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238节

  跑道边的警戒线外,来自全美各地的摄影记者们早挤成了沙丁鱼罐头。

  一个戴着小黄帽的实习记者被挤得单脚着地,还拼命举着尼康相机大喊:“卡尔!听说你拒绝了爵士队2000万的合同?就为了一枚戒指?“

  马龙停下脚步,突然转身走向记者群。

  保安顿时紧张起来,这位铁肘先生的脾气可是联盟出了名的爆。

  谁知马龙竟弯腰冲着那个满脸雀斑的实习记者眨了眨眼:“小朋友,等你有机会和鲨鱼、科比一起打球时,你就会知道...“他故意顿了顿,惹得所有话筒都往前凑了半米,“钱算个屁。“

  闪光灯瞬间炸成一片。

  有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记者摇头感慨:“我采访NBA三十年,从没见过这么离谱的阵容。“

  第二天清晨,《体育画报》资深编辑比尔-西蒙斯是被主编的电话吵醒的。

  他嘴里还残留着昨晚波本威士忌的味道,就听见听筒里传来公鸡打鸣般的尖叫:“立刻!马上!给我做个F4的合成封面!要震撼!要像当年乔丹退役特刊那么炸!“

  三小时后,全美各大报刊亭最醒目的位置都摆上了同一期杂志:电脑合成的图片上,奥尼尔和马龙像两座黑色山岳般镇守篮下,佩顿张着血盆大口在前场领防,科比则飘逸地腾空而起准备扣篮。

  猩红色的艺术字压着四人身影:“NBA大结局?“

  ESPN演播室里,刚刚签下千万合同的斯蒂芬-A-史密斯正对着镜头喷唾沫星子:“听着!这他妈的简直是作弊!39岁的马龙和35岁的佩顿确实老了,但当你把他们和巅峰鲨鱼、巅峰科比摆在一起?“他突然抓起桌上的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个∞符号,“这就是无解方程式!“

  导播间里,年轻的工作人员偷偷嘀咕:“斯蒂芬昨晚肯定又去夜店了,他领带都是歪的。“

  消息传到克利夫兰时,麦迪正在自家后院投篮。

  经纪人突然闯进来,差点被滚动的篮球绊倒:“特雷西!出大事了!湖人组了F4!“

  麦迪慢悠悠地擦了擦汗,从冰桶里抽出两瓶运动饮料。

  他递给经纪人一瓶,自己拧开另一瓶灌了大半,才不紧不慢地说:“所以呢?“

  “所以?“经纪人声音高了八度,“下赛季我们还怎么打?“

  麦迪望着泳池里晃动的阳光倒影,突然笑了:“知道吗?他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在过去的三年里,教练,我,和我们,给他们留下了太大了阴影。他们害怕,害怕教练,或者我,会继续统治这个联盟。”

  在克利夫兰,刚满19岁的勒布朗·詹姆斯关掉了电视机。

  房间里只剩下他沉重的呼吸声。

  床头的《今日美国》报纸上,F4的合照几乎占据整个版面。

  他盯着马龙铁铸般的胳膊看了许久,突然抓起篮球走向外面——那里有一个标准的半篮篮球场。

  尼克斯训练馆的战术会议室里,冷气打得有点太足了。

  史蒂夫-纳什裹紧了训练外套,手指敲在《纽约邮报》头版的油墨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你看看这个,“他把报纸推过光滑的樱桃木桌面,“洛杉矶那边已经开香槟了。“

  加内特正用毛巾擦拭着早上训练时留在光头上汗珠。

  报纸上那张合成照片几乎占满整个版面——奥尼尔咧着大嘴笑得像头捕食成功的鲨鱼,马龙的铁肘有意无意地对着镜头方向,佩顿摆出标志性的“手套“手势,科比则冷漠地站在最边上,眼神却比任何人都要锋利。

  编辑还“贴心“地做了对比图:左边湖人F4金光闪闪,右边尼克斯球员照片除了纳什和加内特之外,其他人被粗暴地PS成了几个大大的问号,底下配文:“纽约人准备好了吗?“

  加内特把报纸揉成团精准投入垃圾桶:“老子从明尼苏达冰天雪地里爬出来,可不是为了看洛杉矶人嘚瑟的。“

  会议室外的走廊上,德韦恩-韦德正试图用橘子在墙上画出的圈圈练习打板投篮。

  某个 rookie抱着战术板经过时不小心撞掉了他手里的橘子,韦德竟瞬间完成了一个条件反射般的抢断动作,引得路过的科沃尔吹了个长长的口哨。

  “见鬼!“韦德自己都愣住了,看着自己的右手喃喃自语:“我这手好像有自己的想法...“

  ——

  曼哈顿中城的那家牛排馆李,王治郅搓了搓手心,看着对面正切着肋眼的陆远,脸上难掩激动。

  餐厅角落里,一台老式电视机播放着ESPN的滚动新闻:“马刺宣布签下吉诺比利,联盟格局再添变数……”

  公牛七个离队球员的名字像跑马灯一样反复闪过——除了他。

  “大郅。”陆远放下刀叉,牛排只动了两口。

  “教练。”大郅端起杯子喝了口水,杯壁上沾着他有些发汗的指印。

  窗外纽约傍晚的天色暗了下来,霓虹灯在玻璃上投下晃动的光影。

  陆远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夹,轻轻推到他面前:“有兴趣下赛季跟我干吗?”

  王治郅甚至没翻开文件,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好啊。”

  陆远笑了:“你不问问细节?”

  “NBA的路我走得不容易,但有一条我很清楚——”大郅把餐巾折好放在一旁,“没有你,我甚至没有踏上这个赛场的机会。”

  陆远点点头,但神色却沉了些:“但现在有个问题。”他食指轻轻点了点桌面,“我们薪资空间满了。”

  “底薪?”大郅挑眉。

  “底薪。”陆远盯着他的眼睛。

  房间里的温度似乎更冷了。

  陆远等着他的反应——联盟里没人会愿意在巅峰期拿底薪,更何况一个刚刚在王朝球队打出名堂的空间型内线。

  但大郅只是耸耸肩,从桌上拿起一支笔:“行啊,签吧。”

  陆远愣了一下:“等等,你不争取点别的?出场时间?战术地位?”

  王治郅咧嘴一笑,露出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老实人笑容:“我要是打得好,您自然会给我时间。要是打得烂——”他顿了一下,“那我也没脸要更多。”

  陆远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哈哈大笑,指着餐厅那台老电视:“你看看,现在全联盟都在抢人,湖人凑F4,马刺弄来马努,太阳堆了一堆射手……结果最实惠的一笔引援,是我用一个底薪把你搞定了。”

  大郅也跟着笑了,但笑得没那么轻松。

  陆远盯着他看了几秒,随后伸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底薪一年,明年我给你大合同。”

  大郅签完字,合上文件夹,突然问了句:“教练,咱们队里…现在谁加练最凶?”

  “KG。”陆远笑了,“怎么?等不及要被他折磨了?”

  “不是。”大郅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我是想确认下,我能比他更早到球馆。”

  餐厅外,纽约夜色深沉,霓虹灯闪烁。

  陆远望着王治郅走向出租车的背影,突然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有自己人的感觉,真好。

第222章 七年前的承诺

  大卫-斯特恩站在NBA总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节轻轻敲击着玻璃。

  第五大道的霓虹灯把纽约的夜色染成了紫红色,街上的人潮汹涌,但他视线的焦点却始终锁定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方向——那座球馆正在悬挂全新的宣传横幅,加内特和纳什的大幅海报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但他现在没心情欣赏纽约的夜色。

  办公桌上摊着两份文件——左边是上个月对森林狼的最终处罚通告,“阴阳合同“四个字被红笔重重圈了出来;右边则是一份刚刚送达的签约备案:王治郅,1年,底薪。

  斯特恩叹了口气,他摘下眼镜,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执行副总裁海蒂-尤伯罗斯探头进来:“总裁,律师团队到了。“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一名不便透露名字的特别助理正把一叠资料摔在桌上:“这完全就是乔-史密斯事件的翻版!一个能在市场拿500万的中产球员突然签底薪?当我们都是傻子吗?“

  而NBA的首席法律顾问马克-塔图姆翻看着大郅在公牛的数据统计:“上赛季场均13分6篮板,三分命中率39%,这种球员拿底薪?“

  斯特恩猛地拍桌:“够了!“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他转向联盟薪资审计主管:“能查到暗箱操作的证据吗?“

  “暂时没有。“主管擦着汗,“但陆远和王治郅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亲密了,而且...“他犹豫了一下,“中国球员的经纪团队一向......不透明。“

  这句话让斯特恩的眉头跳了跳。

  某亖人还在喋喋不休:“我们应该立即启动调查!去年刚罚掉森林狼两个首轮签,这次...“

  “够了。“斯特恩突然站起身,走到窗前再次望向麦迪逊花园的方向。

  球馆外墙上,加内特的巨幅海报正被工人调整角度,狼王怒吼的形象在探照灯下栩栩如生。

  他想起三天前在餐厅偶遇尼克斯老板多兰时,那个永远醉醺醺的富豪拍着他的肩膀说:“大卫,新赛季我们的收视率会创新高的,对吧?“

  他还记得当时多兰的雪茄烟灰落在了他价值五千美元的定制西装上。

  “总裁?“塔图姆试探性地问道,“要发调查令吗?“

  斯特恩转回身时,脸上的犹豫已经消失了:“文件归档,不做特别调查。“

  “什么?“塔图姆差点跳起来,“这明显...“

  “我说了,归档!“斯特恩的声音突然拔高,“除非你们能找到白纸黑字的证据,否则这就是一份合法的底薪合同。“他指向窗外,“知道现在纽约每天新增多少季票持有者吗?知道中国电视台刚签下破纪录的转播合约吗?“

  会议室鸦雀无声。

  斯特恩整理着袖扣,语气突然平静下来:“去年明尼苏达的事,是因为他们做得太蠢。“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桌上的文件,“而这次......我没看见任何问题。“

  当众人退出会议室后,塔图姆悄悄留了下来:“所以,我们这次选择......“

  “选择相信球员的牺牲精神。“斯特恩从抽屉取出一盒雪茄,这是上周尼克斯公关部送来的“小礼物“,“告诉审计部门,正常备案就行。“他顿了顿,“但密切注意尼克斯下赛季的续约动向。“

  塔图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他轻轻带上门之后,斯特恩低声自语道:“有时候,联盟需要的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精采的故事。“

  落地窗外,一架飞机拖着尾焰划过纽约夜空,星光与霓虹在这一刻同时倒映在玻璃上,将总裁的镜像切割成碎片。

  盛夏的热浪席卷北美大陆,NBA自由市场的喧嚣也终于尘埃落定。

  《时代周刊》最新一期的头版标题是《大迁徙时代》,配图是七件不同颜色的球衣散落在美国地图上,而正中央的陆远的手中则拿着一颗鲜艳欲滴的苹果。

  陆远坐在曼哈顿公寓的阳台上,手里翻着刚送来的联盟各队阵容名单。

  热咖啡的雾气在晨光中升腾,他轻轻吹了吹,眼神却停留在那些熟悉的名字上——就像在翻阅一本老相册。

  ESPN又在放那支公牛的集锦,电视里传来熟悉的背景音乐,那是NBA官方为三连冠公牛制作的纪录片《王朝落幕》的片头曲。

  陆远没起身,但他知道接下来会看到什么画面:麦迪的无所不能,希尔在罚球线起飞暴扣、大本怒吼着摘下篮板、阿泰斯特用肌肉碾进内线、吉诺比利的蛇形突破...还有替补席上,大郅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喝彩的身影。

  “嘭!“楼下的报刊亭传来杂志落地的声响。

  《体育画报》的封面标题赫然是:“分崩离析:史上最强公牛成员今何在?“

  底特律的秋意来得比其他城市都早。

  格兰特-希尔站在新装修的豪宅门前,看着搬家公司把最后一件家具抬进屋。

  他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是和比卢普斯的短信:“哥们,明天训练馆见。“

  不远处,本-华莱士正带着一帮小球员在社区篮球场训练,粗犷的喊叫声隔着两条街都能听见。

  “希尔先生!“一个骑着自行车的报童扔来今天的《底特律自由报》,头版是五张合成照片:两个华莱士筑起的禁飞区,阿里纳斯嚣张的投篮姿势,比卢普斯掌控全局的身影,还有希尔优雅的突破瞬间。

  标题却刺眼得很:《坏孩子军团2.0》。

  迈阿密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

  杰梅因-奥尼尔把墨镜推到额头上,仰望着美航球馆外新挂起的巨幅海报——他穿着热火球衣的造型旁边,印着帕特-莱利的手写体标语:“新时代的火焰“。

  更衣室里,他刚分配到的柜子还带着上一位主人的痕迹,名牌槽里“莫宁“的名字刚刚被撤下,胶印还留在那里。

首节 上一节 238/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