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没有任何抱怨。
他的内心,平静得像一口深井。
陆远的承诺,就像一颗定心丸,让姚明在之后所有的流言蜚语和冷遇中,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
他坐在冰冷的更衣室长凳上,打开了墙上的电视。
屏幕上,正好在播放ESPN那档节目,斯蒂芬·A·史密斯正在对金州勇士队进行着他那著名的咆哮式点评。
看着屏幕下方滚动的交易信息,姚明的眼神,陡然一凝。
蒙塔·埃利斯,安德里斯·比德林斯……换……拉加·贝尔,鲍里斯·迪奥,斯蒂芬·库里。
别人看到的,是勇士队的疯狂和愚蠢。
而姚明,凭借着他那顶级的篮球智商,却像一个顶级的棋手,瞬间看穿了这盘棋局背后,那令人心悸的深远布局。
送走埃利斯,是为了给罗斯和库里这对后场双子星,腾出绝对的球权和战术地位。
这是要确立核心。
送走比德林斯,清空内线,是为了创造出极致的,前所未有的进攻空间。
这是在为一种全新的打法清扫场地。
得到贝尔,是为了弥补后场防守的短板。
得到迪奥,是为了增加一个高位的策应点。
得到库里是为了增加球队的空间。
而陆远为他准备的那个位置,那个三秒区内的王座,现在正空着。
勇士队的内线,空得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个所有专家都认为的致命弱点。
但姚明知道,那不是弱点。
那是一个虚位以待的邀请。
一个只为他而留的王座。
斯蒂芬·A·史密斯还在电视里咆哮着,说勇士队没有中锋,说他们会被对手的内线彻底打爆。
姚明关掉了电视,嘴角却缓缓地勾起了一抹久违的,充满自信的笑容。
他不需要去做什么。
他不需要去联系经纪人,不需要去向奇才队申请交易。
他只需要等待。
就像一个耐心的猎人,等待着远方传来的,那一声约定的号角。
他站起身,走向力量房,开始了又一组枯燥而痛苦的腿部力量训练。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冰冷的地板上。
他知道,他离那个全新的世界,又近了一步。
而华盛顿奇才队的管理层,也正在因为他那份巨大的合同而焦头烂额。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甩掉这个包袱,却不知道他们手中这块被视为“废铁”的资产,即将在另一片土地上,被锻造成王冠。
第358章 勇士双子星
2008年的秋风,带着一丝萧瑟,吹遍了整个北美大陆。
对于亿万篮球迷而言,这股风却点燃了压抑已久的激情。
NBA新赛季的大幕,在万众的翘首以盼中,轰然拉开。
这是一个属于巨人的时代,一个豪强并起,王座之下皆为焦土的血腥年代。
芝加哥,凛冽的风之城,如今正被两股炙热的气浪所包裹。
勒布朗·詹姆斯,那个从阿克伦走出的天选之子,已经彻底褪去了新秀赛季的青涩。
在陆远离开联盟,江湖失去标杆的这一年里,他用坦克般碾压一切的突破和日益成熟的领袖气质,向全世界宣告,新生代最强小前锋的王座,已然归他所有。
而在他的身侧,站立着一个仿佛能用双肩扛起整片天空的怪物——德怀特·霍华德。
上个赛季,他刚刚将职业生涯第一座篮板王奖杯收入囊中。
他那身恐怖的肌肉线条,以及在禁区内近乎蛮不讲理的统治力,让所有对手在踏入三秒区之前,都必须掂量一下自己的骨头够不够硬。
当联盟最顶级的锋线冲击力,与最纯粹的内线破坏力合二为一,整个世界都相信,属于芝加哥公牛的红色风暴,将足以颠覆现有的联盟格局。
视线转向克利夫兰,骑士队同样不甘寂寞。
特雷西·麦克格雷迪,依然是这支球队无可争议的灵魂。
他那双迷蒙的睡眼之下,隐藏着联盟最顶级的得分天赋。
即便岁月让他的白马长枪不再如往昔般锋锐,但那招牌式的飘逸干拔,依然是无数防守者的噩梦。
骑士管理层深知,仅靠一个麦迪,已无法在这片残酷的丛林中走得更远。
他们果断出手,从纽约换来了莫·威廉姆斯。
这位充满了攻击性的后场球员,将与老成持重的组织者安德烈·米勒一起,为麦迪那台超级引擎,注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燃料。
然而,无论风城如何狂暴,克利夫兰如何坚韧,当人们谈论起“王朝”这个词汇时,目光总会不自觉地投向那座篮球的麦加圣地——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
在这里,一场无声的权力交接已然完成。
由陆远亲手铸就,历经凯文·加内特与史蒂夫·纳什辉煌时代的尼克斯王朝,迎来了它的第三代君王。
德维恩·韦德,那个身披三号战袍,快如闪电的男人,已经从两位传奇前辈的手中,接过了那柄象征着荣耀与责任的权杖。
他的手指上,三枚总冠军戒指熠熠生辉,但他的眼神里,燃烧着的却是对第四枚的无尽饥渴。
他就是纽约的新王,是这座城市永不熄灭的火焰,是尼克斯王朝延续下去的惟一理由。
在这股由超级巨星们掀起的汹涌浪潮之下,几乎没有人,会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西海岸,那个常年被迷雾笼罩的湾区。
金州勇士队,就像一个不合时宜的闯入者,一个脱离了时代主旋律的异类,用一种近乎疯狂和荒诞的方式,开启了他们的新赛季。
斯蒂芬·库里。
德里克·罗斯。
在绝大多数所谓的专家和资深球迷眼中,这两个名字,代表着天赋,也代表着稚嫩和不成气候。
他们是两个前途光明的二年级生,或许未来能成为全明星,但现在,他们还远未到能扛起一支球队的程度。
然而,在勇士队的场边,那个留着一撮小胡子,眼神中永远闪烁着疯狂光芒的男人——唐·尼尔森,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的手中,库里和罗斯,被组合成了一种篮球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双控卫体系。
不,那甚至不能称之为体系。那是一团火,一团足以将所有传统篮球战术板都烧成灰烬的,奔腾不息的烈火。
德里克·罗斯,一个仿佛能撕裂空间的黑色闪电。
他拥有着篮球历史上都堪称顶级的启动速度和变向能力,他的每一次突破,都像是一把烧得通红的利刃,狠狠刺入对手的防守阵型。
斯蒂芬·库里,一个如同来自异次元的精准射手。
他的射程,模糊了三分线和中圈的界限。他的出手速度,快到让防守者连伸手的机会都没有。
唐·尼尔森彻底释放了这两头猛兽。他走进训练馆的第一天,就当着所有球员的面,撕掉了球队所有的战术手册,然后在战术板上,用红色的马克笔,重重地写下了一个单词——跑!
从那一刻起,金州勇士队的比赛,变成了一场场让观众目不暇接,让对手头晕目眩的田径大赛。
比赛的场面通常是这样的:对手刚刚投篮命中,勇士队的底线发球快如闪电。罗斯接到球,甚至不需要观察,就如同冲出闸门的猎豹,瞬间启动。他的面前,是对方尚未完全落位的防线。他一个不讲道理的体前变向,过掉第一个防守人,然后迎着对方匆忙补防过来的内线,在空中做出一个匪夷所思的超级拉杆,将球打进。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四秒。
而当对手的防守因为罗斯那无解的突破而疯狂向内线收缩时,库里就成了那个最致命的幽灵。他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不紧不慢地跑到三分线外两步远的位置,一个他最舒服的“办公室”,然后接到罗斯心领神会的传球。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半点的调整,用一种看似随意却快到极致的方式,将球轻轻拨出。
“唰!”
篮球空心入网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死神的咏叹调,成了甲骨文球馆每个夜晚最动听的交响乐。
为了将这种疯狂的理念贯彻到底,勇士队在休赛期还完成了一笔在当时看来颇为费解的交易。他们送走了球队上个赛季的得分王,身体强壮的锋卫摇摆人科里·马盖蒂,从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换来了年事已高,但射术依然精湛的老射手——佩贾·斯托贾科维奇。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纯粹为了清理薪金空间的操作。但只有唐·尼尔森和勇士队内部的人知道,佩贾的到来,为这台已经快到极致的跑车,装上了最后一枚名为“空间”的涡轮增压器。
当罗斯、库里、佩贾同时出现在场上,整个半场,对于勇士队而言,都变成了没有死角的攻击区域。对手的防线被前所未有地拉扯开来,他们的内线,空旷得像一片可以策马奔腾的草原。
然而,凡事皆有代价。这种极致的进攻,带来的问题也同样致命。
这支球队的防守,简直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他们的首发中锋,是来自法国的罗尼·图里亚夫。他激情四射,能跑能跳,能用夸张的怒吼点燃全场的气氛。但他那不到210公分的身高和略显单薄的身体,在面对联盟各路肌肉棒子时,显得是那么的无助。勇士队的禁区,成了一条不设防的高速公路,任何一个拥有基本低位技术的内线,都能在这里刷出职业生涯新高。
替补席上,坐着球队唯一一个称得上防守专家的球员,拉加·贝尔。这位以撕咬式防守闻名的老将,依然能用他牛皮糖般的贴身紧逼让对手的箭头人物感到烦躁。但他毕竟年岁已高,双腿已经无法支撑他整场比赛都保持那样的强度。
于是,勇士队的比赛,呈现出一种极其诡异的模式。他们能在一场比赛里狂轰130分,也同样能让对手轻松拿到135分。他们的比赛永远不缺乏精彩的进球和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攻防回合,但最终的胜利,却总是像一个调皮的精灵,在最后时刻与他们擦肩而过。
TNT的王牌节目《Inside the NBA》的演播室里,查尔斯·巴克利正一边发出杠铃般的笑声,一边用力地拍着桌子。
“我爱死这支金州勇士队了!肯尼,我向上帝发誓,如果我有时间,我愿意买季票去看他们的每一场比赛!这简直比看哈林花式篮球队的表演还要有趣!德里克·罗斯,他就像年轻时的我,只不过他比我快多了!还有那个娃娃脸杀手,斯蒂芬·库里,他投篮的姿势,让我想起了雷吉·米勒,但他比米勒还要不讲理!”
“飞猪”的搭档,肯尼·史密斯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着附和道:“是的,查克,我同意。他们的进攻天赋是现象级的,罗斯的速度,库里的投篮,都是未来十年联盟的宝贵财富。但是,我们必须说实话,这支球队的建队思路,简直是一场灾难。他们是在打NBA,还是在打一场全明星周末的表演赛?你不能指望靠罗尼·图里亚夫和拉加·贝尔去赢得总冠军,甚至连季后赛都进不去。”
巴克利收起了夸张的笑容,难得地一脸严肃地对着镜头说道:“听着,我非常尊敬杰里·韦斯特,他是活着的传奇。我也很欣赏唐·尼尔森的勇气,他是个战术天才。但他们现在在湾区干的事情,恕我直言,就是在浪费这两个年轻人的天赋。他们在用一种最华丽,最赏心悦目的方式,朝着乐透区疯狂俯冲。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得到明年的状元签,那个来自俄克拉荷马大学的怪物,布雷克·格里芬。除了这个解释,我想不到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华丽的摆烂”、“YouTube球队”、“数据刷子”、“联盟最大的笑柄”。
这些冰冷而尖锐的标签,像雪片一样,从全美各大媒体飞来,死死地贴在了金州勇士队的身上。
没有人相信他们能够赢球。
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陆远离开之后,杰里·韦斯特和唐·尼尔森晚节不保的一场荒唐闹剧。
联盟中只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人知道,金州勇士队真正的幕后掌控者,是那个已经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一年多的王朝教父——陆远。而球队名义上的老板,只是大卫·陈,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投资者,一个被推到台前的完美挡箭牌。
对于外界所有的喧嚣和嘲讽,陆远置若罔闻。
此刻,他正坐在湾区一间可以俯瞰整个金门大桥的顶层公寓里,眼神平静地看着面前数十块屏幕上同时播放的比赛录像。
他的身边,站着一脸忧虑的杰里·韦斯特。
“陆,我们真的要让球队这么打下去吗?”韦斯特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指着其中一块屏幕,上面显示着勇士队惨不忍睹的防守数据,“我们的防守效率是联盟倒数第一。罗尼在内线几乎快被每一个对手打哭了。对手的每一次挡拆,都能像手术刀一样轻松切开我们的防线,直捣黄龙。长此以往,这会彻底摧毁球员们的信心和斗志。”
陆远没有回头,他的目光依然如同鹰隼般锁定在屏幕上。
其中一块屏幕里,罗斯刚刚完成了一次石破天惊的突破隔人暴扣,引得全场欢呼。
但镜头一转,对方的中锋就在下一个回合,在图里亚夫的头顶上,轻松地摘下进攻篮板,二次进攻得手。
“杰里,你看到的,是失分,是漏洞百出的防守。”陆远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仿佛蕴含着洞察一切的智慧,“而我看到的,是空间,是习惯,是未来。”
他伸出手指,在其中一块屏幕上轻轻一点,画面瞬间定格。
定格的瞬间,是对方中锋为了延误罗斯的突破,不得不提到罚球线以上的位置。
“你看,杰里。为了防守德里克和斯蒂芬发起的挡拆,对方的大个子,别无选择,必须提到高位。这就意味着,他们身后的篮下,是完全真空的。现在,我们没有一个能够惩罚他们这个选择的点,所以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这么做。但他们正在慢慢习惯,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来防守我们。”
陆远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双手背在身后,眺望着远方被晚霞染成金色的海面。
“一头真正的狮子,在它亮出自己最锋利的爪牙之前,最好的伪装,就是扮演一只温顺无害的绵羊。现在,全联盟都以为我们在摆烂,以为我们是一支华而不实,不堪一击的表演队。这样很好,非常好。当那块我们等待已久的,最后的拼图归位时,他们才会猛然惊醒,才会明白自己一直以来面对的,到底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怪物。”
韦斯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海天一色,壮丽无比。但他心中的疑虑,却丝毫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