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脚步轻盈得落针可闻,生怕一丝声响,便会惊扰了此地流淌了千百年的宁静。整个藏经阁一层,显得空旷、肃穆,弥漫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庄严。
在入口内侧,一张看似平凡无奇的青石案几后,坐着一位老者。
他须发皆白,如雪如霜,面容枯槁,深深浅浅的皱纹爬满了脸庞,仿佛干涸大地的裂痕。
老者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几乎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灰色长老袍,正微闭着双眼,似在假寐。
其周身感应不到丝毫灵力流转的迹象,看上去,便与那凡尘俗世中随处可见、风烛残年的普通老叟,别无二致。
然而,当楚云缓步走近,将手中的云火令轻轻放置在冰凉的青石案几上时——
老者,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绝非凡俗的老眼!瞳孔并不浑浊,反而清澈澄净得如同初生婴儿,不染尘埃。但在那清澈的眼底深处,却仿佛蕴藏着一片无垠的星空,有星辰生灭,有岁月长河流转,充满了洞悉世事的智慧与历经沧桑的沉淀。
在他睁眼的这一瞬,楚云分明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似乎凝滞了微不可察的一刹那,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直面浩瀚星海般的深邃感扑面而来,虽只一闪而逝,却让他的心神如同被无形重锤敲击,剧震不已!
‘这位老者的修为,恐怕……深不可测,绝不在师尊火云子之下!’一个念头在楚云心底轰然炸响。
“弟子楚云,见过长老。”楚云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语气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恭敬。
老者的目光先是落在案几的云火令上,停留一瞬,随后缓缓移到楚云身上。那清澈的目光仿佛具有某种神奇的穿透力,能剥开一切外在伪装,直抵本源,将楚云从里到外看了个通透。
他脸上那纵横交错的皱纹微微舒展,露出一丝极淡、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能抚平人心浮躁的平和:“你,就是近两日名声传遍宗内,登顶登云梯,又在火莲池中闹出不小动静的楚云吧?老夫姓褚,负责看守这藏经阁。”
“正是弟子。”楚云恭敬应答,心中却是暗惊。自己这点经历,竟然连这位看似深居简出、不谙世事的守阁长老都已知晓,消息传播之快,远超他的预料。
褚长老微微颔首,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楚云的欣赏之色:“炼体入炼灵,三日七重天,根基雄浑,灵力特异……不错,确实不错。”
他话锋一转,直接问道:“你今日来藏经阁,所为何事?是想寻觅合适的后续主修功法,还是攻击防御之术?可以直接告诉老夫,老夫对此地典籍了如指掌,或可为你指点一二,省去你盲目寻觅之苦。至于所需的积分,”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宛如老狐般的狡黠,“老夫看你顺眼,只扣你七成便可。”
楚云心中一动,这位褚长老看似形貌枯槁,行将就木,没想到性子竟如此……有趣且大方。七成积分,这优惠力度,对于内门弟子而言,已是极大的优待。他再次躬身,诚恳道:“多谢褚长老厚爱。不过,弟子今日前来,并非为了高阶功法或法术。”
“哦?”褚长老白眉微挑,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显的讶异,“那你欲寻何物?”
楚云抬起头,目光坦然,直视老者,清晰地说道:“弟子想找一些关于炼体境的功法书籍。”
“炼体境?”褚长老的白眉挑得更高了,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显得更加意外,“你要多少?”
“回长老,”楚云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褚长老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因这个答案而加深了几分,他上下打量着楚云,语气带着几分不解与真切的劝诫,“楚云,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这修行之道,功法秘术,并非贪多就好,贵在精纯与契合自身。贪多嚼不烂,博而不精,乃是修行大忌,易入歧途。你如今已踏入炼灵境,正是勇猛精进、高歌猛进之时,理当选择一门品阶高、潜力大的主修功法,方能使得境界提升更加迅速,灵力积累更为雄厚磅礴。若再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早已跨越的炼体境功法上,只怕是徒耗光阴,得不偿失啊。”
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完全是长辈对看好的杰出晚辈的爱护与提点之意。
楚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知道褚长老是真心为他考虑。
他略一思忖,组织了一下语言,诚恳解释道:“多谢褚长老提醒,晚辈明白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也深知高阶功法对于未来修行的重要性。只是……”他略微沉吟,找了个相对合理且能令人信服的借口,“晚辈踏入炼灵境时日尚短,虽机缘巧合之下修为提升较快,但自觉对炼体境的诸多细微关隘、肉身潜藏的奥妙,理解得还不够圆满扎实,根基或许仍有未曾察觉的瑕疵。故而想广泛搜集各类炼体功法,并非为了照本宣科地重新修炼,而是想与自身原本的功法相互印证,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夯实根基。晚辈深信,唯有将根基打磨得无比牢固,如磐石般坚不可摧,未来的修行之路,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巩固根基是真,但这般不计成本、近乎偏执地搜罗所有炼体法门,其背后真正的目的,却是关乎那绝不能为外人道的混沌道基之秘。
褚长老闻言,眼中的讶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赞赏与欣慰。他捋了捋雪白的长须,缓缓点头,声音也柔和了许多:“不骄不躁,不因修为暴涨而忘乎所以,反而能沉下心来回过头,耐心打磨根基,此等心性,确实难得,远超寻常少年得志者。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老夫便依你。跟我来。”
说罢,褚长老颤巍巍地站起身,动作看起来迟缓无力,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但他一步迈出,脚下却仿佛缩地成寸,身形一晃,便已无声无息地到了数丈之外。楚云连忙收敛心神,不敢怠慢,快步跟了上去。
褚长老将楚云带到一楼中央区域的一个看似最为古朴、甚至边缘处已有些陈旧残破的书柜前。
这个书柜与其他油光锃亮、散发着灵木清香的书架截然不同,它通体呈暗褐色,木质纹理粗犷而清晰,散发着一种古老、沉淀的气息。上面摆放的书籍也多是泛黄的纸质典籍或边缘磨损的兽皮卷,而非那些光华内敛、便于存储的玉简。
褚长老伸出枯瘦的手指,指着书柜道:“这一柜,收录的皆是宗门搜集而来的炼体境基础与进阶功法。按照品阶高低,由上至下排列。最上层,本是天品炼体功法,皆是稀世珍品,借阅一本,参悟一天,需五百积分。”他指了指最上面几本散发着微弱却纯粹灵光的薄薄册子,那灵光仿佛有生命般缓缓流转。
“其下是地品功法,借阅一天,需二百积分。”
“再往下是玄品功法,一天一百积分。”
“最下层则是凡品功法,种类最杂,数量也最为庞大,一天三十积分。”
这个价格,尤其对于炼体境功法而言,堪称昂贵。特别是那天品功法,五百积分一天,足以让绝大多数内门弟子囊中羞涩,望而却步。
这也体现了宗门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与保护,同时也在无形中筛选弟子,防止其好高骛远。
楚云看着那满满一柜子,承载着无数前人智慧与肉身探索奥秘的功法典籍,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热切。
他直接问道:“褚长老,若是我欲将这一柜子的功法,全部借阅,为期一个月,大概需要多少积分?”他心中快速盘算着自己那刚刚到手的五万积分巨款,感觉应该足以支撑。
褚长老被他这“全部借阅”的豪言壮语弄得再次一愣,浑浊的眼睛都睁大了些,再次确认道:“全部?一个月?楚云,你可要想清楚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他顿了顿,带着提醒的意味说道,“藏经阁有铁律,所有功法秘籍,只能在阁内特定的密室中参悟修炼,绝不可带出藏经阁半步,以防功法外泄,此乃宗门根基所在,不容有失。不过你大可放心,那些密室都布置了强大的阵法和禁制,足以隔绝内外探查与干扰。以你目前炼灵境的修为,在里面修炼,绝不会对密室造成任何破坏,同时也足够安静,不会被外界杂音所扰。”
“原来如此,弟子明白了。”楚云点头表示理解,随即又生出一丝好奇,顺口问道:“那若是宗门内五境以上的前辈高人呢?”他指的是返虚境及以上的存在。
褚长老闻言,呵呵一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问题:“五境以上?呵呵,除了大长老和宗主火云子等寥寥数位,宗内还有几人能达到那般超凡入圣的境界?他们若需参悟某种典籍,自然享有特权,可以将功法带出,自行觅地深入研究,只需在规定时限内归还即可。毕竟,到了那个层次,已是一方巨擘,宗门的支柱,宗门给予绝对的信任,他们自然也都会严格遵守规矩,维护宗门利益。”
“弟子受教了,多谢长老解惑。”楚云不再多问,心中对宗门的规则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实力,在哪里都是最高等级的通行证,这条法则在修仙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心算了一下,这一柜子功法,从天品到凡品,加起来约莫有七八十本。
若按最高标准天品功法的价格粗略估算,一个月下来,确实是一笔堪称巨额的积分消耗,几乎要将他那五万积分消耗掉近半。
但他眼神没有任何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对褚长老道:“褚长老,弟子确定,就借阅这一柜所有的炼体境功法,为期一月。积分便从弟子令牌中扣除吧。”
褚长老深深地看了楚云一眼,不再多劝。他伸出枯瘦如柴的手指,在楚云的云火令上轻轻一点,一道微光闪过,积分已被划扣。
随后,他宽大的灰色袖袍对着书柜轻轻一拂,那整个书柜上的所有功法典籍,竟齐齐泛起或强或弱的灵光,然后化作数十道颜色各异、宛如流萤般的光点,如同受到无形之手的牵引,井然有序地飞入褚长老手中不知何时出现的一个看起来颇为古朴的储物袋中。
“随我来。”褚长老提着那此刻已装满了炼体奥秘的储物袋,转身向着藏经阁更深处走去。楚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紧随其后。
穿过几排散发着古老书卷气息的巨大书架,两人来到一扇铭刻着复杂无比、闪烁着微光的空间阵纹的石门前。
褚长老枯瘦的手指如穿花蝴蝶般打出几个玄奥法诀,石门无声无息地向一侧滑开,露出了后面一间仅有丈许见方的静谧石室。
石室四壁光滑如镜,上面铭刻着无数用于加固、聚灵、隔音的密集符文,隐隐流动着灵光。
室内空空荡荡,只在中央位置,摆放着一个看似普通的灰色蒲团。
“便是此处了。一月之内,你可在此静修参悟,无人会来打扰。时间一到,石门会自动开启。期间若真有十万火急之事,也可捏碎这枚玉符,老夫自会知晓。”褚长老将那个装着功法的储物袋和一枚触手温凉的白色玉符一并交给楚云,便不再多言,转身离去,那扇沉重的石门再次无声无息地闭合,将内外彻底隔绝。
静室之内,顿时只剩下楚云一人,以及那承载了数十种、成百上千年前人智慧结晶的炼体奥秘的储物袋。
楚云走到静室中央,缓缓盘膝坐在那唯一的蒲团之上。
他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下有些激荡翻腾的心绪。
他知道,接下来,将不是一次简单的学习或闭关,而是一场以万法为薪柴,点燃自身混沌道途,走向未知与强大的……
第26章 混沌熔万法,道经施展初蜕变
这是一种绝对的、近乎真空的宁静。楚云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血液在血管中潺潺流动的细微声响,能感受到心脏沉稳而有力的搏动。
他并未急于取出那些承载着无数前人智慧的功法典籍,而是先盘膝静坐,闭目凝神,如同老僧入定,将自身的精气神调整至最圆满、最巅峰的状态。
体内,《混沌一气功》开始缓缓运转。丹田深处,那方灰蒙蒙、仿佛承载着天地初开奥秘的混沌道基,随之如同拥有生命般微微搏动起来,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与欢欣的意念波动。
他如此执着,甚至不惜耗费巨量积分搜罗这些低阶功法,自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一切的源头,皆在于火莲池那场脱胎换骨的蜕变。
当他借助那一缕混沌母气,成功筑就万古罕见的混沌道基,并一举突破至炼灵境七重之后,他便敏锐地察觉到了自身主修功法的惊天异变。
那门以《一气功》为根基,经由混沌道瞳推演、优化至九重的《混沌一气功》,其原本清晰可见的九重上限,仿佛被一股无形的伟力彻底打破、重塑!
功法的脉络在他心神中无限延伸、拓展,最终定格在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九十九重!
这,已然不再是原本的《混沌一气功》了。它脱胎换骨,化作了一部拥有无限成长潜力、直指大道本源的至高道基根本法。楚云心怀敬畏与激动,将其重新命名为——《混沌道经》!
在突破后短暂的调息中,他曾以混沌道瞳内视己身,细致推演。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心跳加速:丹田内的混沌道基,对于外界的功法知识,竟表现出一种如同饥饿野兽般的“渴望”。
当他的神念模拟、扫过自身所知的寥寥几种法术运行路线时,混沌道基便会传递出清晰无比的欢欣雀跃之意,而《混沌道经》的运转,也随之变得更加灵动、顺畅了一丝。
一个石破天惊的大胆猜想,在他心中轰然成形:这混沌道基,莫非拥有吞噬、融合其他功法精髓的逆天之能?
而《混沌道经》这门以混沌为根基的功法,其后续的成长路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按部就班苦修,而是需要海纳百川,汲取万法养分,方能不断突破上限,一步步臻至那传说中的九十九重,乃至……更高?
若猜想为真,那这部《混沌道经》,将成为一部史无前例、可随吞噬功法而不断进化、无限成长的逆天经典!
而验证这惊世猜想的第一步,最为稳妥的选择,便是从体系相对简单、道理最为直白的基础——炼体境功法开始。
楚云蓦然睁开双眼,眸底深处,一抹混沌之色一闪而逝,深邃如渊。他心念一动,先从储物袋中取出了那几本标注为凡品的炼体功法。这些功法最为粗浅,大多只有三五重的境界,主旨在于强身健体,打磨基础气血。
他随手拿起一本名为《莽牛劲》的泛黄书册,却并未像寻常修士那般,直接按照其上记载的姿势与呼吸法门进行修炼。而是凝神静气,心念集中于双目——混沌道瞳,悄然开启!
刹那间,他的视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中那本普通的书册,仿佛被剥去了物质的外壳,化为了无数流动的、闪烁着微光的能量线条和结构复杂的符文组合。
其核心的运气法门、气血搬运的特定路线、肌肉发力的独特技巧……一切表象都被混沌道瞳以一种超越凡俗理解的方式,迅速解析、剥离、还原,最终呈现出其最本质、最核心的“道理”与“奥义”。
这些被解析出的、如同涓涓细流般的道理碎片,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脑海,随即又被那早已“饥渴难耐”的混沌道基贪婪地吸收、消化。《混沌道经》自主加速运转起来,开始以一种玄奥莫测的方式,对这些粗浅的“道理”进行去芜存菁,汲取其中关于“力量爆发”、“肉身坚韧”、“气血高效搬运”的共性奥义,然后如同百川归海般,悄然融入自身的运行体系与符文结构之中。
楚云能清晰地“看”到,《混沌道经》那代表着第一重境界的、原本略显简单的基础符文结构,似乎变得更加凝实、更加完善、更加玄妙了一丝。虽然这种成长微乎其微,但确确实实是在向前“迈进”!
“果然可行!”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如同岩浆般在他心底喷涌而出。这不仅仅是对猜想的验证,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
他不再有丝毫耽搁,立刻沉浸于这种独属于他的、逆天般的“修炼”之中。凭借混沌道瞳那堪称作弊的逆天推演与解析能力,叠加他如今炼灵境七重的雄厚修为,以及地品巅峰灵根对天地灵气极高的亲和力,回过头来“修炼”这些已被抽丝剥茧、只剩下最核心奥义的凡品炼体功法,简直如同一位数学大师去解答基础的算术题,毫无难度可言,进度快得惊人。
不过短短半日功夫,七八本凡品功法便被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彻底“修炼”完毕。他能明显地感觉到,《混沌道经》的根基似乎被拓宽了一丝,灵力运转起来更加圆融自如,对自身肉身的每一寸肌体、每一缕气血的掌控,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入微程度。
初战告捷,楚云精神大振,立刻将目标转向了玄品功法。
如《铁骨术》、《游身功》等,这些功法开始涉及更复杂精妙的气血运行周天和特定的发力技巧,甚至已能初步引动微量的天地灵气来淬炼体魄。
然而,在混沌道瞳的至高视角下,它们同样无所遁形,被迅速解析。其精华部分被《混沌道经》如同最高明的工匠般抽离出来,去繁化简,化为一缕缕更为精纯的灵力溪流,被丹田内的混沌道基贪婪地吸收。关于“刚柔并济”、“身法迅捷”、“灵气初步运用”的奥义被成功融入,道经本身的成长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数日时间,弹指而过。楚云已将所有凡品、玄品层次的炼体功法尽数“修炼”、“消化”完毕。但他并未停下脚步,稍作调息,便开始了对地品功法的攻克。如《金刚伏魔功》、《百脉炼元诀》等,这些功法已然自成体系,对肉身的淬炼达到了极为深入的层次,甚至开始触摸到一丝“属性”力量的边缘。
修炼这些更高层次的功法时,楚云能明显感觉到混沌道基传来一种“饱腹感”以及更加活跃、更加兴奋的波动。
《混沌道经》如同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混沌漩涡,疯狂地吸收、吞噬着这些更加精深渊博的奥义。他体内那灰蒙蒙、看似平凡无奇的混沌灵力,在道经的高速运转与融合下,似乎也变得更加凝练、纯粹,并且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能包容和化解万法的特殊韧性。
半个月后,所有的地品功法,也全部被他“吞噬”一空,化为了《混沌道经》成长的资粮。
最后,他的目光,带着无比的郑重与期待,落在了那几本一直散发着微弱却纯粹灵光的天品炼体功法之上——《九转金身诀》、《星辰炼体术》、《涅槃琉璃体》。这些功法,已是炼体境这一领域的巅峰之作,堪称瑰宝。
每一本都蕴含着独特而高深的理念,以及近乎极致的肉身淬炼法门,直指炼体本质,甚至隐隐触及到了一丝天地法则的碎片!
楚云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密室中稀薄的灵气都纳入肺中。
他拿起那本《九转金身诀》,神情肃穆,混沌道瞳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全力运转!
这一次,推演与解析的难度陡然增加了数个层级。天品功法中蕴含的奥义,如同夜空中浩瀚的繁星,复杂、深邃、彼此勾连,构成了一个精密而庞大的体系。楚云不得不集中全部的精神力,甚至辅以《凝神诀》大成的强横神识,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点点地剖析、理解、剥离那层层包裹的核心真意。
时间,在绝对的寂静中悄然流逝。密室之内,楚云周身开始不由自主地散发出淡淡的混沌光芒。
那光芒变幻不定,玄妙异常:时而,光芒之中仿佛有金刚不坏、力能撼山的虚影一闪而过;时而又有点点星辰沉浮明灭,演绎宇宙之浩瀚;时而又呈现出琉璃般纯净无瑕、涅槃新生的圣洁光泽……
这正是他正在以《混沌道经》为核心熔炉,全力熔炼、吸收诸多天品功法异象与奥义的外在表现!
他的修为境界,在这整个过程中并未出现爆炸性的增长,依旧稳固地停留在炼灵境七重。但他灵力的质量,却在以一种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方式不断提升,变得更加精纯、更加厚重、更加凝实,并且带上了一种万法不侵、诸邪避易的独特韵味。
更为重要的是,《混沌道经》本身,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质变!
当日,最后一部天品功法《涅槃琉璃体》的终极奥义,被成功汲取、完美融入《混沌道经》体系之后,楚云体内猛地传出一声极其轻微、却仿佛源自生命本源的“咔嚓”声。
这并非境界突破的壁垒破碎之声,而是《混沌道经》本身,成功跨过了某个至关重要、积蓄已久的瓶颈!
原本因缺乏养分而停滞在第九重巅峰的道经,此刻如同积蓄了万载的洪流,势如破竹,轰然踏入了——第十重!
刹那间,楚云只觉自身与周围天地灵气的亲和度再次飙升,混沌灵力的周天运转速度骤然加快了三四成不止!
对肉身的掌控,更是达到了一个近乎“神明”般的入微极致,心念微动,便可轻易调动全身气血与灵力凝聚于一点,爆发出远超同阶的恐怖力量。
他那原本因快速提升而可能存在的一丝微不足道的虚浮感,在此刻被彻底碾碎、夯实,根基稳固得如同历经万载风霜的磐石,坚不可摧。他的修为,也水到渠成地从炼灵境七重初期,稳步迈入了七重后期!
一个月期限,转眼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