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707节

“父亲。”孙钤悄悄来到孙承宗身侧,颇为恭敬的道。他是孙承宗的第三子,目前在东厂,是那次‘裁撤锦衣卫’时从锦衣卫转过去的。

孙承宗没有回头,直接道:“消息你也知道了?”

孙钤‘嗯’了声,道:“皇上没有刻意隐瞒,应该是有意传回来的。”

“你怎么看?”孙承宗背起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的背有些驼。

孙钤知道孙承宗的意思,认真的想了想,道:“皇上在利用魏忠贤,是为了‘新政’。”

孙承宗点头,而后又叹了口气,道:“能看清楚的没有几个人,皇上,终究还是太着急,走的太快。”

孙钤不太明白,还是道:“父亲,现在整个京城都战战兢兢,希望内阁能够约束魏忠贤,您能做到吗?”

孙承宗又抬头看了看天色,道“皇上这么着急出京,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了?”

孙钤一怔,旋即应声道:“孩儿明白了。”能够阻止魏忠贤的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出宫了,那魏忠贤就再无顾忌,群臣只能束手。

孙承宗看着渐渐亮起的天色,道“即日起除非我上朝,其他时候都闭门谢客,谁都不见。”

魏忠贤还没有动,京城就流言四起,百官忧虑,要是他动起来,只怕就没个安静了。

孙钤心里暗惊,连忙道:“是。”

与此同时,傅昌宗,傅涛同样收到了消息,傅涛急匆匆的跑过来,道:“父亲,皇上怎么样了?有没有事情,是不是要即刻回京?”

傅昌宗正在喝茶,神情平淡的道:“无需担心,皇上行事向来谨慎,这点事情吓不到他,暂时不会回京。”

傅涛暗松一口气,他们傅家是与朱栩绑定的,皇帝出事或者没有子嗣,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危机,可能是致命的!

傅涛还是惊疑不定,道“父亲,还是劝劝皇上回京吧,现在消息都传遍了,一路上肯定不安全。”

傅昌宗抬头看了眼傅涛,面露一抹厉色的道:“为父再说一次,皇上已经今非昔比,不是你我随随便便一句话可以劝说的,今后在皇上面前要掌握分寸,不该说的话,再不能多说一个字!”

傅涛神色变了变,道:“孩儿记住了,只是,皇上这次出宫到底为什么?为什么这么着急?”

傅昌宗转头看了看外面,淡淡道:“皇上想要进行‘土地改革’,知道就行,不要说出去。”

傅涛愣了愣,‘土地改革’四个字在耳边回响,却有些不明其意。

周应秋,申用懋,袁可立等人都相继得到消息,反应各一,莫衷一是。

与此同时,英国公张维贤从后门出府,悄然来到了魏国公徐文爵府邸。

张维贤神色凝重,一进密室就直接沉声道“那些刺客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会说出那种话来?”

徐文爵神色倒是如常,一边倒茶一边道:“为什么问我,我怎么会知道?”

张维贤冷笑,直视着他,道:“不要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尤其是皇上!我敢拿我的命打赌,皇上肯定已经察觉到了,只是引而不发,等待时机罢了……”

徐文爵神色好笑,道:“你为什么认定我知情,我这几年在京城一直安分守己,与江南那些勋贵早就没了联系,英国公可不要凭空诬陷……”

张维贤神色冰冷,道:“我能怀疑到你,皇上一定也可以。徐文爵,你想死我不拦着你,如果让我知道风声,我会与天下的勋贵一起第一个弹劾你!”

徐文爵抬头看了看他,神色有些诚恳道:“我确实是知道一些内情,但真的与我无关,我最多就是知情不报。”

“知情不报?”张维贤盯着徐文爵的双眼,见他没有闪烁,脸庞微微抽搐,冷声道:“最好是这样,现在皇上遇刺,东厂那边肯定不会放过,一定会大做文章,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徐文爵喝了口茶,好整以暇的道:“我们魏国公府秉持的就是置身事外,你们英国公府要想掺和尽管掺和,不要拉上我。”

张维贤知道了徐文爵的态度,眼神冷漠,心里有深深的恐惧,突然间的就抬脚而走。

真是话不投机半步多。

徐文爵看着张维贤离开,神色冷峻,眉头皱了皱。

他以前在南.京握有兵权,与京城的英国公相当,现在只能蜗居在这里,何其屈辱!

东厂内,近来在外人面前表现的意气风发的魏忠贤,正目光如墨的望着京城方向。

偌大的房间内,只有他一个人,手里的琉璃珠缓缓转动,发出磨牙般难忍的声音。

他神色黝黑,看不出什么表情,可胸口微微起伏,已经波动的眼神,还是泄露了他的情绪。

“皇上,你认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你要我做的这件事,其实就是给我挖好的坟墓,这个坟墓挖了五年,足够深,足够大,你想要彻底的埋葬我……可是我怎么肯能束手,任由你狡兔死走狗烹……”

“奴婢可不是信王,用完就扔,当年熹宗皇帝要是答应张艳瑶,找一个孩子人认做子嗣继承大位就没有今天的事情了,不过,今天也来得及,奴婢这五年可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

“皇宫真的干净吗?李思忠你怎么就敢让他掌握禁军,你怎么就敢出宫那么久,你真有那么大的信心吗……”

“皇上,就让我们赌这最后的一局,这是起手无悔的死局,要么我魏忠贤手握天下,要么成就你英明神武的威名……”

第600章 阉党

魏忠贤看着静的可怕的皇宫,神色不变,目光冷静异常。

在自言自语的时候,他脑海里想到了很多,算是久远的回忆。

陪在还是皇长孙的朱由校身边,面对皇宫里的晦暗倾轧,他小心翼翼,周旋在郑贵妃,李选侍等之间。他投靠过郑贵妃,可福王终究还是就了藩,没了登极的可能,他暗中支持过李选侍,可最终李选侍也斗不过朝臣。

卑微的近乎没有人在意的皇长孙,在神宗皇帝死后没多久就突然登位,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一切都来的突然,措手不及。

接着,他与客氏对食,想尽办法讨天启皇帝的欢心,新奇的玩意,问题的书籍,甚至是床笫之事,他用尽了一切办法。

这些都很快有了回报,他在宫里的地位一升再升,转眼间就从不起眼的小太监入主司礼监,成为名副其实的‘内相’。

可这些还不够,作为一个市井无赖,他有了地位,然后就渴望尊严,希冀得到尊重!

可是,那些满腹经纶的大人们,不屑他这个太监,不屑他的出身,不屑他的身份,不屑他的粗鄙!

叶向高,赵南星,高攀龙,孙承宗等等,这些都没有人在意他,不拿正眼瞧他,哪怕是司礼监主事,依旧被呼来喝去,动不动就被当众严厉训斥,使得他颜面扫地,尊严丢尽!

他极力的想获得外廷朝臣的好感,因为他敬佩读书人,尊重他们,可无论他如何讨好,给他们帮助,这帮大人依旧无比的厌恶他,甚至都不知道这种厌恶从何而来。

这些并不重要,虽然不被这些人喜欢,但只要能做些事情,他还是有成就感,暗自开心的。

但是,这帮大人们并没有感激他,一道道奏本拼命的送入司礼监,拼命的弹劾他,弹劾奉圣夫人,一心要置他于死地!

首节 上一节 707/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