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支持才可能有忠诚,您都不支持我,我不可能愚忠罢!”秦宣道。
那边的老王总一笑,并没有反驳。
“我很好奇,是谁这么痛恨我,跟您打电话要解决我?”秦宣问道。
“这个你就不用知道了,总之你放手的去干,其他的就不用管了。”老王总说罢挂断了电话。
他才不怕京圈那些人,难道有个人帮他做事,让对方不舒服了,就要处理掉,这不失了人心么,以后谁还敢跟他老王总合作,跟他老王总打天下。
人心一旦散了,队伍就很难带了。
秦宣愣愣的看着手机,这老王总态度转变的也太快了吧,估计前面的就是试探他来着。
只能说现在的大佬都是很狂的,过几年更狂,一个敢搞银行,一个敢抢国企订单,还有个敢。
当初他找老王总就是看中了他狂妄不羁的个性,影视圈谁来都不行。
不过这也提醒了他,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基本盘,这命运掌控在别人手里的感觉很不好受。
现在既然老王总保他,就是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那秦宣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继续推进他的策略。
这几天《投名状》没有秦宣的阻碍,票房是一路狂飙,首日六小时破千万,这个真假难以界定。
有报道说是片方瞎吹的,学到了秦宣的精髓。
反正周票房破了9800万,打破了之前《黄金甲》创下的9600万记录,同时也创下了华语电影拷贝数纪录数据,一千多个拷贝数,大片还是猛的。
20号晚上六点,《扬名立万》首映礼,这里人流如织,除了来观影的影评人和博主以外,就是各方的媒体人和记者。
记者们长枪短炮,将秦宣围在了中间,灯光不停的闪烁。
秦宣西装革履,梳着狼奔头,这是重生以来最帅的一次。
他介绍:“你们好,我叫秦宣,《扬名立万》导演,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问我。”
记者问:“请问《扬名立万》真被打回去重审过吗?”
“每部电影都要审很多次,有时候审了一次审二次很常见,电影审核是在传递一种文化立场,我觉得很有必要。”秦宣模棱两可的。
“那《投名状》导演之前说,审查就是在自我阉割,你怎么看?”记者问。
这是陈可新对媒体吐槽,因为他的电影有很多不合时宜镜头被删改了。
这人喜欢拍些有的没的,后来被审查搞烦了,还公开唱反调,要搞什么环大陆上映,谁鸟他。
“我不这么认为,说这话的人只能说不会拍电影,不会拍人们喜闻乐见的电影。”秦宣这话让在场的记者都有些错愕。
一个初出茅庐的人,居然敢说陈可新不会拍电影,这是在挑战前辈啊。
第53章 革它的命
万达影城宽敞,墙壁上闪烁着各种各样的广告牌,人流窜动的很是热闹。
秦宣被记者围拢在一个角落,这是特意安排的采访,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只能说秦宣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后辈,他又不是纯粹的导演。
这时代谁当纯粹的导演呀。
记者们就喜欢这样的人,又遇到了个敢说的,于是追问:“那之前《投名状》导演说你在炒作,是这样吗?”
“电影肯定要炒作啊!不炒作谁看,你让《投名状》不炒作看看,让《集结号》不炒作看看,虽然我们有炒作,但我们从来不搞歪门邪道,不说别人不好。”秦宣说这话眼睛都不眨一下。
叶宁在旁边抿了抿嘴,尽量憋住。
记者问:“冯导演说你是烂片烂导演,你怎么看?”
“那我很荣幸,能让这么大个导演不舒服,不过这正是我该做的,让观众有更多观影选择,让竞争对手发现自己的不足,总之就是,他们不改变,那我就革它的命!”秦宣这话让现场灯光闪烁不停。
最后这句话牛逼,把在场的记者都给弄兴奋了,赶紧多拍几张发出去。
那些在这里围观的博主、媒体人、以及影评人,还有影视同行等,“啪啪啪”的拍手称快。
真的是太敢说了,影视圈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个牛逼人物。
主要是说的话比冯裤子更有文化,冯裤子那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骂。
这人不知道是在京圈压抑了还是怎么的,反正对别人嘻嘻哈哈的像个人,对其他人就化身大炮。
记者又有素材了,继续追问:“那你觉得你会成功吗?”
“成不成功不知道,但能让他们不爽,我还是很高兴的。”秦宣语不惊人死不休。
现场众多围观人员交头接耳的,议论的很欢乐。
“那你觉得《扬名立万》跟《集结号》同时间上映,谁会票房更高?”
“谁的票房更高无所谓,我在意的是让观众看到更多有选择的电影,而不是只看到被某些圈子操控出来的艺术。”秦宣道。
“你说的圈子是指?”
“你们自己猜!”
秦宣在这么多人面前也不好明说,只能模棱两可,但有心人都知道他说的是谁。
这段采访在很快就通过各大媒体,以及博主给传了出去,让舆论哗然。
还有博主发表看法:“早期的时候,一些影视作品很多人看不到,但他们内部能看,又去国外历练了几年,算是见识多。
再加上能拿到资源,所以掌握圈子后想让谁红就让谁红,想捧谁就捧谁,这也是现在他们掌握主流的原因。
多一些不一样的渠道,多样化对文艺圈子是有好处的。”
这分析还算理性,说到了点子上。
但这只是过往,人家已经发展到了这地步,怎么可能让某个人来挑战他们。
冯裤子怒的很,公开骂道:“毛都没长齐的东西,在这里大放厥词。”
不仅他不爽,陈可新也不爽,对媒体道:“哗众取宠罢了。”
一时间两边又骂了起来,吃瓜群众也是起劲的很,两边拱火,当然大部分人是有情绪的,多半站秦宣。
毕竟之前已经把节奏带了起来。
而圈里很多人都都把目光放在了秦宣身上,只因这是他第一次在媒体面前露面。
没想到年纪轻轻,说话这么狂。
“玛德,什么玩意,瞧瞧他说的是人话。”小王总也是愤怒的很。
“别急别急,自然会收拾他。”大王总让弟弟淡定。
他们什么时候被个毛头小子这么的三番两次挑衅,这是在挑战他们的威严。
还口出狂言的要干掉他们,这明显就没把他们放眼里。
“必须要让他从这圈子里消失,老王总的面子也不好使。”有人真的是怒了。
于是各大媒体都开始不接《扬名立万》的宣传广告。
综艺以及资讯报道更是没有,采取的是媒体静默方式,软封杀,不给宣传和好评支持。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家经营那么多年,已经和一些媒体有着很深厚的关系,不接不赚你的钱也很正常。
老王总也没办法,他没这方面的资源能破局,还好这时代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要是早个几年,还真不好应对。
这也是当初秦宣坚持要走线上策略的原因,知道他们掌控这不同寻常的资源。
要不然要谁红谁就红,要谁沉寂谁就能沉寂,哪有那么容易。
这也是有些明星脱离他们之后,曝光率迅速下降,之后就沉寂了的原因。
典型的就是曾经的孙南,以前乐坛一哥,之后曝光和顶级资源明显下滑。
有传闻就是关系没处理好,被圈子边缘化了,后来也清楚,去了芒果台参加歌手才起来的。
第二步就是施压各大院线商,要求必须缩减《扬名立万》的排片。
如果不缩减,那以后就别想有他们的供片,反正就是要让他彻底消失。
院线方也没办法,只能把这片子大部分排在上午场或深夜场,白天尽量少排,排片率压缩在了5%!
反正不排是不可能的,毕竟人家拿到了龙标,而且舆论还那么大,万一爆了呢,什么都没赚钱重要。
当然他们也只能要求部分院线,很多院线是根本不鸟的,现在院线国营的多。
秦宣尽力了,就看有多少上座率,票房怎么样听天由命。
12月21日早上,刘艺菲和刘小丽穿梭在一家影城人流中。
刘艺菲戴着口罩戴着墨镜,还戴了个棒球帽,没人认识她。
只是穿着打扮有些大胆野性,上身穿着件短款连帽羽绒服,是那种斑点豹纹型,下身穿着黑色牛仔短裤,外穿着黑色丝袜,以及过膝的长靴。
“你妈我都过了看电影的年纪了。”刘小丽颇为无奈。
她妈穿着就正常的多,高龄毛衣,外面套了件长款羽绒服。
“您还很年轻好吧,就当支持下啦,怎么说也是您投资的电影!”刘艺菲挽着她妈胳膊,拉着她妈往前。
然而没走两步,就听到前面柜台有人争执。
“我要买《扬名立万》的票为什么没有?你们门面还贴了灯箱广告!”有人在售票台。
“不是没有,而是安排在了深夜和早间,您可以早晚来看,这里推荐您看《集结号》和《投名状》。”柜台服务员微笑服务。
“去尼玛的,谁看那两片子!”那人一挥手走了。
第54章 扬名立万
听到没有票,刘小丽歪头,对女儿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还别说,刘小丽虽然年纪大了,但那举止言行跟她女儿有时候也挺像。
“没事,咱们去别家看,去万达,肯定有的。”刘艺菲不放弃,又拉着她妈换了一家。
于是母女俩又到了家万达影城,这里的人更加多,好多都是冲《扬名立万》这部电影来的。
只是很多从电影院出来的人有的人长舒了口气,好似才缓过劲来;有的人眼里带泪,好似受到了感触。
“妈您在这等着,我去买票。”刘艺菲说罢就去买票了。
不仅是她们,申奥、张麟科、张颂文等主创人员,也在其他影院以及学校观看这部影片。
只因他们知道这电影的剧情,对这电影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这感情比《夜店》、《十二公民》还要深刻。
就在母女俩进入影厅观看电影时,就在他们在各处不同地方观看这部电影时,那些影评人,以及媒体人发表了观看这部电影的感想。
“感触很深,这是部很励志的电影,制片人带领着一群失意的电影人准备大干一场扬名立万,跟现实中的宣总带领着一群不知死活的年轻人很像。
但当他们触及到案件背后血淋淋的真相,遭受到了权力的压迫,尤其是看到一个女艺人被三老侮辱后,他们的动机发生了转变。
想要拍摄电影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说点真话”,为了不让无辜者的声音被彻底湮灭。
结局充满了悲壮感,艺术或许无法战胜强权,也无法改变既定的悲剧,但它有责任成为一块墓碑,记录下那些被试图抹去的人和事。
这本身就是一种“扬名立万”,是在良知上的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