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798节

不过太平显然知道此处可不是调情之地,薛绍目前就在洛阳,他极喜欢正清文绮堂三层的国宝品质玉石摆件,隔三差五就要前来欣赏好久。

为着这些,她还不忘上前打开焦建修随手关上的房门,倒不是此人察觉到两人什么,像这种账房重地,随手紧闭房门算是行业习惯。

她也趁着这个机会汇报一下店里一年来的收益:

“目前这一层的玉器行,算是诸般交易里最冷清的,尽管每天都开张,但多是些五百两以下的小生意,不过没过得十天半月,总会有件大型摆件卖出去,具体价位均不低于三千两。”

“据我所知,洛阳城富人还是很多的,况且外藩客商也越来越多。”对交易额有些高估,心里有些不解,李之奇怪地问道。

太平笑道:“便是不久后朝廷大部分府署都搬了过来,洛阳城区也属于新建,底蕴不足,远远比不上长安城,甚至某些南方城市。或者说,如今的洛阳城内新贵繁多,固有权贵人士相对较少,而新贵们大都依托于某大财阀或世家,实际上这些人能掌控的财力有限。”

“但这也差得太远了,长安城三层玉器行,可是终年客流不断,虽说每日里实际购买者也是不多,但从没掉下来五千两,而且万两国宝级别玉器,几个月就能卖出一件。”

“我的大东家,你先别急着下定论!虽说咱们的玉器行平均下来仅有千两,但其他生意却是火爆,较之长安城那是半点不差!尤其是二层纸制品,每天都像抢购,特别是纸巾,几乎隔天就要拉来十几车,不然咱们城外的纸坊怎么这般忙碌不堪!”

“朝廷大宗订单呢?”

“内廷总管何宝泉常年在我们的账头上预留万余两纹银,往往不到一月就要充一回账,不仅宣纸,小笺纸也是大量采办,仅从朝廷这方面的供给,一年下来就有近十万两。有几次朝廷纹银存量不足,还是支付的黄金,粮食、绢布我们是不收的!”

“我好像记得朝廷每年税收不过两万吧?他们哪里来的这许多?”

“记得我们在应天门西阕楼的那间承办朝廷大宗订单处?那里目前被内务府在我们手里租下来了,依旧打着我们正清文绮堂的招牌,但除了具体承办朝廷大宗订单外,他们接下了我们的纸业所有海外销售订单,按照我们的原价接单,再加上一些利润倒给那些外商!”

“嚯,这一手来的妙,仅是一转手,便大笔的外快挣上了,这钱赚得容易!只是,那些外商是不是傻?为何不知前往正清文绮堂,直接采购更便宜一些?”

“这就是朝廷与他们之间的交涉了,只要我们店里不亏,随便怎么操作!而且,何宝泉主导的这一切,面对的外来客商主要是东北部的靺鞨诸部、室韦,契丹,高句丽、新罗、百济以及倭国;南部的南诏诸部落与真腊,再远的天竺、吐蕃、欧洲、阿拉伯,是不会参与的,留给我们的盛京航运!”

李之点点头,也没往细处打听,何宝泉以内廷总管身份打交道,里面自然会另有隐秘利益,只要仍是原价采办,正清文绮堂倒也省心了。

庞啼接着道:“即使我的身份在,偌大朝廷如此大宗买卖,说实话价位还不低,长久以往势必会引起朝廷各方提出质疑。显然何宝泉这人很精明,如此一来,不仅我们的朝廷订单不减,内务府也能从中捞取很大一块补给,这样说闲话的人就少多了!”

“我们也不是没付出,堂堂正清文绮堂品牌效应,单是附近各个小国家的独家代理权限,就会争得头破血流,如此一来,朝廷算是把我们的这等权限发放给抢了去!”

见太平有些担心的望向自己,眼里的一线畏怯,引来李之心下一阵不忍,于是笑道:

“令月,我没责怪你的意思,银子是赚不完的,本来因为独家配方问题,就已经处于令多方不满的垄断局面了,适当分出些好处去,为日后的发展有利!”

尽管心下听着舒服,太平也有她的个人意见:“某几个行当的垄断我承认,但你也是将火药、造船、农耕等工艺无偿推广,朝廷也看到了这些!”

“咦,有一些还没开展起来,你这里就知道了?”

“那是,你在南方做过些什么,还能瞒得过我?”

第七百五十四章 玩物丧志

李之呵呵乐道“但多数人并不真的在意这些,他们关注的只是你赚到了多少,自己如何参与进来分上一些,这还是我身份地位与能力不俗的前提下,若换作他人,早被人吞得一干二净了!”

太平回以笑意“难怪为了此类事,你已几次大动肝火了,心里始终在憋着口怨气呢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若不在苗头乍起之时,使出果断手段,这等情形只会越来越猖狂!”

“也是哈,小小的五品、六品官,之前都敢在你的生意上使些手段,而且还不记得你之前对他们的好,若依照我的性子,早将他们拉出来砍头了!”

这也是李之对太平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这个女子不同于他的几位夫人,尽管自身地位极为尊崇,但在自己面前没有一点架子不说,事事均处于为他考虑,便是寻常话语交流,也是一边倒的竭力附和。

他心里很明白,这是一种全心在意自己的真诚,而李之知道此女历史上的悲惨遭遇,也想着在她另一条生命轨道上,有个完好的结局。

对于太平而言,因身份原因不可能修炼,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权势上的足够地位,但也会因此诱发她衍自于母亲的皇权。

太平公主历史上的结局很是悲惨,不仅自己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

此女子共有四子四女,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与武攸暨同样生有二子二女,她死之时,除次子薛崇简幸免以外,其余子嗣均被处死。

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李隆基赐他姓李,并准许他留任原职,此人也是太平公主唯一存活下来的后嗣。

如何将她导入正确的站队行列,且适时熄灭发自骨子里的争权夺势念想,辅助李隆基顺利登顶,更不因她而感到威胁,就是李之今后的努力方向。

这也是唯一可保证她有个善终结果的方式,不然以她在武后在位时的疼爱程度,以及李姓对武家人的憎恨,李之知道,没有自己保着她,太平很难有好日子过。

将她拉进商业圈子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努力促成其与李旦一家人的更亲密关系了。

这一点倒是不难做到,太平原本就与两位兄长关系良好,不过之前她和李显走得更近一些。

这件事他打算通过高宗来出一份力,才能彻底令她明白武家的不可能长久。

这时候,焦建修转回来禀报,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已经去了功德林酒楼,并告知驸马爷薛绍已经来到。

薛绍其人历史上着墨很少,即使他母亲是著名的城阳公主,因其性子过于淡泊,仅知喜好各类古玩、稀罕物件,若非与太平公主成婚,怕是历史上都不会有记载。

此刻薛绍就因得报走了过来,与李之抱拳拱手,又一番热络。

他本对任何人也无多大兴致,但李之在他眼里可不一般,手里稀罕玩意无数,讨得一件来,就足够他在公子哥的纨绔圈子里能显摆好久。

当然他不能无视太平公主的存在,自己家夫人来头太大,他这位驸马爷也怕当着外人礼数不当,惹来太平的恼怒。

太平当初相中他,只为了其高标朗秀,颇有才学,但接触时间长了,这位驸马性子实在古怪,又无上进心,一心只知他那点附庸风雅的爱好,两人间感情早就淡了,即使到目前为止

成亲不过一年多。

但因有了李之这个意外情况,太平心里也有些愧疚,此时就向李之频递眼色。

李之因听她谈起过此人,知道其人喜好弱点,于是当即取出数件西域手把件。

仅世界闻名的马士革刀具就有三把,那可是出自于皇室中的稀罕玩意儿,除标志性的特殊穆罕默德刀纹,其上更是红珊瑚、红蓝宝石等珍贵的珠宝镶嵌,犀牛角刀柄,刀鞘的鞘头和鞘口都是金银等贵重金属镂刻制成。

刀身上还以特殊的工艺,刻有当时著名刀匠的名字和古兰经谚语等,乃专门为京城的王宫贵族打造的奢侈品,在当时,那可是了不得的东西。

另外几件就是纯银的远航帆船,造型古怪的贵重金属挂件,使得薛绍一时间两眼放光,一把抓在手里,哪一件也不舍得撒手。

李之笑着再一次取出一串念珠,“这是伊斯兰教的太斯比哈,乃信仰加持过的琥珀、蜜蜡请制,为纪念冥冥中的九十九个尊名而借以修身养德的赞珠,天地独一无二的当代哈里发祷言铭刻,手指拨转间,光阴辗转,机密洞开。”

此物一出,薛绍立时丢下手中一切,虔诚的两手捧接下来,开玩笑,现任哈里发信仰加持过的宝物,即使普通枣核质地之物,已是无价之宝了。

学着刚刚李之演示的阖目轻捻良久,薛绍忽然开口道“果然一静下心来,即感种种殊胜功德加身,全身心杂念刹那消弭,周天循环的智慧通贯头脑,仿佛一下子就清明起来!”

李之强忍住了笑“这尊念珠算是祭炼念珠法器的一种,具有驱邪伏魔、警醒智慧之妙用,值得一世拥有!”

首节 上一节 798/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