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715节

这样明显的言谈漏洞,莘景山当然分辨得清楚,却仍如此坚称,其用意何如?

或许在旁人听来,只会愈加摸不清头绪,但唯有李之深知其的可信度。

只因他曾亲身进入过天柱山那个神秘之处,那是天柱山深处的一方禁地,根据俞南的记忆,两千年前修真界最强大的霸皇谷,也不曾占据那里作为门派驻地。

况且他可是真实感受到那个万壑藏幽之地,有当时级大师境界的他探不到的神秘禁制。

即使认定为禁制,也仅是他的个人猜断而已,因为他当时的探识力稍有深入探及,便觉恐惧心悸油然心生。

有种隐隐不适与心慌感,迅速在其心内形成畏惧感,那一瞬间李之就强行掐断了好奇心,那种心悸感告诉他,以当时能力,进入其就是送死。

就是这等恐怖的存在附近山壁深腹内,李之一行人寻到了阴阳玉簟树与蓇蓉草,那可是传说里蓬莱、方丈、瀛洲座海上神山的独有植物。

既然此二物仅可诞生于仙界神山环境里,就表明其需要汲取天地精气才得以存活,就是在两株神植之下,今儿发现了更弥足珍贵的造化石。

因此石令他联想到,存在于朝元秘境内的大道石,二者一相遇,当即就交织出始应天地造化的效果。

大道石有大道意志蕴涵其,造化石可演绎出创造演化的自然玄奥纹理,那种瞬间演化出来的与天地同息、与岁月共成长的极致鲜灵之气,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他心神震慑、神志恍惚。

由此而判断,他可不认为这几种天地神物出现之地附近,不会存在有同样神秘的景与物,再结合后来听闻的南天火,北太山,东天柱,西乾天,他当然会认为玄叶宗亦或朝天门,就存在于他探不到的神秘禁制之内。

这等存在,其实力应该还远在天火寨、乾天观之上,将二者与更神秘的两方势力名声并列,不排除有误导嫌疑。

李之刻意流露出塑体丹,就是希望借用烽驿盟,传递给玄叶宗、朝天门,皆因他越来越肯定的认为,这两方神秘存在,应该与修真界通道有关联。

再或他们至少与修真界的最外缘势力有连通,李之想用塑体丹将两方势力人主动引出来。

如今自己已晋升为简事初期,即使就此身入修真界,他也深信自己会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因而并不畏惧或许与修真界有丝缕联系之人找了来,更因他坚持断定,只有真正地修真界才会存在鲜活灵气环境,也唯有那等气息的修炼者,才能修炼至自己目前境界。

并非来自于修者界之人,他均无所畏惧,更何况他拥有朝元秘境,可随时随地消失,纵使修为高过他许多,李之也不会太过忌惮。

此时的南江王,自然不知这片刻之间,李之居然有这么多心思转换。

而他之所以故意泄露出获知渠道,目的就是让李之隐约知道些表象之外的某些存在。

但南江王绝不知李之知道的更多,更深层的一些东西,远不是一个普通体质的官员能够理解的。

“雪莲丹极为稀少,只因具有药引效用的高品质天山雪莲实在难得!不过,我早已给您老与明王、淞王、建成王事先留出来了,但服用此丹并非一件简单事,需要将各自体内能调整至最佳,所以目前并非服用良,也无必服的急需性。”

李之这样一解释,令南江王心绪大好,没有人能漠视自己的寿限问题,便是清高、淡泊如孙思邈者,同样会在乎此事。

“你打算如何让我们老几位的体质,能达到服用所需?”南江王进一步问及。

“由我时不常用体内真气,给几位调理一阵子就可以了!”李之笑着解释。

第六百八十六章 蛰伏的武家

这几人不同于年过百岁的老祖宗,他们几人中年岁最长者也不过五十几岁,堪堪活到老祖宗一半年纪,自然体内机能没有必要经过灵气环境的蕴养。

李之将要给其渡入的真元力内,本身就存在有灵性,一样具有蕴养效用。

之所以他口中仍称自己的气劲为真气,而不是真元,就是下意识地自我防护了。

面对可能存在的信息流出,他一直都是竭力小心谨慎。

、 不过像是谭师傅、老明王、颛孙云山等人,年纪已有七、八十岁,就需要如同老祖宗一般,进入朝元秘境一段时间了。

雪莲丹中至纯阳气,再是经过中和,也总会具有部分刺激性,没有极完好的机能运转,他可不敢轻易教人服用。

李之一番善意,南江王很感激的照盘接受,“看来皇上赐予你忠义王称呼,是有格外深意的,果然重情重义!”

他心里有数,按理说李之神秘的修炼者身份,是不可能被朝廷认可的,仅是一些长远规划思路,以及阿拉伯帝国驸马的身份,是不足以拥有一品王爵位的。

那时候久未干政的高宗,金口玉言一出,固然无人胆敢反对,便是武后也无权反驳,但很多人心内不服是肯定的。

不过一年后的今日,却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高宗的力排众议的一意孤行背后,有着极深远考虑。

他早在那时,就已经在为日后朝廷内的不同声音布局了,而不是单纯为了顾及阿拉伯帝国皇室的脸面。

那时候的李之修为还不算太过彰显,只是随着他近一年来的种种强势势力展现,终于有人开始注意到,原来忠义王名号的重大作用。

仅是那柄尚方剑与之结合,其中寓意就足以令很多人胆颤心惊了。

因为尚方剑颁赐之时,或许为名气与实力,尚不足以震慑更多人的李之,尽可能较少阻力,曾有不得越权使用尚方剑的权限设定。

李之当时随尚方剑一同赏赐下来的,还有从三品的开国县侯,他并无朝中实职,所谓的越权,也只是根据虚职爵位而言。

而真正的皇室直系中人,三代最低者也高过从三品传承爵位,因此尚方剑的出现,才不会遭受李姓皇室的强大阻力。

更多皇族只会认为是皇上在哄骗这个小孩子,即使手持尚方剑,却没有多少实际用场。

因而很多位高权重者,均渐渐忽略了此事,以至于一品忠义王名号赐予之时,少有人第一时间与尚方剑联系起来。

但随着李之逐渐自身修为提升,屡屡有惊人杀戮表现,终于越来越多人发现高宗的极深用意。

这个时候他们才猛然间惊觉,不知不觉间,李之与尚方剑齐名的皇家上卿身份,居然能够威胁到除皇上直系亲属外的几乎所有皇室中人。

此时再行提出反对意见,已是绝无可能了,只要高宗还活着,即使武后也没有权利剥夺李之手里

的尚方剑。

大唐的上卿有两种意思,为官者获得此称号就是朝廷重臣,为实职官名,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若无官方实职身份,被冠以上卿称号就仅具有象征意义了。

但在上卿二字前面再冠上皇家字义,其性质就相当于李姓皇室中的特别聘请监护人员,影响力进一步萎缩,却独对皇室中人有监护职责。

再有不仅针对于皇室的尚方剑在手,其监护职责中就添加了一个可掌生死大权的执法权限。

相比之前无甚巨大用场的权限设置,如今已具有此时彼时之巨大差别,便是李姓旁系中的王侯,也处在他职权范围之内,如那位葛林王。

因此他忽然之间就在李姓皇宗中变得地位殊然,即使日后因其修炼者身份被朝廷公开质疑,至少朝中李姓不敢公然站在李之的对立面,毕竟他属于李姓势力中人。

就是那时武后一系已然当道,再对李姓皇族拼命打压,整个大唐都是李姓打下来的,再是势力萎缩,也会拥有朝中半壁江山。

首节 上一节 715/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