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158节

荆石是王锡爵的号,但见他出班道:“臣不敢居功,这一次治水之事多仰仗皇恩浩荡,也有元翁统筹,臣不过听命办事,哪敢分功。”

天子见申时行,王锡爵二人谦让,笑着道:“申先生,王先生你们不要推辞来推辞去。你们二人是同科进士,同朝为官,现在又列阁臣,国家大事由你们商量着办,朕放心。”

“你们几位阁臣的封赏,朕立即命张宏他们拟旨,眼下要厚赏潘卿才是!你们几位阁臣议一议,朕要下旨昭告天下,晓谕臣民!”

许国笑了笑道:“陛下,潘河督上了两份奏章,一份奏章自谦没有功劳,还有一份则是保荐这一次治河有功的官员,一共一十七人!”

天子点头道:“潘卿真纯臣,朝堂上有几位先生,还有潘卿在,朕何愁天下不能大治,将潘卿的奏章拿过来!”

许国当下将奏章奉上。

天子打开奏章,名单上十七人一个个都竖名在列。

天子先草草过目之后,回头指着奏章首处一个名字道:“这名单第一名的何润尧是什么人?朕怎么没听过?”

许国奏道:“启禀陛下,这何润尧是隆庆二年的进士,在地方为官十余年,今年方从别驾升任归德同知,并暂署府事。”

天子讶道:“甲科出身,却当了十几年地方官,之前吏部为何都没有考选他?让如此人才埋没在地方?”

几位阁臣都是默然,隆庆二年进士里的王家屏,都担任内阁大学士,二品宰相了。但他的同年居然之前只是六品別驾。

“怎么?”

许国道:“听闻他之前因事触怒过前元翁张凤磐,具体什么情由,倒是不清楚。”

王家屏听了看了许国一眼,倒是没说话。

反而是申时行道:“都是官场上子虚乌有的传言,不可当真,此事待臣问过吏部,再禀告陛下。”

天子摆摆手道:“罢了,罢了,这事朕不计较,潘卿将此人列在第一,不会没有道理。”

然后天子又看第二人笑着道:“此人朕认识,河南右布政使付知远,当年被马玉打伤的就是他吧,舍生忘死,为民请命。他的名字,朕还写在文华殿屏风上。”

王锡爵道:“各省之中,河南灾情最小,付大人统筹治河之事,当然居功不小。而且臣听说此人为官十分清廉,就是潘河督不说,臣也打算将他举荐给陛下。

天子欣然道:“连王先生都这么说了,肯定是错不了,真是不枉了,朕当初钦点他为河南右布政使。”

众阁臣齐道:“这都是陛下识人之明!”

天子龙颜大悦,点了点头,看向第三人,然后又问道:“这黄越又是什么人?”

王家屏道:“启禀陛下,现任归德府府经历。”

“府经历,这是几品官?也负责治水之吗?”天子讶异。

“正八品,乃府下卑官,本职是掌文移出纳?”王家屏进言道。

天子满心的蹊跷出声质疑:“区区正八品,又是掌文移出纳,为何能至第三名。”

许国笑着道:“陛下,臣对这黄越略有所闻。他是秀才出身,当初在潘河督下做事,后因治水有功,朝廷破格提拔他为县丞,后来被委以归德府府经历,越职统筹治水之事。”

“后来潘大人重任河督,有意调此人到工部任官,调令都要到吏部,但此人却道归德府知府对他知遇之恩,他要将归德府治理好了故而不肯,这件事被官场上传为笑谈,臣当时也听了几句。对了,陛下当时归德府知府正是林延潮。”

天子闻言沉默了。

王锡爵道:“陛下,这一次大水不亚于万历十年,黄河下游各府州县都有险情,甚至溃堤漫堤之事。潘河督三令五申督办得力下,所幸没有酿成大灾,他说这一次平安无事,七分仰仗皇上洪福齐天,三分方才在人谋。”

“各个州府之中,原先险工颇多的归德府,却是安然无恙。堤坝没有损了一处,农田没有淹没一亩,百姓没淹死一人,此事简直前所未有,报来之时我等皆以为夸张。但潘河督亲历归德府视察后,也是如此上报,我等方以为可信。”

几位阁臣默然。

许国道:“不仅如此,潘河督还在奏章里称赞,陛下当初疏通贾鲁河之事。他言疏通贾鲁河后,分黄河正流而下江淮,减轻了归德府以下各州县的水情。”

“归德府在贾鲁河沿岸挖掘了减水坝,柜门,月堤等等,不仅分河急流,还灌溉农田三十万亩,造福百姓无数,潘河督打算以此向朝廷推荐,表彰归德府为'治河模范',让各州府效仿学习。”

王家屏道:“陛下,故而这一次潘季驯保举的三人都与归德府有关,恳请陛下厚赏。”

天子这时候都不知说什么话,但几位阁臣看出他是满脸羞愧。

九百八十七章 质疑

林延潮来京已快三个月了。

从刚到京时的炎炎夏日,到了昨日已是下了一场飞雪。

三个月远离了政事,也等于离开了权力。

虽说三个月里,每日林延潮也在读书,著书,研习功课,甚至还写了文章怼人,日子过了十分忙碌。

但怎么说反而有几分疲乏了,以往在归德时,就算忙到三更,再如何的繁忙,但也还是充实。但闲居后三个月,这样的日子却真是令人不好受。

难怪有醒掌天下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这样的话,林延潮现在终于体会到那些刚退休的老干部,反而为何会那么难受,找个什么事做都行。

对于士大夫而言,讲究的是幽游林下的悠然,但是有心事功之人而言,却是不可有一日无事可作。

所以不得不说,天子这一招凉人,实在太不厚道了,

到了这一天,林延潮正与几位学生讨论学问。

这时候一封信恰好来了。

林延潮展信一看,是黄河大水退去的事,楚大江第一时间将消息送至了他这里了。

黄河水退,归德府安如泰山。

这是林延潮所预料之中的事,而至于其余各州府,在潘季驯的指挥调度下,也没有大损失。消息传来令林延潮也是松了一口气。

没错,若是其他州府办的不好,反而衬托出归德府的政绩斐然,但是林延潮不愿如此。

并非是他有多么高风亮节,而是若真的到这个地步,说明大明这官场实在是烂到家了。那么自己政绩再如何卓著,也是不值得高兴。

张居正虽去,但他留下的新政挽回了大明江山二十年的气运,申时行,潘季驯都是出色的官僚,可以维持住局面。

但是再以后就不好说了。

见众弟子一脸疑惑的样子,林延潮笑着道:“刚刚接到消息,黄河大水已是退去,下游州府安然无恙。”

首节 上一节 1158/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