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第159节

  “这……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虽然曾经想过去做生意,但我毕竟没怎么接触过生意这行当,不了解,不擅长,我去做这个,可能处处碰壁,哪怕老天给我喂饭吃,我也未必能吃下。

  而淘金不同,是我最擅长,懂得也最多的,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规划,有很多东西已经是我懂的、能预见的,算是轻车熟路,我为什么不走自己熟悉的路道,要去走一条僻径,到处去磕磕碰碰?”

  “哦……我明白了。”

  “你怎么突然这么问,是不是有去做生意的想法?确实,做生意没有那么多凶险,你要是想去,我还是很支持的。”

  武阳听到这话,连连摇头:“我要是想去,今年就不来了,再说了,我也不懂做生意,淘金河谷里的生活更刺激,比让我去跟人一天到晚讨价还价,进货买卖更有意思。”

  “好好干吧,你要是真愿意干这行,咱们以后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大,说不定某天,咱们还能杀向国外。”

  “还能去国外啊?”

  “怎么就不能去了?只要你想,就能去。”

  “那必须得好好去见识见识,还不知道国外是啥样呢。什么时候去?”

  “等在国内不好混的时候,具体得看情况。”

  武阳在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像是打了鸡血。

  他从来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选择淘金,除了赚钱之外,更喜欢那些打打杀杀的刺激生活,因为能一展拳脚。

  周景明能很清楚地感受到每次矿点上有人来找麻烦,武阳骨子里透出的那一股子兴奋劲,活脱脱一个充满匪性的好战分子。

  两人在县城里转了不少时间,算是看看这县城里的风情,最后,周景明领着武阳来到一个卖各种淘金工具的铺面前,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没招牌的铁匠铺。

  铺子里,一个汉人正领着两个学徒打铁,火红的铁块,在小锤密集的节点下,被大锤在铁砧上敲得砰砰响,火星子四下飞溅,一层层的杂质从不断变形的火红铁块上剥落。

  等了约莫半分钟的样子,这次敲击结束,那领头的赤裸着黑红上半身的师傅抬头看向两人,指了指一旁架子上放着的东西:“买工具?看中哪一样,随便挑!”

  “我们不买工具,来问点事儿。”

  周景明说这话的时候,随手从怀里掏了两张大团结递给铁匠师傅。

  和阿勒坦的气球射击摊子一个性质,玛沁县城的铁匠铺存在的时间更久,不仅仅负责信息传递,它除了制造各种淘金工具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将淘金客采挖来的岩金、麸金进行熔炼提纯,浇铸成金块,自然,也负责一些倒卖金子的事情。

  这个地方,上辈子周景明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知道。

  他没有到处去问人,而是直接选在这里,花钱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是为了省事儿。

  浓眉大眼,看上去很憨厚的铁匠师傅,接过那两张大团结:“你想问什么?”

  周景明压低声音:“我想知道在玛沁雪山淘金的吴福生吴老板,在什么位置。”

  “吴福生?”

  铁匠师傅想了想,摇头道:“年初的时候倒是还在玛沁雪山,现在不知道在哪里。”

  周景明微微皱了下眉头。

  却听铁匠师傅接着说:“今年他跟一个金老板争矿点,结果被那金老板联合另外两个金老板给搞了,一次火拼,死伤不少,他自己的矿点反被人抢了去,玛沁雪山这边容不下他,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或许,你们可以到格尔木去看看,听说阿尔金山那边,也有人发现金沟了,有不少淘金客过去,说不定他也去了那边。”

  周景明微微点点头:“谢了!”

  说完后,他领着武阳返回旅社。

  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但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去年回老家的时候,在班车上就听到有淘金客说,吴福生在玛沁雪山这边跟两个金老板斗得厉害。

  被人吃了也正常。

  而且,越是他这样的人,跟那些金老板越是水火不容,被斗败了,自然也没容身之处。

  “看来,咱们只能往格尔木跑一趟了,格尔木找不到,就去阿尔金山。”

  来都来了,周景明又岂会轻易放弃。

  武阳好奇地问:“格尔木在什么地方?”

  “还在西北方向四五百公里的地方,那里可以说是现在这年头最大的黄金黑市所在地,很多淘金客或金把头,都把自己淘到的金子在格尔木通过黑市销售,很多地方都有专人负责联通黑市,情况比阿勒坦、铁买克这些地方要复杂得多。”

  周景明简单解说了情况。

  本打算在这里休息两天的,既然吴福生没有在这里,自然也就没有继续逗留的必要。

  当天晚上,他就给摩托车加满了油,又带上一大桶汽油,第二天一早,他再次骑着摩托,领着武阳继续顺着公路,往西北方向赶。

  一路走走停停,主要是经过的一些地方,海拔太高,连日的颠簸,周景明和武阳都有些劳累,大概是身体虚了的缘故,出现了高原反应。

  不少地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有普通地方的一半,哪怕是骑着摩托车,走上一段也要好好适应一下才能再走,不然头痛欲裂,稍微动一动就要喘粗气。

  路上,经常能见到一辆辆拉着工具行李和淘金客的汽车朝着格尔木进发。

  金老板们为了省钱,几乎都是人货同车,有的一辆车上三四十个淘金客挤在不大的车厢里。

  淘金客吃、睡都在车上,白天爆烤着酷热的太阳,晚上伴着零下的温度,恶劣的环境下,总是很容易滋生疾病,而他们连基本的药品和医疗条件都没有,有些身体较弱或是本身就有病的淘金客,在路上就开始发病。

  周景明和武阳在路上就见到一辆拥挤的卡车,半道上停下来吃干粮,也让大家下车方便,人都下车了才发现有一个淘金客不见动静,同伴叫他起来吃饭,才发现人已经硬梆梆的。

  那坐在驾驶室里同样高原反应弄得很难受的金老板,让人将尸体就拖到路边,刨了个浅坑掩埋,他自己在路边吐得哇哇叫。

  周景明和武阳经过的时候,他们正在搬运尸体。

  顶着烈日的暴晒,折腾了不少时间,两人终于在傍晚的时候抵达格尔木。

  这可是个比玛沁县城热闹了不少的市区,是连接甘州、疆域、西海和雪区四个地区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早在八零年的时候,就已经由县城改为市区了。

  只是此时的周景明和武阳,已经连吃饭的心思都没了,赶忙找了个旅社住下,浑浑噩噩地睡了一觉,直到第二天早上,状态才稍有好转。

第213章 黄金楼

  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后,周景明和武阳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市区里找一个馆子,好好地搓上一顿。

  昨天晚上精神状态不佳,也没胃口吃东西,现在却是饿得不行。

  这种时候一碗尕面片配上二三十串烤羊肉,再加上一碗酸羊奶,绝对能给人极大的满足。

  尕面片是西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量大汤足,味道很不错。

  而这边的烤羊肉和疆域那边又有所不同,这边的烤羊肉是用新鲜羊肉切成薄片,用细铁签串着,蘸上调料,在火炉上烧熟,表面脆黄,香味浓烈。

  而酸羊奶,武阳喝得并不习惯,倒是周景明,咕咚咕咚几口下肚,顿时有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吃饱喝足,也已经是十点多钟。

  周景明特意找店家打了一壶青稞酒带上,因为闻着味道不错,出了馆子,又在外面的台阶上休息了一阵,才开始领着武阳在城里溜达。

  和周景明一路走着到处看人不一样,武阳更多时候看的是周边的那些房屋。

  和显得有些破落的玛沁县城不一样,格尔木的房屋就有不少显得高大上档次。

  “别看地方偏远,楼房建得是真不赖!”

  武阳颇有感叹的说:“早知道我老家的房子就好好弄一下了,也建成这样的洋楼,而不是一般的砖瓦房。”

  周景明笑了起来:“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样,所盖的房子也不一样,适合格尔木的屋子,到了你湘西老家,可是会变得不伦不类的。

  再说了,房子这东西,年年变着花样,其实变来变去,也没多大意思。”

  有过上辈子的经历,房子这玩意儿是个耗钱的窟窿,在周景明看来,是最没意思的,弄得再好,无外乎还是一个吃饭、睡觉的地儿。

  顿了一下,他接着又说:“你现在在格尔木看到的一些讲究的楼房,其实不少就是金把头、金老板淘金赚钱后建的,在当地,被称为黄金楼。

  其实,在阿勒泰那边,情况还好些,在这里,赚到钱的只是那些金把头、金老板和极少数的淘金客。大部分的淘金客都是赔钱的。

  一个个总想着来淘金暴富,结果到了地方,大都被卷进各种争斗的漩涡,要么是找到矿点,被人撵得鸡飞狗跳,要么就是淘到的金子被人惦记着,根本带不出去,反而把几个月淘金垫进去的本钱给赔了,得不偿失,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说实话,就咱们哈熊沟的矿点上,我开出的待遇,已经顶天了,只要踏实干,不说暴富,每个人一个淘金季下来,怎么说也能有几千块。”

  武阳微微点点头:“这话我相信……其实,我领着的那些人,来到哈熊沟的时候,不少人看到河道里有淘金队伍淘金,也想着让我领着他们单独出去淘,说是那样容易发财,尤其是金贩子进山收金子,他们知道一克金子的市价能达到四十来块钱的时候,就更有想法了。

  我就是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告诉他们的。

  后来,看到河谷里斗过几次,知道凶险,一个个才把心里的心思压下,老老实实在矿点上干。”

  “关键是要他们自己想通了,要是想不通,总觉得自己很有本事,想出去自己搞,我反正是没意见的,不拦着。”

  周景明边说边走,在经过格尔木河西清真寺门口时,忽然看到一个熟面孔。

  他当即迎着走了上去:“穆萨……”

  那人听到这名字,先是愣了一下,在脑海里尽可能搜索着关于周景明的记忆,显得很费劲。

  周景明提点了一句:“去年,淘金季结束,回去的班车上……你不记得我了,咱们在车上说过话。”

  听到这话,穆萨恍然大悟:“对对对……是你,我记起来了!”

  周景明打量着穆萨,又看看他面前放着的一些淘金工具、木头把子,显然是用来卖的,有些奇怪地问:“你怎么没去淘金,跑到这里来摆摊了?”

  穆萨苦笑一声,他拍了拍自己左脚:“残了!”

  周景明这才注意到,穆萨的左脚,裤管显得有些空荡,和右脚相比,像是干枯了一样:“怎么回事儿?”

  穆萨摇头叹气:“别提了,今年没有去北疆,到祁连山山脚的野牛沟去淘金,运气还不错,去了没几天,就找到一个矿点,出的金子还不错,本以为能发财,结果,被人给盯上了,干了一架,腿上挨了一刀,把筋给砍断了。”

  “既然伤了,怎么不回老家,还守在这里干什么?”

  “家也没了……我这三年下来,淘金基本没什么收入,长期在外,去年回到家,媳妇一个劲地跟我闹离婚,日子实在没法过,就跟她离了,三岁的儿子也留给了她。

  我今年又出来,结果又碰到这么一档子事儿……唉!”

  听他这么说,周景明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给他递了支烟:“生意怎么样?”

  “也就勉强混个温饱,饿不死!”

  穆萨遥遥看向远处,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等我攒些垫本,我还要去淘金。”

  武阳在一旁忍不住问了一句:“腿脚都不利索了,还去?”

  “为什么不去?”

  穆萨反问:“淘金确实有很大的危险性,随时可能丢掉小命,但也可能一夜暴富,像我,折腾点工具、木把之类的东西,一天就赚个三五块钱,永远也富不起来,我只是废了一只脚,还有一只脚,一双手也还好好的。

  拼一下,我可能还有几年好活,要是不拼,我怕是这个冬季,就得冻死在格尔木大街上。”

  说到这,他忽然耸了耸鼻子,看向周景明挎着的军用水壶:“是酒?”

  周景明微微点点头。

  “给我来点……”

  他拿起身旁的水壶,冲着周景明晃晃。

  只是要点酒水而已,他倒也没什么舍不得,取下自己的军用水壶,给穆萨倒了半壶。

  穆萨高兴地接过去,先灌了一口:“青稞酒,这可是好东西……你们是过来淘金的?”

  “去年在车上的时候我不就说了吗,我跟吴福生吴老板是生死之交,这次是专门过来找他的。

  结果,我们先去了玛沁县城,想去玛沁雪山找他,找人一打听,说是被别的金老板斗败了,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上哪里去找他。”

  周景明本来凑过来就是为了打探消息的,半壶青稞酒都送上了,自然也想看看能不能从他口中探听到一些关于吴福生的消息。

  毕竟,看他样子,在这里摆摊卖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总会见过、听过不少关于淘金客的信息:“我听人说,格尔木这边淘金的人更多,就来这边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在这边找到他。”

  “吴老板啊……我前些日子还见过呢!”

首节 上一节 159/1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