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第87节

  在差不多五六个小时后,这种要命的感觉会变得更加强烈。

  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他当时在深山里,根本没有药物治疗。

  整个过程,他是硬挺过来的。

  虽然没有要了他的命,但那种感觉,是真不想再体验。

  却不想,在草地上睡觉之前还用枝条拍打过,觉得没什么问题了,最终还是出了问题。

  他不敢有激烈的动作,生怕被过度惊扰,这条蛇会立马在他脖子上咬上一口。

  这种关键的位置被咬,只怕毒性反应会更加强烈。

  他只能忍着,就连呼吸都在极力控制,尽可能地舒缓,并祈祷它千万不要钻进自己的衣服。

  就这样,那条蛇冰凉的身体,慢慢地蠕动着,游上周景明的脖子,脑袋吐着信子,在它脸上弹了几下,然后从耳朵根位置慢慢爬过。

  当眼角余光看到这条蛇的尾巴离开自己的脑袋的时候,周景明像是被电击了一样,猛地从地上一下子窜起来,远远跑开。

  他大骂了一句:“我艹!”

  他四下看看,朝着一篷灌木丛跑了过去,想要折一根木条,去将那条可恶的蛇给打死。

  不然,就刚才那经历,他怀疑自己就连晚上睡觉,都可能做噩梦,整个头皮都是酥麻的。

  一帮子人凑在帐篷边说闲话,突然看到周景明的反应,武阳第一时间出声询问:“周哥,怎么了?”

  “特么的,刚刚在草地上睡觉,有一条毒蛇从我脖子上爬过去,把老子吓个半死……看老子不打死它!”

  周景明骂骂咧咧地折下一根枝条,几下撸掉枝叶,朝着那片草地就靠了过去。

  武阳和另外几个好奇的,立马凑了过来,在草地上四处寻找。

  众人一闹,不知道钻进林子里去干什么的金旺,也从林子里跑了出来,凑过去到处嗅闻。

  很快就有人看到晃动的草丛中那条蛇黑黄的身体,立马叫了起来:“在这里,在这里……”

  周景明立马冲了过去,扬起手中枝条就朝着那篷被蛇钻进去的草丛乱抽乱打下去。

  结果,野草茎秆、叶片被打断挑飞不少,那条蛇却是没受任何影响一样,还在继续往草丛里钻。

  金旺也看到了,凑过去试图去咬,但又不得不提防周景明手中的棍子,几次靠近,都怕被打到而又退开,这下,它不去追蛇了,反而冲着周景明吠叫起来。

  可周景明这时候,哪有闲工夫理它,只想尽快将那条蛇除之而后快。

  其余几人见状,有的捡了石头去砸,有的也去折了枝条来抽打。

  这下,金旺更没办法靠边了。

  终于,那条蛇的身上被一人抽中一下,它闪电般朝着那人反咬过去,惊得那人赶忙跳开。

  知道是毒蛇,没有人想被它咬上一下。

  大概是知道自己跑不掉了,那条蛇干脆将身体扭曲成8字形,昂起脖子,摆出防御架势,谁靠近就立马将头扭向那一边。

  周景明不肯放过这机会,他当然也知道,打蛇打七寸,这种昂着头的状态,是最好抽七寸的时候,他当即喊叫起来:“让开,让开,让我来,看我不一下子抽死它!”

  就在他扬着细枝条靠近那条蛇,准备抽过去的时候,白志顺挤了过来:“周哥,让我来,抓蛇取胆泡酒。”

  周景明微微怔了一下,倒是没想起来,来自骆越的白志顺是逮蛇方面的行家啊。

  他在老家的时候,就没少逮蛇取胆和找蛇蜕,这两样都能入药的东西,是他赚钱的一个门道。

  而且,用蛇胆泡酒,确实能够帮助舒筋活络、祛风湿等作用。

  风湿的问题,几乎是每个淘金客都存在的问题。

  周景明天天穿着水靴泡在冷水里摇金斗子,他年轻的时候,感觉不怎么样,但等老了,才能切身体会风湿的烦人。

  他赶忙招呼众人:“别打了别打了,都让开点,让顺仔来!”

  众人闻言,纷纷退让到一旁。

  有人质疑:“顺仔,你行不行啊?”

  还有人提醒:“顺仔,小心点,这蛇有毒!”

  白志顺只是憨厚地笑笑,眼瞅着那条蛇又准备钻草开溜,他驼着背,两大步便靠了过去。

  他没有任何犹豫,慢慢弯下腰,右手闪电般地一伸,在缩回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他精准地拿捏着那条蛇的七寸,将它提了起来。

  蛇身在他手臂上缠绕了一圈,他却像没事人一样,没有丝毫不适。

  看到他抓条蛇轻松得如同捡拾地上的柴火,周景明都不得不感叹: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专业的人来做才行。

  “顺仔,你小子可以啊!”

  “确实厉害!”

  “看不出来,顺仔,你这是深藏不露啊!”

  ……

  众人纷纷夸赞,都没想到,平日里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谁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的年轻小子,居然在抓蛇这件事情上那么溜。

  别的人一听到是毒蛇就已经怕了,看到蛇在草丛里钻都会觉得头皮发麻,像是满地都是蛇一样,不敢靠边。

  白志顺只是憨厚地挠挠头:“以前经常抓蛇,你们谁有刀!”

  刀这玩意儿,不少人来到阿勒泰,身上几乎都会带上一把防身。

  当即有人从腰间拔出一把弹簧刀,弹出刀刃后,递给他。

  他将右手抓着的蛇,换到左手上,拉着蛇尾巴一拽。

  这条刚刚还在他手臂上缠绕扭动的蛇,立马成了耷拉状态。

  然后,他接过刀,在那条蛇七寸下边一点划了一刀,指头一捏,一枚青黑色包裹在膜里的蛇胆露了出来,被他用指甲掐着,摘了下来。

  他取蛇胆的手法,也是熟悉得可怕。

  随后,白志顺将那条蛇随手扔在远处的草地上,扫视着众人:“你们有看到蛇的,跟我说一声,我抓几条取胆,给周哥泡瓶蛇胆酒。”

  很朴实简单的一句话,却又勾起周景明不少脑海里的记忆,这个驮背年轻人,还是那么让人暖心。

第125章 好聚好散

  天气炎热,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但在阿勒泰地区,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见到。

  这玩意儿,多少有点诡秘的意思,不经意间,总能在草丛、石缝或一些小道、大路上突然看到,将人吓一跳,可专门去找的时候,又踪迹全无。

  北方的蛇,比南方的要少得多。

  白志顺将那个泡了五个蛇胆的罐头瓶送到周景明手里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情。

  “有三条是那次你被吓到的那种蛇,还有两条我看不出来,都不大,看样子没什么毒性。”

  白志顺在将罐头瓶递到周景明手里的时候说:“不要嫌弃,我弄得很干净,泡上一段时间,时不时喝上一小口,对身体好!”

  “谢谢啊顺仔!”

  周景明摇晃着罐头瓶,五颗蛇胆在酒水里打旋,知道他肯定费了不少精神才找到:“跟着我在矿点上,做得还习惯吗?”

  “习惯……大家对我都很好!”

  白志顺冲着周景明笑笑:“我知道,周哥跟大家伙打了招呼,他们都很照顾我。”

  他虽然看上去憨厚,但可不是真的憨,很多事情心知肚明,不然也不会惦记趁着休息的时候,去专门找蛇,泡蛇胆酒,他清楚周景明对他是真好。

  “是你自己干活卖力,又听话,所以大家都喜欢你!”

  周景明跟着又问了一个问题:“今年淘金结束,你有什么打算?是回老家还是……”

  他盘算过,自从将白志顺领到小半岛上来,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除了休息,外出买物资以及天阴下雨的耽搁,白志顺手里分到的金子应该有三百一十六克。

  这个很好计算,周景明知道自己这三个月的金子一共是九百四十八克,是手底下这些淘金客的三倍。

  再加上抢占李国柱他们矿点那帮人的赔礼,白志顺手里应该有三百九十三克。

  对于一般淘金客而言,这是一笔不少的钱,按照现在金贩子给出的最低价一克三十块钱来算,除掉花销,至少也有一万一千块。

  这是一笔不少的钱,回到农村老家,那妥妥的一个万元户,这年头极其少见很有份量的万元户,已经算是淘金暴发户了。

  这也是周景明没想到的事儿。

  小半岛含金层表层的出金量勉强还行,中层达到了富矿的标准,而最底层的泥沙中,金子更富,几乎每天都会淘出好几颗金豆子,偶尔还会出块小狗头金。

  招揽来的这帮人,可算是享福了。跟着干上这几个月,每个都成了万元户,最早跟着的那几个,手里的钱更多。

  周景明之所以这样问白志顺,那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一笔钱,对白志顺来说,已经够盖房、娶妻、置办不少产业了。

  他不想白志顺继续跟着自己,再出现上辈子那样丧命的悲剧。

  而且,他手头的钱太多,容易惹人眼红,以他憨厚的性子,很容易吃亏上当。

  周景明觉得,他这个时候回去,很合适。

  “你……不想要我干了?”

  白志顺犹豫了许久,低着头,小声地问了一句。

  “不是,顺子,我绝对没这个意思。”

  周景明酝酿了一下措辞,将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一遍。

  顿了一下,他语重心长地说:“在淘金河谷里,也就顶多能呆上一两个月了,越接近今年结束淘金的日子,外面会越乱,这个时候走,对你来说,是最合适的。”

  “可是……可是我觉得跟着你做很好,至少比回到老家强,我可以不分那么多金子,我可以保证很听话,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不要赶我回去……”

  白志顺神情异常纠结:“我……我走到哪里都有人嫌弃,只有你不嫌弃我,还那么照顾我。我真不想回去……”

  看着他眼巴巴的样子,周景明心里多少有些不忍,但还是硬起心肠:“顺仔,你听哥一句话,回去吧,拿着这笔钱,好好盖个房子,娶个媳妇,然后开个小商店什么的,只要打理好了,就小商店的收入,都能让你过得很好。

  你也看到了,在淘金河谷里,一天天勾心斗角的,打打杀杀,我没有要赶你走的意思,我只是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活着,有自己的家庭,美美满满地生活着。

  你没有那么多心眼,太容易遭人算计,淘金河谷里,对你来说太危险,很容易被人欺负。

  你好好想想吧,如果觉得哥说得对,你再来跟我说,到时候如果决定回去了,哥亲自送你去坐车。

  你也不用急着答复我,等到小半岛这里淘采结束再说,有命赚钱,也得有命花,你说是不是?”

  白志顺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微微点点头,就转身出了帐篷。

  小半岛上经过这段时间的淘采,剩下能淘采的面积已经不大。

  顶多再坚持半个月左右就会结束。

  而且,这还要看上游挡着河水的那一面平日里揭开表层后运过去的泥沙能不能挡住河水。

  随着往上游方向的不断掘进,能挡着水的那条“泥沙”坝子越来越薄,一旦什么时候垮了,河水就会灌进来。

  到时候,小半岛里的沙坑以及排水的沟渠,因为地势更低的缘故,会成为新的河道,就没办法继续再淘采金子了。

  彭援朝和李国柱出了主意,说是到山上砍些木料回来,在薄弱的地方打桩进行加固,以期望延长淘采的时间。

  主要是都觉得,小半岛底板上的出金量确实不错,都舍不得放弃。

  但周景明觉得,砍木料打桩加固,是个法子,但也要折腾不少时间,关键是,一旦出现垮塌,这条岔沟里的水,会一下子大量涌入,到时候,在沙坑里劳作的人,很容易出现事故。

  与其在这里纠结所剩不多的淘采面积,还不如在渗水变大,觉得快要垮塌的时候,提前结束。

  反正有好的矿点,不怕没地儿淘金子。

首节 上一节 87/1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