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571节

大伯听了犹如当头被人浇了一盆冷水,之前他要林延潮保举他为官,林延潮不肯,而眼下卢知县赏识他‘精明能干’,要提拔他为户房司吏,却给林延潮一句话给拒绝了。

这。

大伯心中顿时茫然了,他是仁厚之人,对林延潮却没有什么怨怼,只是心底反复想着,我今年不过四十岁出头,为何延潮说我年事已高。而且我身体一直很好,为何延潮未说了隐疾。

我要不要起身解释一下?说我自己足以胜任。

不过卢知县见他抛出户房司吏打动不了林延潮,也是没有太意外。要说动林延潮,二人还要继续‘加深关系’才行,身为地方官有的是办法,所以也不急于一时。相反一上来就和盘托出,那真的是有点交浅言深了。

二人聊了一阵后,卢知县就告辞了,不过约了下一次来拜会的时间,林延潮也是答允。

而大伯呢,此刻脑子是乱成一团,这时就听林延潮道:“大伯,你不会怪我没向卢知县保举你吧?”(未完待续。)

五百二十三章 谈心

大娘是一心希望大伯能够当官的,因为当官身份地位高,出去有面子。但在衙门混迹多年的大伯,却深深地懂得清官不如肥吏的道理。

一个县衙里的户房,就相当于朝廷中央的户部。一县钱粮,各项开支都要从司吏的眼前过。对于大伯而言谋得户房司吏,那几乎就如同林延潮当了户部尚书一般的成就感。

故而林延潮问他会不会怪没有向卢知县保举,大伯当然是有几分酸溜溜地道:“延潮,这次又非是我和大娘,要你去求人托关系,是卢县尊自己主动说,且上门与我们示好的,你怎地不问问大伯我的意思,就一口替我回绝了?”

大伯此刻有几分化身为怨妇的样子。

林延潮当下道:“大伯,你在户房从白役至经制吏,有七八年了吧。我问你侯官县户有多少?口有多少?”

大伯知林延潮考他,当下不服气地道:“这我怎么不知,清丈田亩后,刚核算的,户有三万九千三百二十有三,至于口嘛,我倒有几分记不清了。”

林延潮点点头又问道:“本县官田多少?民田多少?官田科米如何?民田科米如何?”

“这,这……”大伯有些支吾。

林延潮又问道:“每年纲派多少?机银多少?盐钞多少?丁米科多少?盐课多少?鱼课多少?商税多少?”

大伯听了连忙道:“延潮,这些衙门都有账目,你大伯我又不善死记硬背。”

林延潮摇了摇头道:“本县官田一千八百九十七顷四分零。民田四千两百五十四顷八十九亩三分五厘五毫。官田科米,三斗上下者以三钱五分为率,五斗者三钱而止,七斗者二钱五分而止。民田之米,自五升而上……”

大伯听林延潮说完,顿时目瞪口呆问道:“延潮,你如何知道的?”

林延潮道:“在文渊阁时,曾见过劳堪上的手本,顺便看了两眼。”

大伯听了顿时几欲吐血,自己在户房七八年都没记下东西,你随便看了两眼,人与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大伯道:“延潮,谁都知你过目不忘,我又如何与你比。”

林延潮又问道:“大伯,我听说户房司吏,典吏手底有两本账,你可齐备?”

大伯一愣,他知林延潮指得是什么。

县衙司吏典吏有两本帐,一本公帐,一本私帐,

公帐对鱼鳞册,黄册,是于朝廷公事核对之用,那不过是虚的,私帐才是真正账目,大户飞洒诡寄钱粮,将偷漏的皇粮国税转嫁至小户百姓头上,这每个小户百姓摊派多少都有定额。

故而为了转嫁田赋,只有户房司吏典吏们,都必须想办法将自己管辖的账目作平,并对上公帐。这户房吏员从中捞到油水倒是其次,最怕多寡不均,得罪了大户或者激起了百姓暴动,这才是掉脑袋的事。

这本账目就是户房司吏,典吏的命根子,犹如辟邪剑谱这等珍贵秘籍,从来都是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的,绝不给外人查阅的。大伯至县衙户房是沈师爷的关系,没有父子相传这一套,也没有这帐本,故而这等下田征粮的粗活(肥缺),从没有轮过。

大伯很光棍地道:“没有这帐又如何?你大伯我不是一样混至了今日。”

林延潮已是很久没有与人如此耐心解释过了:“大伯,平日没有关系,若是你任户房司吏,没有这本私账,唯有被手下几个典吏架空,到时候还不得看人脸色行事。”

大伯被林延潮说得很没面子,不服气地道:“我既任司吏,上面自有县尊照拂,下面之人岂敢欺我。”

这一刻林延潮也是忍不住道:“大伯你好糊涂,卢知县明知你没有底细,还将你推至司吏,岂是纯一片好心。你司吏位上不稳,唯有有求于他,他帮你一次,你就欠他一份人情,到时他说如何,你唯有便如何。”

大伯听了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这背后还有这么多门道,若非林延潮一语道破,自己被人卖人,还在替人数钱。

大伯当下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道:“延潮多亏你一番话,都说衙门是凶险之地,延潮,没料到这卢知县心机这么深,亏我还拿他当你的好友,后辈子侄来看待。”

林延潮也是无语,自己与卢知县也是不太熟,恩荣宴上的点头之交。大伯居然还拿他当后辈看待,人家一位七品正印官啊!

可是看着大伯这垂足顿胸,一副后悔不已的样子,林延潮只能劝道:“大伯,这也不是你的错。”

大伯垂泪道:“大伯我好糊涂,还差点连累了你。”

林延潮知大伯内疚,也不说话,静静地陪着他坐在一旁。

大伯道:“延潮,我想通了,我不是当官材料,你不肯让我做官,做得对,是我没有那个本事。当初我不该听了你大娘几句话,就迷了心窍。”

说完大伯拿起桌上酒宴上尚且撤掉的锡制酒壶,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酒。

林延潮也知自己刺破大伯的自尊心了。以往大伯他虽是浑浑噩噩的日子,但每日都是很瞎开心,总觉得自己眼下虽不怎么样,但将来总是有发达一日,然后吹嘘一番。虽是满目的自信,满目的乐观,但林延潮还是喜欢这样的大伯,他平日待自己也很不错。

林延潮取下酒壶道:“你别喝了。”

大伯摇了摇头道:“延潮,你是不是觉得大伯很没有用。”

林延潮寻思了一番,然后道:“大伯,你有没有用,我不知道,只是我记得以前家里穷,三餐都是吃蚬子,那时你与我说将来出息了,就每日让我吃荔枝肉。听了你的话,我总以为出人头地赚了钱,就能齐家。”

“可如今我方知,真正能撑起这个家的,不管赚多少钱,当多大官都不行。养家用的是心,不是钱。这两年我进京赶考为官,真正在家里操持上下,孝敬爷爷的,不是我,而是大伯你。”

听了林延潮的话,大伯一愕。(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声

听了林延潮这诚恳的话,大伯顿时心底暖暖的,面上有几分不自然地道:“瞎说什么,大伯我,我也没做什么。“

见大伯不好意思的样子,林延潮笑了笑。

大伯又喝了口酒,然后道:“若不是你一番话,我还浑浑噩噩的,眼下我琢磨明白了,在衙门里继续下去,也没什么出息,你说得也对,在家孝敬父母,操持上下未必不输给在外当官多少,我索性就辞去吏员,回家算了。“

林延潮见自己一番心底话,终于打动了大伯,听了点点头道:“这样也好。“

见大伯答允自己不涉足官场,总算让林延潮放下一桩心事。如此大娘也不会再变着方鼓动大伯了。

林延潮想到一事,笑着道:“对了,大伯在家也可帮我一二,我已是在达道铺纱帽池边买下百亩农田,大伯空暇时也可帮我照看一下。“

首节 上一节 571/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