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67节

崇祯闻言,也是傻眼了。就他自己而言,他知道些甚么中正式、汉阳造、八一杠、九五式、零三式,可是也仅限于知道而已,这就,还多亏了后世那些电视剧。

真要是让他去研究这些玩意怎么造出来的?抱歉,先给朕去甚么理工学院大学一类的地方弄上一堆工科狗进行研究。

眼看着自己用二战时步枪吊打建奴的愿望要落空,崇祯却是十分不甘,说道:“朕翻阅古籍时,曾见其中记载公输氏曾造木鸟,可飞三天不坠;诸葛武侯亦曾造木牛流马,可省民夫而运物资。

由此可见,机械之力胜人力多矣。既如此,何不造一器械,使其代替工匠钻孔刨线,日夜不缀。岂不美哉?”

此时崇祯心中想的,却是后世的机床。倘若有什么五轴联动的机床,哪怕是最简易的机床,只怕也比用工匠手工打磨要强的多。

哪怕是大行的天启皇帝还活着呢,依照那木匠皇帝的脑子来看,只要有人指点,估计他分分钟就能搞一台简易机床出来。

哪怕用上机床后,一个工人操纵机床一天能弄出一根枪管来,随便搜罗下工匠,一天几百根枪管总没问题吧?不管怎么算,都比一个人一个月弄两根枪管要快得多吧?

在崇祯看来,机械代替人力才是大势所趋。后世兔子窝的八级钳工,有传言说打磨出的零件比用机床精加工出来的还要精细,可是八级钳工却渐渐少了,原因就是机械渐渐代替人力。

徐光启却是苦笑道:“回陛下,臣也如此想过。便是这般器械,也造的出来。唯一这驱动之法,却甚是为难。

倘若此时是开春之后,待河面的冰层化开,以水流驱动便可。如今却是不成。

倘若以牛马为驱,则无法像水流一般稳定,时快时慢,极易出现问题。臣也向西方传教士请教过,也是没有甚么好的解决方法。”

崇祯闻言,心下却是大叫一声好!如此装逼的时机,又怎么能让给西方那些蛮夷?

崇祯笑道:“徐爱卿可曾见过水壶烧水么?”

徐光启道:“臣自然是见过的。不知陛下所言是?”

崇祯却是一副似追忆似怀念的模样道:“朕见水壶烧水开了之时,那壶盖儿却是不断地一张一合,想必是那水开了之后较没开之前有甚么变化,因此上有股子力,在不断地顶着那壶盖儿张开,待力尽时又落下。如此反复。

这样儿吧,朕光在这里说也不直观,不台去厨房之中,看下水壶烧开水的样子。”

等到了厨房,徐光启也不顾忌自己的身份,直接自己找了水壶开始烧水。

过了一会儿,水烧了后,壶嘴一直在冒着白白地水蒸汽,壶盖儿也开始一顶一顶地上下起落。

崇祯道:“去将那壶嘴儿给堵上。”

徐光启闻言,便再次上前去,将水壶地壶嘴儿堵住。如此一起,那壶盖儿的起伏幅度越发大了起来。

崇祯又道:“找东西将那壶盖儿压住,堵得严实些。所有人都退出厨房去。”

等徐光启依言将壶盖儿也用东西压住之后,便跟着崇祯等一起退出了厨房。

过得一会儿,就听厨房之中“嘭”地一声闷响,惊地方正化暴喝一声:“护驾!”,一众内厂番子慌忙抽出兵刃围成了人墙,将崇祯挡在其中。崇祯却是一副老神在在地样子,淡淡地说道:“走,进去看看。”

方正化却是不敢让开,示意番子们先进入厨房查看。直到番子们在厨房里翻腾了一遍,确认没有危险后,这才让开了道路,崇祯与徐光启等人这才进去。

此时的厨房之内,却是一片狼藉,方才还好好地水壶已经翻到在地,压着壶盖儿的东西以及壶盖儿也飞到了一边,房梁上一片被撞击过的痕迹。

崇祯笑道:“看起来,这水壶的力量不小嘛。”

徐光启也笔道:“陛下天纵之姿,臣不如也。此番点拨,臣铭感五内。

只要这壶盖儿不密封了,这一起一落之间,当可用于诸般器械的驱动,无非就是将壶给放大了一些。”

崇祯笑道:“朕非圣人,不过是多看多想罢了。我大明才智之士,何止百万?

朕回宫后,便命人去张贴皇榜,广招天下之才,与徐爱卿一起研究此物。”

徐光启也难得凑趣一回,恭维道:“陛下圣明。只是此物乃是由陛下点拨于臣,若是叫做甚么水壶机,未免难听了些。臣斗胆,请陛下为此物命名。”

崇祯闻言,心里暗赞徐光启会做人,看起来这些研究人员拍马屁的本事也不差嘛。只要自己给这玩意命个名,以后自己不就是蒸汽机之父?什么瓦特爱迪生,都给朕滚一边儿玩泥巴去吧!

崇祯也不谦虚,直接道:“此物既以水壶烧水为原理,利用开水蒸发为汽体之力做为驱动,不如就做叫蒸汽机可好?”

等到群臣一番恭维后,崇祯又道:“另外,徐爱卿当广招工匠,一起研究下这炼钢之法,看看如何提高这钢铁地产量,多多生产这些火铳与火炮。嗯,这火铳之名不甚好听,以后便叫做枪罢。”

第九十四章 不必五年平辽

既然蒸汽机的雏形有了,火枪的问题也有了解决方案,崇祯也不多留,便回了紫禁城。

只是想想朱徽妍提出的要求,崇祯的心里还是极度地不爽。

贵为天子的崇祯不爽了会怎么样?当然是让所有的勋贵大臣们都得跟着不爽才行。

于是乎,一道类似于正德皇帝一般任性的中旨就这么发了出去。

旨意中的要求很简单,天下勋贵潘王,不管是远在云南的沐王府,还是近在京师的英国公等人,包括那些准备置换或者不置换封地的藩王,统统要把家中嫡子派出来一个,到京城另立一营,由皇帝亲自管教。

就在藩王勋贵们头疼的时候,时间已经慢慢悠悠地晃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崇祯看着眼前之人,心下便有些不喜。就算他不是什么外貌协会的一员,但是眼前之人确实不太符合他的审美观。

初次见到袁崇焕的崇祯觉得自己被金某人给骗了,尤其是碧血剑那部电视剧,把袁崇焕刻画的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可是眼前的这个黑瘦黑瘦地矮矬子是怎么回事儿?按照后世眼光来看,身高不足一米六五,就算在大明也算是个三等残废。

额头骨较高,皮肤黝黑,相貌虽然不至于像钟馗一般太过吓人,但是在整个大明朝堂之上,估计想找出个比眼前之人还丑的,也不太容易——形如小猱,而性极暴躁,就是形容袁崇焕长的像只猴子,而且脾气暴躁。

不过不管怎么说,崇祯的心里还是有一点儿期待的。毕竟人不可貌相。袁崇焕既然能在督师辽东后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先弄死毛文龙,又让建奴打到了京城,想必也是个有本事的。

只是眼下这个人还死不得,还是需要他去该去的位置上,为算他为大明尽忠了。

然而被崇祯召唤过来陪同地温体仁等一众大佬们心里可就不太高兴了。一个黑猴子罢了,还值得这么多人一起围观?

崇祯却是不知道温体仁等一众朝臣心里的想法,待袁崇焕见礼过后,便问道:“朕平日里也总听人说起袁爱卿,便是辽东细作发回来的奏报之中,亦多有建奴畏惧袁爱卿之言。倘若袁爱卿督师辽东,又不有何妙策?”

袁崇焕却是不慌不忙地开口道:“启奏陛下,方才已陛下所言,实在是愧煞微臣了。

微臣承蒙陛下看重,若是得以督师辽东,当明军纪,练强兵,广筑城池,辽东定可全复也。所有方略,臣已经写在奏章之***陛下御览。”

崇祯却是意味深长地问道:“东江毛文龙处,袁爱卿有何打算?”

袁崇焕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地模样,回道:“启奏陛下,臣与毛大将军既然同殿为臣,自当戮力同心,共同为陛下,为大明效力。毛大将军于东江牵制建奴,实用是辽东战局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

崇祯闻言,心下冷笑,却是接着问道:“若爱卿督师辽东,有何所需?几年可定?”

首节 上一节 67/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