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988节

刘备神色一震,僵硬在了原地,久久不语。

身后,大股大股的汉军士卒,还在争先恐后的涌入城门,向城内逃来。

再往远处,隐隐约约已能看到魏军的旗帜正在逼近。

“陛下,南安城是万万守不住的,这一点陛下应该很清楚,撤吧!”法正也沉声劝道。

刘备深吸一口气,无奈的一甩马鞭:“传朕旨意,全军弃南安城,望成都方向撤退。”

所有人都长松了一口气。

刘备不敢再迟疑,纵马入城,穿过街道,直奔北门而去。

于是,刚刚逃入南安城的汉军败兵,连气都来不及喘一口,只能弃了城池,继续微北逃窜。

天光大亮之时,苏哲策马踏入了南安城。

登上北门城楼,府视整座城池,四门已尽数挂起了大魏的战旗,得胜的将士们布满了城头,正开怀的放声大吼,宣泄着胜利的喜悦。

苏哲脸上也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回首北望,仿佛他已经能看到成都城巍峨的身影。

那座益州的腹心之城,此时此刻,已是门户大开,等着他前去征服。

“陛下,我们现在要继续追击吗?”身边的陆逊问道。

苏哲淡淡笑道:“刘备的遁逃之术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再在追是追不上了,先叫将士们好好休整几日,再北上成都吧。”

二十万魏军将士,正式进驻南安城。

这一仗打下来,刘备死伤至少近三万之众,兵马已从十一万锐减到了八万。

不过鉴于成都城乃益州最坚固,最繁华的城池,城墙高厚不说,城中存粮足以支撑一两年之久,刘备依靠手头现有的败兵,理论上也能守几个月。

苏哲已做好了跟刘备打持久战的准备,也不急于即刻攻下成都,便没有下令继续追击。

毕竟,就算他大军追到了成都城下,也没办法一鼓作气破城。

反倒是在追击的过程中,他的将士们有可能中了刘备的计策,好歹刘备的身边还有诸葛亮法正,这样绝顶智谋之士辅佐。

当天,盛大的庆功宴在南安城举行,整座城池都变成了欢声笑语的海洋。

南安城做为刘备对抗苏哲的前沿,屯集了不少粮草酒肉,这些物资刘备逃走时来不及带走,只能拱手送给了苏哲。

苏哲便不花自己一文钱,以战养战,用刘备留下的物资,犒劳血战余生的将士们。

“公衡,你觉的,朕多久能攻下成都城?”酒过几巡,苏哲笑问黄权。

黄权想了一想,拱手道:“启禀陛下,成都城经过刘璋父子两代经营,再加上刘备的加固,可以说其城池之坚固,丝毫不逊色于洛阳,邺城这样的天下坚城,如果刘备铁了心据城死守,臣估摸着,陛下至少得跟他耗个一年左右,才有机会破城。”

一年!

听到这个数字,豪饮的众将都冷静下来,不由微微有些动容。

当年,也只有黎阳,邺城这样的河北坚城,才令苏哲花费了极大的耐心,消耗一年左右的时间才攻破。

自袁绍灭亡之后,天下残存诸侯不堪一击,已没有哪一座城池需要魏军一年时间来攻陷,哪怕是建业城,也仅仅是坚持了几个月而已。

想想当年兵围黎阳城的艰苦,众将都不免心有余悸,而今听说这成都城有可能也要打一年才能攻陷,不免便有几分忌惮。

“嗯,这样看来,朕有可能要在益州过年了呢……”苏哲言语中也略有几分忌惮。

就在这时,众将中一人忽然大声道:“陛下,臣倒是觉的,我们根本用不了那么久就能攻下成都。”

苏哲和众人寻声望去,说话之人,正是老将黄盖。

“公覆,你这话朕可是当真的,可别告诉朕,你是喝多了夸海口啊。”苏哲笑道。

众人呵呵一笑,都觉的黄盖是喝多了。

黄盖却恼了,一跃而起,抱怨道:“你们笑什么笑,我没喝多,我是说真的。”

“那朕倒想听听,公覆有何妙计,能让朕速破成都。”苏哲极力表现出认真的样子。

黄盖便道:“臣是没办法,不过臣入南安城时,俘虏了一个人,当时忘了禀报陛下,现在突然想起来,或许这个人能帮我们速破成都。”

第八百一十章 朕要玩一把山寨

“你抓到了谁?”苏哲好奇道。

“等臣把那厮押解过来,陛下见了就知道了。”黄盖还卖起了关子,吩咐士卒把那俘虏带来面圣。

苏哲也不急,给黄盖卖关子的机会,他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俘虏,竟然能帮他速破成都。

片刻后,士卒们将一名文士拖了进来,扔在了堂前。

苏哲打量了那人一眼,问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在下……在下马钧,见过陛下。”那文士战战兢兢的答道。

马钧?

一个不太熟悉的名字,并不似关羽张飞那样如雷贯耳,但隐约似乎在哪里又听到过。

“公覆,这个马钧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苏哲狐疑的看向黄盖。

黄盖笑道:“陛下有所不知,汉国的神雷炮,就是那诸葛亮和这个马钧一起创造出来的。”

神雷炮!

就是夷陵一役,硬生生轰塌了夷陵城墙,号称天下最强投石机的神雷炮!

苏哲心头一震,目光再次瞟向阶前的马钧,蓦然间想起了此人是谁。

他想起来,历史上魏国有一名著名的机械大师,那个的名字就叫马钧。

据说此人乃奇械天才,不但复原了传说中的指南车,还发明了水力翻车等许多机械装置,甚至连诸葛亮的连弩都仿制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988/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