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都重生了谁当牛马 第53节

  “申奥申奥,咱们买到审讯记录了,还有民国摄影杂志,一共30册,近2000份的审讯记录,有了这段文献,咱们审核有望了。”

  文牧野以及张麟科、王超文等人欣喜的小跑而来,将一大堆资料摆放在桌上,落成了小山。

  文牧野手掌拍在资料上,激动道:“你看这里还有本子军入城的照相,咱们如果拍的话,就直接还原。”

  《南京照相馆》有很多历史考究的地方,包括入城的画面也是跟当初本子军一模一样,所以秦宣也要还原。

  光这段史料就要花掉一百多万。

  申奥放下剧本,拿过那张尘封已久的报纸。

  王超文发现了他的异样,不由道:“你怎么哭了?”

  “额?”申奥茫然的抬头,抹了下眼角,看到手上沾着水。

  “估计是看剧本看的入迷,被感染了。”张麟科坐在对面:“我有时候晚上看剧本,整理文献,也是恨的牙痒痒。”

  “别太感伤。”文牧野拍了拍申奥肩膀。

  “只能说宣总这剧本写的太好了,从小人物视角出发,让我很有代入感。”申奥再次抹了下眼角,深呼了口气。

  其他人都是点了点头,宣总这剧本写的确实很让人有共鸣。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芸芸众生。

  申奥将资料扒过来问道:“那些亲历者家属支付肖像使用费了吗?”

  “支付了,一共是27个家庭,这是授权文件。”王超文拉开公文包,将文件摆放在桌上。

  “支付了多少钱?”申奥问。

  “一共三百万,还多亏了宣总钱到位,要不然还办不了这些事。”王超文也是感叹。

  起初他们不知道还有这茬,是王超文提醒才知道还要向亲历者家属支付肖像权使用,你演员扮演人家先人,是要获得人家认可的,这是伦理补偿。

  当然不是向本子支付,除非这电影打算去本子发行,如果不是的话,管他们去死。

  加上其他的,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五百万,算是一笔巨款了。

  张麟科看了看几人,问道:“现在资料齐全了,咱们是不是可以递到上面去审核了?”

  “可以了,这几天咱们辛苦下,汇总成册,交到上面审核。”申奥扒拉着这些历史文献。

  这么大一堆,怎么都齐了的。

  文牧野坐在了旁边,将自己手中笔记本打开,准备开始工作。

  “我觉得咱们审核前,是不是可以先给老师把把关,万一某些方面不对被打回来了,还不知道什么问题。”王超文建议。

  搞统筹的就是不一样,提前规避风险。

  “我觉得可以,相当于预审。”文牧野点头表示同意。

  在场的其他人也没意见,张麟科问:“那问题来了,要找哪位老师呢?”

  “当然是王红卫了,在每个系都教授过学,策划过电影项目,做过艺术顾问,肯定懂这方面。”王超文道。

  几人交换了下眼神,觉得没问题。

  于是他们将文献资料整理好,过了几天,由申奥和文牧野两人为代表,去递送剧本。

  现在的王红卫是导演系副主任,属于他们两人老师,他们去最合适。

  北电教学楼三层西侧,申奥和文牧野两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这里,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规整的办公陈设。

  办公室中间一张复古款式的实木书桌后,王红卫顶着光秃秃的光头,带着黑框眼镜,正伏案写着什么。

  “老师。”两人喊了声。

  王红卫抬头,见是他们,脸上绽放出笑意,拿起笔套套在钢笔上,放在一边道:“是你们啊,来过来坐。”

  他示意了下办公桌前面的椅子。

  “老师是这样的,我们手上有个剧本,想要找您帮忙把把关。”申奥和文牧野表现的挺恭敬。

  过去将手中的剧本放在办公桌上。

  “你们是要拍电影吗?拍电影找其他师兄给你们看看也是可以的。”王红卫虽然嘴上是这么说,还是拿过了放在桌上的本子。

  “不是的,我们这是金陵重大题材,想要让您帮忙看看有没有纰漏,过审困难不。”申奥道。

  “重大题材?!”

  王红卫面色凝重,“你们才拍几部戏,就碰这么个题材?”

第86章 人民史观

  办公室宽敞明亮,落地窗挂着深灰色亚麻窗帘,正好过滤了强光,照射在书桌这里。

  书桌右边有个金属文件架;左边是各种各样的奖杯;

  后边整面墙被书柜占据,整齐排列摆放着电影理论,从《电影语言的语法》到他自己编写的《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整齐划一。

  可以说王红卫也是专家这一类,找他先看没什么错,只是那后面一句:“你们才拍几部戏就碰这类题材。”

  就有些伤了申奥和文牧野的心,在老师们眼里他们还是学生,还没资历。

  影视圈也是讲资历的地方,你那么牛逼了,那些老家伙还怎么混?所以这也是王红卫下意识的反应。

  没有一部重大题材是新导演拍的。

  就算申奥之前拍了两部戏,但也并不是自己执导,说真的,秦宣都不够资格。

  但秦宣从不看资历,且一直说他们是有能力的,能挑大梁。

  不过就算如此,王红卫还是拿过剧本翻看着,每翻一页看到上面的内容以及故事,眼神就聚焦一分,神色也渐渐变的凝重。

  申奥和文牧野两人坐在对面,看王红卫脸色阴晴不定,心情也是不安的很。

  深怕老师说出“这不行”,“别浪费时间”这样的话,那他们前面的努力就白费时间。

  这种煎熬有些漫长,外面的阳光都西斜了几分。

  不知过了多久,王红卫第一句便问:“这剧本谁写的?你们自己写的吗?”

  “不是,是新势力宣总,叫秦宣,封面下面有名字。”申奥指了下。

  王红卫看了下封面,名字在下方,这个名字他还是有印象的,毕竟去年贺岁档还历历在目。

  干这行的,如果不知道电影圈出了个新兴导演,那也就不用干了。

  “他写的?”王红卫看着两人,不免有些惊讶,居然不是文化人。

  秦宣在这圈子里给人的印象就是草根,就是乡下来的土包子,在文化人眼里是带有鄙夷的。

  就像小镇做题家,多少带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蔑视,就是所谓的文人傲骨!

  两人同时点了点头,表示是的,申奥补充:“对,剧本核心故事都是他写的,我们只是完善了历史资料。”

  王红卫沉默的将剧本合上,扶了扶眼镜,缓了缓情绪,这个剧本他是看进去了的,对故事很有感触。

  他组织了下语言道:“我先点评下这个剧本,是以微观叙事重构宏大历史,将个体的创伤与民族创伤紧密联系在一起。

  视角很好,不是那种假大空的形式,像这类题材很容易忽略个体,放大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那种,这样就很虚幻。

  这个不是,很实,每个人物塑造的都很立体,特别是结尾将个人抗争升华为文明传承,一下子让人有了种使命感好,非常好!”

  就算他瞧不上秦宣那样的土包子,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写的这个剧本好。

  难道还能在学生面前说假话不成,那样难免落了下乘,申奥和文牧野又不是没鉴赏能力。

  听老师这话,申奥和文牧野两人对视一眼,脸上不由露出喜色。

  能得老师这样的评价,证明这本子故事没问题,估计能过。

  “我看到你们还收集了很多历史资料,也不容易。”王红卫又拿起剧本,将本子翻到后面。

  看到很多黑白照片,以及史料。

  “有正史,也有口述,收集这些还有个好处,就是为了拍摄的时候,确保道具、器物、习俗、建筑更加贴合那个时代。”文牧野道。

  “很用心。”

  王红卫给予了肯定,再道:“但是我不敢保证这个本子能不能过审,因为涉及到的部门很多,还有国际关系,也不是说某个专家说了算的,就算是专家也只是建议。”

  两人沉默,建议就已经很有话语权了,他们连建议的资格都没有。

  “我跟你们说个现象!”王卫红屁股往前挪了挪。

  申奥、文牧野见此,也是正襟危坐,仔细聆听,知道老师要说重点了。

  “就是这类题材都要顾忌下国际关系,以及国际影响,把他们拍的太坏,没有一点的人性,肯定会招致某些群体的质疑,以及外事的反对。

  理由当然是千奇百怪,我就说个可能不过审最典型的,这个本子不反战。

  反战电影有个很特别的叙事逻辑,就是反思和共情,这个反思和共情不是受害者反思,而是施暴者或者旁观者去反思,所以这类一般称之为反战叙事,但是这个剧本没有的,只有对立和仇恨。”

  王红卫可谓一针见血,《南京照相馆》后来能获得那么高的评分。

  能获得那么高的追捧,就是因为真实的反应了事实,没有什么反派反思和反战,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南京南京》就是这样,结尾让个本子人去反思,就是主流的反战。

  《金陵十三钗》也是这样,比上面电影好点,但也找了个白皮投机分子变成好人反思反战。

  申奥和文牧野对视一眼,心不由又提了上来,这么说他们本子难过审。

  “那老师?”

  “我懂你们的意思,这个本子如果改了,找个外国人来反战,那整个基调就全毁了,立意直接崩盘,还不如不拍。”王红卫一挥手,也是有几分激动。

  “是的,当初宣总也是这么说的,要保持一颗敬畏心,站在民族的高度,以人民史观来拍,而不是反战。”申奥道。

  文牧野连连点头,他也听到了。

  “所以啊,你以民族视角是不是和其他民族对立的,以前还有八国联军,还有那个什么野猪,对不对。”王红卫就像跟两人在上课一样,把症结讲清楚,免得以后他们在创作时不知道问题在哪。

  两人默默点头,已经听明白了,就是过不过审王红卫也保证不了。

  怕的就是群众之中有坏人。

  秦宣把这个本子从25年拿到08年拍是有些危险的,后来的风气正多了,现在的风气:米国空气是甜的,本子马桶水是能喝的..。

  “这样吧,我帮你们递上去,有什么问题也能说个明白,不至于直接打回来。”王红卫想替他们争取争取。

  毕竟这本子确实好,如果能拍,算是把自己两个学生抬起来了。

  “谢谢老师。”两人感激。

第87章 一种意外

  本来这个剧本是要递送给电影局下设的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的。

  这个小组由各方面专家以及各部门领导组成,就是这部门先审,审的是正治正确、历史准确和艺术表现以及价值导向问题。

  但王红卫没有,他直接递到了张红森手里,让他先看看。

  现在的电影领导是童钢,副领导有三位,其中张红森管的是电影创作与生产,其他两位管的是国际交流和政策制定还有市场监管。

  所以张红森是能直接管的,虽然他能直接管,但这类题材他没有绝对的话语权,不是他说过就能过的,还是要交给领导小组,形成专家意见。

首节 上一节 5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