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294节

准确的说,是如何对待裴世矩。

李善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计划,一切都要根据局势的发展发生变化,但他没想到,裴世矩的嗅觉如此敏锐。

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没有任何证据,但李善相信,裴世矩即使不能确定,也必然心疑自己已经投入李世民一方。

否则,裴世矩没有理由投入东宫门下。

如果是自保,裴世矩应该投入秦王麾下,有他和裴寂两位出身闻喜裴氏西眷房的宰辅在,无论是何人登基,都能力保后人。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裴世矩今年七十多了, 他儿子都四十岁了,而李善明年才满二十岁。

漫长的人生啊,以李善的能力和战功,是能爬到很高的位置的,即使官居宰辅也不奇怪……如今他在天下封疆大吏中,实际操控的权柄都能排进前三。

等裴世矩、裴寂一一故去,闻喜裴氏西眷房后继无人,李善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的收拾他们的后人……名正言顺、顺水推舟……总之,裴世矩相信,李善有这样的心性,也有这样的能力。

到那时候,已经没有杰出之士的闻喜裴氏西眷房难道还能与李善相抗衡吗?

李善反手握着毛笔,幽幽的叹息一声,所以,裴世矩投入东宫门下,辅佐太子登基,他日将我赶尽杀绝,才是万全之策。

需要做一些准备了……李善在心里如此想,裴世矩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不可能等着太子按部就班的继位,要知道圣人李渊身子骨还硬朗的很呢。

前日还在想着,玄武门之变会因为突厥内乱而推迟, 但如今裴世矩这个变量考虑进去,还真不好说是会推迟还是提前。

静静的坐着,一直到天黑下来,李善才走出书房,一脸的不爽。

此次回京,即使不能耀武扬威,也应该夸功长安,没想到突利可汗一杆子戳中李渊的心窝,导致李善站在漩涡边不能自主。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又听到裴世矩投入东宫这个坏消息,李善的心情相当的恶劣,看见朱石头嘴巴一鼓一鼓的,随口训斥道:“给家里人多扯两尺布不好?”

“非要吃这种零嘴,多大的人了!”

“待会儿全都给小石头,你以后不许再吃!”

李善平日对亲卫一向和善,突然发飙,被训斥的朱石头一头雾水,看看左右,众人都是一脸懵逼。

心情本来就不好,还看见朱石头在吃蔗糖……李善想都没想就是一顿骂,现在庄子的日子好起来了,最典型的证据就是,买得起蔗糖了,这玩意在唐初价格相当不便宜。

出了门,径直去了对门的凌家,寒暄了几句后,李善和凌敬进了内室,坐定后第一句话就是,“裴世矩投东宫?”

“十之八九。”凌敬奇怪的问:“难道不是你希翼的?”

你费力将李德武送入东宫,如今裴世矩也入了东宫,难道不是好事吗?

秦王成就大业之日,便是你清算旧账之时。

“你傻了啊!”李善压低声音,“他想杀我!”

“那是自然。”

“他不会将内情告知太子、裴寂!”

“理应如此……”凌敬终于听出了味道,“他要辅佐太子登基!”

“几番较量,裴世矩均落于下风,反而你扶摇直上,所以他要借大势……”

“不好,东宫必然有事……要告知殿下!”

“不对……”短暂的慌乱之后,凌敬冷静下来,“就凭着那两千长林军?”

“无一丝可能!”

李善摇摇头,“裴世矩乃何等人物,必有谋划,此事明日还请凌公告知殿下。”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裴世矩年过七旬,他等不了那么久!”

“而且即使突厥内乱,但仍控弦数十万,据五原郡南窥中土,本朝向来以宗室为方面之将,淮安王、襄邑王难堪大用,淮阳王、任城王太过年轻,赵郡王本就揽尽半個天下之功……”

“若有小挫,朝中必望秦王力挽狂澜,这是太子难以忍受的。”

“所以,太子、秦王夺嫡之争,不会延续太久……裴世矩正是看到这一点。”

外有突厥虎视眈眈,太子、秦王的夺嫡之争不可能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说的难听点,如果历史上李世民不玩一出玄武门之变,别说还会不会用万邦来朝的大唐帝国,只怕中土尚要再分裂百年……原始空中,李世民登基的时候,苑君璋、高开道、梁师都这些突厥扶持的军阀都还在呢。

凌敬深深吸了口气,他听出了李善话里的意思,裴世矩投入东宫门下,只会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削弱,甚至削灭秦王府,其二是在过世前推太子李建成登基称帝。

换句话说,不久的将来,必有大变。

凌敬的脑子嗡嗡作响,第一反应是东宫安置在禁苑长林门的那支长林军,第二反应是要不要附和长孙无忌,劝殿下先下手为强……

李善瞄了眼表情木然的凌敬,叹道:“不过也不急于一时,对了,代州总管一事,殿下如何考量?”

凌敬呆了下,突然拍案道:“若你被调回朝中……”

“那必然卷入漩涡。”李善点点头,“即使某不愿也不可能,殿下或许会留一道后手,但裴世矩决不许。”

“若是外放?”凌敬眉头紧锁,“曾掌代州总管府,迁移何位都是贬,只怕不好安置……”

李善也挺头痛的,“也不知道李药师性情如何,是否能留任代州长史……对了,殿下如何考量?”

“噢噢。”凌敬终于回过神来,“若陛下询之,宁李靖不可任瑰。”

李善点点头,心想这基本是废话,自己在李渊面前打造不偏不倚的人设,怎么可能举荐太子门下的任瑰。

第520章 敲竹杠(上)

承天门外。

一位异族人恭敬的向平阳公主行了一礼,“久闻殿下之名,英武不让须眉。”

平阳公主回了一礼,侧了侧身子,延手道:“陛下传召。”

但凡突厥使臣,往往嚣张跋扈,盛气凌人, 但这位使臣却笑容满面,谦逊有礼,使来往的宫人小吏都颇为诧异。

两仪殿内,李渊放下一份公文,看向迈入殿中的突厥使臣,笑道:“久不见思摩了。”

“外臣阿史那·思摩拜见唐皇。”突厥使臣应道:“上次尚在太原晋阳。”

“是啊。”李渊叹道:“当年思摩受始毕可汗遣派, 驱两千良驹襄助, 悠悠已过十载,如今两国攻伐, 再无当日情分,令人痛惜。”

站在平阳公主身后的李善不禁扯了扯嘴角,李渊扯起淡来也挺有一套的,还往日情分,还令人痛惜呢!

李善曾经与刘世让、苑君璋聊起过,突厥往前三任首领,就数始毕可汗最为了得,野心也最大,有入主中土的宏愿。

阿史那·思摩此来自然是为了欲谷设,其实他比李善更早抵达长安,但直到今日才得传召。

没有第一时间提起正事,阿史那·思摩顺着李渊的口吻,聊起了当年旧事,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在位期间,遣派使者入隋唐,他都是第一人选,早年就和李渊相熟。

颉利可汗遣派此人入唐, 自然也是考虑到他和唐皇李渊的私人关系。

关于这位阿史那·思摩,李善还是今日早上受李渊传召入宫之时,听平阳公主提起的,这位也不是个普通人。

开皇年间,裴世矩搅乱漠北,启民可汗投奔隋朝,漠北各部就是拥戴这位阿史那·思摩为可汗,不过启民可汗后来演了一出王者归来……

就是这个原因,虽然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对阿史那·思摩都很器重,但始终不予兵权,至今他都没有设立牙帐。

原始空中,这位阿史那·思摩还曾经被李渊、李世民两任唐皇册封郡王,之后为李世民宿卫宫禁,随征高句丽,伤重而死。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李善视线在殿内扫来扫去,今日在场的除了太子、秦王、齐王之外,三高官官一个不落……呃,主要就是,门下侍中裴世矩今日也在,毕竟关乎塞外事, 李渊要咨询裴世矩。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须发尽白的裴世矩悄然转头,视线正和李善撞了个正着。

李善咧嘴一笑,笑容中夹杂着无穷的意味。

这时候,李渊笑着说:“草原部落旧俗,赎人,自然是……”

阿史那·思摩起身行礼,恭敬道:“可汗愿赠良驹千匹,耕牛五百头,还望陛下许可。”

千匹良驹,五百头耕牛换人……李渊眉头微微蹙起,心里不太满意。

如果说是去年,准确的说是代州霞市未立之前,马引还没有实施的时候,仅仅是千匹良驹,李渊都觉得是赚大了!

但从去年九月李善设霞市,重开商路至今,仅仅是送到陇西马场的骏马就超过了两千匹,而且几番大战,再加上苑君璋朝贡,几个月来,从塞外引入的骏马超过了五千匹,这还没算上那些民间交易的马匹。

简而言之一句话,不够,得加钱!

李渊沉吟不语,眼角余光瞥了瞥……到你上场的时候了!

“欲谷设在雁门关外肆意杀戮,横尸遍野,仅仅千匹良驹,五百耕牛,何能赎其罪孽?!”

听到如此斩钉截铁的话,阿史那·思摩转头看见一位身材硕长的青年从平阳公主身后踱出,神采飞扬,双目如电。

“战阵之中,生死有命,肆意杀戮平民,此罪难赦!”

“陛下,当斩欲谷设头颅!”

阿史那·思摩左顾右盼,一时间摸不准对方的身份,面前的青年不过双十年纪,贸然发声,唐皇亦不斥责,是宗室子弟吗?

但秦王、齐王已在,难道是淮阳王,又或者是并州总管任城王?

“不可无礼。”李世民轻飘飘的丢来一句,“颉利可汗独有此子,若不放归,他日可汗尽起大军……”

李善旋风似的转身,盯着阿史那·思摩的双眼,厉声道:“那就请便!”

“某倒要看看,颉利可汗能比其子高明几分!”

阿史那·思摩心里一個咯噔,他猜到面前此人是谁了,必是如今掌代州的李善李怀仁。

如今李善这个名字在五原郡非常的响亮,策划商路,迁居百姓以弱敌这些还只是小事,但雪夜袭营,斩杀郁射设,逼降苑君璋一事引起了轩然大波,直接导致两位可汗从暗斗转为明争。

最关键的还是李善两次生擒欲谷设,如果说前一次还是运气,但此次雁门一战中,李善亲自出塞,连夜追击……欲谷设名声尽丧。

现在突利可汗那边常用此事嘲讽欲谷设的无能,而颉利可汗那边也用郁射设之死反唇相讥……导致李善这个名字在五原郡,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阿史那·思摩行了一礼,“足下便是馆陶县公?”

“正是。”李善昂然道:“尽可告知颉利,某在代州等着他!”

阿史那·思摩久慕汉学,多年出入河东、关内,见识过无数人物,也不禁为之一夺。

李善昂首,心里却在嘀咕,如果操作的好……等颉利可汗尽起大军来攻,撞上的是应该是上下五千年排名前十的一代名将李靖。

沉默片刻后,阿史那·思摩再行一礼,“还请足下明言。”

现在局势摆在这儿了,既然要敲竹杠,那就开条件吧。

李善将锤子举得高高的,侧身回头看了眼李渊的神色,“当年始毕可汗与吾皇交好,惜处罗可汗坏两国之谊,究竟为何?”

阿史那·思摩听得莫名其妙。

李善叹道:“无非前朝义成居中挑拨离间,又迎前朝萧后、齐王之子,若贵方能送归此三人……”

阿史那·思摩咽了口唾沫,他没想到对方不要骏马耕牛,不要金银珠宝,居然提出这种条件。

前隋义成公主在五原郡的地位未必有多高,但却是突厥插手中土最为恰当的理由,处罗可汗从窦建德处迎来萧皇后、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就是打的恢复隋业的名号。

甚至苑君璋、梁师都、高开道这些军阀都是用这些名义存在的,梁师都还是那位被册封为隋王的杨政道的人呢,虽然只是个名义。

想都不用想,阿史那·思摩一口回绝……这个条件,颉利可汗未必不会答应,毕竟换回的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但如果真的答应了,突利可汗那边就有了名正言顺的攻击借口。

到时候,这个锅肯定是自己来背的。

7017k

第521章 敲竹杠(下)

阿史那·思摩苦笑着看向李善,“若能应下,在下不会回绝……”

对于阿史那·思摩的拒绝,殿内众人都没什么诧异,说起来欲谷设虽然是颉利可汗独子,但两次被李善生擒,声名尽丧, 重要性还真不能和义成公主、萧后等人相比。

李善冷然挥袖,“那便罢了!”

首节 上一节 294/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