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35节

崇祯皇帝心中又是一声卧槽。

好么,阿美丽坚,阿妹你看,这些破名字的来源原来是他娘的这么回事儿!

徐光启却是接着道:“阿美丽哥阅读过哥伦布作记载的航海笔记,认为其中哥伦布所记载的【把一些白色浓稠的液体涂在衣服上,雨天穿这种衣服不透雨;还把这种白色浓稠的液体涂抹在脚上,雨天水也不会弄湿脚】应该就是由哥伦布所见过的“会哭泣的树”的树汁。

据哥伦布的笔记记载,只要小心切开树皮,乳白色的树汁就会缓缓流出。

汤若望说这种树汁如果和麻布混了,想必拿来密封是极好的。”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心道不就是橡胶么,这玩意朕不是很关心,朕关心的是美洲大陆……

只是不管怎么说,自己晚了一步就是晚了一步,现在欧洲的那些鬼畜已经跑去占领美洲了吧?

算了,不想了,先他娘的弄来橡胶再说。

至于殷地安这块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固有领土的地方,就先让他们占了去,等朕腾出手来再“吊民伐罪”!

打定了主意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既然有这种树又被哥伦布其人带回,那朕便派人去寻了树种来,在我大明种植便是。”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却又笑道:“徐爱卿若是想要这种树,直接与朕说便是了,又何故绕这么个大圈子?”

被点破了心思的徐光启老脸一红,却是拱手道:“陛下,若真真是如此,臣确实不必兜这么个大圈子,只是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与此相关。”

崇祯皇帝好奇地道:“哦?还有何事?”

徐光启道:“依着汤若望所说,他原本是去西安接替传教士金尼阁的。

这位名叫金尼阁的传教士已经来我大明两次,而且这一次还带了七千余部书籍,涵盖神学、数学、心学、格物、文学、艺术、军事、地理等范筹,想要尽数翻译为汉字。

臣以为其他的倒也罢了,但是其中数学、格物、军事、地理这四门的书籍却是重要无比,不管是借来抄写还是印制,或者干脆是抢来原本,总之应该让我大明有一份才是。”

很好,很有朕的风范,朕很喜欢!

感佩于徐光启跟自己学会的这种不要脸精神,崇祯皇帝开口道:“这有何难,朕回头便命人去买,不买就让锦衣卫去拿便是了。”

徐光启却道:“陛下,如今这金尼阁却已经不在陕西,而是去了杭州。去岁之时,金尼阁原本倒是邀请微臣去他那里做客,只是陛下召唤,微臣才没有去成,想来便是为了这翻译一事。”

崇祯皇帝感叹道:“好人呐!

看起来古人说的不错,唯有内修德政,方有四夷宾服。

如今大明可不正是人心所向么,便是海外蛮夷,亦知心慕中华。”

徐光启被崇祯皇帝不要脸的自吹自擂给打败了,只是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陛下内修德政,自然有八方来朝。”

在徐光启的吹捧下,崇祯皇帝简直功追三皇,德配五帝了——只是不知道被崇祯皇帝怼过的黄台吉和林丹法,还有东南的豪商还有东林党是怎么想的了。

一番感叹之后,崇祯皇帝才想起来正事:“这位金尼阁先生既然心慕王化,朕这便命人将他接进京城,来这皇家学院安心做学问罢。”

徐光启拱手道:“陛下,金尼阁此时已经是年逾五十,只怕未必能撑得京城。”

崇祯皇帝却是笑笑道:“来不了便来不了。朕派个御医过去,若是能来便来,来不了,便让他安心在杭州翻译便是。但是这七千西书,朕会替徐爱卿弄一份来皇家学院。”

说完,崇祯皇帝又对身后的王承恩吩咐道:“记下来,回头命许显纯派人去办理。”

等到王承恩也应是之后,几人却是已经到了皇家学院颇为靠里面的一间院子,此时院子中还轰隆隆地响个不停。

推门走了进去,徐光启才转身请崇祯皇帝进去,指着院子中的一台正轰隆隆运转着的大家伙道:“启奏陛下,这正是臣等所制蒸汽机。”

此时崇祯皇帝只是随便挥手命院子中跪了一地的人起了,却是一言不发地盯着那台大家伙看了起来。

明明一副傻大黑粗的样子,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比没穿衣服的美人更为娇艳动人。

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

眼前的这台机器,用傻大黑粗来形容都是一种赞美。

看起来整台机器充斥着崇祯皇帝在后世时看到过无数次的毛熊风格,粗犷,钢铁,笨重,这就是用来形容这台机器的关键词。

炉子中的的熊熊火焰不断将上面锅炉中的水烧开变成蒸汽,蒸汽再带动着上面的一根轴承来回往复运动,由于没有套接上任何的机床或者说机械,光秃秃的轴承看起来颇有些邪恶的意味。

然而不管这台机器有多么丑陋,这玩意都是崇祯皇帝的希望。

只要有了这玩意,以后就能基于这东西玩出更多的花活。

比如说用于火铳的枪膛钻孔。

之前用人力手掏膛,一个手熟的工人,掏出一根枪管大概要十来天的时间。

但是用这玩意呢?

一个人能看着许多台锅炉,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然后许多台锅炉就能同时钻许多根枪膛。

而且这玩意又不知道累,只要及时的更换钻头,基本上三个人轮班,就可以在三五天的时间内钻出来许多根枪管。

尤其是火车的作用。

别管现在造出来的火头跑的有多慢,不知疲惫不用草料就已经是最大的优势了。

想象一下,无数的物资通过托马斯小火车日夜不休的运往辽东,运往任何一处大明想要征服的地方,由于节省了人马和粮食,而且还是不眼不休,这种优势就足以怼死任何大明看不惯或者说崇祯皇帝看不惯的人了。

更何况蒸汽机这玩意改造改造还能用到船上。

一艘艘不知疲倦的大船栽着兵员和物资去美洲大陆上解放炎黄苗裔,赶走欧美鬼畜,想想都激动。

此时的崇祯皇帝越看这台傻大黑粗的机械越是激动,也顾不得自己根本就是一个工科理科双小白,外加历史小白政治小白的那种小白的小白,干脆问徐光启道:“徐爱卿,这台蒸汽机目前还有甚么比较棘手的问题?”

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目前这台机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密封性的问题。由于不断地会出现漏气的情况,以至于要浪费许多的木柴和石碳,而且还总是停摆。

还有那根用来带动其他机械的曲轴,由于漏气,总是动作不连续而且慢。

其实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这台机器便可以用到许多地方。只是材料上面却还是有一些问题。

比如说用这机器来钻火铳的膛管,钻头的寿命却是不长,一两天便要更换。”

首节 上一节 235/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