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796节

今国家既有积蓄,张四维改严为宽,也算是顺应人心,此乃一张一驰之道。

而且张四维虽废除了部分新政,但对于河南,山东,两京各省的清丈田亩,仍是有序进行。一条鞭法,也是如旧。也算继承张居正的政柄,可谓一时贤相。

总之两边评论,明面上都是拍当朝辅张四维的马屁,但于张居正的功过却好好论述了一番。

特别是张居正执政十年里的功过,正反两面都好好进行了一番阐述,并褒并贬而是就事论事。因此这一期的燕京时报一出,京里官员士子都是趋之若鹜,竞相买来。往常一刊销售不过三千份,但这一期却销售达到了五千余份。

张四维为相近半年,张居正去世两个月,官方民间都没有一个具体说法。天子将张居正的谥号定为'文忠',到底何德称得上文忠呢,咱老百姓都不懂啊。现在不说京师中的官员,读书几乎人手一份燕京时报,谈论着张居正为相十年来的功过。连老百姓也是参与进来。

燕京时报,一下子点燃了大部分人议论的热情。

张居正病故,还未盖棺定论,燕京时报却敢为天下先,让百官士子都可以站出来,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下,自由讨论商议。

茶馆,梨园内,以往不少官员士绅都拿着燕京时报,在那商讨。

群议纷纷,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相持不下。

而此刻在燕京时报的报社里,却是另一个光景。

报社里摆了一桌酒席。

林延潮与汤显祖,卢万嘉,郭正域,屈横江几人坐在一桌。陈济川在一旁给几人都是满上了酒后,自己退在一旁。

林延潮举杯对几人道:“这杯水酒是给你们践行的。”

几人对视一眼不由道:“怎么这么快?”

林延潮点点头道:“不错,就在这几日宫里会有剧变,再迟了你们就走不了了,所以必须今晚就走,越快越好。”

闻言众人都是低下头,郭正域默然叹了一口气。

屈横江正心底窝火,见郭正域如此不由冷笑道:“怎么郭孝廉临走之时却舍不得了?是啊,离明年会试不过半年了,以郭兄之才考中进士应是不在话下吧,自是不舍得离开京师。”

郭正域看了屈横江一眼道:“你这说什么话?”

汤显祖,卢万嘉连忙道:“屈兄,美命兄绝不会是这样的人。”

汤显祖道:“我知美命兄的心情,这燕京时报虽是所创不过数月,但却寄托了我们的心血。”

“每一刊每一个字都是我们几人在这间报社里连夜赶出的。每日一大早,我们来到报社,看的几百位读者排着队在门外等着买第一份时报,这等喜悦不亚于科举及第。”

“好容易时报在士林间颇有薄名,有了近日之规模,眼见心血毁之一旦,我与美命兄都是一样的痛心。”

屈横江朗声道:“大丈夫为谋国事,就算毁家纾难又有何妨!我不觉得可惜。”

林延潮听众人之言,歉然道:“此燕京时报是我所创,也是我所毁的。说来是我对不起大家,为了我一己私心,将大家牵扯进朝政之中。”

郭正域正色道:“老师,此言差矣,我们时报初衷是什么,兴义文教,开启民智,使民日新。故而岂可知而不言,视若不见。”

“粉饰太平,助纣为虐,这不是开启民智,新民,反而是以文愚民,残民。”

听了郭正域这么说,众人都是拍腿道:“说得好,此言当浮一大白,连饮三杯。”

说完众人都是举起酒杯,酣然痛饮。

几杯酒下肚,众人都是大笑,胸中豪气顿生。

林延潮又斟了一杯酒向汤显祖道:“我知与义仍你张江陵不睦,这一次你肯刊登此文,实是令我意外。”

汤显祖摆了摆手道:“宗海兄,切莫这么说,你我是托生死的,你之请我怎能不答允。再说我在刊上,也没有说张江陵的好话。当初创立时燕京时报,我们立场就在于不偏不倚,持中而讲。张江陵有功也有过,我们摊开来讲,这何错之有。至于读者觉得谁对谁错,他们自有看法。”

说到这里,汤显祖忽正色道:“但若是有人要以己意,强加于民意,涂抹黑白,这才是我们不可忍,与我时报所不容,就算此人高高在上,身为九五之尊也是不行。”

卢万嘉道:“即便是黎民百姓,但也有详知之权。民有知,民有论,民有议。不可以一人之言,堵塞视听,以闭天下悠悠众口。这千秋功过,唯有万民方能定论。”

“而我等创办燕京时报纸,此志正在于新民所知!”

卢万嘉说完,一拳砸在桌上,桌上的酒水汤汁四溅。

“好一个新民所知,”屈横江起身歌至:“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屈横江一起,众人一并击节道:“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

众人言谈起初皆是慷慨激昂,而最后却是潸然泪下。

汤显祖拭泪后,率先起身对卢万嘉,屈横江,郭正域作揖道:“燕京时报以今日虽亡,但开启民智,新民之志,却由今日而生。汤某此生能与几位仁兄共事,虽死没忘。”

几人也是一揖,大声道:“吾也是。”

当下汤显祖将酒杯掷于地上,摔个粉碎。

众人也是效此。

而后汤显祖对林延潮一揖,慨然道:“宗海,吾先行一步,朝堂上就指望你重振乾坤,不要让我们这番牺牲白费!”

七百三十一章 冯保倒台

林延潮送汤显祖上了马车。

其余人也是离去,唯独郭正域留下。

林延潮问道:“正域为何不走?”

郭正域道:“若是这里人都走了,将来有人查问,不是坐实了老师指使时报肆议朝政大事的罪名?我留着这里,至少可以帮老师分担此事。”

“老师放心,我是举人出身,家父也是前两广总督,就算将来牵扯进此事,也没人敢追究。再说这燕京时报,也要有人继续办下去,他们走了,终也要有人主持大局。”

林延潮知郭正域意志坚决,就点点头道:“也好吧。”

郭正域当下送林延潮上了马车。

首节 上一节 796/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