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58节

  等老妇背着书箱,从人群让出的道上离去后,林诚对张元拱手道:“事了了,诸位相公们诸位乡贤们也都去忙你们的大事去吧。

  再堵着路口,一会儿长安县衙该来人问话了!”

  “嗤!”

  百姓们还没散开,监生队伍中传来几道嗤笑声,个个面色自矜。

  哪个衙役敢来问他们的话?

  张元拱手道:“这位林东家与我们年岁相差不大,虽未进学读圣贤书,却极敬我等着儒衫戴青衿者,又经营此等别致书坊,也算是同道中人。

  今日林东家仗义疏财,解人危难,全人孝悌。

  此事皆因吾等而起,又怎能眼看林东家陷入困局而无动于衷,只吃馒头不吃菜?

  此非孔圣子弟所为也!

  难道吾等还不如林东家知礼?”

  最后一言,是对身后众多监生所说。

  张元在这群人中威望颇高,一呼百应,自然都笑道断然不能。

  张元呵呵一笑,道:“正巧今日休沐,我出监便想买一套《四书集注》,林东家,我张子奋可有资格买书?”

  说着,他整理了番青衿儒衫,温文尔雅的笑看着林诚。

  只这一番气度,又引得周遭百姓满堂喝彩。

  张元张子奋之名,今日算彻底传了出去。

  纵然百姓不传,这些读书人自己也会口口相传。

  纵然读书人不传,世翰堂也会帮着去传……

  林诚也极上路,拱手道:“张相公乃真正读圣贤书之辈,自然有资格。”

  张元哈哈一笑,回头道:“诸位同窗,尔等可有需要买书者?”

  “此等佳事,岂能少得了我颜雨峰?”

  “我朱希周亦不甘于后!”

  一道道名号自报而出,也引来民众一次又一次的道彩声。

  能在国子监读书的,都不会是傻子。

  即使有智商不高的人,那他的出身一定足够高,也就有足够高的眼界和见识。

  难道还看不出,用八两银子就能扬名的美事?

  这是最实惠的方式。

  而就在此时,街对面看着往世翰堂汹涌而入的国子监的学生们,倪二看向贾琮的目光,恍若在目睹神迹。

  ……

  

第五十一章 惊喜

  

  喧嚣热闹的灯节过去,大乾十年的新年,算是终了了。

  府衙开衙,百业开箱。

  无论官民,都开始了新一年的繁忙。

  而在灯节那日鼓楼大街发生的奇事,也随着众人口口相传,散播开来。

  都中诸多百姓,第一次听说了这家“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坊,以为奇事。

  只是这种事,在寻常百姓耳中,不过是一个消遣的乐子,不以为意。

  二十两就能够让一家吃喝一年的时代,没有哪个普通百姓会花半年的银钱买一套“华而不实”的书。

  可此事在读书人耳中,却荡起了巨大的风波。

  有赞世翰堂数十年不易其志坚守祖制之风骨者,也有骂其哗众取宠不知变通者。

  更有甚者,有人将世翰堂之做法,与如今朝堂上日渐激烈的变法之事联系在一起,辩其是非对错,推波助澜……

  使得世翰堂灯节一事,在朝野上下传播的愈演愈烈。

  也因此大名,不管是赞者,还是骂者,只要囊中稍微宽裕些,多半都会遣人去鼓楼大街,买一套“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回来,看看到底如何。

  一时间,世翰堂的书,竟隐隐和“着儒衫戴青衿者”甚至与朝争挂上了钩。

  愈发扬名。

  在国子监中,即使有些家资不宽裕者,也宁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买一套世翰堂的书,以为雅士之余,亦标明身份。

  大乾开国百年,世风原本就渐起奢华,世翰堂的书,此时居然成了相互攀比的象征。

  而许多不学无术却多财之辈,为了妆扮身份,也愿意花费三倍的价钱,来买一套世翰堂的书来装点门面。

  如此一来,自上元灯节之后,短短数日里,世翰堂卖出的书,倒比之前数年卖出的还多。

  若非早先半月,贾琮就要求林诚倪二加大投入,将老底儿都投进来,刻板印刷,再加上之前多年的库存,世翰堂的书怕要供不应求了。

  至于有人在世翰堂,无心之下发现了《聊斋志异》。

  初读之后便惊为天人,再度引起种种热潮,使得世翰堂之书,有洛阳纸贵之势,自不必再多言。

  然这一切繁华闹事,暂时都和贾琮无关了。

  在主导了灯节那场戏后,贾琮便再度蛰伏起来。

  并且郑重告诫林诚、倪二两人:得意时莫要忘形。

  如今他们根基都太浅,任何的招摇,都可能引来灭顶的打击。

  尤其是在和朝堂变法之事产生瓜葛后,这是连贾琮都没有想到,也无法左右的巨浪。

  这个时候,闷声发财,缓缓积累力量才是王道。

  再有不知足,搞小动作,是祸非福。

  有了灯节的巨大成功,原本就对贾琮信服的林诚、倪二两人,如今更是言听计从。

  对于贾琮的吩咐,自然无有不遵。

  原本和伙计邱三制定的一系列扬名“奇事”,也就至此按下,以免画蛇添足。

  如此一来,隐隐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世翰堂,竟又平稳的回落着陆,隐声匿迹……

  ……

  荣府,墨竹院。

  正堂。

  淡淡晨曦的光束,透过窗纸挥洒进来。

  堂内熏笼里点着银霜炭,温暖中散着清香。

  身着一袭白衫的贾琮,坐于东侧临窗的桌几上,静神专注的读书。

  世翰堂的成功,对他来说,好似没能带起一丝波澜。

  生活也并没有起多大的变化,每日里依旧是读书写字。

  只是,他觉得没有多大的变化,在其他人眼中,他的变化,却一日胜过一日……

  西侧桌几上,贾环身形不正的趴在桌面上,一脸无精打采,眼睛并没落在书页上,反而时不时的吊着眼往正中紫檀大桌方向瞄去,眼神不善……

  而正中桌几后坐着的宝玉,往常都是将琮环二人当做透明人,可近来,眼神却不时的扫过贾琮,目光惋惜。

  他也终于在无意间,发现了贾琮不俗的变化了。

  曾经凹陷的眼窝和脸颊,如今渐渐润泽。

  记忆中胆小怯懦,拘谨小气的气度,也成了洒脱不羁之态。

  贾宝玉万万没想到,曾经形容卑微的贾琮,竟成了如玉公子。

  他不是好妒小气之人,见此情形,心中不仅没甚妒意,反而很欣赏。

  可欣赏之后,就是惋惜。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如女孩子一样金贵的人儿,竟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这般人纵然生的再好,也只白得一副好皮囊罢了。

  而且瞧他那死钻书的模样,也不似能觉迷途而知返之辈。

  唉。

  心中不知几番叹息。

  举世皆浊吾独清……

  “哼!”

  贾环见贾宝玉再次看了贾琮一眼,极不高兴的悄悄哼了声。

  当然,不敢让宝玉听到……

  可是他心里真真不高兴了,宝玉整日里和家里姊妹们顽耍,还不够,还想将贾琮也抢跑。

  又心生担忧,要是连贾琮这样和他一般“歪眉斜眼”的,也背叛了他,那他还同哪个去顽?

  本就无心念书,此刻心生忧虑,贾环就愈发一个字看不进去了。

  正当他一会儿瞅瞅这个,一会儿瞅瞅那个,百无聊赖,趴在桌几上练魔术手法等放学时,忽然觉得气氛有些不大对。

  眼睛下意识的往门口方向一扫,正对上一双森严的眼睛……

  这一刻,贾环的小心肝儿齐齐一颤,面色瞬间煞白,小身板儿都颤栗起来……

  “哼!”

  贾政站在门口,看着他那庶子歪七扭八的趴在书桌上,却把书本推到一旁,手里只顾把玩着一根绳子,生的好模样,偏吊眼斜睛,形容猥琐,登时气不打一处来。

  再见他被吓的如被雷劈,愈发恼火。

  不过这一声冷哼,总算惊醒了吓的快要尿裤子的贾环,忙不迭的起身绕出书桌,过来行礼。

  前面的贾宝玉和对面的贾琮亦是如此。

  一番见礼后,贾政先狠狠将贾环和宝玉训了通后,又赞起贾琮来:“琮儿读书心神专注,不惑于外物,必能闻达于举业之道。”

  贾琮谦让了番后,贾政看他的目光却愈发和善。

  贾政有半月余未见贾琮,此刻再一端详,也忽然发现了贾琮的不俗变化,登时惊喜起来。

  原本他就看好贾琮的气度,只可惜贾琮长的寻常。

  却不想,一段时间没见,贾琮竟长的愈发好了。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贾政肤浅,从唐时起,至前宋七百余年里,再至今日,文人对颜值的要求达到了巅峰。

  想做官只靠学问好,那是没用的。

首节 上一节 58/7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