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12节

俺答汗问:“并为一国?”

戚继光亮出了朱载圳交给他的底牌:“你作为鞑靼部大汗,若率部归降大明。朝廷将封你为顺义王。地位高于大明亲王,仅次于太上皇和皇上。

今后你常住京城,享荣华富贵。

你的军队中,勇武善战者可分散编入明军。明军将替你保护草原,免受瓦剌人的侵袭、杀戮。

你的子民,愿留在草原游牧,大明允许。

愿到长城以南,经商也好、种田也罢,大明同样允许。”

俺答汗沉默不言。

戚继光道:“若顽抗到底。那就接着打。你应该知道明军如今的实力。

我要劝你一句,你找死不要紧,不要拉上两万多蒙古勇士和八万牧民当垫背。”

俺答汗问:“也就是说,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鞑靼,只有大明?草原是大明的疆土?”

戚继光道:“鞑靼作为大明的一个民族,将永远存于世间。

至于草原,没错,今后将是大明的疆土!”

俺答汗问:“如果我归顺大明。大明能信守承诺,善待我的子民吗?”

戚继光道:“难道你不知道大明是如何对待河套蒙人的?河套蒙人在大明的治下,比在你治下过的还要好。”

俺答汗又沉默了两刻时辰。

最终,他做出了最后的决断:“我决定了,归降!”

第334章 远德元年,夏

俺答汗出了汗帐,回到己方。

他朝着士兵和牧民们大喊:“长生天的子民们,我已与大明谈妥,鞑靼各部归顺大明!我们可以回南边的家了!

大明军队,将会帮助我们抵御瓦剌!”

俺答汗本来害怕军队和牧民会有抵触情绪。

万万没想到,军队和牧民齐齐高呼:“长生天保佑!大汗英明!”

所有鞑靼人早就厌倦了颠沛流离。更恐惧瓦剌人无差别的屠杀。

归顺大明,可以重新安定下来不说。还能得到明军强大的武力保护,何乐而不为?

俺答汗见状,连忙命令:“所有士兵,扔下马刀和弓箭集结!”

一名万户问:“大汗,蒙古铁骑没了马刀和弓箭,以后做牧民吗?”

俺答汗道:“草原的勇士们,你们放心!我会带着你们去大明!大明将给你们犀利的火器!

你们将成为明军的一员,手持那些火器,保卫我们的草原,找瓦剌人报血海深仇!”

鞑靼人恨瓦剌人,远胜于恨大明。

甚至大部分鞑靼人认为大明是君子之国。

鞑靼与大明交战,大明屡屡获胜,却从未屠杀过一个鞑靼俘虏,一个鞑靼平民。

军情局在草原上的暗桩们早已散播消息:投降大明的鞑靼士兵,全部成为了大明军队的一员。

投降大明的鞑靼牧民,大明给棉布、给瓷器、给茶叶,还拿大把银子收购他们的牛羊马匹。

而瓦剌呢?

那帮人见到鞑靼人就杀。投降了照样杀。

成吉思汗时代就有规矩,草原上不杀个头低于车轮高的孩子。

可是瓦剌人丝毫不守这个规矩。所到之处,一律杀戮殆尽。

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俺答汗说大明愿意帮助鞑靼人报血海深仇。这真好比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漂亮姑娘;想吃女乃,就来了个漂亮姑娘;想娘家人,壮汉表哥就来啦!

鞑靼人无不诚心实意归降大明。

士兵们纷纷将马刀、弓箭集中了起来,装到了两百辆大车上,又将大车交给了明军。

牧民们热火朝天的开始收拾蒙古包,准备随明军南下回龙城。

两万多鞑军,加上八万牧民,共计十万人,跟着戚继光浩浩荡荡南下,踏上了返回龙城的旅途。

这一路上,戚继光严令明军对待鞑靼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

其实,明军将士对戚继光的命令内心是抵触的!

这些人当中,有许多像唐基一样,在京城保卫战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可是,大明新军有严明的军纪。戚继光的将令就是金科玉律!违令者杀!

明军将士强忍着仇恨,在南归过程中屡屡帮助鞑靼人。

放下仇恨远比报仇更难。

放下仇恨,既是戚继光给他们的军令,也是朱载圳给他们的圣旨!

这些汉家儿郎都是好样的。

正值草原的严冬,行军缓慢。从北海到龙城,三千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两个半月。

李成梁、徐渭、祖承训的三路追兵,早已返回了龙城。

他们在自己的方向也就追了一千里而已。

若不是抽签时,戚继光抽到了北方。恐怕鞑靼人还在北海修养生息。

过个几十年,上百年,等鞑靼部强大了,会再次南侵汉地。

草原民族与中原的两千年战争还会延续下去......幸好往北方追击的人是戚继光!

戚继光回到龙城后,命俞大猷率五个骑兵团、五个步兵团共计一万人驻扎龙城。

十个骑兵团、十个步兵团两万人,随李成梁徐渭返回河套。

他则跟俞大猷率五个骑兵团、五个步兵团,和俺答汗、三娘子、两万三千名投降的鞑军南返凯旋。

远德元年,夏。

大明科学院军事工程研究所靶场。

远德皇帝朱载圳,马上就要观看龙吟火箭炮的试射。

距离朱载圳跟赵士祯、梅尔兹提出制造火箭的想法已过去了近一年。

在这期间,军工所的科学家们先改良了火药,研发出了威力巨大的加糖颗粒黑火药。

随后他们开始按照朱载圳画的康格利夫火箭草图,研发龙吟火箭。

这是一场近乎惨烈的研发!

其间共发生大小事故六十八次。有六名科学家、十三名士兵在事故中丧生,受伤者几十人。

其损失相当于打了一场小号的河套之战。

作为龙吟火箭总设计师的赵士祯,被冠以“哪里有赵士祯,哪里就有爆炸”的评价。

事故发生这么多次,源于一个问题。

火箭装药跟二踢脚一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爆炸药,一部分为发射药。

发射药装药量大,火箭的飞行方向不受控制,而且经常会发生空中自爆。

发射药装药量小,火箭的射程又不足。

为了找到稳定飞行与射程之间的平衡点,科学家们只能不断进行尝试。

终于,在经历了八个月的失败后,军工所研发出了能够稳定飞行两里、落地后爆炸的单体龙吟火箭。

赵士祯又带着几十名科学家夜以继日的攻关,设计出了十六管龙吟火箭炮。

又经过十几次成功试射,赵士祯才敢邀请皇帝陛下朱载圳亲临靶场观看发射。

朱载圳为了彰显他对军工所科学家们的信任,让皇后杨香抱着皇长子朱翊铭、西洋妃伊莲娜抱着皇次子朱翊锣陪同!

没错,在戚继光远征草原的这段时间里,伊莲娜产房传喜讯,人家生了!

生了个大胖小子!而且女乃水充足!

搞得朱载圳每隔三晚就召伊莲娜、斯嘉丽这对姐妹花侍寝,玩吃女乃游戏。

远德大皇帝不仅会理政,会治军,还很会寻找生活乐趣——会玩。

军工所的靶场,位于京城西郊。朱载圳让顺天府给军工所划出了一块东西长十五里,南北长十里的地建造了这座靶场。

说是对军工所的科学家们完全信任。可是观摩台距离龙吟火箭炮,相隔了三里有余,以防意外。

赵士祯向朱载圳禀告:“皇上,龙吟火箭炮已准备完毕。臣请旨发射。”

就在此时,一名红翎信使飞奔到观摩台前。

“禀皇上!征虏大将军戚继光,率一万步骑兵跟俺答汗和两万三千归降鞑人,已到达蓟州!不日即可抵京!”

朱载圳龙颜大悦:“好!大明这是要双喜临门了!一喜是戚继光凯旋、鞑靼归附;二喜则是龙吟火箭炮研发成功!”

第335章 龙吟火箭

陪同朱载圳前来观摩试射的杨博、张居正等人山呼万岁。

朱载圳一声令下:“开始试射!”

说完朱载圳和观摩台上的官员纷纷拿起了单筒望远镜,准备观看。

三里之外,一个炮兵班的十名士兵,花了一刻工夫,熟练的给龙吟火箭炮装填好十六枚火箭。

每一枚龙吟火箭重二十斤,长五尺,直径三寸,装载在一根一丈长的平衡木杆上。射程两里半。

在射程上,虽不能跟1805年嘤国发明的康格利夫火箭八里的射程相比,但在十六世纪也算是远程战略性攻击武器了。

装填手大喊一声:“装填,好!”

班小旗掏出一枚响哨,叼在了嘴上。

炮手检查了十六枚龙吟火箭相连接的引线,然后点燃一根纸卷烟,大喊一声:“引线,好!”

班小旗吹响了射击哨。

呲啦啦!炮手用纸卷烟点燃引线。紧接着只听得“咻~咻~咻......”

一枚接一枚的龙吟火箭拖着尾焰呼啸着划向天空,划过一道道抛物线,落在两里半外的空地上。

“轰轰轰!”爆炸部裹着的五斤黑火药终于被最后一层发射药燃烧引燃、爆炸。爆炸部的铁皮四射而出!

十六枚龙吟火箭,有两枚失灵,空中自爆。其余十四枚,全部在地面爆炸。

这是一个可以容忍的故障率。

不过龙吟火箭的散射面积太大。十四枚火箭的散射直径,达到了一里。换言之,它的精准度严重不足。

首节 上一节 212/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