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15节

  亭侯是列侯最次一等。当然,我们可以说,亭侯好歹还是列侯,列侯之下还有十九等呢,事实上,列侯之后的爵位更是混乱不堪,有爵者如过江之鲫,尤其是在汉末宦官卖官卖爵之后。所以三国之后,魏晋时期索性就取消了二十等军功爵,改为后世常见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当阳亭侯!

  张谦暗自念叨着这个名字,总感觉有点熟悉。

  败当阳,走夏口!张谦想起来了,这是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张昭讽刺诸葛亮说的。

  这么说来,当阳应该是在荆州境内。

  这曹操果然不安好心,我要是接受了这个爵位,在这个即将南征的节点上,就相当于默认了曹操占据荆州的合理性。

  这对刘备来说,可是重大的打击,世人会嘲讽刘备说,你曾经的军师都认为荆州应该属于曹操了,你还不投降?

  而且,对于徐庶的名声也不好,相当于一个亭侯就买走了他对旧主的恩义。他虽然不是徐庶,但有些东西可以不在乎,有些东西必须在乎。

  张谦刚想开口,荀彧就说话了,“徐先生,这当阳亭侯,食邑达千户,可比普通人的侯位高尊贵多了。”

  汉末黄巾之后,生产遭到了破坏,曹操起兵之初,一直处于粮草不济的状态,所以底下人的俸禄也相对不高。比如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他在受封万岁亭侯的时候,食邑也是一千,而剩下的人就更低了,荀彧的侄子荀攸被封为陵树亭侯,食邑为三百户;有着“鬼才”之称的郭嘉受封洧阳亭侯,食邑仅为两百户。

  所以什么老板最喜爱最得力之类的话都是假的,工资一对比,重视程度立现。

  “曹公,庶虽不才,却也知无功不受禄,百户之邑尚不敢领,何况千户乎?”张谦这么说,便是拒绝了曹操的赏赐。

  事实上,曹操只是想让徐庶进司空府办事,至于这亭侯之位,其实他给大多人都加封了,目的只是为了让手下人多一份俸禄而已。

  毕竟他现在只是三公之一,不能给手下封太大的官。

  这不是说,曹操没这个能力,现在刘协已经彻底沦为曹操的傀儡,他就是把手下全都封大将军大司马都成,但是,这样一来,他名义上就不是他们的主公了,毕竟官职一样了嘛?只有等他再进一步,才好给手下人加官进爵。

  不能封官,那就只好封爵了,现在的亭侯是没有实际封地的,都是虚封。以前,曹操还没有多少余粮,所以食邑都封的不多,现在,曹操已经几乎平定了北方,所以最近,他把手下人的食邑都提了提,包括荀彧,也加了一千户。

  而他在和荀彧提出给徐庶封侯的时候,荀彧就建议封徐庶为当阳亭侯,食邑一千户。

  “此番平定乌桓,北方从此无战乱,故而人人皆有封赏,所以元直大可放心,这亭侯之位可安心接受,没有人会说什么,至于立功嘛,以后有的是机会。”曹操搁下筷子,往椅子上一靠,面色沉着的说道。

  (曹操:我总不能说你不和我作对就是最大的功劳的吧!

  张谦:醒醒吧,舔狗是没有房子的,想想关羽。)

  张谦一看曹操这个表现,就知道他不高兴了,又或者他想以这个态度逼迫自己接下当阳亭侯的职位。

  但张谦注定要让他失望了,因为成年人的标志,就是学会拒绝。

  “曹公可听闻当年齐景公向孔子问政?”

  不等曹操回答,张谦接着说道:“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当时天下正呈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天下大乱的形势,孔子的意思是说一切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许越礼,不许乱伦。

  “齐景公对孔子的回答很满意,马上决定把廪丘赐给孔子作为食邑。”张谦继续说着,“孔子没有答应就离开了齐国,孔子的学生子路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解释说,我听说一个君子只有有功才能接受俸禄,无功不能受禄。我刚才对齐君说了一套自己的主张,但人家并没有实行,还没用事实证明我的主张是不是对,急忙地就赐给我东西,这不可能出自内心,只不过对我表示礼遇而已。”

  备注: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今曹公赐我以亭侯之位,非为庶之功,而仅为礼遇也。然圣人教诲,当功以受赏,赏不当,虽与之必辞,故而,我不敢不听。今庶已深知曹公对我礼遇之深,望曹公体谅庶辞爵之大不敬。”

  张谦说完,起身抱拳拘礼。

  曹操静静的坐在那里。

  头似有点疼。

  有时候恨不得手下人多读点书,有时候又恨不得把读书人都给杀了。

  你说寻常武将,给他系个鞋带,他都能舍身忘死,给你拼命;这饱学之士,你不仅要和他言利,还要和他言义。

  “父亲父亲,老师既然这么说,你不妨多给老师一些立功的机会,这样他就能心安理得的接受父亲的赏赐了。”曹冲看着曹操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跑到跟前说道。

  “既如此,此事以后再说。”

第27章 大汉十三州 谁能承其重

  “老师,此乃何物啊?”

  曹操荀彧走后,曹冲留了下来。此时他拿着筷子,指着毛肚问道。

  “那冲儿是要先知道是什么呢,还是要先知道怎么吃呢?”

  “冲儿想先知道这是什么!”

  虽然曹冲对老师的手艺赞不绝口,但是看老师的表情,他有预感,这东西可能比较特别。

  “此物名为毛肚,实际上是牛胃的一部分。”

  “牛胃?”曹冲嘟着嘴表示疑惑。

  他明白自己父亲和荀彧为什么刚才都不闻不问了。因为动物的内脏都比较腥,士族阶级都不会吃这些。哪怕是邺城内的百姓,也很少吃这些。

  张谦点点头,“所以,冲儿还想尝试不?”

  别看这毛肚厚厚的一大盘,实际上下面全是张谦压的雪。

  天然雪,绝对保鲜。

  因为张谦也不确定别人是否吃的惯,所以先前也没让人尝试,而大人们都知道这是何物,自然也不会主动尝试,万一吃进去,吐出来那就不雅了。

  此时其他菜品都吃的差不多了,张谦夹起一块毛肚,放到辣锅里面涮了涮,滚烫的锅底冒着浓浓的热气,原本张大的毛肚逐渐卷缩了起来。

  七上八下之后,张谦夹起毛肚放入碗碟,拌上厚厚的蘸料,一口塞入口中。

  清脆爽口,入口化渣。

  看着张谦一脸享受的模样,曹冲也忍不住夹起一块。

  “小心点啊,像为师这样,七上八下,来回个七八次,就可以吃了。我来给你调制一点蘸料。”

  曹冲点点头,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

  裹上蘸料后,曹冲也一口放入口中。

  第一感觉,只有蘸料的味道,然后一口咬下去,这口感确实不错。

  “味道如何?”张谦问道。

  “没吃出来,冲儿再试一次!”曹冲说着便再次拿起公筷。

  张谦笑而不语,只看着曹冲“斯哈”着嘴。

  很快,一盘毛肚就在师徒俩的连番攻势下消散一空。

  “嗝~”曹冲此时和曹操在时的文雅完全不同,满嘴是油,头上满是大汗。

  “老师,我发现你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曹冲擦擦嘴对着张谦说到。

  “小小年纪学什么不好,学人家拍马屁!”张谦把头一扬,佯装生气的说道。

  “冲儿说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且不说老师教冲儿的格物和术算之道,当当这做菜的本事,便已经可以扬名天下了。”曹冲很神气的说道。

  “做菜的本事,难道冲儿没有听说过‘君子远庖厨’吗?”

  “冲儿当然听过‘君子远庖厨’,可是就像老师当日和仲德先生讨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一样,这‘君子远庖厨’同样有微言大义呢。”

  “哦,是吗?那冲儿说说看?”

  “是,老师。”曹冲还是很有表现欲的,站起身子继续说道,“‘君子远庖厨’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的话,是说君子因为有仁爱之心,不忍心杀害牛羊等牲畜,鸡鸭等家禽,所以不接近厨房。而孟子对齐宣王这么说,是劝谏齐宣王要有仁爱之心,以此来劝说他实行仁政。”

  “冲儿如此聪明,举一反三,已经可以出师了。”张谦笑着表示。

  曹冲对于被表扬还是很开心的,然后马上又谦虚的表示,自己还有许多可以向老师学习的。

  “对了,老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冲儿刚刚还在讲《孟子》,这会又忘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了?”

  曹冲寻常与人说这话,别人都是一副很热心的模样,眼见自己老师这样教导自己,曹冲真心觉得自己老师异于常人。

  或许老师刚才不是想拒绝我父亲,而是真的以圣人的标准在要求自己呢!曹冲心想。

  “冲儿错了,不过冲儿要讲的也不是秘密,只是想告诉老师,刚才父亲之所以生气,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老师。父亲带冲儿来老师这之前先去了荀大人家里,想给荀大人增加食邑,可是推辞了很久,荀大人才接受。后来父亲又提出想给荀大人加官进爵,推荐荀大人继任三公之位,可是荀大人表示宁死不从,父亲当时的眼神可比在老师这凶多了。”曹冲自顾自的讲道。

  “当时若不是冲儿劝说父亲陪自己来老师这里,恐怕父亲就要和荀大人吵起来了。”曹冲很难理解,明明自己父亲是要给别人东西,为何好多人都不接受呢。

  张谦听到曹冲的话则是怒火中烧:原来就是你小子把鬼子引到这来的?

  “老师,您是因为恪守君子之道所以不接受父亲的赏赐,可是荀大人为我父亲做了那么多,劳苦功高,为何也不接受呢?”

  荀彧为什么不接受三公之位?

  因为他接受了三公之位,就和曹操(司空)平起平坐了,而荀彧若想继续保持曹操属臣的身份就必须把曹操抬高一个位置——封王。

  在荀彧眼中,曹操就是用国家的公器(三公之位)获取自己的利益(王位),他当然不能接受,这其中既有对汉室的忠心,也有他自身的坚持,若是他带头劝谏曹操称王,那一向以汉臣自居的他不就人设奔塌,身败名裂了?

  你说荀彧就接受了三公之位然后和曹操平起平坐不作为了,你见过几条鱼吃了饵还能脱钩的。荀彧要这么做,曹操会让他比董承下场还惨。

  “或许荀彧大人是因为觉得高处不胜寒吧!”张谦没给曹冲讲其中的利益关系,而是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高处不胜寒?”曹冲疑惑。

  “是啊,一个人站在高处,就会感觉到寒冷。你知不知道你父亲坐在司空的位置上,会有多大的压力?北方数州成百上千万的百姓都在看着他,如果他一个决定失误,可能就有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就像门外这场大雪,我们能够酒暖饭饱,但是你知道会有多少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饥寒交迫中死亡吗?”

  张谦的话一下子让曹冲凝重了下来。

  “如果像你我这样非官非吏,只要兴致来了,念道几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具欢颜’就可以表现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但是,一旦坐上三公那个位置,这些事情就不是想想,而是必须付出行动。”

  “冲儿,如果有一天你坐上了你父亲的位置,你一定要记住不要低头,因为欲达高峰,必忍其痛;欲予动容,必入其中;欲执斧钺,必承其重……”

第28章 孟德静坐禅 玄德施仁义

  “‘高处不胜寒’?荀彧真的是因为这个所以才拒绝我的吗?”

  “还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具欢颜’,好大的气魄,这是残句还是有全篇的呢?”

  “还有,你选中冲儿,是因为觉得我会选择他作为我的继承人吗?”

  曹操捏紧了手里的纸张,随即将它丢入火盆之中,烧为了灰烬。

  随即,曹操坐到了炕上,用被子把自己一裹,眼睛一闭,如同入定了的禅师一样。

  “文若怎么可能不明白我的心意呢,只是他故作不知,以此来杜绝我的念想而已。还有,他建议我册封徐庶为当阳亭侯真的只是为了打击刘备士气,好使我更容易占得荆州一通天下吗?”

  是的,封徐庶为侯是曹操的想法,但是,封当阳侯却是荀彧建议的。

  幸好张谦不知道,否则一定暴跳起来,指着荀彧的鼻子骂:没想到啊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也背叛了大汉。

  “或许你已经有了别的考虑,那就是早就知道了徐庶会拒绝,你想以此来证实世上的忠实之士不止你一个,文若啊文若,我对你的了解就和你对我的了解是一样的。”

  “但是我会给你时间,我会向你证明,我想封王,绝对不是因为出于私念,而是为了更好的统一政令,使天下定于一。”

  “还有徐庶,你用圣人之言来拒绝我,实际上还是看出了当阳亭侯背后的深意吧,你是放不下刘备还是放不下心中的忠义呢?”

  曹操并不讨厌圣人之言,但是也不喜欢,执政者都喜欢经世致用的东西,特别是曹操这种一步步从下面走上来的,在他看来,圣人之言大多只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而没有相关的执政措施,大多只是空谈罢了。

  “我希望你是后者,等到我剿灭了刘备,你就能把忠义之心转移到我身上,你不是用圣人君子之道来要求自己吗?我一定可以帮你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到时候希望你不要辜负我。”

  想到这,曹操睁开眼睛,喊来下人,“去,把邺城令杨沛给我喊过来。”

  “奉孝啊奉孝,世界上像你这么有才华却又一心效忠于我的人,真的找不到第二个了,你知不知道,最近我还时常在梦中看见你啊!”

首节 上一节 15/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