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54节

  “下回再有出国学习的机会,你跟我说,我资助你。”颜辉觉得陈剑是个人才,打算投资一把。

  至于为什么他觉得陈剑是个人才,那问题就简单了——颜辉只认识这一个博士。

  “啊?”陈剑一惊,看了看颜辉,“你这么有实力的吗?”

  “大小也是个老板。”颜辉多少有些骄傲。

  “这”陈剑发现颜辉没在开玩笑,思索了一会儿,“到时候再说吧,这种机会也挺难。”

  “嗯,其实我很早就关注过化工产业,我以前看的书上,还讲过烟台合成革厂。”颜辉想到了之前的经历。

  “你还知道那个公司啊?现在改名了,叫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上个月正式上市了,没记错的话是1月5号。”陈剑感慨道,“这以后估计是巨头企业了。”

  “已经上市了?这么厉害!”颜辉也是有些惊讶,“这个聚氨酯是什么东西啊?”

  “聚氨酯?这可是好东西,现在谁能生产这个,那就肯定是供不应求,需求量远远大于产量。”陈剑想了想,开始给颜辉做科普。

  聚氨酯简称PU,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聚合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是坚硬的固体,也可以是非常软的泡沫,还可以是胶水。可以用作建筑行业的绝热材料、密封胶、涂料,也可以用作填充物、内饰件,还可以用来做电线保护外套、鞋底、漆料.

  “啊?还有这么万能的东西?”要不是听陈剑讲,颜辉都觉得这是胡说八道。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材料呢?

  “化工行业就是这样的,可能几万次实验才有一次的实验结果可以工业生产,基本上每种产物都会被最大化的利用,各种状态下的用途都会被开发出来。万华虽然是聚氨酯的巨头,但是他们同样对外销售生产聚氨酯的材料,比如说他们的聚醚,我现在在的这家公司就在用。除了万华,临淄的蓝星也不错,都比我这边的公司规模大。”陈剑大概讲了一下。

  “这个聚氨酯,怎么生产啊?难度大不大?”颜辉来了兴趣。

  “你感兴趣?准备投产这个?我跟你说,化工可不要闹着玩的,要想大规模投产,起码要准备一个亿的资金。”陈剑打断了颜辉的幻想。

  “你对化工了解,你对投资不了解,这东西都是一步步来的,只要能实验室造出来,有的是地方拉投资、拉贷款,钱不是第一问题。你给我讲讲呗。”颜辉说得那叫一个大气。

  “.”陈剑有些无语,但难得遇到个对他专业感兴趣的人,就慢慢讲了起来。

  目前生产聚氨酯,在实验室有N个办法,工业生产一般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种叫“一步法”,是将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发泡剂等混到一起,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用来生产泡沫塑料。这个办法非常简单,但是对温度、压力、搅拌速度要求很高,这都是各厂的机密数据。

  第二种叫“预聚体法”,先制备一种分子量较低的预聚物,然后再让过量的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进来反应,这种情况下可以精准控制产物的性质,可以用来做涂料、粘合剂等。

  这种方法显然更难、更繁琐,但是生产的东西也就更好、更供不应求。

  第二种难度大好几倍。首先是预聚物的生产就很难,接着是对温度、压力、和反应速度的控制,再然后是催化剂的使用,最后还有熟化、干燥等诸多处理步骤。

  错一步,这“一锅”就全废了。

  “所以说,要搞就得搞第二种?那你会吗?”颜辉问道。

  “我?”陈剑指了指自己,“你是不是对博士这个词有什么误会啊我怎么可能会.我充其量能懂个催化剂而且这个反应过程,不是一个人能盯下来的,国内能盯下来的小组,现在来看,哪个都得是个教授带队。”

第265章 老友

  颜辉是个非常好学的人,这些年,他就没遇到过陈剑这么博学的人。

  也许陈剑有些地方还比较稚嫩,但是化工领域确实是专业的,这就值得学习。

  隔三岔五,颜辉就去找陈剑聊天,经常一起去吃饭。

  2001年,和未来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化学、材料这类基础类的博士生都是比较苦的,因为很难赚外快。

  颜辉其实也明白,他现在不太可能参与到化工制造业之中,不光是资金问题,他的圈子也差得远。而且,陈剑自己也没信心,他无法完成聚氨酯的生产,一点信心都没有。

  “有时候我就觉得你们博士挺菜的,你看我现在虽然没钱投资化工厂,但是我都有信心,以后我肯定有钱!你看你,每次我跟你说,以后你当教授,以后你能搞出来一条生产线,你反而不自信了。”颜辉嘲讽了一句陈剑,关系确实是很熟悉了。

  “我这叫有自知之明。”陈剑反过来嘲讽颜辉,“我哪有你这么能吹!”

  “这叫有信心懂吗?”颜辉哈哈笑道。

  “行啊,顺利的话,我还有两三年博士毕业,到时候我等着你投资。”陈剑开起了玩笑。

  冬天逐渐过去,转眼间到了三月底,颜辉的预制板生意早早地做了起来,而且订单实现了翻倍。

  每个周需要的预制板,从700张左右,增长到了1500张,也就算是每个周的利润都轻松过万!

  预制板的生意,颜辉除了每周去两趟工地和两趟加工厂,就基本上没什么事了。因此,他也有了些精力,开始辐射到原木、板材领域。

  现金流重新转了起来,虽然还没有接入正轨,但颜辉的状态也基本上恢复了,谁也看不出来他有过什么阴霾。

  3月底的一天傍晚,宋致远如约到了泉城,颜辉骑着自己的小摩托车去接的他。

  宋致远今年20岁,颜辉见到他的时候,都有些不敢认识。

  本来怯怯的那个少年,现在戴上了眼镜,整个人显得沉稳了很多。

  宋致远没什么表情,看着有些木,但是一看到颜辉,立刻就变得特别开心:“颜哥!颜哥!”

  “都长这么高了!看着都和我一样高了!”颜辉又惊又喜,上前抱住了宋致远。

  “颜哥,我给你带了烤鸭!我今天上午去全聚德买的,打包带过来的!”宋致远显得非常开心。

  “你是不是自己都没吃过全聚德的鸭子?”颜辉又感动又觉得好笑。

  “没没有”宋致远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晚上咱们自己吃,正好,我认识一个你的学长,我晚上喊他过来一起吃。”颜辉想到了陈剑。

  “你还认识我们学校的学长啊?这么巧吗?”宋致远有些惊讶。

  “嗯,而且和你专业还挺接近,是有机合成专业的。”

  “啊?硕士还是博士啊?”宋致远一听就知道这不是本科专业。

  “博士二年级,这哥们人不错,等你见到就知道了。”颜辉和宋致远很久没见,但是二人感觉还是没啥变化。

  刚刚上大一,宋致远还是有些萌新。就好像当年颜辉刚刚认识的马俊良一样。但颜辉相信,宋致远以后也不会变。

  “博士!”宋致远肃然起敬。

  颜辉打电话约好了陈剑,接着带上宋致远,骑上摩托车就去了吃饭的地方。

  到了饭店,颜辉点了几个凉菜,和宋致远接着聊了起来,热菜等陈剑来了再说。

  宋致远考上大学之后,他父亲的状态已经几乎恢复了正常。对于宋父来说,那场灾难毁灭的是他的一切,当儿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成长,宋父的执念也就淡了很多。

  “一切都好起来了,颜哥,多亏了你。”宋致远感激道,“要不是你,我真的没有勇气去读高中,甚至读大学。高中这几年,我一直也在工地这边做点木材生意,假期基本上都做点小生意.”

  宋致远的生意经很简单,他因为是本地人,家里情况又特殊,市场上不少人都知道了他的情况,所以没有任何一个老板会驱逐他。由于老宋偶尔也会照顾一下他,所以宋致远过得还不错。每个周末他都跑到市场去当“中介”,有不少客户已经认识他了。

  “这么说,你对木材也算是很理解了?”颜辉若有所思。

  “说起来,铁西那个市场,我算是待了五年了。木材好不好,我基本上看一眼就知道了。”宋致远点了点头,没有谦虚。

  “可惜了,你是高材生,以后要去做大事业,不然你跟着我做生意也行,木材这一块生意,以后我会逐渐分出去的。”颜辉有着自己的规划。

  二人聊着天,陈剑打开包间的门直接进来了,和颜辉打了个招呼:“聊什么呢?”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宋致远,以前在奉天跟着我做小买卖的,现在是理工大学的大一新生;这位是陈剑,鲁省人,现在是理工大学的博二,你们俩都是化学专业的。”颜辉简单地做了个介绍。

  “啊?你也是学化学的?学弟你有点想不开啊.化学苦啊”陈剑立刻吐槽了一句。

  “本来我想学机械工程的,但是没考上”宋致远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

  “啊?这样啊!那没事,化学这个学科比机械工程要强!广阔天地,有你作为的地方!”听到这个话,陈剑立刻维护起了学科的脸面。

  二人几句话就聊到了一起,颜辉让服务员安排热菜,接着打开了烤鸭的盒子。

  几句话,大家又聊到了颜辉刚刚聊的话题。

  “要我说,实话啊,你学化学,还真不如以后跟着颜总做生意,你看我读到博士了,我的师姐都博士后了,找工作也没颜总赚的多。”陈剑给出了建议,“你有这么多年做生意的基础,比化学强。”

  “啊?学长,咱们化学到底有没有未来啊?”宋致远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化学当然有未来,但是这跟你有没有关系,我也不知道。”陈剑轻轻摇了摇头。

第266章 学习 参观

  宋致远和陈剑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因为专业对口,交流起来非常投机。

  宋致远毕竟上了一年大学,学习还很刻苦,对化学的理解比颜辉深刻百倍,问出来的问题颜辉都听不懂。

  比如说某个原子的电子层为什么在一定的温度下会迁移,比如说催化剂的一些作用机理,颜辉像是听天书一样。

  这一刻,颜辉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平日里,陈剑没有和自己聊过这些!

  颜辉越听,越汗颜。他和陈剑熟悉了之后,有时候也会觉得“化学并不难”,今天一听.敢情人家陈剑平日里都不和自己聊这些罢了。

  “剑哥,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过芳香烃的卤代、硝化反应,其中那个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到底是什么机理?前阵子老师刚讲到这里,说让我们自己查资料,还说这个反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的重要。”宋致远问道。

  “确实很重要,通过这个反应能在芳香烃上引入烷基。这个过程中需要卤代烃之类的烷基化试剂和路易斯酸催化剂,比如说三氯铝、三氟氢,这个反应里面,卤代烃和三氯铝形成络合物,生成一种活性中间体,也就是碳正离子”陈剑开始了讲述。

  什么“亲电进攻”、什么“多烷基化现象”,颜辉听得很晕。

  “比如说,将异丁烯烷基化到苯环上面,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这样对汽车的发动机来说,能减低爆震可能性。”陈剑又讲到了工业用途。

  后来,他俩又聊了聊芳香烃在极端环境下的氧化反应.

  总之,一顿饭吃了三个小时,这俩人仅仅聊了一个芳香烃,还意犹未尽。

  在他们聊到光化学反应的时候,服务员都过来问什么时候走了。

  “明天你别着急回去,我给你讲讲这个光化学反应,这个东西你们估计马上就要学到了。”陈剑讲得都觉得没过瘾。

  “那你俩别走了,去我家那边,我门口全是各种小店,我整点烤串,咱们喝点啤酒?颜辉也来了兴致。

  “行啊!”二人眼前一亮。

  陈剑来泉城这么久,一共也没认识几个人,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办法交流。

  他也就和颜辉沟通的多一些,但颜辉不是化学专业的,问的问题多是科普问题和面上的问题,非常外行,没办法像今天这样聊天。

  宋致远底子比较扎实,又很好学。尤其是听说了宋致远的遭遇以及他和颜辉认识的过程之后,陈剑立刻觉得自己应该多帮帮。

  知识分子之间的帮助,有时候就是这么单纯--传递一些知识。

  颜辉结完账,带着他们俩一起去了仓库那边。

  晚上还有些冷,颜辉把他俩喊到仓库里面,打开灯,支了一套桌椅,又在门口买了些烧烤。

  这俩人在这畅所欲言地聊天,颜辉在一旁待着,一边听一边撸狗。

  一直聊到晚上十二点,灵灵都困了,这俩人才算聊完,颜辉给陈剑喊了个出租车回去,安排宋致远在这里住了一晚上。

  接下来的两天,颜辉带着宋致远在泉城转了转,勉励了他一番,宋致远也就回去了。

  看着宋致远进了车站,颜辉挥了挥手,一个人上了摩托车。

  现在他还没有一个帮手,这两天他还和宋致远聊过商业的东西。小宋其实对做生意很感兴趣,但是他学业也很重要,现在只能一心求学。无论如何,也要本科毕业再说。

  两天的相处,让颜辉对化学多了不少理解,他对这个东西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化学,是制造新物质的手段!木材的整体加工,砍伐、破板、烘干等等,全都是物理过程,并没有造出来新的物质。

  颜辉对化工行业的了解不算多,他也不认为自己现在就能涉足,但是他想看看。

  他一直都很有好奇心,当初手里拿着200万,他就想去搞钢材一级代理,现在他只有不到20万,他就想着开化工厂!

  思来想去,颜辉并不认识任何化工行业的人,直接去考察什么也见不到。

  嗯.

  只能找向厂长了。

首节 上一节 154/1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