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前世以身合道,逆斩堕仙的事情……
好汉不提当年勇。
而且也没多勇。
“我本来就只是一个天资普通的修士,何苦为难自己。”罗清常常如此安慰自己。
从科学家这里得到三个突破光速的方法之后,罗清打算继续回去闭关了。
这三个法子,都试试吧。
罗清回到了自己的面壁者大院,随后进入到了修炼的状态。
但不管罗清怎么沉浸于修炼之中,他的脑海里都在不断的重复联合主席给他发送的那些信息,本该澄澈如镜的识海翻着浪,罗清挤眉弄眼,实在是睡(划掉)修不下去。
关于整个人类的事情,一件件在体内翻涌得愈发厉害,他索性掀了蒲团起身,又关掉了那个不断滚动弹幕的留言板,躺在沙发上,看着眼前汉白玉砌成的墙壁发呆。
至于三体人的探测器罗清其实无所谓,他知道这些探测器的位置,但是不想告诉三大舰队,打恐龙他已经出了很大的力,不至于连个探测器都得亲自守着。
他关心的是其他问题,比如罗辑的情报,养老文明是什么,难民飞船又是哪来的,这两个文明为什么会知道太阳系的位置?
等这些消息如同魔障一般困扰着罗清的思绪。
太阳系的位置,理论上来讲,应该没有暴露才对?
他知道地球上目前有科学家在拿着中微子发射器去探测附近的50光年恒星系,中微子束是定向的,不具备引力波或者是太阳放大电磁波这种可以暴露太阳系位置的情况。
在太阳系位置安全的情况下,这些老头和难民又是怎么知道地球这里的,如果真是按照罗辑从卡尔那里套出来的情报,地球生命的起源是那些老头播撒的氨基酸。
那岂不是意味着人类这个物种,其实另有造物主?
人皇在上,罗清不信这一点,他更希望人类是自己演化出来的。
而且,一个五十亿年前的文明,这种时间尺度下的文明,罗清只在排险者身上见过,这种级别的文明,应该也迈入了神级文明的门槛,为什么要朝着太阳系来“养老”?
养老文明船队和难民飞船距离地球目前还有多远,这都是罗清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说距离还远,那就不着急。
但如果距离较近,那就很麻烦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哪怕拥有了光锥望远镜,人类依旧没法去验证,观察这一点。
因为人类没有难民飞船和养老船队的具体方向,光锥望远镜再强也得有个方向才能用,恐龙们只知道要来太阳系接收难民和负责养老,也不知道对方的位置。
而且光锥望远镜因其庞大的体积和数以百万计的镜片规模,人类其实无力对光锥望远镜进行大角度的偏转调整,只能锁定一个方向进行微弱角度调整。
一旦调整角度超过10°,人类和恐龙那至少要调整一年。
这种对未知的被动等待,让罗清很不舒服
三分钟后。
罗清一脚踹开大门。
在无数人惊愕的目光中,罗清化作一团金光,随后直接飞向大环!
闭关?谁爱闭谁闭去。
他实在骗不过自己去忽视这些隐患,普通神念的范围只能局限在太阳系范围之内,四维神念的丝线又太局部。
他要通过大环的光锥望远镜,亲手调整大环望远镜的方向,亲自去看看太阳系附近,到底有那些客人要来!
根据天文观测数据,太阳周围200光年内大约有2.6万颗恒星。
罗清要用肉眼,把这2.6万颗恒星,全部看一遍!
第307章 暴力开盒
“罗清?你怎么来大环了?”
罗辑此时还没有返回地球,自从悟透了真正的“宇宙社会学”之后,他就已经完全摆烂了,此时正在和是史强体验大环上的风土人情,正在被三角龙们热情招待着。
因此,罗辑看见徒手从地球飞到大环上的罗清,实际上是有点懵的。
史强也瞧见了罗清。
“嘿,罗老弟!两百年不见,又帅了。”
罗辑瞅了一眼史强,那意思不言而喻:合着只要姓罗都是罗老弟是吧?
“两百年不见,你tm也帅死了,史老哥。”罗清从白帝圣剑上跳下来,和史强狠狠拥抱了一下。
毕竟和罗辑一样,罗清也被史强救过命,那上吊的绳子不打断,说不定自己刚穿越过来就真勒死过去了。
两罗一史很快就坐在了三角龙们准备的青草菜肴面前。
史强为了区分两人的称呼,罗辑是罗老弟,罗清是清老弟。
罗清给罗辑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来大环的动机。
“我还以为你真不管呢,没想到还是放不下。”罗辑嚼着草,感慨的说。
“难民与养老这两件事还好说,主要是担心太阳系的位置,不得不防。”罗清叹气。
“确实,外星文明是其次的,太阳系的位置不暴露才是最主要的。”罗辑赞同的点点头。
“你俩打什么哑谜呢?”史强不悦。
“闭嘴,吃你的草。”x2
“那你接下来是怎么打算的?”罗辑问。
罗清说:“按照那只恐龙的说法,地球是‘第六地球’,前五颗地球都在太阳系的200光年内,而那个50亿年前给六颗类地行星撒了氨基酸的老头文明决定养老时,第一目的地是‘第一地球’而不是我们的‘第六地球’,最后是‘第一地球’把老头撵出来了,老头没办法,才决定往咱们‘第六地球’飞。甚至顺带还把‘第一地球’的难民也顺手丢过来了。”
罗辑点点头:“按照卡尔的说法,是这样,这都是恐龙神的情报,吞食帝国也不过是来太阳系执行任务,顺带吃一顿。”
罗清闻言眉头紧皱:“第一地球不是什么好东西。”
罗辑很认同:“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听恐龙说这大概是一个终产者结构的文明,他不养老可以理解,把难民往太阳系丢这个操作太让人迷惑了。”
罗清说:“问题就出在这,按照‘第一地球’的所作所为可以得知,对方是知道太阳系的位置的,那么剩下4颗‘地球’也大概率知道,只是地球作为排行第六的老幺反而什么都不知道。”
罗辑点头:“对,我们只能被动在太阳系等,还好剩下四个‘地球’都因为黑森毁灭了,但不管怎么说,太阳系已经暴露在了‘三体’和‘第一地球’的视线中。”
罗清说:“这是很危险的。”
罗辑说:“只有一个办法。”
罗清罗辑对视一眼,随后同时开口。
“消灭对方,隐藏自己。”
两罗同时愣住,随后哈哈大笑。
笑的史强一脸茫然。
“吃草吃草。”罗清给罗辑和史强各夹一筷子青草。
“事已至此,吃根草吧。”罗辑也坦然的说。
酒足草饱之后,两人又回到了原先的话题。
罗清阐述了一下他的想法:“既然知道了第一地球的位置在200光年之内,那么我就可以用穷举法来寻找第一地球的位置。”
罗辑被吓了一跳:“别告诉我你的神念能蔓延到200光年,我最多延伸50千米就不行了。”
罗清连连摆手:“你当我是什么,金仙吗?谁家的神念能蔓延200光年?我肯定是不行的,我是打算利用大环的光锥观测系统来对半径200光年范围内的所有恒星进行扫描。”
罗辑在转职成社会学研究方向之前,毕竟是清华大学正儿八经的天文学教授,他自然知道半径200光年之内的恒星数量有多么夸张,至少两三万颗恒星是有的。(前文关于恒星数量的数据错误已修改)
毕竟,100光年内,通过红外和多普勒观测发现的恒星数量就已经高达三四千颗,假设恒星在宇宙空间内的分布是均匀的,那么半径200光年内的恒星数量则至少是半径100光年内恒星数量的8倍,也就是3万颗左右。
因此罗辑对罗清提出的“穷举开盒法”非常震惊。
看得出来,罗清已经下定决心要把第一地球的盒给开了。
罗清问:“200光年的距离,光锥望远镜的观察精度怎么样?”
罗辑说:“和四光年外我们用哈弗3号望远镜看三体第一舰队的效果差不多。”
罗清用力挥拳:“那就够了,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第一地球方向飞来的难民飞船以及那个被撵出来的养老文明,大概率都是直线飞过来。因此他们一定在范围内恒星系的其中一根直线上。
而光锥的精度肯定是能够看到那些飞船的。而且按照恐龙的意思,那些飞船大概率已经起飞了上万年了,200光年飞了上万年还没飞到,那就说明无论是难民飞船还是养老文明的飞船都在光速之下,大概率只有不到1%的光速。而200光年内最多有200年的时间延迟,这不影响。
我肯定能通过光锥把他们全都找到,然后预测养老船队和难民船队抵达太阳系的时间。只要能找到对方,那么是让太阳系舰队去拦截他们又或者是在太阳系以逸待劳,我们就有足够的主动权了。”
罗辑深以为然:“非常完美的计划,但问题是,大环的能源储备不够,光锥望远镜进行一个细微角度的调整都需要很长时间,假设你要观察3万颗恒星,那么你就要调整3万次光锥望远镜,你怎么调整?”
罗清耸了耸肩:“看吧,这就是低级修士和高级修士的区别,筑基小修还在担心这些乱七八糟的,而元婴老祖已经可以捉星拿月了。”
罗辑暗中攥紧了拳头。
史强也大概听明白了,他对罗辑说:“人家连大环都能从柯伊伯带拖过来,玩个望远镜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你净瞎操心一些没用的。”
闻言,罗辑默默抓了一把草,塞进嘴里用力嚼着。
第308章 第二舰队:不对(4k)
吞食大环在小行星带的轨道上已泊定三年,这座庞大的星环结构体已经渐渐归于稳定。
但就在刚刚,罗清向吞食文明提出了“旋转大环”的建议。
通过旋转大环,来调整望远镜的方向。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遭到了恐龙们的激烈反对。
罗清只好作罢。
那组总长一万公里的光锥望远镜阵列,由一百多万块自适应镜片组成,稍微的角度偏移,都需要协调巨量镜片进行长时间的协调修正。
简单办法是直接转动大环,但那会让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大环轨道再次出现波动,而且转快了容易把恐龙甩出去。
罗清只能退而求其次,直接炼化整个光锥观察系统。
环心处,那组总长一万公里的光锥望远镜阵列正以恒定的频率微微震颤,数百万块自适应镜片正在接入罗清的控制。
修仙术法——御物术!
罗清此刻正在光锥控制室的穹顶下,一只直径两万公里的手掌虚影出现在环心,该巨掌如同摆弄乐高积木似的,将整个望远镜虚握在手中。
光锥观察系统正在按照他的意愿进行转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大环输出任何能量。
“修仙真是神奇呀。”
恐龙科学家和人类科学家并肩站在一起,看着望远镜的转动,同时感慨。
光锥控制室的地板和镜片同材料的透明甲板,透过百米厚的隔离层,能看到下方如星河倒悬的镜片阵列。
主镜片的直径是一千公里,这块镜片的面积要比法国面积还大一圈,其抛物面弧在观察者的视野里弯成曲线,上万块子镜片则聚拢在主镜片附近,而类似的主镜片,总共一百多块。
每块主镜片都隔着一百公里,受大环引力锁定,均安装了小型推进器。如此,长达一万公里的超级望远镜就建成了。
人类科学家们在环形控制台上忙碌,由于控制台是根据恐龙的体型建造的,因此那一个按钮的大小和轮胎似的,以至于人类科学家们想要进行操作,非得整个人跳上去才行。
好在人类科学家有的是力气。
显示屏里,望远镜的数据与罗清的神念渐渐交织,随着最后阶段的御物融合,罗清已经将整个光锥系统化作了他的临时法器。
“罗先生,按预定参数,光锥望远镜的视场角已锁定在三体星系方向,焦距校准至200光年边缘,您是要怎么调整?从哪个方向开始?”
技术员话音未落,控制室传来嗡鸣,控制台上的数据开始快速跳动,星图边缘的恒星标记像被无形的手拨动的算盘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一侧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