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舟随后又点开卖家的主页。
除了这口锅,还有些卖到几千甚至上万的玩具娃娃。
这些东西还真有成交的。
陈舟抓紧先跟卖家,也就是那位王燊前辈的侄孙,联系了一下。
王燊前辈的后人,倒是挺拿他老人家的锅当宝贝。
私聊的时候,给陈舟发了长消息,
介绍了一下这口锅:
“锅之呼吸听说过吗?也就是锅气。我这二爷爷可是广福楼的大厨,他当初这门手艺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上过外国纪录片的。
这口锅上面就写着怎么掌握锅气。我要不是因为缺钱还不卖呢。”
可在陈舟发了“便宜点”之后,对方就一直没有回复。
等到晚上,对方才肯降点价:
“看你是真心实意的,我给你便宜十万。”
陈舟看到对方的消息,觉得他是真有点缺钱,但即使便宜十万之后,陈舟还得跟林女士这要点。
陈舟也缺钱啊。
这个价位已经超出了陈舟对大师技巧的渴望了。
所以陈舟更希望他能便宜个小数点。
就当花一两万拜个师。
这个价位还能接受。
但卖家不肯让步,说道:“别跟我聊了啊。我是发现了,这平台就没有懂货的。”
陈舟觉得自己算那个懂货的,但十万九千八实在有点贵。
所以,双方的两次交涉,并不算愉快。
让陈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不过无论是情报上,还是卖家,反复提及到纪录片的问题。
让陈舟想起来自己结交的那位宝藏老头,余大爷。
也不知道余大爷对这个故人的遗物有没有兴趣。
陈舟把商品的链接,发给了他。
“余大爷,您看看这个,我在奢侈品二手平台上看到的。这是不是您提到的那位广福楼的大厨朋友?”
余少春虽然年纪大了。
但也经常在网上冲浪,回复消息还挺及时。
【点赞】
“小陈费心了!”
看到这,陈舟觉得有点眉目了。余大爷似乎对这口锅很感兴趣。
可能真是各花入个眼。
那几千块钱的娃娃都有人买,花点钱买口锅,在余大爷眼里估计也不叫事。
但陈舟把之前跟这位卖家的聊天记录,也发了过去。
“余大爷,他跟我聊的时候,肯降价到十万九千八,您用这个价格跟他聊聊。”
余少春回道:
“我知道了小陈,这个卖家小孩儿,按辈分还得管我喊爷爷呢,他应该是遇到事了。”
陈舟:“感觉他有点缺钱,最近卖了不少二手东西。”
余少春:“你甭管了,到时候我拿到这口锅,叫你过来看看。”
陈舟看到余大爷的消息,心里踏实了些。
他跟那个王燊的后辈,多少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对于陈舟来讲,只想观摩一下这口记载着“锅之呼吸”的铁锅就行。
余大爷他老人家,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
下篇落在此处,应该是可以告一段落了。等着余大爷的消息。
“我有点像情报贩子。”陈舟心想。
与此同时,就在陈舟不远处,林女士正带着陈桃桃识字、练字。
小丫头其实对文字已经产生好奇了。
无论是大街上看到的招牌,还是店里的菜谱,她经常要让爸爸妈妈给念一下。
今天晚上,她正在学着,写自己的名字。
陈舟作为当初起名的人,也走到娘俩旁边,认真观摩了一下。
陈这个姓氏,笔画不多,但耳刀旁有点难写好。
对小孩子要求有点高。
桃桃是个叠词,掌握第一个之后,剩下的那个字如法炮制就行。
小丫头写起来虽然笔顺不对,但是照葫芦画瓢,也能让人认出来写得是什么了。
在纸上跟画画一样。
林女士看了看丈夫,淡淡一笑。
“今天你好像挺忙的。”
陈舟回道:“这不之前余大爷跟我讲过一个广福楼的厨师前辈,我翻到有个相关的老物件,给他发了过去。”
“嗯。”林女士点了点头。
有些事,她就不是那么关注了。
随口跟丈夫聊了聊。
这时候,陈桃桃把前几天从小朋友那里,收到的松果拿了出来。
想要往上面写下来自己的名字。
松果太小了,上面几个棕色的小薄片,对写字的要求有点高。
陈桃桃尝试几次作罢。
“妈妈,你帮我写吧,写陈桃桃。”
林女士接过去,把几个小字写到了上面。
铅笔的字迹在松果外壳上面,闪闪发亮。
“还有刘天瑜。”陈桃桃继续要求道,“也就是天天。”
她的好朋友。
“是哪个yu啊,桃桃?”林女士笑着问了问她。
“是金鱼的鱼!”
林女士在旁边另找三个松果壳,把刘天鱼也写了上去。
小丫头反正也认不全,开心极了。
陈舟之前还在想,为什么那位大师要把锅气的技法记录在一口锅上。
看看现在的陈桃桃,他多少能理解他的想法。
这可能自打人类觉醒文字那天,就有在周围器物、墙壁记录的需求。
陈舟笑道:“你有点大师风范。大师都爱往东西上面写字。”
陈桃桃点头:“我就是桃桃大师!”
第164章 甜度适中的松子玉米
松果上写好陈桃桃和刘天鱼两个名字后,陈桃桃又把自己的宝贝收了起来。
放到小卧室的书桌上。
小松果,是寄托回忆的载体。
这以后可能就是陈桃桃的珍贵回忆了。
她随后跟陈舟汇报起,邀请天天来家里吃饭的进度。
“爸爸,她妈妈同意了,我们两个想等礼拜天。你还给我们做今天的松子玉米吧。”
“没问题。”
陈舟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瓜。
五岁小朋友的约饭,光靠她们自己肯定玩不转。
林女士也给陈舟看了看自己的手机:“天天妈妈也跟我联系过了。”
这个家里面,如果陈舟和陈桃桃父女俩是负责大胆构思、提供设想的,那林女士就是那块压舱石。
有着不大不小的个头,不轻不重的分量。
但足够稳定。
当然,这样的家庭宴请事件,肯定也少不了当家主母的参与。
陈舟对老婆说道:“你回头还是拌个沙拉。”
“嗯~”
林女士也挺乐意展示自我。
而且,她觉得,丈夫就是在变着花样的想吃她做的饭菜罢了,但又不好意思直说。
你还挺含蓄的,林艺凡心想。
工作和生活的日常,让陈舟从获得传说情报后的激动和兴奋中,逐渐恢复平静。
所以,第二天,生意还是照常继续。
早上包子,中午小份菜。
这次,陈舟把松子玉米也加了进去。
这是一道甜咸适口的菜。昨天先给老婆孩子品尝过之后,娘俩的评价都很不错。
估计能算老少皆宜。
食材上,除了必备的松子和甜玉米粒两样之外,还有丰富颜色所用的黄瓜、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