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58节

  现在他已经不是单打独斗了,他喊了三个业务员陪自己,王拥军、王伟、孔庆伟。

  王拥军会开车,路上给颜辉当起了司机,大家聊起了胶合板的业务。

  颜辉的名头还真是挺大。

  用孔庆伟的话说:实在没想到颜总把生意做到这一步才开始招业务员。

  一般刚开始组建业务员团队的公司、老板,都是很新兴的那种,没什么人脉和资源。

  但颜辉有人脉、有资源、有名气,这些都是颜辉自己闯出来的,完全可以造福业务员们。

  建安集团颜总。这是很多人对颜辉现在的称呼。

  很多人都觉得颜辉是建安集团的人,这多是不知情的人在传。而知情的人,更觉得颜辉是建安集团的人。

  “颜总,他们都说你不光是韩总的人,你和建安集团的马总关系也不一般,这个事是真的吗?”路上,孔庆伟问道。

  “马总我是很熟,他那边的毡木垫木用了我的货,关系还算不错。但是要说关系不一般,倒也不至于。”颜辉摇了摇头。

  毡木枕木不是消耗品,颜辉压根就没考虑和马总做这种生意。上次去韩总家吃完饭之后,颜辉自己找地方搞了一车好货,给马总当礼品送过去了。

  “那传言也不虚啊!我听说马总这个人可狠了,听说他八十年代就是本地的大哥!”

  “这些事不知道具体情况就别乱说,人家这些能当大老板的,哪个没点故事,咱们可不能乱编。”颜辉算是嘱咐了一句。

  “明白明白!”孔庆伟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大家都有开单,即便是建安集团以外的项目,也有很多人都听说过颜辉。

  过去的这不到一个月时间,孔庆伟是卖的最多的,他一个人卖了差不多1300块胶合板,提成拿了大几千!

  从泉城到泗阳,颜辉和王拥军轮换着开,早上出发,下午四点才到。

  李总不在这边,给颜辉安排了一个对接的人,这人带着颜辉去了仓库。

  从泗阳的大街上,也看不到什么杨木相关的产业,和颜辉想得不太一样。这地方跟汤旺河差远了,那边的林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半以上的人靠木材生活,到处都是木头。而这边跟非木材产区没什么区别,算是个比较安静祥和的小县城。

  穿越城区,颜辉跟着对接人去了杨木仓库和工厂,颜辉简单地看了看货。

  “这些就是咱们的胶合板的原料吗?”到了这边之后,王拥军问道。

  “嗯,算是胶合板的源头了。”颜辉点了点头,开始一堆堆地检查木材。

  对接的人姓杨,看着有点凶,但是颜辉这边人多,底气还是比较足。

  “这点破玩意还用专门来看啊?不会坑你们的!”杨哥有些不耐烦。

  “杨哥,这批货有点太新了,阴干的时间太短,造纸厂不太喜欢。”颜辉有些疑惑,“这是刚刚砍的?”

  “正好是伐木季节,这次需要的量这么大、这么急,肯定是现砍啊!不然去哪找这么多。”杨哥随口说道。

  “嗯,不过,木材的质量和年份还是可以的,阴干应该不是大问题。”颜辉点了点头,“但是我得给客户打电话说一声。”

  “那行。我等你一会儿,你快点!”

  颜辉本着负责的态度,给朱总打了个电话,讲了一下这边的情况。

  “这不是问题,颜总,你已经到泗阳了?”朱总听完颜辉的介绍,有些惊讶。

  “朱总,我肯定得对你负责,虽然过几天你也会过来检查杨木,但是那个时候都装好了,那会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是被动的。我会在泗阳待两天,然后回泉城,等到了发货那天,我也会提前过来,装车的全程我会盯着的。木材有问题的话,我负全部责任。”颜辉语气平静。

  “颜总你这么说,我心里踏实多了!等事情结束,我给你多介绍几个客户!”朱总许诺道。

  “朱总您客气了,你这个事情虽然急,但是保证质量是我们应该做的。”颜辉又寒暄了几句,挂了电话。

  “怎么样?这批货没问题吧?”杨哥也听到了颜辉讲话,他也稍微认真了一点。

  “都是这样的货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杨哥,我这个人做事,风格一直都这样,非常较真。无论如何,这批货不能出质量问题,麻烦了。”颜辉说着,直接给杨哥递了一个信封。

  “啊?”杨哥没想到颜辉会给他信封。他是这边的负责人之一,说实话,他想让哪堆货装车,就能让哪堆货装车,别看他不是老板,实际上权力也一点都不小。

  他这个岗位没什么怕的,当面就把信封接了过来,一捏,就感觉一股电流瞬间流遍全身,他原地“卡”了几秒,随即把信封装上:“颜总我一看你就是做实事的人,你放心吧,我肯定把好关!”

  “嗯,辛苦杨哥了。”颜辉看了看周围,“杨哥,没啥事的话,你先去忙吧。”

  “那行,你们自己慢慢看,我先去趟厕所。”杨哥着急想去看看信封里有什么。

  杨哥一走,颜辉就拿出了湿度仪,把周围的木材全部测了一遍。杨木他不算擅长,只靠目视没有松木的那个本事。

  “这批货整体没什么问题。”颜辉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那我们什么时候回去?”王拥军问道。

  “明天就回去,来一趟我也就踏实了。等下周发货之前,咱们还得来一趟,今天晚上没啥事,先找个地方安排住下吧。”颜辉想了想,“一会儿杨哥过来,问问这边什么地方住宿比较好。”

  (

第275章 队伍沟通

  过了十几分钟,杨哥红光满面地回来了,看到颜辉格外热情:“颜总,我刚刚给李总又打了个电话,他说晚上让我安排你们,这个你一定要给我面子。”

  “杨哥,不用破费了,我们已经安排好了。”颜辉并不想和他吃饭。

  说实话,颜辉有点看不上这个人,虚情假意的,一起吃个饭纯遭罪。

  “不不不,不破费,李总都安排好了。”杨哥指了指城市的方向,“大转盘那边,还不错的!”

  “杨哥,我们真有安排。这样,你放心,我会告诉李总你安排的不错,但是我就不去了,我认真的,真有事。”颜辉拱了拱手。

  “啊?那行吧那李总问起来,颜总可别给我说漏了”

  “放心吧,感谢!”颜辉说完,再次嘱咐道,“木材的事情,杨哥多费心。”

  “这么说吧颜总,但凡有一根木头有问题,你拿回来直接骂我就行!”杨哥拍拍胸脯保证道。

  “那不至于,我相信你,杨哥,我看人很准,一眼就能看出来你靠谱!”颜辉再次吹捧了一句,带着人离开了。

  李总安排颜辉吃饭,那肯定许诺了杨哥经费,这个饭颜辉不去吃,这经费就算是给杨哥新的福利了。这种事,颜辉知道,杨哥也知道。

  本来就没什么交情,还不如这样实在点,天底下没有一个老板是真的那么爱去饭局。

  包括向厂长。

  开车出去,颜辉带着三人到了县城,打听了一下“大转盘”,几人很快到了这附近。

  这边有个“红光招商城”,看着还有点气派,招商城外面都是卖衣服卖鞋的,附近还有家新华书店。

  “你们先等我一会,我去书店看看,买几本书。过会儿一起吃个饭,咱们聊聊胶合板的事情。”颜辉把车停下,就去了书店。

  他虽然在泉城这样的大城市,但是因为仓库和工地这些区域都是旧城区改造的地方,没有什么书店,所以他已经很久没去书店了。

  进了书店,他选了一些建筑行业相关的书,又顺手买了些故事会。

  看到这些故事会,颜辉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

  来泉城这一年多,他最不敢想的人,就是

  原地站了几分钟,颜辉舒了一口气,想了想自己现在的成绩,他心中也算是有了一点信心。

  这笔生意要是顺利,到时候让表哥帮忙问问吧.

  这口回味,颜辉咽了几分钟才咽下去,甚至离开书店都忘了拿书,被人追了出来。

  把书搬到车上,颜辉看了看周围,打听了一下附近的住宿和吃饭,发现这边的物价比泉城便宜得多。

  等了一会儿,其他三人也陆续回来,大家各自买了些东西。这边的衣服什么的都便宜。

  “那边有家饺子馆不错,也做本地菜。”颜辉说完,开上车,很快到了饺子馆。

  泗阳这个地方,酒风很盛,除了颜辉这桌,周围几桌全都在喝酒,都是白酒,有不少都是小年轻,喝得还挺猛。

  来外地有时候要避讳一下这些人和事情,颜辉让大家早早吃完,又买下些零食,带着三人回了旅店。

  安排好住宿,这才聊了起来。

  现在大家都干了一阵子,对颜辉之前的很多话多了些体悟,坐着聊天,每个人都各有想法。

  王拥军觉得应该走细水长流的路子,每个工地都要想办法维持好,然后拿下一个单子就能一直合作。

  孔庆伟觉得工地这些人比较单纯,比较认利益,谈好价格、送好礼品是最快的。

  王伟是开单最少的,压力也最大。他平日里能说会道,但是他做的买卖太小了,接触这种东西,难免有些胆怯。

  “拥军和庆伟都是老销售了,这方面经验确实丰富,他们各有自己适应的办法,只要不坏我的口碑,我都支持。王伟这边,我给你讲讲。”颜辉想了想,跟王伟聊了起来,“你现在还没有进入新的角色,你被之前的角色框住了。既然选择来做这个生意,就要相信自己,一定要相信你自己。”

  “老板,说实话,我有时候压力确实是大一点。接触的人都是一些领导,以前我都是点头哈腰的,现在推销起来确实”王伟叹了口气。

  “你现在唯一的领导就是颜总,颜总是什么人?颜总是跟着韩总混的!你和那些小分包领导基本上平级!我跟你说,人这辈子最需要平台,你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啊王伟!”孔庆伟说道。

  “孔哥我知道,我慢慢学.”王伟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你啊,还是不够穷,没什么压力。”颜辉看着王伟,轻轻摇了摇头。

  “啊?”王伟听到颜辉这么说,神色有些迷茫。

  “我跟你说,穷、地位低、身分低,都不是坏事。甚至说,你自卑,都不一定是坏事。问题是你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东西转化成动力!你想想你家里的爸妈,想想你喜欢的女孩,想想那些笑话你的人,你只要鼓起勇气,觉得你要成功,你就什么都不怕!做销售,就是得有一往无前的勇气!”颜辉鼓励道。

  颜辉其实更喜欢王拥军的办事风格,但是作为领导,是绝对不能去扫孔庆伟的兴致的。孔庆伟爱说、爱表现,那就随着他去,能把业务做好,说什么都是对的!

  这次颜辉带着这三个人出来,是有自己的计划的,他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业务员,也想让业务员跟着自己学学一些做事的风格。至于他们能学到、看到、悟到多少,那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

  六个人里面,王伟是最落伍的,颜辉激了激他,感觉效果还可以。没有人甘愿平凡,没有人真的觉得自己比别人矮。

  聊到很晚,颜辉把自己聊得困了才离开。

  回去之后,故事会颜辉一本没看,躺床上就睡了。

  第二天,颜辉带着业务员回了泉城,这一趟行程,平平无奇。

  大概一周后,颜辉再次带了几个人过来,朱总和他公司的人也到了。还是老地方,颜辉到的时候,门口已经停了不少货车了,装车已经开始了。

  (一会儿会发个单章,聊聊大家上章提到的问题)

聊聊今天的商业问题

  看了大家的留言,基本上都集中在创业、行业形势、社会形势上面。

  这些问题说实话,我都预料到了,今年是2025年,大家明显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低,回款越来越难,内卷越来越激烈。

  这里面有很多很多原因,我不聊那些国际国内的大的东西,只聊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想制造信息差越来越难了”。

  商业的本质是低买高卖,客户愿意多花钱,一定是因为他不是内行。今天因为信息大爆炸,很多自媒体喜欢做揭秘,把很多看似复杂的行业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大家都在祛魅,信息差开始消失,客户就不愿意为高价产品买单。

  在这个基础上,就出现了很多很多问题,包括你做成了一个东西,也容易被各种人抄袭、学习、模仿.

  我先讲讲行业吧。

  行业千千万,今天有很多行业已经不适合普通人进了,甚至大部分区域普通人都已经不太适合买房了,这个就不细聊。这里面涉及到地方收低价二手房做公租的一个趋势。

  基础材料、化工、能源、建筑等相关行业,尤其是书里写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不要入局了,但是有个东西可以,那就是房屋的简单框架改造。

  老龄化是个趋势,很多房屋缺少适合老年人的智能装置、扶手等,这方面的改造,很多子女和老人自己,是愿意投入几千到几万元的,这未来是个不错的市场。

  养殖、种植这些东西,不是内行基本上就不要碰了,尤其是没经历过几次周期的人,可能你进去的时候,正好是周期的顶峰。

  摄影、翻译这类行业,也是明显要被AI取代的。

  餐饮方面,基本上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奶茶店花店咖啡店,但是,能做好私域的人,可以考虑这些。

  凡是开店,务必亲历亲为,想投资雇人赚钱,那基本上必死无疑。做生意也是做人。我们都有爱吃的“老店”,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老板人不错”,而现在的连锁店等等,食客根本不在乎老板是谁,不出问题也见不到老板。这种店除非人流够多,或者确实有爆款(比如说魏家),否则必死。

首节 上一节 158/1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