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829节

实际上那时候就出现了武士道的影子,而且所谓武士占大多数的是中下级小人物,按照后世的说法,其实就是些市井小混混,只不过手里多了件兵刃,摆出一副很有底蕴的样子。

而他们的日常生计,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

李之在后世曾听到一个笑话,说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

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成为“用心棒”。

直到武士道真正出现,才算是逐渐规范起来,进入的门槛也高了,并且有了相关的基础培训,但整体素质还是偏低。

虽然现代日语中的“浪人”,指的是未考上合适高校的学生,但在那个时代,浪人是日本社会重要的不安定因素。

为了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官方就常常默认或怂恿浪人的对外武装侵略。

浪人对于对外战争则充满野心,郑成功为反清复明,曾派人到日本借兵,幕府虽然拒绝,但下面武士纷纷请战。

后世在反映清末民初的影视作品中,日本浪人在东土各地流窜,正是明治维新改革等级制度的结果。

而今日出现的那批人,才真正属于修炼界之辈,远非寻常武士能够相提并论的,而且剖腹行为也是当时修炼界才有的奇特现象。

彭作象的声音忽然压低了很多:“浅田拓己招出了ɑ幔川会隶属于贺茂别雷神社,又称上贺茂神社,平安建都以后作为镇护国家的神社,得到了当时朝廷的重视和崇敬,具体性质上有些类似如我们大唐的骊山老君殿,但为地方豪族所把持,历史地位甚至超过了皇室!”

李之敏感的觉察出什么:“彭刺史的意思是,这些人里,有一些他们朝廷的影子?”

彭作象并没有点头认可:“我们对东瀛这个岛国并不了解,目前关于贺茂别雷神社,只能认识到这些!虽然浅田拓己在ɑ峒侗鸩坏停杂谒纳霞乙彩撬欢唷2还馀饲袄粗埃ズ孛鹄咨裆缂寮漓耄旎实牟荼诨首釉淘莩鱿止⒋旒腊荩 �

李之的眉头紧皱,“草壁皇子?听上去与他们的皇室有关。”

“草壁皇子为现任皇太子,却不是天武天皇的儿子,而是他的哥哥,也就是上一任天皇唯一的儿子。”

彭作象的话音落下,李夏接道:“贺茂别雷神社并非独立存在,还有一个什么下鸭神社与其并列,最初为东瀛古代豪族贺茂氏的氏族神社,平安迁都后,下鸭神社遂与贺茂别雷神社成为京城的守护神社。”

“也就是说,古代豪族贺茂氏的民间地位,比皇室还要高些?ɑ峒热涣ナ粲诤孛鹄咨裆纾蛐聿皇粲诔ⅲ呛孛厦畔乱辉保俊�

李夏作答:“我二人也是如此猜测的!”

李之沉默了片刻,这样一来,线索就清晰了很多,想来战神世家也是类似如贺茂氏性质的倭国豪族所创立,有利于他日后前往后的有的放矢。

既然这等古代豪族的民间地位要高出皇室,说明那些豪族的本身并非那么简单,应该是修炼家族势力。

至于浅田拓己一行人临行前,有那个草壁皇太子主持祭祀,说明朝廷也并不是毫无所知。

但这里面未必没有贺茂氏请托的前提,不然皇室不会让堂堂皇太子公然出现,既然为阴谋,必定早有精密计划,断断不会漏出如此马脚被大唐知会。

像是这些人束手就擒,必然已被考虑在内,若自己估计不错,贺茂氏这是在拿皇室做挡箭牌。

越是分析,李之心里越有底,便把自己的推断说出来。

二人一阵思虑后,李夏一拍大腿,“还别说,或许真如李先生所说的,就是贺茂氏豪族耍得一番鬼心思!”

彭作象也是认同:“不管战神世家或ɑ幔囟ㄔ谒嵌苡忻粝氩槌銎渖砗笾С植⒉焕选O匀凰且蚕氲搅苏庑室獠旁诹傩星袄喜荼诨侍樱媒赡艿囊家交适疑砩希 �

李之笑道:“若果真如此,我们大唐仅需向倭国皇室提出质疑就好,不指望就此解决,却能在他们皇室与贺茂氏豪族之间产生矛盾冲突。这钉钉子埋下去,即使近期起不到多大作用,但能为我们东土修炼界寻上门去复仇带来便利,或许倭国皇室正抱有借势将之铲除的打算,我也不介意被他们利用一下!”

“李先生此言甚是,没有哪一个皇权乐意民间有高于自己的威信存在,这样一来,那什么贺茂氏豪族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李夏的话引来一阵大笑,现场气氛顿时就轻松了很多。

太平公主这时候来到,笑眯眯的打探几人高兴来处,李夏赶忙小声复述。

李之乘此时机说道:“但也不能排除倭国皇室提前知晓的可能性,只是若想实施打击报复,我们还真就得努力将他们往好人堆里推,只是日后大唐万万不能对这个小岛国掉以轻心,关于这些也势必要即使反馈上去!”

望着已经大体明白来龙去脉的太平,“公主殿下,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看如何?”

此时的太平对李之可是充分信任:“看到你如此郑重其事,本宫当然不敢懈怠,若我看来,我们此刻正在养虎为患,我可对他们倭国小矮人不抱有好感!”

李之竖大指赞道:“将之形容为养虎为患最为贴切不过了,以他们屡次欲加侵略高句丽、百济、新罗之举,再加上此次的阴险目的,那些倭国人的野心勃勃已不容置疑。而且他们民族的脸皮那是相当的无耻,白江口之战前,何等的嚣张跋扈,屡生是非,那一战被打惨了,就反过来竭力交好,我一向对这等人警惕性十足!”

太平乐道:“我总觉得,你一谈及那个国家就浑身透着些厌恶,能给我们说说怎么一回事?”

李之乐了:“这不刚刚解释过了,他们看似有好的表面之下是雄心勃勃的狼子野心,这等人属狼崽子的,目前国力不济却有凶恶的本性,这样的人最是凶暴,居心狠毒,所以我认为他们习性难改。也正是因为此,我才更著定他们不仅不会维护那些豪族,或许会在暗处相助与我们!”

“李先生,这可不是小事,你一旦决定前往,还是要加倍小心,那里可是他们的地盘!”李夏好心提醒。

李之点点头:“我这般认为是有道理的,天皇一系若想占据至高号召力,拥有极高威信,就必要竭力削弱那些豪族的民间影响力。若在他们的任上将其严重打压,日后在他们臣民的眼中天皇才会是神,因此方能认为为天皇尽忠是本分。而且以我的感知认为,倭国是在世界的东方的、一个贪婪而又狠毒的江洋大盗正在崛起,不久的将来,必会因它丛生此起彼伏的事端,随处可见的战火硝烟,昭示着一场席卷东亚地区的侵略战争,已经慢慢地铺展开来。”

他对于这个卑劣国家有着彻骨仇恨,再是如何负面形容它,他心里没有一点心理压力。

第七百八十一章 正确的解决之道

通过追溯历史,后世人已经可以发现,倭国人人入侵东土之心,古来有之。

它就像一匹野兽,打一顿乖乖待几年,一旦有实力了,又起来蹦跶几下,总之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东土繁荣昌盛,自强不息,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太平不知李之为何说到倭国,就如此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般地怒气。

但此时的她已抱定,此人身上有诸般切实存在的神奇之处,故而选择了对他的无条件支持:“这件事我一定牢记于心,定然将李先生的完整意见传递!”

李之仍在发表他的观念:

“除了这个的民族性格的劣根性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国家土地少、人口多的原因,并且资源相当有限,自然灾害频发。所以这个民族进攻心比较大,他们认为,要想扩大实力,就必须一直走强势扩张道路,不然很难有更大发展。”

还有一个原因,李之没办法继续他的牢骚,那就是三百多年后东瀛的武士道产生。

武士道精神,是这个民族在狭小的岛屿中,逐渐演变形成的一种复杂,混乱和极端的生存意识,以及情感倾向。

如果把它限制在岛内,则还能维持它的品格和风雅,而一旦被释放到外面的广阔大陆,则会表现出其残忍的一面,给其他民族和人民带来恐怖和灾难。

岛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西缘,犹如坐在一把不断摇晃的椅子上,非常渴望一块坚实的大陆。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倭国发动殖民战争,都会获得他们的老百姓全力支持的原因,自身的领土缺陷,导致对拥有一块大面积领土的渴望,完全战胜了对战争本身的畏惧。

而支持这种野望的,就是武士道精神的刻骨铭心,即使最初的武士道,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

但它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都被这个卑劣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在这个国家终于走上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重大畸变,作为传统封建制度的精神规范,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首节 上一节 829/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