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486节

后来随着抹茶技术的出现,这种乱加东西的骚操作这才渐渐少了起来……而随着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抹茶这种喝得满嘴茶叶沫子的技术也就逐渐淘汰了,反倒是日本当成宝贝捡了去。

在日本,抹茶被捧为高雅的艺术。而在中国,茶叶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提神饮料。而在更西边的地方,无论是游牧民族也好,海上马车夫也罢,茶叶最主要的用途还是补充他们饮食结构中所缺乏的维生素。

所以在实际效果上,泡菜与茶叶所发挥的作用其实是相同的。

就着泡菜把那几个杂面馍吃光之后,两位萌新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这种时候他们也不敢再去打扰那卫兵了,所以就学着白胖子的样子拧开水笼统灌了个水饱,然后抱着一晃就会有水声的肚子爬上床去。

虽然这家伙有些口音,但仍然不难分辨出他说的什么。

“会说,不多。”西班牙人吃力道。

西班牙人跟那个英国探险船的船员不同,他最开始可不是俘虏,而是秦府的雇员。

在这种情况下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有自由活动的权利的,闲来无事也就开始跟水手们学习如何说汉语,再加上偶尔还能跟周小龙说上几句话……

在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下,西班牙人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直到被关进船舱时他已经能跟水手们勉强对话了……所以他的汉语水平实际上是要超过白胖子的。

“放心吧没事,就是刚刚想起来你们没经过检验检疫的外国人不能跟已经检疫过的关一起……等明天检验检疫局的人上班了,你俩检疫过了就能跟他们在一起了。”卫兵答道。

虽然不知道什么叫“上班”,但其他的话还是比较简单的,西班牙人虽然只听了个囫囵,但多少还是听懂一些。

眼见这卫兵还挺和气,西班牙人就大着胆子问道:“饭缸没有,吃饭能吗?”

“饭缸?”卫兵一愣,“给你饭缸也没用啊,食堂都关门了……你饿了?”

“饿了。”西班牙人点头。

“你等着。”卫兵示意同伴看着,自己下楼去食堂后厨拿了俩杂面馍,又弄了个小盘子捞了点泡菜上来。

“吃吧。”卫兵放下食物之后就离开了。

等两位萌新看到食物之后,顿时放下心来……然后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对劲。

“你说,咱们是不是被骗了?”西班牙人问道。

“……”英国人默然无语。

“好像……不用饭缸也能吃饭?而且这些卫兵还都挺好说话的。”西班牙人再次说道。

英国人猛然抬起头,咬牙切齿道:“那三个王八蛋骗我们!!”

“……我就说嘛。”西班牙人叹了口气,“吃吧,这中式面包味道还不错,这种腌菜也挺好吃。”

“狗屎,该下地狱的混蛋……味道的确还可以。”英国人吃过之后也是眼睛一亮。

作为西方社会的底层,两人平日里的主食基本都是又黑又硬的面包,到了美洲之后这才开食用土豆。

只是土豆很难保存,西方人又不会做粉条,所以在船上生活的时候主食仍然是黑面包。

黑面包这东西放的时间长了甚至能当武器,吃的时候要用锯子锯开,掰成小块再泡到肉汤里吃。

这种黑面包比起经过充分发酵,自带一丝丝清甜的杂粮馍自然是大有不如。

另外西方人航海是不会带容易坏的蔬菜的,只有最上层的阶级才能用喝茶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而这也是败血症频发以及茶叶在西方大流行的原因之一。

泡菜这种食物味道如何暂且不说,光是它所能提供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就足以令两位船员感觉到美味了,虽然经过发酵的微妙味道不一定吃得惯……但这可比船长大副们喝的那些保存不善、发霉变质并且有股子馊味的茶叶好吃多了!

也正因为从东方运到欧洲的茶叶多半会发霉变质,所以欧洲贵族才会在茶叶中加入奶、加糖以及乱加各种各样的香料……为的就是盖住茶叶本身的霉、馊味儿。

这与古时茶叶加工技术不高时,古人们在茶叶里加糖、加姜等操作是同样的道理。

后来随着抹茶技术的出现,这种乱加东西的骚操作这才渐渐少了起来……而随着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抹茶这种喝得满嘴茶叶沫子的技术也就逐渐淘汰了,反倒是日本当成宝贝捡了去。

在日本,抹茶被捧为高雅的艺术。而在中国,茶叶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提神饮料。而在更西边的地方,无论是游牧民族也好,海上马车夫也罢,茶叶最主要的用途还是补充他们饮食结构中所缺乏的维生素。

所以在实际效果上,泡菜与茶叶所发挥的作用其实是相同的。

就着泡菜把那几个杂面馍吃光之后,两位萌新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这种时候他们也不敢再去打扰那卫兵了,所以就学着白胖子的样子拧开水笼统灌了个水饱,然后抱着一晃就会有水声的肚子爬上床去。

节110 恭州纸贵

节110

三个英国人与一个英国人外加一个西班牙人的战争,打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

老人一方有着人数优势,而萌新一方则有着语言优势——西班牙人的汉语更好,也就掌握了与宿管的交流权,自然也就掌握了情报上的主动权。

在了解过宿管对于他们这些外国人的态度之后,两个萌新就开始密谋复仇。

借着先手优势他们两个先“干掉”了脸上带疤肤色不匀的茶叶蛋,然后趁着白胖子和卤蛋两个人害怕宿管惩罚而畏手畏脚的功夫,给他们两个来了好几下狠的。

而后白胖子和卤蛋也被打出了火气开始奋力还击……

……然后那叫一个鼻血横飞。

打到最后反而是被打晕的茶叶蛋同学脸上最干净——除了后脑勺高高鼓起的包之外,再没别的伤痕了。

而另外四个哥们就惨烈许多,鼻青脸肿那都是标配,最惨的白胖子因为最遭人恨的缘故,牙齿都被打掉了两颗。

等到两边打出真火了准备下黑手的时候,宿管这才慢吞吞的带着卫兵将两边分开,然后二话不说分别关进了小黑屋。

肖恒得知此事过来看的时候,两边人都已经被关起来了。听了宿管的汇报之后,肖恒不由得哭笑不得……英国人这坑蒙拐骗还真是祖传的,居然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不过这样也好,两边有了这份仇恨,反倒是更好控制了。

肖恒最后也没去见他们,吩咐宿管稍微管的紧一点之后就离开了。

接下来肖恒就将精力都放到了《东游记》上。

在与周旭庭讨论着修改了不少常识性的错误之后,又请来了黄世忠黄大人给文章做了个序,这逼格一下子就上来了。

之前周旭庭回来的时候,肖恒就有意识的宣传《东游记》的事,而这件事也终于是让死水一般的士林开始活跃起来。

自从蒙元南下开始,由于肖恒提早布置接连警告的关系,不少达官显贵都在蒙元南下之前就逃到四川了,而当临安被破时,满朝文武可以说有大半都跟风逃到了蜀地。

在这种情况下,小小一块蜀地可以说是聚集了整个南宋过半的文人墨客,如果赵朞回来的话当场就能重组出个新朝廷出来。

这些文人刚刚抵达四川的时候还算老实,而等秦府真正站稳脚跟之后这些人就开始想搞“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那一套。

在他们看来,这朝廷终究还是要靠他们这些读书人才能运转起来的,所以他们要求特权也是理所应当的。

最初肖恒对他们的态度比较放任,然后自然而然的就冒出来好多出头的疖子……等挤完这几个而疖子,整个士林终于安定了下来,不敢再要求什么东西了。

不过这些人仍然颇有身家,再加上本身的学识的关系,即便他们不再冒头也依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现在之所以蛰伏只是为了避开秦府的锋芒而韬光养晦罢了。

对于这些人,肖恒既没有利用起来,也没有残酷镇压,反而就这么晾着他们——只要他们不串联、不造反,秦府就不会对他们出手。

而这也渐渐成为了秦府与士林之为数不多的默契。

不过这并不代表肖恒就会对他们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了。

这些人有着巨大的声望、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一时人杰……光是识字这一点就大有用处。

然而这些生于封建王朝,满脑子都是个人利益的文人士大夫与秦府的理念不合,绝对不能直接拿过来就用的……否则将来必然会出大问题。

可对这些人的筛选改造工作也是个难题,肖恒毕竟不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关进看守所,然后强令他们学习秦府精神……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而且副作用也大。

最好是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让这些文人墨客主动转变想法观念,最后再为肖恒所用。

这个问题看似很难,但实际执行起来却远没有想象中困难。

利用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周旭庭以及他所撰写的《东游记》就是肖恒跑出来的鱼饵。

士林中人为什么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入朝为官吗?当官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看看多少大诗人都因为当不上官而郁郁不得志就知道了。

而现在秦府与士林最大的矛盾就是秦府关闭了士林向上爬的道路。

不过科举这玩意肖恒是真的不准备开了,一方面是因为没多大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科举出来的官已经适应不了秦府的需求了。

在没有科举,上升无门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一个士林中人似乎爬进了秦府的官僚体系内……甚至还有了“奉旨写书”这样的荣耀!如此大的新闻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士林才子们的目光,以至于尚未开印就已经有不少人跑到书局去打听了。

等到第一版5000册开始发售之后,不过是转瞬之间就销售一空!紧急加印的5000册也不过是一下午时间就被饥渴的文人们买光了!

天知道蜀地一共才有多少读书人?两批一万册加一块售卖时间也不过是一个上午加一个下午罢了!

肖恒怎么都没想到这个试着改变士林风向、推动白话文写作的《东游记》居然会如此抢手。

事实上士子们其实是最会揣摩上意的人了,之前是因为秦府没有透露出半点要重用读书人的意思,甚至还还多方面的打压,这才让整个士林变成了一潭死水。

而当肖恒稍微露出一点想要收编他们的意思之后,整个士林都为之沸腾了!所有人都想看看,周旭庭何德何能会获得如此荣耀,再看看他是如何讨得秦府高层欢心的。

至于《东游记》本身的内容,实际上却并非他们最关心的。

当第三批总共两万册投入市场之后,终于算是勉强满足了上进士子们的疯狂购买欲。

不过令肖恒没想到的是,随着《东游记》三个英国人与一个英国人外加一个西班牙人的战争,打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

老人一方有着人数优势,而萌新一方则有着语言优势——西班牙人的汉语更好,也就掌握了与宿管的交流权,自然也就掌握了情报上的主动权。

在了解过宿管对于他们这些外国人的态度之后,两个萌新就开始密谋复仇。

借着先手优势他们两个先“干掉”了脸上带疤肤色不匀的茶叶蛋,然后趁着白胖子和卤蛋两个人害怕宿管惩罚而畏手畏脚的功夫,给他们两个来了好几下狠的。

而后白胖子和卤蛋也被打出了火气开始奋力还击……

……然后那叫一个鼻血横飞。

打到最后反而是被打晕的茶叶蛋同学脸上最干净——除了后脑勺高高鼓起的包之外,再没别的伤痕了。

而另外四个哥们就惨烈许多,鼻青脸肿那都是标配,最惨的白胖子因为最遭人恨的缘故,牙齿都被打掉了两颗。

等到两边打出真火了准备下黑手的时候,宿管这才慢吞吞的带着卫兵将两边分开,然后二话不说分别关进了小黑屋。

肖恒得知此事过来看的时候,两边人都已经被关起来了。听了宿管的汇报之后,肖恒不由得哭笑不得……英国人这坑蒙拐骗还真是祖传的,居然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不过这样也好,两边有了这份仇恨,反倒是更好控制了。

肖恒最后也没去见他们,吩咐宿管稍微管的紧一点之后就离开了。

接下来肖恒就将精力都放到了《东游记》上。

在与周旭庭讨论着修改了不少常识性的错误之后,又请来了黄世忠黄大人给文章做了个序,这逼格一下子就上来了。

之前周旭庭回来的时候,肖恒就有意识的宣传《东游记》的事,而这件事也终于是让死水一般的士林开始活跃起来。

自从蒙元南下开始,由于肖恒提早布置接连警告的关系,不少达官显贵都在蒙元南下之前就逃到四川了,而当临安被破时,满朝文武可以说有大半都跟风逃到了蜀地。

在这种情况下,小小一块蜀地可以说是聚集了整个南宋过半的文人墨客,如果赵朞回来的话当场就能重组出个新朝廷出来。

这些文人刚刚抵达四川的时候还算老实,而等秦府真正站稳脚跟之后这些人就开始想搞“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那一套。

在他们看来,这朝廷终究还是要靠他们这些读书人才能运转起来的,所以他们要求特权也是理所应当的。

最初肖恒对他们的态度比较放任,然后自然而然的就冒出来好多出头的疖子……等挤完这几个而疖子,整个士林终于安定了下来,不敢再要求什么东西了。

不过这些人仍然颇有身家,再加上本身的学识的关系,即便他们不再冒头也依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现在之所以蛰伏只是为了避开秦府的锋芒而韬光养晦罢了。

对于这些人,肖恒既没有利用起来,也没有残酷镇压,反而就这么晾着他们——只要他们不串联、不造反,秦府就不会对他们出手。

而这也渐渐成为了秦府与士林之为数不多的默契。

不过这并不代表肖恒就会对他们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了。

这些人有着巨大的声望、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一时人杰……光是识字这一点就大有用处。

首节 上一节 486/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