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41节

  想到林女士的日常当中,很少表露出对什么事物的特别喜爱。但她对拍短视频倒是挺上心的。

  陈舟回去还想逗逗她。

  因为有一部分被用来做新品的小吃了,前两天陈舟从表叔那里拿来的栗子,已经所剩不多。

  小师妹负责前厅的工作之余,也负责栗子的售卖。

  她是会想办法的,趁着不忙的时候,把栗子按斤分装成了小份。

  陈舟扫了一眼,感觉就剩个七八斤的样子。

  回头可以再联系一下表叔,让他送一趟。

  因为昨天业主群的顾客也在群里反应过,这栗子挺不错。蒸出来直接吃也是香甜软糯。

  有上次接龙月饼的事件。

  熟客们对社区食堂的品质非常信赖,对社区食堂的陈老板也非常信赖。

  小店的口碑,已经牢固地竖立起来了。

  可以再发一次接龙。

  销路打开之后,就看能继续卖出去多少。表叔的栗子寄售一事,基本在此了结。

  社区食堂的经营理念,就是为顾客提供品质好、口味好、吃着放心的美食。

  作为老板,无非就是在经营过程中慢慢赚钱,慢慢扩大规模,服务到更多的顾客,收获更多的好评。

  下午的时候,

  陈舟就带两名店员去和谐菜市场,找那位小伙子去了。

  想着把黄药师也给店里的两人介绍一下,所以到菜市场的时间,比三点钟早一些。

  他们到了之后,这侯记馒头面条店,卷帘门拉下来,正处于闭店状态。

  看着卷帘门旁边那块“旺铺出租”的告示,赵仪琳问道:

  “是这家吗,师兄,我们是不是走错了?”

  小师妹有时候跟着导航都能走错路,潜意识里觉得迷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又开始叽里咕噜的安慰起来:

  “找不到路也没什么,我们应该先看一下,是不是导航里面搜错了,然后再检查重名的地点,你们看,我手机里把常用的位置都放了一个小星星。”

  陈舟没看,他昨天来过。

  听小师妹这么说着,他忽然想起:

  上次这姑娘和王猛去采摘园迷路,可能也是因为赵仪琳指的道。

  但郑阿姨还是挺当回事的,

  真从兜里掏出花镜,认真地在小赵的手机上查看起来。

  小师妹便给她讲起,如何在手机上添加收藏地点。

  “这是咱店,这是我住的地方,这是一家不错的小饭馆.”

  几人说着话的时候,陈舟看到侯文步行着过来了。

  两人挥手致意。

  等他走近之后,陈舟给在场几个人互相介绍了一下。

  “这是赵仪琳,这位是郑秀芳阿姨,都是我店里的员工。”

  “小伙子,侯文。”

  简单打招呼,郑阿姨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挺中,体格子很结实,是个干活的好手。

  小师妹则是笑着道:“你叫我小师姐也行。”

  “好的,赵姐。”侯文倒是很听话。

  随后,陈舟则问他为什么今天下午没在店里。

  侯文回道:“锻炼完,洗了个澡才过来的。”

  情报上说,这小伙子以前还为了身材问题发愁,除了黄药师给他开的药方,体育锻炼看来也没落下。

  馒头店卷帘门还是手动的,侯文一下一下倒链条的时候,那身腱子肉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陈舟随口聊起来他的健身项目:

  “去健身房了吗?挺有成效啊。”

  “没,”侯文摇摇头,

  “就一天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深蹲,再跑十公里,坚持一年就这样了。”

  陈舟三人给他竖了个大拇哥。

  好家伙,还挺有毅力。

  刚刚他说的是耐力训练,可能在馒头房的工作,就是力量训练了。

  一行人进店,里面的环境还是相对整洁的,就是东西多,显得有些乱。

  侯文想礼貌地招呼几人随便坐,但确实没什么位置。

  于是就在案板前操作起来。

  “陈哥,今天我爸妈说不做买卖了,那我就简单展示一下基本功哈。”

  陈舟做出请的手势。

  只见侯文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随后将身子前倾,开始了揉面。

  每一次推、压,都动用核心肌群,手臂、后背肌肉随着动作起伏,面团也逐渐变得光滑细腻起来。

  小师妹在一旁观看,她心想:后厨还真是个力气活。

  陈舟则和郑阿姨对视一眼,交流了一下看法。

  小伙子基本功扎实得很。

  他转而对侯文说道:“跟家里商量过了?”

  小伙子点点头,“我爸妈本来也不想干了,他们要兑店就兑出去吧,我自己也该重新上路了。”

  “那,明天早上过来上班?”

  “好的,老板。”

请假条

  连夜给前面章节改了一下,心态有点炸。

第152章 假期结束,社区食堂的初步发展计划

  员工入职的一系列手续,交给了兼职人事的赵仪琳。

  她现在不是年龄最小的员工了,往回走的一路上,甚至都有点得意。

  陈舟也不知道这家伙到底在得意些什么。

  等回到店里的时候,他笑着说道:

  “小师姐,回去你还得忙活忙活。入职培训得走个流程、还有员工社保这些事情。”

  赵仪琳之前就整理了一份内容详实的员工手册。

  这次也算派上用场了。

  她向陈舟做出保证:“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了,大师”

  话没说完,小师妹就笑嘻嘻地骑上电动车,准备溜了。

  陈舟怀疑她偷偷喊自己大师弟。

  臭丫头真是倒反天罡。

  陈舟不禁微笑:“有什么事不好办的,再跟我一块商量。”

  -

  “好!”

  “找别人问问也行。”

  小师妹微微脸红,“诶呀,我知道啦。”

  王队在社区食堂开业之初,也帮忙提出了有效的意见,而且这家伙的人脉也广,现在肯定更乐意帮忙了。

  小师妹走后,陈舟因为和郑阿姨是阳光城小区的邻居。两人一块闭店锁门。

  路上,大姨跟陈舟聊了聊。

  提起以前汴梁的那家包子店。

  “老东家败家之前,那时候包子馆光我们后厨就八、九个人,生意特别红火。

  老板,我觉得你肯定也行。

  我现在都比以前更有干劲了,有什么安排你就说话。”

  “大姨你现在这劲头,我都赶不上你了。”陈舟点点头:“感谢大姨认可啊。”

  郑阿姨觉得老板又在捧人。

  于是认真地说道:“我就是说实话,老板,你肯定行。”

  “行,大姨,那明天新的小伙子来了,你也帮忙老带新。”

  “中。”

  两人各自上楼,陈舟则继续思考着大姨刚才说的事情。

  人数跟营业额是相关的。

  经营技巧中也提到有“人力资源效能”这个词。

  简单来算,就是营业额除以员工数量。

  考虑到品类不同,餐饮店的人效大概是每天每人800到1500。

  如果郑阿姨那家包子店放到现在的话,一天下来保守估计也得一万多。

  十一之前那段时间,社区食堂每天营业额基本都能做到四千往上了。

  光是单店来说,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虽然面积不大,后厨塞不进去八、九个人,但营业时间上可以合理安排。

  现在只有早午两餐,陈舟打算逐渐把晚餐,也纳入进来。

  反正用多长时间,都是一样的房租。

首节 上一节 141/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