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987节

他的回礼,就是连同南安城一并拿下,拔除通往成都城的最后一枚钉子。

“大魏勇士们,给朕一鼓作气,拿下南安城,先入南安者,重赏千金!”

苏哲挥舞着手中倚天下,豪情万丈,发下了重赏许诺。

魏军将士们兴奋如狂,个个如饥饿的野兽一般,疯狂的向着南安城卷袭而去。

南安城头。

诸葛亮早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他脸色阴沉的站在原地,无视身体被打湿,看着那一盏盏被打湿,无法再升空的孔明灯,目光向着魏营方向延伸而去。

天空中,已经升空,正飘向魏营的孔明灯,已尽数被大雨扑灭,跌落在地。

而本已烈火四起的魏营,此刻也大火尽数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只余下了道道灰烟。

“怎么回事啊,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下雨了?”

“是啊,刚才天上还只有几片云啊。”

“这孔明灯被灭了,咱们的火攻不是泡汤了么。”

……

沿城一线,留守的汉军士卒们,一个个议论纷纷,无不陷入惊疑之中。

诸葛亮手中滴水的羽扇也不摇了,眉头深皱,远望着魏营,蓦然间,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色。

“可恶,我竟然忘了,那苏贼也能呼风唤雨,这场大雨必定是他施法召唤。”

“他到底是师从何人,学的什么哪一派的奇门之术,竟然能在晴空万里的情况下召唤大雨,丝毫不在乎折损阳寿,实在是匪夷所思……”

诸葛亮思绪翻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

“丞相,这雨把灯都打湿了,咱们该怎么办?”身边响起关平的声音。

诸葛亮蓦然回过神来,急道:“速速派人去把陛下请回来,苏贼必定猜出我们有兵马潜近,一定会派兵出击!”

话音方落,关平还来不及动身时,魏营方向便响起震天的杀声。

诸葛亮身形一震,脸上掠起一抹无奈的苦涩,叹道:“晚了,来不及了。”

第八百零九章 下一站,成都!

震天的杀声中,便看到数不清的人影,在月影下厮杀,道道血柱腾空而起。

东方渐渐发白,诸葛亮和关平,以及城头的万千汉军士卒很快就看到,自家的士卒,正丢盔弃甲,向着南安城狼狈逃来。

果然是败了。

诸葛亮摇头一声叹息,仰望黎明,心中却忽然有种深深的无力。

他自觉已尽了全力,用了一切能用的办法,来帮着刘备对付苏哲。

可惜,每一次无论他的计谋有多精妙,手段有多深不可测,最终却都还是要被苏哲击败。

苏哲,就象是他命中的克星一般,注定要永远技高一筹。

“丞相,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我率军杀出去,接应陛下,说不定还能反败为胜?”关平抄起了战刀,打算再率军出战。

刘备有大军十一万,逃亡了近一万人,手下还有十万兵马左右。

而这一次的奇袭魏营,刘备动用了近七万兵马,也就是说,他手中依旧有三万兵马留下来守城。

诸葛亮却摇头道:“这三万兵马一定要保住,传令下去,所有兵马立刻弃了南安,退往成都。”

“弃城?”关平大吃一惊,“丞相,为什么我们要弃城,我们明明还有实力一战!”

诸葛亮湿乎乎的羽扇一指前方:“你没看到吗,魏军是紧贴着我军追过来的,我们根本来不及及时封闭城门,若是给魏军一路追击来,我们就要全军覆没在这里,弃城北退,才是唯一的出路。”

关平心头一震,立时明白过来,却又道:“可是,陛下叫我们守城,我们要是弃城的话,陛下责怪下来该怎么办?”

诸葛亮一怔,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陛下若是怪罪起来,我来担着!”身后响起一个果断坚定的声音。

他二人回头一看,却是法正匆匆赶来。

原本他是奉命留守于军府之中,在看到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之后,便猜到出了差池,当即赶来城头,果然看到己军正败溃而来。

“法大人,你也主张弃城吗?”关平苦着脸问道。

法正语气凝重道:“适才丞相不是已经说了,现在若不撤兵,我们就要全军覆没,还等什么,赶快去传令吧,若是陛下怪罪下来,我法正一人担着。”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关平还能怎样,只得匆匆前去传令。

于是,留守的三万汉军士卒,斗志顿时跌落谷底,纷纷放弃了自己的岗位,从北门方向望风而逃。

“孝直呀,唉~~”诸葛亮看着法正,想要说什么,最终却只能苦涩一叹。

法正看出他的无奈,只能宽慰道:“丞相能想出从空中火攻敌营,还施法召唤出了狂风,这已经是姜太公复生都未必能做到的事,丞相你已尽了力,只可惜,那苏哲实在是……”

说到苏哲,法正已找不出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苏哲的神通广大。

这时,前方一队汉军已最先逃了回来。

“孔明,快打开城门,放朕入城!”人群中的刘备放声大叫。

诸葛亮一听是刘备的声音,立刻下令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刘备匆忙策马入城,诸葛亮和法正二人,则早已下城,迎候在城门下。

刘备一见面便苦着脸道:“丞相啊,你的火攻之计眼看就要成功了,可这一场大雨——”

“陛下不用多说了,臣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诸葛亮打断了刘备,“臣已下令城中余下的兵马,先行一步弃城北撤,事不宜迟,陛下也赶紧从北门撤离吧。”

首节 上一节 987/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