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799节

“是是是,李先生所言这些我均能体会得到,心猿固守,气住为神,尽觉圣光罩体,断绝世间烦恼!”薛绍的语气里不掺一点虚假,便是此刻的眼神,似乎也充溢着擎拜之色。

太平恶狠狠的向李之瞪去一眼,其中的调笑意味却是难以掩去,嘴里也乘机提到“驸马,先好生收起来,等回去后再做深研!你可知李先生提出来的,关于渤海湾航道贯通一事?”

薛绍小心收起,才回道“好像有点印象!”

太平公主闻听此言,不免心生一丝恼怒“我说驸马,这么大的事情,堪称开天辟地之举了,你居然仅是有些印象?”

薛绍神情一怔,皱着眉头思虑片刻,猛地一拍脑门“我记起来了,好家伙,将渤海湾贯通,等如是把北往通道一下缩短了两千五百多里,这是当然紧要之极!”

太平公主面色稍霁“李先生邀请本公主如正清文绮堂一般入股,共同经营今后的航道运输行当,需要奏请皇上后,前往渤海湾一探究竟,你看可好?”

薛绍哪里会有一点迟疑,何况要惊动皇上钦点,“生意上我不懂,公主仅是入股正清文绮堂,一年里就所获颇丰,这件事由公主做主就是了!”

“但我这一去就会是十天半月,我们家训儿?”训儿就是他们不足一岁的儿子薛崇训。

“训儿的问题不叫事,那孩子身边平日里就有十几人照应着!”

“你看我带什么人去好?你们薛家人,我暂时不想他们掺合进来。”

“那就焦师爷好了,若公主能给他在店内找好替代,唯他最为适合!”

见太平站起身来徘徊着思考,薛绍偷偷望向李之,见其微微点头,他赶紧提出来“这件事公主与

李先生商议就好,我还要马上赶回去,这些贵重物件带在身上很容易丢的!”

听闻太平嘴里轻嗯一声,薛绍连忙起身就走,临离开前,还不忘了向李之抱拳致谢。

等人走远,太平深叹了一声“正文哥哥,你是他是不是玩物丧志?莫说是我,母后那里对他也失去了耐心,很后悔我这门亲事!”

李之可是知道薛绍的下场,不足五年,他就会因其兄长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自己。

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谋反,是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嫁错郎了。

于是她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并设计其饿死于狱中,当时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才刚满月。

这些事情自然不能讲与太平听,“其实这样也好,不身涉官场,就会清闲很多,再者你仍对其一往情深,我心里可是不太舒坦!”

太平显然很乐意李之有此态度,佯作愤怒道“你家里有好几位情深意浓的俊俏夫人,还不容我过些正常婚姻生活?而且,我可是想着多生几个孩子呢!”

李之笑道“孩子的事我怎么能干涉得了?要不这样,再给薛家生一个,也帮我生一个?”

太平羞笑道“我还真有过这个想法,不如一会儿就尝试一下?”

“我是不是要去功德林酒楼呆上一会儿?”

“嗯,你快去吧,我先去等着你!话说你的手段很高明啊,几件物件就把我们家驸马爷打发了,我们或许能多待上些时间!”

“驸马心思比较单纯,不过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更容易迷失在个人爱好里!”

“唉,我们不谈他了,你赶紧过去吧,我先找焦师爷说说渤海湾的事。对了,还没问你,渤海湾入股的事是真的?不是仅仅为了要我去陪你待上些时日?”

“是真的,但仅是一成,又不要你投入,帮我捋顺一下渤海湾沿途码头而已!”

“若不是为着遮掩耳目,正清文绮堂的一成份子我也想还给你。”

“那是,堂堂大公主还能缺了银子使?”

“这你就大错特错了,银子我还真不富裕,唐公主有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而且不存在子孙袭封的问题,还不如一个五品官!”

若公主食实封,则公主薨乃停,是唐代袭封特权的特有标注,在待遇上公主远远不如诸王。

李之哈哈大笑“食邑与食封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而且若是我大唐前期,宗室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得利其食实封的收入,现在可不一样了!你看长安城几乎大小世家都在经商,你却能一句话招来银子无数。”

那时候可没有倒卖批文一说,但宗室子弟若想捞取外快,一样是一句话的事情。

“我不管,以后你得养着我,我家的驸马没这个能力,只能依靠你了!”太平此时哪里还有大公主的矜持,活脱一个刁蛮富家小姐。

李之正色道“到目前为止,我可曾主动前来讨过一回账目?因为对于你,我是充分的信任,需要多少你留出来就好!”

他的态度让太平公主极为满意,“我可不是那种贪图之辈,有你这句话就满足了,我只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若非为了薛家,我就要你帮我存起来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 快放下本宫

功德林酒楼,二层包间。

离其一行人尽皆在此,还有太平公主名下两人陪同。

伏辰见李之来到,高声说出一事:“老吴头去了外郭城外动北马坡村的纸坊!”

李之面露喜色,“他终于开窍了?好,好,不枉了马爷那一顿斥责!”

两日前,孙思邈特意将老吴头喊到一旁,针对他与羽灵姨一事,很是严厉的一番教诲,看来起了作用。

离其笑曰:“也是被俟老六与左三刺激到了,又眼看着伏辰与夏舒、老幺与庞盛儿好事将近,他能沉住气才怪!”

伏辰的脸皮要比左三薄很多,闻听此言,有些难为情道:“八字还没一撇,夏舒还在犹豫!”

“清绮她们没跟她讲?”李之奇怪道。

“夏舒本人是乐意的,就是她家里人不想让她远离长安城,在我看来,他们害怕由于自家女儿不在本地,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保障了!”伏辰的话里充满了无奈。

最早跟随李之的那些丫鬟们,不仅卖身契已经撕毁,更是给个人家里都做了妥善安排。

家在外地的,给房给地,家在长安城的尽数安排在正清文绮堂属下产业做事。

像是夏舒一家除她之外的四口人,均在老刘头的酒坊做事,并且她父亲还当着其中一个酒窖的工头。

由于古代长期处于比较严格的封建家长制统治之下,并受奴婢制度的影响,主雇间往往或多或少带有尊卑关系、主奴关系的痕迹,双方自愿结成的非等级雇佣关系也是如此。

生产性雇工有时还需从事一定的服役性劳动,长期雇佣关系一旦确立,他们中许多人的法律地位就发生变化,这就是长工,多订有契约,年满解雇。

酒窖的工头则是这些长工的头领,不属于等级雇佣的一般雇佣关系,而是在受雇时本着雇工自愿,可见正清文绮堂对夏舒一家的待遇是极好了。

但夏舒她们当年是以通房丫头签署的卖身契,这种身份的丫头很少能有独善其身者,被主人占了身子就是契约的一部分。

首节 上一节 799/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