好几千块钱了,去哪都能去。”

  “那等四月份吧,到时候泉城春暖花开,到时候你来了,我带你去看趵突泉。”颜辉笑道。

  “行!那就说定了!颜哥你好好过年,长途费太贵,我就不说太多了!”宋致远聊完几句,互相留了联系地址,就挂掉了电话。

  放下手机,颜辉看了看日历,感慨时间真是快。

  建业三年、泉城一年,四年时间一晃而过。想想,当年的几个上大学的老朋友早就毕业了,而那个当年14岁的少年,现在也是京城的大学生了。

第263章 化工

  大年初一,颜辉准备去韩总家拜年。

  鲁省这边是很讲究的,大年初一、初二.总之,每天拜年都有讲究,伯伯叔叔姨啊姑啊按理说,颜辉大年初一不应该去韩总家拜年,但是他不知道,他提着礼物就去了,然后就吃了个闭门羹。

  韩总回老家给韩总的父亲拜年去了,司机、保姆都不在,家里压根没有人。

  拜年失败,颜辉有些疑惑,但是也不知道找谁解惑,只能一个人拿着礼物回了家。

  之后几天,颜辉每天都会过来一趟,一直到正月初四,韩总终于回来了。

  韩总都有些诧异:“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回来的?”

  “我不知道啊我每天都过来。”颜辉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太懂鲁省的规矩”

  “不用不用,鲁省这边过年一般都是回老家,我老家莱芜的,倒是不远。我工作太忙了就先回来了。”韩总大概给颜辉讲了讲鲁省这边的过年的规矩。

  “原来如此,不过,过了今年,我过年应该也要回家,到时候就等回来再给您拜年。”颜辉点了点头。

  “心意到了就好了。”韩总还是挺高兴的。

  颜辉是非常懂事的,让他真的很难挑出毛病来。今天给颜辉普及了一些鲁省的拜年风俗,算是他第一次教颜辉一些东西。

  “这应该的。”颜辉点了点头。

  颜辉一句“应该的”,就一直持续了下去。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20多年之后,到今天,每年过年,颜辉都会带着礼物去看望韩总,哪怕之后资产规模早已超过韩总,依然雷打不动,年年如此。

  韩总是颜辉真正意义上遇到的第一位贵人,颜辉这个时候是看得明白的,因为他的视野水平远超同龄人,他看得懂,所以他更加知道珍惜。

  韩总回来得早,司机还没回来,颜辉这几天就给韩总当了几天司机,还学习了一下奔驰车的驾驶。

  颜辉这才知道,韩总所谓提前回来有事,其实也是去拜访、送礼、吃饭。

  虽然没有当过职业司机,但是颜辉做事一直非常细心,每次韩总进去喝酒,他都会温一杯蜂蜜水在保温杯里,等韩总上车再给他喝。

  当司机,就是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这五六天的时间里,颜辉算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一直到司机过完年回来。

  本来韩总打算早点把司机喊回来,因为颜辉的存在,韩总就没急,他发现颜辉能够轻松胜任司机这个工作,要不是颜辉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作为,他都想把颜辉留在身边当司机了。

  韩总的司机回来之后,韩总还跟司机说,让司机多跟颜辉学习一下,搞得司机都很懵。

  要知道,领导的司机,本身就是心腹,身份地位都很高,韩总这么说,就代表颜辉的身份地位比他还高,这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司机大哥也是人精,立刻跟颜辉握手客气,吹捧了一句颜辉。

  颜辉当然不会吃这个亏,他更加客气,给司机大哥几顿吹捧,没让对方占便宜。

  司机回来之后,颜辉不用跟着韩总了,也就解放了,没啥事的时候,经常和韩修文一起玩。因为过年期间没什么业务,颜辉顺势给韩修文当起了司机。

  正月初九,韩修文已经开始补课了。

  给韩修文讲物理的,是山大的本科生,21岁的女生,叫付雯,是个很有灵性的姑娘,讲课方式很跳脱,韩修文很喜欢。

  给韩修文讲化学的,就有点厉害了。这位居然是京城理工大学的博士,现在正在泉城某企业交流学习,这人叫陈剑,现在是博士二年级。据说他的老板是鲁省某企业的高层。颜辉有些不理解,不懂陈剑嘴里说的“老板”是什么意思。

  陈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化工企业,这家企业也给建安集团供货,韩总让这边的老板帮忙找个人教教孩子化学,这边的老板就安排了陈剑。

  听说陈剑是博士,韩总高兴坏了,鲁省人非常重视学历,觉得学历高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肯定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给了陈剑不错的补课费用,让他好好教一教自己的儿子。

  颜辉把韩修文送到付雯这里,基本上就不用管,他在外面看自己的小说都没问题,付雯和韩修文聊的很好,韩修文进步也很快。几节课下来,都已经明白了不少物理原理,已经开始跟着做实验了。

  但是陈剑这里就麻烦了。

  陈剑拿到初中化学的课本,告诉韩修文课本上很多东西都是错的,给韩修文搞得差点信念崩塌。

  初中的孩子,一般很少质疑课本,更何况是没学过的课本。

  颜辉都有些听不下去,就跟陈剑单独聊过,让陈剑给韩修文按照课本讲就行。

  陈剑也是无奈,讲着讲着,就想说“课本上这么规定不准确”,然后再看看颜辉,就只能把后面的半句话咽回去。

  陈剑讲得无奈,韩修文听得也无奈。他对化学就充满了抵触,来跟着学了五六次了,连硫氯氩钾钙都背不到。

  关键问题是,韩修文和父亲反应这个问题的时候,韩总并没有像之前一样,帮他换个老师,而是让他耐心点、好好听、好好学。

  韩修文向颜辉求助,颜辉也不敢说什么。他听韩总说过,这个博士很了不起,他都是耗着人情请过来的,韩总说过好几次“人家可是博士”之类的话。

  颜辉知道,他要是也否认这个老师,韩总就该不高兴了。他颜辉这点化学水平,有资格去否认一位化学博士?

  所以,后面的一段时间,颜辉就开始充当“翻译”。陈剑讲课的时候,他也跟着听,然后给韩修文讲,韩修文也勉强能学得进去。

  在做人做事方面,陈剑是远远不如颜辉的,经过几次接触,陈剑发现颜辉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之后三人的交流学习也越来越顺畅,韩修文的化学也逐渐开始入门。

  而颜辉这里,对化学的理解也已经彻底变了。他也是非常尊重“博士”这个学位的,他开始理解,初中高中学习的化学式,基本上都是实验室演示罢了,真正工业化生产,是完全两码事。

  化工,和化学,是不一样的。

  (确实有点忙,抱歉更新完了)

第264章 聚氨酯

  通过韩修文,颜辉逐渐和陈剑熟了起来。

  陈剑跟着导师在泉城,每天除了去公司实验室转转,也比较闲。他在这边没有一个朋友,和颜辉倒是聊得来。

  “博士和本科生不太一样,基本上都是跟着导师到处跑,我们一直喊导师是老板。”这天,陈剑给颜辉解了惑。

  “这么说,导师决定你的一切?”颜辉有些纳闷。

  “基本上是这样的,除非有些人很厉害,能自己搞定专利.但是这很难,博士生做的东西,都得依靠学校、企业提供的实验室,这样的专利不太可能是自己的。”陈剑叹了口气。他是化工专业的,这个行业想要出成绩就得砸钱,而花别人的钱,就一定受制。

  “怎么感觉读书读到博士,依然很无奈啊?”颜辉有些惊讶。

  妹妹今年就要考大学,他觉得大学生以后前途无量,但是和陈剑认识之后,颜辉发现博士生依然没那么了不起。

  “我们学化工的,现在是黄金时代,以后前途无量。这句话是实话,也是假话。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能拿到专利、拿到投资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大部分人都是在实验室、学校混日子。”陈剑和颜辉熟悉之后,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我反正就认识你一位博士,说实话,我连硕士都不认识一位。我觉得你肯定行。”颜辉这句话是实话,虽然没什么说服力。

  “哈哈,话不能这么说啊。”

  “对了,”颜辉想到了什么,“老陈,你觉得未来的化工产业怎么样?”

  “国内现在肯定是一片大好的形势,现在很多工厂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其实国内的基础还不错,一旦加入WTO,化工作为制造业重要一环,必然飞速增长。”陈剑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你这是出过国啊?感觉你看的形势不光是国内的。”颜辉有些惊讶。

  “嗯,我去过德国学习过一个月,就是.学校虽然有名额,但是那边生活太贵了,我有点负担不起.”陈剑叹了口气,“我和我对象,都是普通人的孩子。”

首节 上一节 153/1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