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14年开始,罗马教廷便制定了这个计划,期间已经经历了四位教皇。
罗马传教士们重建了耶稣会,并组建了天主教民众联盟,以宣传教皇统治的合法性。
教皇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但收效甚微。到了格列高利十六世掌权,他不想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金钱。
于是乎他便派了一群激进派来“刺激”当地的民众,这些在罗马高高在上的神职人员甚至想干涉当地的公共事务。
荒谬的计划,愚蠢的做法,最终遭致了瑞士各地天主教和新教政府的愤怒。罗马教廷的大使惨遭驱逐,耶稣会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瑞士联邦政府甚至提出了“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不过由于新教在联邦中占优势地位,天主教民众联盟遭到排挤。这引来了天主教议员和神父们的不满。
一些神职人员发出了“我们的信仰及及可危”的呼声,这让很多单纯而又虔诚的山民相信瑞士联邦将会迫害他们,为了活下去必须反抗。
同时一位叫贝利特的牧师找到了法国大使,声称要向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求援。
路易·菲利普起初得知消息后十分兴奋,因为瑞士西部确实有一部分法语居民,而且整个瑞士曾经都属于法国(拿破仑时代)。
只不过在老元帅苏尔特的提醒下又看了看瑞士地图,赫然看到了一块普鲁士领地。
路易·菲利普顿时没了脾气,他到不惧怕瑞士联邦,也不惧怕普鲁士,但是此事万一将整个德意志邦联牵扯进来,恐怕会像卢森堡事件一样。
….
再加上反应缓慢且难以琢磨的俄国人,当初维也纳和约规定瑞士为中立国,如果法国出兵瑞士就等于挑战这一纸和约。
俄国是神圣同盟的一员,它一定不太想看到有人破坏神圣同盟建立起的体系。
苏尔特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来看告诉路易·菲利普。
“只吞并瑞士西部,并不会引来神圣同盟的觊觎,因为当地多山易守难攻,且并没有太多可以用作补给的资源。”
“卢森堡的山就不多吗?当地人自己吃饭都要进口,可奥地利和普鲁士还是出兵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风险...”路易·菲利普立刻反驳道。
苏尔特已经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早就没了战场上杀伐决断的魄力。如果不是基左被赶到美洲,他只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安度晚年。
现在既然国王陛下有了决断,苏尔特也不想多说什么便
闭上了嘴。
路易·菲利普本来就没什么担当,此时的法国布局太大几乎将国库抽成了一个空壳子,这更给了他推脱的理由。
结果自然是拒绝了贝利特请求出兵援助的要求。
瑞士内战也不仅仅是信仰的分歧,同样也有家族的矛盾和利益之争参与其中,比如在施维茨州的克劳恩家族和霍纳家族,他们都拥有大量的羊群,而又在同一片草场上放牧。
最终霍纳家族将克劳恩家族彻底赶出了瑞士,血腥的屠戮和赤裸裸的利益纠纷也借用了捍卫信仰的名义。
从1814年开始至今,瑞士联邦内的骚乱从未平息过。就在德意志邦联收复卢森堡的同时,瑞士的德裔人口也蠢蠢欲动。
只不过他们的行动被激烈的宗教冲突所掩盖了。
其中阿尔高州是矛盾最激烈的地区,当地的天主教教徒甚至开始招募士兵和购买武器。
曾经在1841年还爆发了***,联邦政府要求逮捕天主教头目,但当地的天主教徒也不示弱,攻击了当地的瑞士联邦政府和监狱。
弗雷·荷洛赛将军率领军队镇压了当地的叛乱,这次行动杀死的人要比整个瑞士内战的伤亡总数更多。
奥古斯丁·凯勒更是要求永久废除修道院,这种针对天主教的行为遭到了整个瑞士联邦天主教徒的反对。
甚至由于其做法过于激进,很多新教州都反对其做法。
奥古斯丁·凯勒的做法虽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由于当时的瑞士联邦根本就没有能力对治下的州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此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1842年5月新的选举诞生了新的自由派政府。
1843年1月16日。卢塞恩州成为了瑞士的首府州。
(首府州即联邦议会所在州。)
新的政府再次要求奥古斯丁·凯勒停止他的行为,但是遭到拒绝。
随后卢塞恩州向瑞士其他州发出通告,要求召开议会解决问题。
但是奥古斯丁·凯勒和阿尔高州政府早就做好准备,通过游说和暗中交易,不但逃脱了制裁,还让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对瑞士联邦天主教徒极为不利的法桉。
这才有了牧师贝利特向法国求援的一幕。
当然除此之外,瑞士的卢塞恩州、乌里州、施维茨州、翁特瓦尔登州、楚格州、弗里堡州秘密成立了独立联盟。
不过只有别人不知道的才能被称为“秘密”,这个独立联盟的组织极度松散,更是毫无纪律可言,以至于周边各国都对他们的行动一清二楚。
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他们的敌人,弗兰茨只能感慨这可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不过弗兰茨对于收回哈布斯堡家族的祖产——鹰堡还是很有兴趣的,顺便还能增加一下奥地利德语人口。
第六十章 内战终止
其实瑞士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这里不只有亲法派、亲奥派和教皇派,还有亲西班牙派、亲撒丁派、亲荷兰派,甚至是亲威尼斯派。
看了看瑞士内部的派系关系,弗兰茨头更疼了。有人说瑞士人就是不想当法国的法国人和不想当德国人的德国人,再加上一群不想当意大利人的意大利人。
不过此时看来倒是像一群想当外国人而当不成的可怜人。
但是瑞士人在行使庇护权的时候真的很坚决,他们收留了大量的德意志、法国、意大利、英国、匈牙利、西班牙、俄国、瑞典、甚至是奥斯曼人在这个国家避难。
此外还有波兰复***也在其中插了一脚,甚至差点和马志尼联合起来向全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宣战。
虽然不能做到对任何人都不偏不倚和绝对中立的原则,但是已经能算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典范了。
他们甚至还拒绝过交出拿破仑三世(路易·拿破仑)的要求。
当然也要看具体是哪个州,比如卢塞恩州就长期拿出五分之一的收入用来维持流亡者的生活。
同样也有的州规定这些流亡者必须缴纳难民税,违者将被赶出所在地。
理论上讲瑞士是不允许接纳外***队的,但是他们有非常灵活的底线。比如北意大利地区的叛乱队伍,又比如历史上起义失败后加里波第率领的红杉军都逃入了瑞士。
理由是人数太少,所以不是军队。
虽然瑞士1512年就颁布法律停止向法国派遣佣兵,但实际上此时的路易·菲利普身边就有一支瑞士人组成的卫队。
同样在荷兰也有着一支颇具规模的瑞士雇佣军,哪怕是在1874年瑞士全面禁止佣兵之后,瑞士雇佣军也未曾消失过。
另外弗兰茨觉得将领导权交给神职人员这种做法实在是蠢得可怕,显然此时瑞士的“独立联盟”或者称“天主教联盟”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位神官。
牧师贝利特在法国求援未果,他只能转而向东边另一个强大的邻居求援。这个邻居自然是奥地利。
不过奥地利帝国高层对于瑞士这个国家十分憎恶,梅特涅觉得他们包庇罪犯,科罗拉夫伯爵觉得他们是中间商,可恶的二道贩子,拉图尔伯爵觉得瑞士就是个反叛军的营地。
而且所有人都对贝利特先去法国,后到奥地利的做法不满。
贝利特的解释是他住在瑞士西部距离法国更近,这个解释显然不能让大家满意,而且也没有人想听他解释。
当然也没有人希望瑞士真的爆发内战,毕竟在奥地利一方看来这是对维也纳体系的破坏。
不过任由瑞士进行“宗教迫害”,奥地利这个信仰守护者面子上也无光啊。
结果就是奥地利对于可能出现的瑞士内战,直接下了最后通牒。
“唯有1815年条约未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瑞士联邦中立的不可侵犯性才会受到尊重。”….
(1815年条约指维也纳和约。)
“若瑞士联邦不能严格遵守条约内容,奥地利将有权撤回之前所做的承诺。”
其实梅特涅所做的,就是单纯地施压。他不想让瑞士人起义,这样会给奥地利人树立一个坏的榜样。
而且梅特涅还希望能将那些流亡者驱逐出境,毕竟那些人始终对于欧洲的安全都是一个威胁。
当然梅特涅不是傻子,他知道怎么逼人就范。梅特涅故意将奥地利的国书延迟发送,而是向普鲁士和俄国发出照会,三国国书同时到达,这就代表神圣同盟的态度。
如此一来即便是瑞士人真想打内战,也要考虑被列强介入的后果。
其实瑞士的新教联盟背后的支持者是英国人,当然如果没有这么个搅屎棍在,也没人能将瑞士那么多派系团结起来。
但很可惜
远水解不了近渴,海外的英国人可帮不了内陆中心的瑞士。
只不过对奥地利的国书反应最迅速的却是法国人,他们立刻也下达了国书,要求瑞士方面停止内战和可能出现的公共秩序混乱。
面对左邻右舍两大强力集团的威压,瑞士内战的火苗被暂时压制了,但是弗兰茨很清楚这不过是暂时的。
随着形势的变化,各方的利益也在不断变化。
这一世过多的殖民地和同盟分散了法国的精力,但是如果让其统一整合之后,绝对会比历史上更加恐怖。
到那个时候法国不会如此克制了,甚至会主动寻求打破维也纳体系,当然弗兰茨并不会让那种事情发生。
至于瑞士内战,对于奥地利来说是好消息,或者说凡是可以增加人口的事情都是好消息。
要想一切都按照弗兰茨的计划发展,独立联盟的领导班子必须换,一群神棍能做什么,除了骗吃骗喝就是骗钱了。
还有名字也必须换,独立联盟这个名字就很被动。弗兰茨准备将其改成正统联盟,没错,法理来源就是瑞士最初的永久同盟盟约。
永久同盟盟约是瑞士联邦的基础,如果对方想要继续内战就必须推翻这条盟约。
但是这条盟约一旦被推翻,瑞士联邦存在的基础也就消失了。同时由于内战破坏了维也纳体系,奥地利也方便介入制裁“破坏分子”。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弗兰茨并不希望奥地利直接参与瑞士内战。因为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很多列强都会选边站队,一场大战便在所难免。
除非弗兰茨还能像卢森堡危机那样,直接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让各方都满意,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瑞士内战还有些很难办的问题,那就是正统联盟的七个州分布有些离谱。
尤其是弗里堡州,居然直接在敌方自由州的包围之中。其他几个州虽然聚集在一起,但也是处于自由州的包围之中。
两者的区别不过是包围圈的大小不同而已,更可怕的是这些正统州和周围国家都不接壤。
如果战争开始就算是弗兰茨想送物资和武器都找不到门路下手。
此外一提到宗教战争,劳舍尔大主教就不困了,就连格局都打开了。
他向弗兰茨保证还可以争取一到两个州加入正统联盟,此时自由州和正统州的力量对比是13比7,还有三个州保持中立。
如果真像劳舍尔大主教所说,只要他能说动一两个州加入正统联盟,双方的差距就会进一步缩小。如此一来,弗兰茨的操作空间就更大了一些。.
第六十一章 留学生
奥地利,维也纳。
瑞士独立联盟希望奥地利能派遣军官去指挥和训练他们的军队,因为有经验的佣兵和军官大多效力于自由联盟,而反观他们这一方最老练的将领不过指挥过一个团和走私犯打过仗。
实际上的指挥者是牧师贝利特和乌尔里希·萨利斯,前者是个只在神话故事里看过打仗的家伙,后者则是一位经常要靠权威才能压制学生的不合格教师。
相反自由联盟的亨利·杜福尔将军和弗雷·荷洛赛,一位跟随过拿破仑南征北战,另一位则是瑞士参加过战斗最多的将领。
直接派遣现役军官和士兵去瑞士也是不可能的,奥地利帝国高层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奥地利人自己放弃了维也纳体系,而此时欧洲至少表面上的和平对于奥地利来说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