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这是在转陀螺呢?”技术员惊叹连连。
无数关注这一幕的人类或者龙类都发出了惊呼。
但这场偏移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停止了。
甚至连三体星系都没有脱离显示星图的边缘。
“诶?”
罗清轻咦一声,他在距离三体星系不到10000天文单位的距离,发现了400多颗暗淡的星。
仔细数了一下,是415颗。
这415颗星藏在一片星际尘埃里的后方,以人类斐兹罗——林格望远镜的的观察能力几乎不可能发现对方,哪怕是用光锥望远镜,能看到的也不过是400多颗比星际尘埃稍微亮一点的灰点。
对方隐藏的极好,且根本不在三体星系和太阳系的这条直线上。
“这是……三体第二舰队?”
通过这415颗暗星严整的队列,以及距离三体星系不足0.2光年的距离,罗清得出了这个答案。
人类早就知道三体第二舰队的存在了,早在一百多年前,正在进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三体世界衍生出了三体地球组织,该组织向大低谷时期的人类文明发送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告诫人类逃亡,不要做无谓的挣扎,去逃亡,去流浪。
信的内容也提到了三体第二舰队即将启航的事情,第二舰队的情报让当时的联合太空军提高了警惕,加强了对三体星系附近,尤其是雪地附近的侦查,可惜直到吞食战争期间,人类也没有侦查到关于第二舰队的任何信息。
而现在,第二舰队却突兀的出现在了罗清的视野之中。
“原来在这。”罗清看着那四百多个灰点若有所思。
他早在一年前就将自己的四维神念,搓成一根线,以10倍光速朝着三体星系甩了过去。
5个月后,四维神念将整个三体星系完全笼罩。
至此,整个三体世界正式对罗清单方面透明。
通过四维神念传递的电磁波,罗清也成功与三体星的[三体地球组织]建立了联系,有趣的是,三体地球组织的领导人。正是那个向叶文洁发出【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的三体人监听员1379号。
这个组织在危机纪元早期就已经出现雏形,彼时主要成员是负责分析质子情报的智子分析会成员,后来随着地球影像的扩散,有相当数量的三体星人都被这颗美丽的星球所震撼了。
自然而然的,受地球文化影响,三体地球组织开始形成。在人类大低谷时期,三体世界也正式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该组织在文艺复兴时期正式成立。
该组织成立之后,三体政府曾对该‘三体奸’组织进行过数次武装打击,但以监听员1379号为主的【TEO】都活了下来。并且三体地球组织成功夺取了一艘太空船,逃出了三体世界,成为了漂泊在三体星系的太空船。
这艘一直在躲避三体防卫舰队追捕的太空船,就是三体世界唯一的亲人类的力量了。
罗清自从与监听员1379号搭上线之后,这个三体地球组织也终于迎来了他们心心念念的“主”。
据1379号所述,三体星上还有一些三体地球组织的‘同志’,但是因为智子的监视,不敢贸然联系它们这个逃到太空中的组织总部。
罗清在闭关时,常常与监听员1379号聊天,通过1379的聊天内容,罗清对于三体世界的风土民情的了解,要比任何专门研究三体世界的人类专家还要清楚。
因此,罗清也是早就通过监听员1379号核实了第二舰队存在的,只是因为四维神念只有一根线,探测范围体积有限,这才迟迟没有找到第二舰队。
“居然没往地球方向飞,算他危机100年启航,这也一百多年了,才飞了0.2光年左右?”
罗清自然是不相信技术水平更高的第二舰队飞行速度是那么慢的,美苏冷战时期三体第一舰队启航,第二舰队和第一舰队有100年的代差,航速只会更快。
哪怕是航速超过了人类的恒星级战舰0.2c的最大值,罗清也毫不意外。
随着光锥镜片的层层拉近,那415个暗淡的灰点变得更明显了,几乎有了模糊的形状,其战舰大小,远小于第一舰队。
三体第一舰队有1000艘战舰,根据雪地痕迹推测,是典型的巨型战舰,战舰体积很可能大于人类方体积最大的恒星级战舰悖论引擎号(2.4km),和恐龙的腕龙级母舰(10km)差不多。
而第二舰队的体积,居然缩水的很严重,和人类的中型恒星级战舰无限边疆号(1.2km)差不多,缩水了接近十倍。
这不是什么好事,飞船不是越大越强,人类和恐龙的战争已经表明,速度才是太空战争的决胜武器。
星际战争是攻大于防的战争,哪怕是吞食大环硬抗恒星型氢弹也会受伤。
罗清不由得开始仔细观察三体第二舰队。
他知道,自己看到的景象实际上是四年前的景象,第二舰队说不定早已离开,但至少此时此刻,第二舰队的415艘战舰仍然躲在密集的星际尘埃云后方,而且并没有发光,这意味着对方很可能没有启动发动机。
对于宇宙战舰来讲,发动机的光芒是很难掩盖的,毕竟太空没有空气,发动机的热量只能通过热辐射,发出红外线或者可光来进行散热。
光锥望远镜看第一舰队时,是能清晰的看见第一舰队1000艘战舰发动机运作时发出的光的。
也正因如此,第二舰队几乎和黑暗融为一体,更难发现了。
不是他不想通过四维神念观察,而是四维神念现在是一根从地球延伸到三体星上的直线,而控制四维神念朝着第二舰队的方向甩,则意味着在太空之中四维神念会被甩出一个弧形。
至少又需要5个月,才能让四维神念的彼端才能甩到第二舰队。
很麻烦。
这个道理,和人拿激光笔照射太空,随后挥舞激光笔,而激光笔的激光在太空中将会以弧线出现是一个道理。
光速仍然是不可超越的,四维神念虽然是10倍光速,但也只是卡在了四维空间的10倍三维空间光速上限,实际上并没有超出所在四维空间的光速。
罗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点。
他的指尖在空中虚点,灵力将整个光锥望远镜阵列团团包裹,上百万块巨型拼接镜片的转向轴里,原本需要液压装置驱动的超导轴承正泛起淡淡的灵光,每一块子镜片的角度都在以纳米级精度微调。
这种调整若是交由吞食帝国完成,需要协调上百万台推进器,光是引力透镜测试就得耗费大环计算机三天的算力。
很快,但在他的神念牵引下,第二舰队的影像彻底清晰了起来。
“嗯……全反射舰体,零推进状态……体积只有第一舰队的1/10,有奇怪的环状装置套在战舰的脑袋上……这是什么?新型发动机吗?”
罗清来了兴趣,他很希望自己能看见第二舰队启动这个未知环状结构的景象,但他知道这毕竟是四年前的画面,不可苛求。
真的好想现在就看见第二舰队启动时的状态呀……
真的好想。
很快,随着罗清视线的延伸,光锥望远镜里显示的画面也出现了变化,这415艘战舰忽然在尾部爆发了较为明显的光芒,随后,这415艘战舰开始朝着某个方向加速。
“四年前的启动,被我赶上了?这么巧?”
罗清震惊,他立刻又一次开始调试光锥望远镜,上百面主镜的抛物面开始轻轻侧转,确保将观测视场始终锁定在第二舰队上。
第二舰队开始持续加速,而这一次的加速确实是朝着地球而来了,只是短短十分钟不到,该战舰的加速度就从0加速到了1%的光速,而在这个加速过程中,三体第二舰队甚至拐了一个大弧形,从原先的方向调整至地球的方向。
这个加速功率,已经远超人类的恒星级战舰,人类的恒星级战舰从0速进入1%光速至少需要经历半小时的全功率加速,而且对方还在转弯加速。
相比之下,人类的恒星级战舰在加速过程中几乎无法转弯。
而且第二舰队的加速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罗清直接掏出手机,对准显示屏,把这个画面拍了下来,准备一会给三大舰队司令发过去。
但拍着拍着,罗清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好像,不是四年前的影像啊……
在手机的拍摄镜头里,那415艘战舰仍然静静的卧在观测画面的暗角中,和罗清用眼睛看到的完全不是一个画面。
罗清眨了眨眼,光锥望远镜的显示霎时间恢复了‘正常’。
那415艘战舰确实没有任何变化,仍然静静的停泊在距离三体星0.2光年的位置,也没有发光,更没有启动。
罗清不信邪,又开始死死盯着望远镜的显示屏幕,很快,原本停泊在宇宙一角的415艘战舰,突然在原先的位置中消失了。
下一刻,这415艘战舰出现在了另一个位置,正是刚刚大弧形加速转弯阶段结束之后的位置,此时此刻,第二舰队正在以0.01c加速至0.02c的连续加速状态朝着地球飞来。
“……”
罗清沉默了一会,随后重新把手机放回了兜里。
他找来两个观察员,一只恐龙一名人类,让他们两个分别观察望远镜中的场景,这一人一龙的反馈均是:这415个观察目标,均在显示屏中没有任何位置变化,处于停泊状态。
罗清遣散了这两位观察员,找了个沙发缓缓坐下,用手指轻轻按压着两边的太阳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309章 光锥之外(3k)
负责协助罗清进行数据记录的技术员们忽然发现,那位强大的修仙者忽然变得沉默了很多,他从沙发上坐了好一会,起身后就一言不发,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随后,罗清完全投入到了观察工作中。
他没有急于寻找“第一地球”的位置,而是对第二舰队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持续观察。
在观察的第100分钟,三体第二舰队结束了加速,终止在了10%光速,也就是说,三体第二舰队正在以10%光速奔向地球!
22年后,他们会超越三体第一舰队。
40年后,第二舰队会抵达太阳系。
罗清稍微计算了一下这个加速功率,得出了一连串令他眉头紧皱的数据。
三体第二舰队是匀速加速,且大弧度拐弯状态不影响匀加速状态,第二舰队加速到10%光速用了100分钟,平均加速度是 5000米/秒,而这100分钟内,其G值为……
510G。
人类恒星级战舰【前进四】的最大功率推进速度的G值是120G。
而且还不能长时间处于120G的高加速度阶段,只能在这个高加速阶段持续几分钟左右,随后就会进入匀加速阶段。
真正进入10%光速,恒星级战舰至少要加速一整天才行。
也就是说,单从加速度上来看,第二舰队的加速度至少是人类的五倍,而且还能持续100分钟,直接从零速度加速到10%光速。
这看起来仍低于人类恒星级战舰20%光速的最高航速值,但实际上,第二舰队此刻所表现出来的加速运动能力,已经把人类不知道甩出几条街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第二舰队在加速到10%的速度后,就似乎已经到达了速度极限,并不再继续加速。
罗清根据第二舰队发动机的光芒,大胆的推测了一下对方的发动机技术原理,这应该是基于正反物质湮灭原理的发动机,而不是人类和恐龙的可控核聚变发动机。
而根据刚刚第二舰队这种“奢侈”的加速行为来看,三体舰队很可能掌握了反物质批量制造,或者高效率捕捉反物质粒子的能力。
不管怎么说,第二舰队就要来了。
而人类至少要在4年之后才能通过光锥望远镜看到这一幕。这种四年后人类自己就能发现的事情,罗清不打算事无巨细的告诉人类。
于他来讲,人类已经在与吞食帝国的战斗中交出了一份及格的答卷,在他的认知里,护送人类到这一步就已经足够了。
从罗辑领悟宇宙黑森光海复合文明结构,希恩斯布局逃亡主义这一刻开始,人类就已经成熟了。
毕竟在黑森前提下,逃亡主义确实是文明生存的最佳路径,罗清也早已不对逃亡主义抱有任何偏见。
逃亡主义,确实是在他不存在的情况下的文明最佳选择。
总之,人类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三体危机的.jpg
自己只需要负责抵挡住那吞食帝国呼唤的“神”就可以了。
顺便再把第一地球的盒给开了,看看这个上不尊重老登、下不善待难民的终产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你这个终产者最好是能打得过人类的太阳系舰队,处理完三体之后,罗清不介意让人类学着如何发动第一次标准意义上的“黑森”打击,把这个第一地球的隐患给解决了。
至于自己的视线是如何突破真正的“光锥”限制的,罗清刚刚坐在沙发上,已经把脑子里所有的物理学理论全部预设了一遍。
可惜物理学并不是万能的,哪怕是宇宙大一统模型也解释不了。
他现在抬头望星,已经分辨不出那颗呈现在自己眼中的星,到底是几百年前的星,还是瞬时抵达视线中的星了。
一念之间,光锥之外。
但这也不意味着他能瞬间看清三体星的表面,他的视力仍然是正常的修仙者视力,想要真正看清遥远距离外的东西,还是要靠光锥望远镜系统。
恐龙技术还是有可取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