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丹尼斯要退役,史蒂夫和BJ退不退不好说。”他老老实实的承认,却隐瞒了剩余的部分。
“那下个赛季球队要补强内线了?”麦迪说这话,手里动作没停,三分线外一大步的远投精准命中。
“还没想好。”
“对了,教练,听说你们国家那个大个子今年要参加选秀?”麦迪突然停下手中的球,转头看向陆远。
陆远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谁。
另一个时空中麦迪最强的搭档,让火箭成为无数人NBA启蒙时的主队的华夏长城——姚明。
有了大郅的试水,姚明提前一年进入NBA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大郅已经拿到一枚总冠军戒指了,自问不输于他的姚明当然也想尽快来大洋彼岸展示自己。
至于上海队那边会不会下绊子,借着陆远和大郅夺冠的风头,上海队的开价肯定不会像前世那么离谱就是了。
想到这儿,陆远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
现在已经是2001年5月份了,也就是说,再过四个月,就会发生那件大事,而老流氓乔丹的第二次复出也就近在眼前了。
而今年,手握状元签的大概率还是奇才。。。
“有意思。。。”陆远眯着眼睛投了个三不沾,脑海中全是姚明和乔丹联手的画面。
虽然有些不舍,但是陆远还是在球队解散之后义无反顾的开始了自己的球队改造计划。
大本、小奥尼尔、希尔、阿泰和麦迪组成的首发阵容已经趋近完美,替补席上也有越打越好的吉诺比利、大郅和里德。
陆远第一个下手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杜克时的爱徒。
沃利-斯泽比亚克。
夺冠游行的彩带还粘在球馆地板上没清理干净,陆远就已经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屏幕发了半小时的呆。
咖啡杯里的冰块早就化完了,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滴落在办公桌上,晕开一片水迹。
昨天早上斯泽比亚克偷偷往他办公室塞了张手写卡片,上面用歪歪扭扭的中文写着“谢谢教练“,落款还画了个笑脸。
那是去年圣诞节他随口教球员们写的中国新年祝福语,没想到这小子记到现在。
窗外传来行李箱滚轮的声音。透过百叶窗缝隙,陆远看见斯泽比亚克正把两个印着杜克大学标志的行李包塞进他那辆破旧的雪佛兰后备箱——这小子开完冠军派对就要赶着回母校参加训练营,说是要帮老K教练指导新人。
后座上还堆着没拆封的冠军纪念T恤,看包装应该是准备送给杜克的学弟们。
“沃利!“陆远推开办公室的玻璃门喊了一声,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哑。
斯泽比亚克正踮着脚调整后备箱里的行李,闻声差点撞到车顶。
他小跑过来的样子让陆远想起六年前在杜克篮球馆第一次见到的场景——那时候这孩子也是这么跌跌撞撞地跑过来,递给他一瓶冰镇可乐,说:“教练,他们说您喜欢喝这个。“
汗水把他额前的金发黏成一绺一绺的,像刚出水的金毛犬。
“漏拿东西了?“斯泽比亚克撑着膝盖喘气,夺冠派对上染的蓝色发尾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指了指训练馆,“要我帮忙搬什么吗?阿泰他们还在里面...“
“上车。“陆远把钥匙抛给他,“带你去吃那家波兰饺子。“
芝加哥西区的这家小店藏在加油站背后,是去年斯泽比亚克生日时偶然发现的。当时他们刚打完背靠背比赛,全队拖着疲惫的身体路过这里,被橱窗里飘出的洋葱香气勾住了脚步。
老板娘玛利亚还记得他们,看到两人进门就嚷着“冠军来了“,非要往桌上多加一份自酿的伏特加。
斯泽比亚克用叉子戳破饺子皮,热气顿时混着肉香喷出来,他像是汇报作业的学生一样对陆远说道:“从杜克回来,我约了格兰特去巴哈马钓鱼。“
师徒之间的关系太过自然,说是师徒,其实说是父子更恰当一些。
肉汁溅到桌上,形成一个小小的油洼。
陆远正在倒酸奶油的手顿住了。
银质小勺在瓷碗边缘磕出清脆的响声,隔壁桌的情侣往这边瞥了一眼。
窗外的加油站亮起霓虹灯,红蓝光斑在斯泽比亚克脸上交替闪过。
陆远想了一下,终究没有把那句话说出口。
第159章 斯泽比亚克的下家
陆远都忘了自己和斯泽比亚克聊了什么,毕竟是朝夕相处了整整六年的弟子,没有人比他和陆远的感情更深。
不过,他到最后也没说出那句话来。
5月的芝加哥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灌得湿透。
训练馆的屋檐漏着水,滴答滴答地敲在地板上,像是倒计时。
陆远坐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
球员们早都走了,麦迪回佛罗里达度假,阿泰斯特去了老家纽约疯玩,大本甚至已经跑去看拳击比赛了。
冠军游行才刚刚结束,整座城市的热闹劲儿还没散,可球馆里已经冷清得能听见回音。
他手里捏着一张空白的球员评估表,钢笔的墨水洇透了纸背。
纸的顶端写着“沃利-斯泽比亚克——2000-2001赛季表现回顾“。
陆远突然想起了去年的一场比赛,那是德州的客场之旅,他们在达拉斯赢了一场硬仗,斯泽比亚克最后5秒投进了反超三分。
赛后他红着眼睛跑过去跟陆远拥抱,像只兴奋过头的小狗。
比赛结束回芝加哥,回程的飞机上他太累了,直接倒头就睡,队服都没换,袖口还沾着球场地板的灰尘。
吉诺比利从后排探头看他,憋着笑小声说:“教练,他打呼噜比你训话还响。“
陆远把外套盖在他身上,斯泽比亚克没醒,只是无意识地皱了皱鼻子,嘀咕了一句梦话:“再给我一次投篮机会......“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雷声闷闷地滚过来,将陆远从回忆中惊醒。
他把那张评价表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
桌子另一头摆着的是球队的深度分析报告——希尔和阿泰斯特锁定了锋线首发,替补席上有吉诺比利和大郅,斯泽比亚克需要和他们两个争夺上场时间。
“可他明明值得更多......“陆远小声说,像在说服自己。
他站起身,从书柜最底层抽出一个文件夹,标签是“杜克—1997“。
里面是当年斯泽比亚克的大学球探报告,纸页黄得厉害,边角卷起褶皱。
第一页贴着他的招生照片,金色短发,笑得有点傻气,旁边是陆远自己的笔迹:“这孩子能成为NBA最好的射手之一,只要给足他信任。“
现在呢?
他是冠军球队的第七人,场均只打18分钟,数据栏里填着“可靠替补“这种冷冰冰的词。
没给斯泽比亚克信任的,偏偏是他自己。
陆远掏出手机,深吸了一口气,拨了出去。
芝加哥南区的这家小餐馆开了一辈子,墙上的油漆剥落得像老树的皮。陆远推门进去时,斯泽比亚克已经在最里面的卡座等着他,桌上摆着两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
“教练!“他咧着嘴站起来,头发乱翘着,像是刚从床上爬起来。
事实上他确实是的——接电话时他还在睡,在杜克帮忙那两天给他累坏了。
“你倒是守时。“陆远坐下,咖啡的苦涩香气钻进鼻腔,“我还以为你得睡到中午。“
“您打电话说‘有事谈’,我哪敢怠慢。“斯泽比亚克扒拉了一下头发,笑着端起咖啡,“不会是又要提前集训吧?我还没去钓鱼呢。“
“沃利。“陆远打断他,杯子在桌面上轻轻一磕。
斯泽比亚克的手指顿了一下,嘴角的笑意淡了点:“......这么严肃?”
“我给你找了个机会。“陆远直视他的眼睛,“奇才缺少一名主力得分后卫。“
斯泽比亚克的咖啡杯悬在空中,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
“......他们愿意保证你首发位置。“
空气凝固了几秒,勺子磕在瓷盘上的声音都刺耳起来。
斯泽比亚克低头盯着杯子,像是在数咖啡里的泡沫,然后慢慢地、极慢地放下杯子,抬起头。
“您......要交易我?“
陆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你在芝加哥的定位......不适合长期发展。“
斯泽比亚克忽然笑了,短促的、带点自嘲的那种:“我以为......我以为这个赛季我证明了自己。“
“你确实证明了。“陆远向前倾身,“所以我才更不能让你困在这里。“
外面的雨更大了,水珠砸在玻璃窗上,像小石子一样噼啪作响。
餐馆老板把收音机的声音调大了些,体育新闻正回放着公牛的夺冠时刻,主持人的声音兴奋地穿透雨幕:“——斯泽比亚克季后赛三分命中率联盟第三,效率惊人——“
斯泽比亚克盯着窗外,眼睛像是被雨水浸湿一样亮得吓人:“是球队的决定吗?“
“我的决定。“陆远说。
“......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陆远的声音很低,“比‘第七人’更好。“
斯泽比亚克的呼吸滞了一下。
“记得杜克那年吗?“陆远继续道,“你在对肯塔基的比赛里连进四个三分,全场起立鼓掌。比赛结束后你跟我说,你想要更大的舞台。“
“可我现在就在最大的舞台上。“斯泽比亚克终于抬眼看陆远,嗓音有点哑,“我们是总冠军。“
“你是冠军拼图,但不是主角。“陆远咬牙,“沃利,你是全明星级别的球员,可在这儿你连首发都无法保证。“
斯泽比亚克沉默了。
桌上的咖啡凉了。
陆远盯着他的侧脸,忽然想起上赛季某场常规赛,他们在盐湖城苦战双加时赢了爵士。
斯泽比亚克替补砍下28分,赛后采访有记者问他:“在这么强的队伍里打替补,甘心吗?“
当时斯泽比亚克擦了擦汗,笑着说:“只要能赢球,我在哪儿都行。“
“我爸妈昨天刚在城里买了套公寓。“斯泽比亚克突然说,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盖过去,“说想离我更近点......“
陆远捏紧了杯子。
“您真的觉得我......“斯泽比亚克抬头,眼眶发红,“在奇才更好?“
“是。“陆远逼着自己点头,“具体什么原因我不方便说,但是下个赛季,你能得到更多空位。他们的战术会更依赖你的投篮......“
“我不是在问战术。“斯泽比亚克打断他,“我是问,您真的觉得我应该走?“
窗外的雨声忽然安静了一瞬,像是世界在等这个答案。
陆远的手指攥紧了又松开:“......我不想让你走。“
他终于承认,嗓子哑得厉害:“但我更不想让你后悔。“
斯泽比亚克盯着他看了很久,终于扯出一个笑,但是比哭都难看。
“教练,我只想在你手下打球,哪支球队我都不想去。”
陆远这次终于坚决的摇了摇头,表情也坚定了起来。
“你可以恨我,但是下个赛季,球队没有你的位置了。“
“恨您总是对的。“斯泽比亚克灌了口冷掉的咖啡,做了个鬼脸,“真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