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修道二十余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陈二伯,而因着自小听着陈沐的事迹长大,一时之间不免激动万分。
陈沐虽已做好准备,但陡然被称作陈伯一流,还是稍有别扭之感,不过还是笑着点了点头……
伯侄相见,又是一阵唏嘘。
直至半天后,杜清冉方走出大殿,大步而去。
只是神情中仍存留许多复杂之色……
天过正午,耀眼日光愈发灿烂,铺洒在山门之中,平白下来了困乏之感。
而在一众懈怠的蝉鸣声中,陈沐悄然升空,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
水华掠空,陈沐没有急着破入极天之上,而是调转身形,片刻去到了白芷镇中,与小双见了一见。
小双虽然也是修士,但境界只有凝气九层,身体无大碍,可相貌已是老态尽显。
见到陈沐之时,自是一阵悲喜交加,泪水不断。
为免小双心神起伏太过,陈沐并未久留,只向他们四人中最小的妹妹许诺了一番,定会好好照顾杜清冉,待小双心神俱稳之后,他这才放心离去……
清溪镇离白芷镇不远,尤其是对他这等修士而言。
有着牛大力照顾,陈家如今已成了镇上第一大族。
其实如若不是家主立下族训,不可肆意扩张吞并横行,陈氏一族甚至能成为清河府第一大族。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氏一族在清河府乃至整个水云郡都颇有声名,世人皆知陈氏族主仁义,数十年来效仿古人,邻者无不称赞。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受陈氏所引,清溪镇民风淳朴,乃世人口中的“纯善之地”。
只是最近一段时日,一向热闹非凡的清溪镇却洋溢着沉寂、悲伤氛围。
有初到此地者不解,与人相问后方得知,原来是陈家的老爷子陈柏,到了弥留之际……
陈老爷子行善一生,平易近人,也难怪一镇上下都为之惋惜。
“当年黑风山上的土匪夺财屠村,祸害一方,正是陈老爷子率武馆子弟,一举捣破黑风山寨……”
“前几年涝灾严重,地里庄稼收成不好,也是陈老爷子布粥两月,方让我等撑过了天灾不是?”
“唉,好人也是有着好报,匆匆数十年过去,陈老爷子也算是无病无灾,寿终正寝……”
“说来也是,陈老爷子再往上一辈,好像同样是活了一百多岁,方往生而去的。”
“嘿,看来我等还真是要多做善事哈,老天爷看着呢!”
“不过好像据我所知,陈氏之所以这般长寿,是因为陈氏曾出过一个神仙……”
“二狗子又在胡扯,咱们镇中又不是没有过仙家子弟,就拿镇西的那个邹裁缝来说,他儿子不同样在仙山修行吗?不还是七八十岁就死了去?”
“苟日的,七八十岁你还不满足?”
“这不是就事论事吗!”
“你懂个屁,这不摆明的嘛,陈氏的神仙……要比邹裁缝的儿子‘官儿’大……”
“还有这么一说?二狗子你从哪听来的?”
“那这你就别管了……”
……
陈府之中,不同于外间还有些打趣说笑,气氛极是沉重。
陈氏子弟老老少少,一眼望去共有好几十人,此时都围在床榻之旁,个个脸色凝重,眼露悲伤。
而在厢房隔间,陈氏女与媳也是双眸泛红,眼含泪水,不时拿起手中帕擦拭一下。
“父亲,族中人都已到齐了,您若有要嘱咐的,就说与我们听。”
床榻近处,长子陈池强忍着悲意,凑近身子轻声说道。
床榻之上,陈柏双眸迷离,满头银发,往日强壮的体魄不见威武,此时尽显苍老无力之感。
可当他听到言语之后,还是缓缓探出右手,想要强撑着床边,让自己坐起来。
陈池见状连忙上前搀扶,浑然忘了自己同样是七八十岁的高龄。
望着一样老态的儿子,陈柏扯起嘴角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背。
“你比我聪明,也比我有耐心,将陈家交到你的手里,我放心……”
闻得此言,陈池趴伏在床边老泪纵横,单看背影,却如以往那般承欢膝下……
……
第745章 湖上生雾
“哭什么……”
陈柏喃喃一笑,旋即缓缓抬首,看向陈氏的一众后人。
“老二,你身体不好,日后万不可再没有节制的饮酒了。”
“老三,你也显着老态了,武馆之事可以交给后辈,自己身体要紧……”
……
“老七,夫妻二人床头吵架床尾和,往后你的脾气收着些,孩子都老大不小了,还闹那些作甚?”
他每点一人,下方就有一人“扑通”跪下,神情悲戚着痛哭出声。
陈柏却不喜如此,见状索性不再多说,轻咳了几声后,往身后轻轻一躺。
“临去之际,我没有什么好叮嘱的,只望我陈氏后辈,知节明礼,宽厚恭谨……”
他越说声音越小,双眸也越发朦胧,到了最后,却是连陈池的脸孔也看不清了。
可是就在这隐隐约约间,他竟恍惚看到了一抹玄袍身影,同样站在厢房之中,只是在那最后,与他距离颇远。
“大……大哥。”他喃喃出声。
陈池有所察觉,忙把身子凑前,附耳细听。
“父亲说的什么?”
他轻声询问,声音如哄孩子一般柔和。
“大哥,是大哥来了……”
似是无意识的轻语,却令陈池心中一震,忙顺着父亲的视线往后面看去。
下方众人见状吓了一跳,性子最为急切的七子更是问道:“大哥,父亲可说了什么?”
陈池一番查看,却并无那道记忆中的身影,也只能摇了摇头……
而众人此时的反应,陈柏已经感知不到了,意识抽离之际,他又看到了那抹玄袍身影,且比适才还要清晰。
他能够看到,自己的大哥缓缓抿起笑容,朝着自己点了点头,似是在鼓励与他。
一如年少之时,让他莫要害怕……
……
半天后,赵国问剑郡,明远府。
府城向北二十里,有一片水产丰富的水域,为明远府府主私有之地。
一艘猛虎行舟破开重重涛浪,几十名装扮齐整的仆役各驾小舟分列左右,不时以桨拍打水面,引得诸多游鱼聚拢行舟一侧,频频跃出水面,只求仆役手中的丸状精食。
而在行舟之上,有一道年轻身影大喝一声,突然张弓搭箭,手中三石弓竟被他轻轻松松拉至满月。
只闻“嗡”的一声,离弦之箭宛若流星一般,正中一条刚刚跃出水面的三尺大鱼,鲜血顿时染尽水面。
围在四周的仆役见了,纷纷高呼出声,有机灵之人还夸赞道:“少府主的箭法真是出神入化,非常人可以比拟!”
那被称作“少府主”的年轻人面目俊朗,双眉粗厚,执着一具流光溢彩的宝石大弓,看上去确实英武不凡。
此刻听了周围随从的称赞,他仰天大笑一声,指着那条已然死去的大鱼喝道:“赏给你们了!”
众仆役自然又是一阵吹捧,俊朗青年心中得意,只觉意犹未尽,当即大手一挥,似是还要让行舟再行深入前方水域。
见此情形,他身旁的一位亲近之人连忙上前阻拦,劝阻道:“少府主不可再向前了。”
俊朗青年把眉一皱,心生不悦道:“为何?”
那人拱手解释道:“前方水界……有些邪门,少府主第一次来此游玩,是以不知。”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俊朗青年更是不当回事,大笑一声,指了指身后一名身穿八卦道袍的中年道人,说道:
“我们有吴道长在侧,怕个什么?他可是瑞霞观的弟子,最擅长的便是驱邪捉妖。”
那中年道人闻言自恃一笑,虽尽量做出云淡风轻的模样,但眉眼中却也仍然掩不住得意之色。
“好叫尔等知道,前方所因贫道也略知一二,纵使邪门,却也可保少府主万无一失。”
那亲近之人还在劝阻:“少府主万金之躯,岂可冒险?”
奈何俊朗青年不以为然,大手一挥,猛虎行舟就继续破浪而去。
不出半个时辰,湖面雾气渐浓,以凡人视线所至,已不足十余丈之远。
这时,俊朗青年也生起几分担忧,隐隐有着退意,可碍于面子也不好主动开口,于是叫来适才出声的亲近之人,故作好奇问道:
“方才忘了问你,此处有何邪门之处?”
亲近之人不疑其他,如实回答道:
“十年前,此处不知为何聚起浓雾,弥久不散,为此府主派人进去查探,可不知为何,无论自哪处进去,不出三天功夫,就又从原处出来。
且更可疑的事,他们都说不出进去之后所遇上何事,只觉迷迷糊糊的就出来了……”
俊朗青年闻言却松了口气,不禁大笑一声:“糊涂,这不摆明是仙家手段吗?我看非是邪门,而是大机缘到了。”
亲近之人神情不动,继续说着:“少府主能想到的,府主自然也有所考虑,当即将此事禀报给了问剑阁。”
“问剑阁?”
俊朗青年面色一正道:“问剑阁既已知晓,怎么此事还没能解决?”
亲近之人摇了摇头,沉声道:“问剑阁派来仙师繁多,可与我等凡人一般,皆是无功而返……
探到最后,才发现是此间水域不知怎的升起了一块儿罕见巨石,可以聚云雾、乱心神,方有这么一出。”
“原来如此……”
俊朗青年恍然点头,朗声道:“即是这般,那此处也没什么好看的了,不如就此返航。”
亲近之人连忙拱手赞言:“少府主英明,合该如此!”
说完他便招呼着行舟转舵,以求最快速度离开这邪门之地。
中年道人见状有些不悦,紧声道:“少府主这是信不过在下吗?”
俊朗青年哈哈一笑,挥手道:“道长多想了,明远府上下谁不知瑞霞观的仙家手段?我又怎会轻视,只是云雾弥漫,实在无趣罢了。”
闻得此言,中年道人脸色这才缓和下来,正要开口表示一番之际,却猛然抬头,看向侧方天际,高喝出声:“何方道友,还请现身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