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增没有提失败的后果,伦珠也默契地没有发问。
两人即刻发号施令,数千大军如同潮水,立刻朝着对面的御龙直涌去。
李光义怡然不惧,胯下的赤骊散发出惊人的热量,火红皮毛好似燃烧一般,融化了地面的积雪。
而一旁的青狮气息更加雄浑,隐隐已经超过了第七阶的范畴,但距离宗师,却又有些距离。
眼看蕃兵冲杀而至,一声声号令伴随旗语发出,御龙直军阵中魏河所率之部立刻上前立盾。
霸下真气以主,千人的气血汇聚,隐隐成一龙珠,中有负碑龙龟,轰然下震:
“艮位,土河车!”
轰!
百步之内,御龙直前方立刻如地龙翻身,密密麻麻的地刺冲起,冲锋的蕃兵立刻人仰马翻,鲜血在雪地中蔓延开来。
“好厉害的道兵”,仁增咬咬牙,“不要管,继续冲!”
“赞普很快就会带着敌人的头骨回来,他会用中原人的头骨做成嘎巴拉,为象雄的勇士灌顶洗礼.”
“你们的赞普回不来了。”
一道平淡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御龙直的将士纷纷亢奋起来,而仁增和伦珠却是满脸不敢置信地看着天穹中突兀出现的年轻将领。
他身着华丽的甲胄,明光甲映日流云,兜鍪上青鸾唱和,周身红色的披帛有金龙周游,好似庙宇中供奉的天王。
“臣服,还是死亡?”
“伟大的赞普不会死!”
“天神不可能抛弃象雄的子民!”
“不可能,一定是中原人的诡计,赞普还活着!”
蕃兵们还没有认清现实,仁增和伦珠的一颗心却已经沉到了谷底。
“佛陀教化众生,无有贵贱之别,而你们的赞普却行邪道,早已是波旬的子孙。”
“我此来降妖除魔,却不愿大开杀戒。”
“如来自证圆满法性,而法身无相,不能为众生所见,为化益众生故,因而示现报身与应身。”
“痴愚之人,且张大双眼看仔细,谁是真佛,谁是外道?”
李存孝语毕,金刚杵中清凉之气倒灌天灵,广目天王灵相显化于外,盘坐龙华殿中。
而本就繁茂如虬龙的菩提树,顿时再度疯长,直冲须弥,蔓延交织,塑造无数宫殿楼台,分割内外道场,如一莲花。
莲花中央,菩提树下,天王解去甲胄兜鍪,后者悬浮于身侧,化为一巨大经幢,传出梵音,响彻云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立地成佛,究竟涅槃!
第351章红炎帝幢,龙尊王佛!
幢者幢幡,梵语名为“驮缚若”或“计都”,与旌旗同义。状如旗幡,条条垂下,似华盖庄严。
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
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
又曾有如来,以宝幢表发菩提心之义,其以一切智愿为幢旗,于菩提树下降伏魔众,故得宝幢之名。
此刻广目灵相盘坐莲花世界之中心,菩提树下。
天王卸甲,化为旗幢,如佛陀立道场于兜率天,妙法响彻虚空,唱遍须弥。
竟是要立地成佛,晋升第二元胎!
“还不是宗师?此人不是宗师?李存孝?!”
“不,不对,那就是契此在对付赞普,一定是,一定是这样,肯定是这样!”
仁增已经无法思考,只是疯魔了似的自言自语。
伦珠比他稍好一些,仰望着苍穹中那道越发强盛的气息,喝令士兵停止进攻,脸上露出苦笑。
没机会了。
那种熟悉的感觉,半年之前,他们也从刚刚出关的赞普身上感受到过,这是晋升宗师之境的表现。
无论现在突破的那个人是不是李存孝,结果对于乌斯藏来说都已经没有区别。
如果对方不是和赞普交手的那个人,说明暗中一定还有一个宗师高手;
如果对方就是那个人,排除第七境玄关抗衡第八境宗师这样的天方夜谈,剩下的那些手段,也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
此时此刻,伦珠心乱如麻,甚至不知道该祈祷对方成功还是失败。
而在他的身后,数千士兵已经一片哗然,有的人已经忍不住跪了下去。
“你在干什么,那是我们的敌人,是佛敌,是魔头!”
“不要被狡猾的中原人骗了!”
“可是.赞普如果才是真佛菩萨,他现在在哪里呢?为什么不出来降服那个魔头?”
“你们没看到吗,那是佛陀的法幢,有一尊无上觉者要在我们面前得道啊!”
“赞普法王得道之后,从没有为我等宣讲开示,可眼前就有聆听上师尊者开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顶礼呼图克图,请您救救我患病的母亲吧!”
“活佛.”
伴随着天空中的异象越发浩大,跪倒在地的蕃兵越来越多,任凭那些头人怎样呵斥也没有用。
李存孝的元神捕捉着这一切,但他的心却古井无波。
人前显圣只是收服乌斯藏的手段,涉及突破却要心无旁骛才行。
自从《昊天上帝古文书》达成,获得“代天行罚”加持,成为宗师对他来说就已经不再是难事。
之所以在道门法相的孕育上花费了那么长的时间,一个是万事开头难,二来也是十方救苦天尊法相太过强悍。
但如今他已经经历过重塑身体的过程,再来自然是驾轻就熟,何况还有金刚杵之力加持。
所以这一次突破,他的野心也更大。
以前李存孝就已经发现,比起有着数门神功作为底子的《十方救苦妙经》,《西方护世大龙广目天王经》缺了些底蕴,那时候他就有推演优化的想法。
如今儒释道三教本尊,只差佛门法相成就,便可以尝试《三坛海会真经》的演化道场之法,要升级法相,自然不可再拖延。
因此,借斩杀乌斯藏赞普之机,李存孝不仅要将佛门本尊也突破宗师之境,还要化护法天王为世尊佛陀,铸造世间最强根基!
“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兜率天有五大神,第一大神名为宝幢,能自其身雨七宝,散于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乐器,悬处于虚空,不鼓而自鸣.”
五尊护法天神一一而现,又有无量清净之气化为补处菩萨,在莲华院之内;
莲华院之外,花叶之上,则有无量阴魔之气,化为天龙护法八部众,守护内院。
而在莲华院的中央,那根旗幡不知何时已经与龙华菩提树融为一体。
其以树干为旗杆,以树冠为垂落之经幡。
广目天王灵相双手合十,跏趺而坐,体内一股赤红龙炎从呼吸而出——
轰!
代表精气神和法理的火焰瞬间从树根开始,烧遍整个莲华院,也烧遍了整株菩提树。
任谁也看得出此时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无论是那些或跪或站的蕃兵,还是御龙直的道兵们,全都屏住了呼吸。
下一刻,火焰如潮水般褪去,眼前所见的瑰丽景象让所有人的心脏都几乎停止跳动。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完全由琉璃塑造的兜率天宫悬浮天穹,屋檐斗拱也好,立柱歇山顶也罢,将大日的光辉尽数承接。
一时间,竟分不清到底是这宫殿在大日中,还是宫殿散发的光辉成就了大日的虚像。
火焰从这琉璃净土上一寸寸收缩,为护法鬼神和补处菩萨们镀上一层金光,直到最后收缩为一颗摩尼宝珠,悬浮在金红色的赤炎法幢之顶。
而在法幢之下,佛陀庄严,发髻外戴七宝之冠,身披玄色袈裟,其上有百千亿金龙游走。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红焰喻智慧火之猛烈,无烦恼不克者,帝幢即此中之统帅。寓意以智慧火,焚尽众生烦恼薪,无不殆尽。
龙喻三界无碍,其在世间,周游三界,无所不能。成佛者,为大龙,故为龙上尊王,即为各修行人欲为「大龙」所至尊者。
红炎帝幢,龙尊王佛!
“如来!”
“佛祖!”
“活佛!”
“活佛!”
“活佛!”
近乎疯狂的唱颂声响彻雪山,已经没有一个蕃兵能保持站立,数千人膝行叩首,顶礼膜拜。
仁增和伦珠看着这一幕,不由脊骨生寒,心如死灰。
乌斯藏,完了!
“那,那是使君吗?”
“是,就是!那是我们的使君,是我们的将军!”
“我就知道将军是佛菩萨转世,他是下界来建造净土的!”
“将军天下无敌!将军天下无敌呀!”
“.”
御龙直众将士振奋莫名,比起那些蕃兵也好不了太多,瞻仰法相,如同祭拜神灵,原本的敬服之中,此时更多一丝无法动摇的崇拜。
我们的将军,有天命在身!
“噗通”,坚赞无力倒地,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他是乌斯藏的高层,是赞普的信徒,但也是一个清醒的武者。
首领已死,以雪山生番民众佞佛的风气,只要李存孝愿意屈尊折节,显现法相,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心甘情愿地臣服。
活佛两个字,对于这片大地而言,实在太有分量了。
“昨日因,今日果,若非先王以释教治国,也不会有今日.”
“时也命也。国将不国,主辱臣死,我难道还能苟活吗?”
坚赞心一狠,竟然是不管不顾地冲击体内的禁制,借着波动,调动为数不多的真元汇聚掌心,就要朝自己的头顶拍去。
“赞普虽死,百姓尚在。”
“你一死了之当然轻松,说不定借着我大哥晋升的佛光,下辈子还能投胎个好人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