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都重生了谁当牛马 第1节

华娱,都重生了谁当牛马

作者:华尔街扛吧子

简介:

  简介:

  没背景,没资源,没金钱,不想当牛马怎么办?那就用别人的背景,别的人资源,别人的金钱,实现个人伟大复兴。

第1章 种地的

  2007年八月,巨大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道具胶水的味道。

  《功夫之王》剧组,绿幕厂房外,吴国强边走边擦额头上的汗水,粗粝的手掌在工装上蹭了蹭。

  嘴里的叮嘱像拧不紧的水龙头:“来剧组后别乱看乱说话,没贴你名的椅子别乱坐。”

  “别在镜头内走来走去,别去找演员合影,手机要静音。”

  秦宣跟在老舅后边,帆布球鞋踩过散落的电缆线,目光却飘进了厂房内。

  绿幕像块巨大的绿绸缎挂在钢架上,几名场务冒着热汗扛着道具树往里面挪。

  这里的一切让他既恍惚又熟悉。

  只因这里是他前世进入娱乐圈的起点,从最底层的场工摸爬滚打十几年,当过网红,拍过段子。

  好不容易混了个网剧导演,趁着短剧风口积累了大笔财富!

  有了财富之后去拍电影,正好遇到影视寒冬赔了个底朝天不说,跟资本对赌压的他透不过气。

  四十多岁的年纪,再奋斗已经无望,一次放纵买醉却回到了21岁。

  这个学历不高,读了高中就辍学,重新当牛马的日子。

  “你爸妈走的早,以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学习,有个手艺也算有了饭碗,就是这行比较辛苦,你要吃的起苦。”吴国强还在唠叨。

  秦宣点头应着,他老舅今年45岁,皮肤黝黑粗糙,在这行混了十几年才勉强混了个技工,就是安装机器。

  这行除了真正的首席灯光师以外,其他都没什么技术含量,想进的话有人带就行。

  前世的秦宣就是他老舅引进行的。

  就在两人边走边聊时,不远处几个场务正低着头,一名高鼻梁的老外叉着腰骂:“谢特!”

  唾沫星子都要溅到人家脸上。

  “别管别听,不关你的事。”吴国强拽了一把。

  秦宣看了眼就知道怎么回事,毕竟他前世也经历过。

  这剧组有很多米国人和香江人,有时候工作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只能连蒙带猜的干活,出错常有。

  一出错难免的就是连讽带骂!

  同样待遇也是天差地别,同一工种同样的活,不管是吃的喝的用的都是两套后勤标准,区别对待很严重。

  说个很典型的事,米国人和香江人饭菜都是大酒店专门送的海鲜餐,内陆普通员工就是那种路边摊盒饭。

  且这么热的天,他们有单独舒适的空调房,内陆员工只能住临时搭建的工棚。

  之前在敦煌拍戏,那真的是白天热死,晚上冷死,也只能受着,据说矛盾爆发,闹过一次。

  “咱们这个戏背景全是绿幕,后期要合成山水,这些道具树得靠灯光出光影,不然拍出来像贴上去的,你看能不能用灯光模拟光影效果,尽量真实。”

  “空间太大,要打亮整个绿幕再模拟自然光,电路根本扛不住。”

  “就快要拍了,想想办法看怎么弄?”

  秦宣和吴国强来时,就听到灯光总监和摄影指导正在商量布置光影效果。

  灯光总监叫王彼得,这人秦宣不熟,前世这戏拍完就再也没见过了。

  但他旁边的摄影指导他还是熟悉的,叫鲍德熹,香江有名的老牌摄影师,经常能在各大颁奖典礼见到。

  有这位这剧配置可以说是顶尖。

  此时的王彼得听了鲍德熹的要求,正在打量着整个绿幕空间。

  正当他思索怎么布光时,余光瞥见旁边有两人,不由道:“你不去干活,在这里干什么?”

  “王总监,鲍指导您好,这是我外甥,叫秦宣,在家没什么事,想在剧组找份活干,您看”吴国强老脸堆着笑,褶子都出来了。

  他没说完,但已经表明了意思。

  “我们这是拍戏的地方,不是善堂!”王彼得立马板起了脸。

  这位是美籍华人,见不得这种沾亲带顾的裙带关系,剧组是拍戏的地方,又不是谁家里。

  怎么总是有些人总往剧组塞人。

  “是是是,他很能吃苦的,有把子力气,可以帮忙搬东西,咱们灯光组不也缺人不是。”吴国强显得很卑微。

  “那就去做个场工,搬东西去。”王彼得挥挥手,不再多说。

  “谢谢谢谢王总监,鲍指导!”吴国强连连弯腰,顺便扯了扯外甥衣角。

  “谢谢!”秦宣虽有情愿,但还是要这样。

  这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弱者为了吃口饭要讨好强者,没的选,要不然你就别干。

  鲍德熹默然,他什么也没做!

  王彼得没在理会他们,又挥了挥手打发,转头继续和鲍德熹探讨灯光布置的事。

  绿幕厂房足有半个足球场大,顶部的钢架纵横交错,要让光线均匀覆盖,还要让演员身上的光影和后期背景融合,确实是个难题。

  他正盯着绿幕角落琢磨,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句轻描淡写的话:

  “其实可以布个灯光板阵,打亮整个绿幕,在演员和绿幕之间搭建半透光的反射屏照亮拍摄区域。”

  秦宣说完就跟着老舅离开。

  这话让王彼得愣怔了下,回头喊道:“站住!”

第2章 双层隔离法

  “谁叫你乱说话的,还不赶紧道歉。”吴国强声音发颤。

  好不容易总监答应外甥在这剧组干活,这一句话搞不好就冒犯了人,他们这样的人去留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情。

  没等秦宣开口,吴国强已经弓着腰凑到王彼得面前:“对不住对不住,王总监!这孩子刚从乡下出来,不懂规矩乱插嘴,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王彼得没理会他,目光盯着秦宣,往前走了两步:“你刚才说的,再说一次。”

  “我的意思是采用双层光影隔离法,用一组专用灯,布置成板阵从多个角度打向整个绿幕,确保绿幕干净无影,这层背景光为抠像服务。”秦宣语气平稳。

  “双层光影隔离法?”王彼得重复了句这个词,还是挺新颖的。

  “是的,然后在拍摄区域和绿幕中间,搭建第二层画布,在高处使用高功率聚光灯模拟太阳效果光。”

  这思路新奇,王彼得目露思索。

  吴国强在忙听的紧张,听不太懂外甥说的布光设计,但他知道他外甥就是个农村种地的。

  一个农村种地的,怎么可能懂什么布光,如果耽误事,浪费人力物力不说,延误拍摄那可承受不起。

  这剧组一天的拍摄成本,随随便便都是上百万,普通人一辈子都还不起。

  “总监、指导,他就是个小孩子,没学过布光,你们别听他的。”吴国强还是那样恭敬,试图为外甥找补。

  “你说他没学过灯光设计?”王彼得语气透着几分怀疑。

  没学过怎么知道双层光影隔离法,还说的头头是道,内行看门道,秦宣一说人家就懂。

  “对,刚从老家种地出来,怎么可能学过这么高深的东西嘛。”吴国强忠厚老实,不像是骗人。

  “种地的?”王彼得音量不由自主提高了几分,打量着秦宣。

  鲍德熹也是推了推黑框眼镜,审视着秦宣,却是让人既惊讶又难以置信。

  见他穿着粗麻短袖,露出晒得黝黑的两臂,深蓝色裤子有着补丁,个子不算矮,脸上皮肤带着农村青年特有的小麦色。

  但那眼色却亮的惊人,没有丝毫怯弱,不似这个年纪该有的成熟。

  这样的外观和气质在他身上很违和,但就是出现在了一个人身上,只是秦宣刚从农村出来,还没有褪去那一身的质朴和稚气。

  “这些东西你都是从哪学来的?”王彼得很好奇。

  “我平常喜欢看些电影拍摄书籍,自己琢磨琢磨就会了。”秦宣也不好过多解释。

  “琢磨琢磨就会了?”王彼得属实有点难绷,他这学了几十年算什么?

  他道:“我考考你,你这个隔离法,绿幕和拍摄之间肯定要留足足够的空间才行,要不然会有阴影,你觉得多少米合适?”

  秦宣打量了下绿幕空间,估摸了下道:“六至十米吧,这个要用尺子量过才有具体数据,我不好判断。”

  “好,”王彼得也知道这个问题有点过于苛刻,换了个问题:“那你说第二层画布应该用什么材料隔离?”

  “蝴蝶布或者硫酸纸,如果用硫酸纸一定要紧绷,松弛起皱的话光会不均匀,由于这层光是照亮表演区域的,灯具上需要安装挡光板,用于切割光线,防止光线洒向绿幕。

  还要在拍摄区域和绿幕之间,光线传播的地方悬挂黑旗,确保没有任何影子落在绿幕上。”秦宣思维清晰。

  只能说他很熟悉,好似经常干。

  只因前世的他跟着老舅学习过各种灯具,之后也混成了灯光师,在加上后世绿幕拍摄家常便饭,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成熟方案。

  毕竟绿幕拍摄很方便,不需要各种转场,省时省力。

  而这时代绿幕还在普及当中,还没达到肉眼分辨不出的程度,近几年就《变形金刚》拍的牛逼,今年上映。

  《阿凡达》要到09年才出,那也是磨了很多年,把整个好莱坞乃至世界的拍摄技术都提高了,是次拍摄革命。

  绿幕特效绝不是把人物抠出来就完了,需要光影完美融合才能以假乱真,要不然就是“大宝贝抠图”,一眼假。

  所以秦宣有些拍摄方案,对现在来说是有代差的。

  这么说吧,老谋子都要向他学习,至少他知道3D怎么拍,现在老谋子估计也只是听说。

  吴国强听的目瞪口呆,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什么时候外甥懂这些了?

  虽然他不懂怎么设计灯光,但布置的材料还是知道的,外甥却都能事无巨细的说出来,都不带卡顿的。

  王彼得和鲍德熹交换了下眼神,确认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王彼得再问:“那你对使用什么灯具也了解吗?”

  “照亮绿幕的板阵用太空灯或者LED灯,这两类灯发热量低,耗电量也低。模拟光线可以用大功率的柔光箱和HMI聚光灯,最好用柔光箱。”秦宣道。

  听这话,王彼得想了下,随后低头和鲍德熹商量着什么。

  “小宣,别瞎折腾了,咱们承担不起。”吴国强也是压低声音,不想让外甥逞能。

  秦宣却很淡定,拍了拍老舅的手,让他安定些。

  他不干这个,不可能真的去搬那些灯光线缆什么的。

  “你的思路很好,但可能最终效果大相径庭。”王彼得不太想冒险。

  毕竟只是理论,要拍戏了,如果到时候不行,就又要重新弄,重新布置,特别麻烦。

  布光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美术、电工、摄影等要多部门配合,不能有丝毫差错。

首节 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