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303节

而白公胜看重的是叶公的名望。

其实,白公胜和子期都有点想多了。

因为解围不顺利的关系,并且在冬季作战,叶公的年纪确实也是太大,战事进展不顺利之下病倒了。

这个也是第一批北上的楚国援军后撤十里的原因之一。

目前这一支楚军由斗怀统率,原因是病倒的叶公某天夜里撒手人寰了。

两支楚军无法取得联络,致使白公胜做出了那样的安排,对于楚国来说比较幸运的是叶公病逝,要不然接下来楚国也许会令尹更替过于勤快。

第三批北上的楚军,他们的主将是公孙宁,算起来是两支援军中身份最高的人。

白公胜再次求见智瑶,讲出了来意。

“国战并非儿戏。”智瑶听后很是无语。

白公胜说道:“两国相争,人主不失其德。原侯若放归寡君,楚国上下必然感念。”

在场的孙武问道:“楚君得归,余下客居我国?”

说客居是留了脸面,说白了就是俘虏呗。

白公胜说道:“寡君亦需有人沿途伺候。”

那就是重要人物只有白公胜,其余达官贵人不在投降范围之内。

孙武很奇怪地说道:“我军胜券在握,为何听从令尹之言?”

白公胜重复道:“两国相争,人主不失其德。”,顿了顿,又说道:“楚、原并无深仇,若寡君伤重薨逝此处,便……”,后面的话没说,懂的都懂。

用自家君王的生死在威胁敌国君臣,看上去有点莫名其妙和搞笑,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却是发生不少次。

那是在两国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谁都不想成为对方的死敌,威胁才能构成。

“我现在的确没有可能灭掉楚国,考虑到以后仍旧需要保持沟通,还真不能让楚君章死在这里啊。”智瑶心想。

随后,智瑶看着白公胜,说道:“令尹且作歇息,待寡人与众臣商议。”

这是一件大事,怎么可能不作商量?相信白公胜能够理解的。

等待白公胜离去,智瑶将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

“俘获楚国令尹,尽灭被围楚军,可为大胜。然,楚国兵力尤存,其国亦无道义,朝夕可再来也。”孙武说道。

因为斗怀暂时隐瞒了叶公病逝的消息,原国这边并不知道楚国第一批援军的主将换人了。

仅以当前原国的实力,能够战胜楚国,灭掉楚国则是没有可能,应该做的是继续削弱楚国,孙武那些话无外乎是这种提醒。

那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表达不能轻易放了楚君章,又不能将事情做得太难看。

程朔说道:“我方立国,不可失德。或可使楚国增多贡献,而后放归楚君?”

签订类似于城下之盟?

那么,楚国这一波不留下三五万人,并且足够份量的人质,别奢望原军能够放走楚君章,是吧?

智瑶现在有些挂念西面战场,着实也想要有几年安稳,不由心生犹豫,觉得要是能使用其它手段削弱楚国,不一定非要用打打杀杀的方式。

后面,白公胜重新被请了回来。

白公胜一听不止被围困的楚军士兵需要全部投降,连带十里外的那一批楚军也要归降,沉吟了一小会,说道:“可也!”

这就很令原国君臣发麻了。

不是赢麻的那种,纯粹是被白公胜的魄力震惊到了。

楚国第一批过来的援军,怎么都还有个四万出头,说送就送?

到这种程度原国再不答应,先不提外部怎么样,国内估计会出幺蛾子。

另外,白公胜是不是忘记楚国的特色,比如士兵并不属于国家,一个个都是贵族的私产。

“解甲束手前来之时,便是楚君归国之日。”智瑶除了这话,真没其它什么能讲的了。

白公胜离开原军营寨,先回被围困的营区,交代了一些事情又辗转前往斗怀所在的地方。

原国这边当然要防着白公胜趁机沟通援军,一应的布置开始进行。

白公胜见到斗怀才知道叶公病逝的事情,呆了一小会才告诉斗怀来意。

“以五六万众换取我王归国?”斗怀一副被惊傻了的模样。

并非斗怀觉得楚君章不值得拿五六万士兵去换,问道:“形势险恶如此?”

白公胜就实说道:“此战我军必败,战而败之,日后可敢与原军为敌?不若耻辱而降,激励后人复仇之心。”

斗怀立刻懂了!

相似的事情在楚国的历史上并不少见,一次次都成功激励起楚人的奋斗欲望。

“众也!”斗怀不纯粹是心疼带来的部队,着实觉得交给对方的人太多了。

白公胜说道:“开战于今,原军伤亡不足五千。”

斗怀对这个还是相信的。他们跟原军的交战很激烈,确实发现双方战损比的差距很夸张。

白公胜补了一句:“原军单骑走马伤亡占其七成。”

斗怀还是无法接受带来的部队全部成为“贡献”,听到白公胜自己也会成为俘虏,一下子没话讲了。

楚国还从来没有被俘的令尹,一旦白公胜成了第一个,固然是让原国一时威风无两,楚国上下就该被刺激到发狂了。

之前,白公胜选择叶公当下一任的令尹,不免有点想让楚国朝堂先乱一波的意图。

如果楚国的朝堂出乱子,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北上,冷静下来就该想一想跟原国的差距了。

到时候,楚国首先要做的就是着甲率的硬性要求,着甲率不达到七成,千万别想着北上,打防守反击会是最佳的选择。

七成的着甲率不低了。

哪怕是拥有工业化城池(邺)的原国,智瑶又下令加班加点,铁甲普及率也就常备军和一个满编军团,其余大多还是穿纸甲、木甲或皮甲,以皮甲的数量最少。

楚国追求着甲率?他们一定会以皮甲居多,云梦泽以及大江的鳄鱼或犀牛,看来是要倒大霉了。

斗怀说道:“原国之强,天下颤栗,诸侯惶恐,唯有盟楚。”

白公胜猛点其头,表示就是这么个意思,然后问道:“后续援军何人为将?”

斗怀答道:“乃是公孙宁。”

白公胜一听皱眉,想说点什么又憋住。

公孙宁啊?也叫子国,算是楚国众多公族中比较能打的一个,先前巴国入侵时,立下了赫赫的战功。

白公胜之所以皱眉的原因挺简单,公孙宁是公族里一再强调需要跟郑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领头人物之一。

只是呢?白公胜已经有了一些觉悟,转念一想,觉得由公孙宁继任令尹会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相隔四天之后,白公胜再前往原军营寨谒见智瑶。

这一次,白公胜身穿常服,看上去非常的“素”。

如果熟知楚国的习俗,能看出白公胜有点拿自己当死人看待了。

智瑶等白公胜说完了对楚军的安排,才慢悠悠地说道:“寡人绝无扣押令尹之念,不必心怀死志。”

什么套路?

套路就是智瑶明知道楚国的令尹是白公胜的一天,楚国就很难缓和跟郑国的关系,怎么可能俘虏白公胜呢!

智瑶看着呆住的白公胜,又说道:“寡人以为楚国有令尹,两国或可为友。令尹先前所言,楚与我并无大仇。今日重提南北之事,寡人之心诚也!”

白公胜:“……”

第435章 不完整版的中原之主(求订阅)

智瑶知道楚国想要树立目标,用那种方式激励起楚人奋发图强的欲望。

其实,类似的事情已经有过先例,早期楚国没少用这种方式应对晋国,也就是丢下多少士兵,其余达官贵人安全离开。

要说哪一次楚国丢的士兵最多?肯定是“鄢陵之战”的那一次了,一丢就是近十万,楚共王还玩了单车阻挡智罃的追击,最后也不知道多少楚人能够生还归国。

不是第一次,但是这一次耻辱更多一些。最重要的是能换取楚国君臣安然回国,以及激起楚人对原国的仇恨心,事不可为的前提下是白公胜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原国这边经过几次商讨,选择同意的理由比较简单。看似原国很强大,事实上也真的很强大,奈何内部的问题一样不少。

“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灭亡魏氏再进行消化,再则鲁地吃下来也应该形成管控,不是占领就完事了。”智瑶觉得已经达成削弱楚国的目标,还是不能一次性做得太狠,需要留点余地。

俘虏白公胜?智瑶既然知道楚国想要激励楚人对原国的仇恨,一来白公胜继续担任令尹很难跟郑国缓和关系,再来敌人想要的就是自己需要避免和破坏的,智瑶怎么能够让白公胜如愿呢?

所以了,智瑶拒绝俘虏白公胜。

在后面,原军接收了五万六千多楚人,其中有万余算是伤患和病患。

楚君章被放行,同时白公胜等楚国权贵也南下,他们在一个叫“多鱼”的地方跟第三批援军会合。

处理好俘虏各种事项的智瑶将要率军返回“濮阳”前,听到了白公胜在“多鱼”自戕的消息。

楚国有败军杀将的传统,他们在跟晋国打百年战争时期,自杀了不少主将,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楚国令尹子重,更后来这个传统在跟吴国交战时被抛弃了。

“白公揽下败阵之责,命楚人发誓必报此战之仇,举剑当众自刎。”台狐说道。

之前,台狐出使宋国,回来的路上听说了白公胜自戕的消息,多方打探了解更多信息,见到智瑶后进行汇报。

听到消息的不止智瑶。

众人听了消息多有感概,幸灾乐祸的人不多,多数在思考原国接下来怎么应对楚国举国的滔滔恨意。

他们不知道的是白公胜的自强对楚君章刺激比较大,恶化了楚君章的伤势,几度陷入昏迷不说,身体状况更是每况日下。

楚君章现在很难捱,用医学角度来说就是伤口感染化脓,高烧不断的同时,病情一再反复,医疗技术够戗的现在,怎么看都有些凶多吉少。

“白公之后,楚国何人为令尹?”智瑶问道。

台狐没有相关的情报,无从回答。

孙武沉吟了一小会,说道:“子高若在,当为子高;子高病故,或为公孙宁。”

叶公不是战死,致命伤也没有,所以说是病故。

再怎么说,孙武在南方一二十年不是白混,并且曾经在吴国位高权重,不可能对楚国没有相关的了解。

智瑶看向了智英,说道:“收集公孙宁信息,务必详细。”

智英当然应道:“诺!”

有些信息倒是不用刻意收集,比如公孙宁是楚国内部亲善郑国的那一方。

这样一看,楚国跟郑国的关系肯定会出现比较大的改善,郑国愿不愿意充当楚国的马前卒则是存疑了。

智瑶问道:“鲁国君臣何在?”

台狐说道:“随楚军南下,逗留‘商丘’并未离去。”

可怜的鲁国君臣,他们现在属于有家回不得的状况。

鲁国君臣不是没有派人来智瑶这边求放过,态度谦卑不说,讲话又很好听。

事关原国的战略部署,怎么可能是鲁国使节讲几句好听的话,原军就从鲁国退兵呢?

现在,原国君臣需要先看一看鲁国各地的情况,非是到了鲁人反抗太激烈,激烈到原国都扛不住的程度,或是投入太大没有收益,要不然没有可能会放弃吞并。

首节 上一节 303/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